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是是制约我国“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随着农业银行等主力金融机构撤出农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更加严重,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的逐渐壮大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将目标逐渐瞄准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这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的庞大需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创新现有的金融体制,建立适应农村发展,既具有商业性又兼具政策性的新型金融机构。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探究如何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对策
本文所指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的统称。它们是为缓解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生事物。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发展,主要得益于有力的政策支持,得益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所保持的良好势头。
1.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成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成为资金反哺农村的重要渠道。成立适应农村金融体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既能达到使农村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农村市场,又能使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活动覆盖其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需求逐渐增大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长创造了成长的空间
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相继出台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农户的创业热情和农村企业的发展愿望逐渐加大,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十年来,中央连续出台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3.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
进入二十一世纪,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和补贴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管理部门也出台有关政策进一步放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标准,为农村金融机构“松绑”。在此机遇和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并壮大。
二、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对策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出现时间较短,在经营和发展方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治理,应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必要采取激励为主、监管为辅的治理机制。
1.严格市场准入
严格市场准入是有效消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隐患的第一步。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稳妥的原则,因地制宜,分布推进,特别要严格准入标准,规范操作,坚决防止投机活动的发生。一是要前移风险监管关口,把一些“滥竽充数”的,打着服务三农幌子而将资金用于其它地方的机构排除在外。二是强化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拓展融资渠道,条件成熟时,鼓励其引进战略投资者或者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三是提高管理层和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业务素质。
2.相关部门应给予农村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和帮助,促使其健康快速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农村经济为目标,但又不能放弃盈利性的经营本质,因此是盈利性和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机构。由于其兼具政策性的社会目的,相关部门应在政策上予以扶持。首先、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其次,给予一定税收减免政策。建议在开业3至5年内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再次,由当地财政出资对发放涉农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奖励,鼓励其加大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
3.加大政策指导和业务监管力度促使其良性发展
一是当地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做好相关政策宣传、激发金融机构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所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非现场监控和现场检查,搞好对其贷款利率、资金流向等方面的跟踪监测。同时不断完善相关业务经营规则,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良性发展。
4.创新信贷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资金实力弱,规模小,员工素质偏低等不利因素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差,信贷产品比较单一,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因此,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农民生产生活、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研发推广特色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如针对广大农民的“惠农卡”。此外,研发和推广面向“三农”的金融新产品。根据农户农业订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样化需求,提供“量身订做”式的个性化产品。
5.设置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做到防控结合
引进先进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并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风险防控体系。在监管体制方面,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对风险做到防、控、处理及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从严从紧,完善资金退出市场等监管措施,确保其风险可控。
参考文献:
[1]邵红岭,崔玉姝,高春景.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 ( 21)
[2]马丽华,宋亚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特区,2010 ( 4)
[3]夏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 (3) : 13 -16
作者简介:
常明勇(1967—),男,汉族,本科,太原市清徐县人,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对策
本文所指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的统称。它们是为缓解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生事物。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发展,主要得益于有力的政策支持,得益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所保持的良好势头。
1.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成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成为资金反哺农村的重要渠道。成立适应农村金融体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既能达到使农村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农村市场,又能使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活动覆盖其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需求逐渐增大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长创造了成长的空间
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相继出台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农户的创业热情和农村企业的发展愿望逐渐加大,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十年来,中央连续出台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3.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
进入二十一世纪,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和补贴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管理部门也出台有关政策进一步放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标准,为农村金融机构“松绑”。在此机遇和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并壮大。
二、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对策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出现时间较短,在经营和发展方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治理,应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必要采取激励为主、监管为辅的治理机制。
1.严格市场准入
严格市场准入是有效消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隐患的第一步。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稳妥的原则,因地制宜,分布推进,特别要严格准入标准,规范操作,坚决防止投机活动的发生。一是要前移风险监管关口,把一些“滥竽充数”的,打着服务三农幌子而将资金用于其它地方的机构排除在外。二是强化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拓展融资渠道,条件成熟时,鼓励其引进战略投资者或者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三是提高管理层和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业务素质。
2.相关部门应给予农村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和帮助,促使其健康快速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农村经济为目标,但又不能放弃盈利性的经营本质,因此是盈利性和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机构。由于其兼具政策性的社会目的,相关部门应在政策上予以扶持。首先、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其次,给予一定税收减免政策。建议在开业3至5年内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再次,由当地财政出资对发放涉农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奖励,鼓励其加大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
3.加大政策指导和业务监管力度促使其良性发展
一是当地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做好相关政策宣传、激发金融机构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所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非现场监控和现场检查,搞好对其贷款利率、资金流向等方面的跟踪监测。同时不断完善相关业务经营规则,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良性发展。
4.创新信贷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资金实力弱,规模小,员工素质偏低等不利因素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差,信贷产品比较单一,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因此,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农民生产生活、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研发推广特色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如针对广大农民的“惠农卡”。此外,研发和推广面向“三农”的金融新产品。根据农户农业订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样化需求,提供“量身订做”式的个性化产品。
5.设置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做到防控结合
引进先进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并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风险防控体系。在监管体制方面,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对风险做到防、控、处理及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从严从紧,完善资金退出市场等监管措施,确保其风险可控。
参考文献:
[1]邵红岭,崔玉姝,高春景.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 ( 21)
[2]马丽华,宋亚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特区,2010 ( 4)
[3]夏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 (3) : 13 -16
作者简介:
常明勇(1967—),男,汉族,本科,太原市清徐县人,研究方向:经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