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愈演愈烈,广大外向型企业饱受“寒冬”考验,许多出口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求“御寒良策”。
中源:产品个性化
汕头市中源贸易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外贸企业,是中国轻工业协会鞋业分会的理事单位,产品主要为各类高品位的工艺女鞋以及渔业用具,销往欧美、南美、中东、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制鞋本来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科技含量不是特别高,中源的鞋类产品能够“走出去”,奥秘在于把普通的鞋做成工艺鞋,这是对老产品的一种新开发。
据中源的徐树安总经理介绍说,公司虽然从一开始做的是商贸生意,但是早已意识到必须开发出有独特个性、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超过100万。目前开发部的规模相当于一个工厂,有一层楼的面积,员工一共三四十人。
鞋是属于更新换代频繁的产品,尤其是追求时尚化的女装鞋,更是千变万化。为了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中源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紧跟市场需求,迅速、及时地更换新品种。公司每年设计出来的女鞋品种达到几千个,同时也会淘汰几千个品种。由于市场跟得紧,产品的更新速度快,价钱上就容易控制,反而有了竞争的优势。
走进中源琳琅满目的女装鞋展厅,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女人的鞋架上永远都缺一双鞋。记者随手拿起一双女装秋鞋,发现这是当前最受女性欢迎的、包脚露趾的高跟“鱼嘴鞋”,款式新颖、时尚,面料的手感柔软,做工也十分精细。同时在展厅里面的还有一位英国客商,据介绍说,他是在广交会上看中了中源的产品,所以跟着业务员回到汕头的大本营商谈有关事宜。在第104届广交会上,中源一共申请到了七个展位。该公司副董事长陈晴晖对记者说,七个展位还远远不够展示中源的特色产品,计划在下届申请增加展位。
很多公司都注重产品的品质,中源也不例外。QC部是中源的另一个重要部门。在一般的公司里大多是配一两个QC人员,但是中源有意把QC部打造成为一个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QC部里面的员工层次都比较高,大部分人担任过主管以上的职务。这些人熟悉流水线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对于鞋的制作过程和整个工艺流程非常熟悉,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2003年,中源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C部功不可没。公司全程跟踪出口货物的流转,货物的合格率达到99%以上,每年的客户投诉率均低于0.5%。
该公司现已在国内外注册并推广“熊猫”、“金枪鱼牌”“Tropical sun”、“Tunny fish”、“Betani”等几个核心商标,开拓品牌战略之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冠华: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的冠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纯贸易公司,主要出口毛织服装、工艺饰品、塑料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公司到今年10月底的出口值已经超过4000万美元,但是此前原材料的涨价、汇率的波动等不利因素已经让其穷于应付。因此,冠华在此次金融海啸中真切地感受到“寒风阵阵”。
为了调整产品结构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紧跟国际市场的需求,2007年冠华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用以开罐头的机械产品,打进了欧盟市场,甚至打进了机械制造大国——德国,南美市场也得到开拓。冠华的竞争策略在于做中低端产品,用价格的优势避开德国高端机械产品的正面交锋,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
尽管如此,面对来之不易的业绩,冠华的总经理许丽粧还是高兴不起来,“大环境不好,大家心中无数,明年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不只是产品和市场结构单一的问题。事实上,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不断加大,对外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因此,如何规避欧美等国家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也成为我国广大出口企业今后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许丽粧总经理向记者介绍说,美国在今年8月14日出台了新政策,规定从2008年11月12日起,美国将对进口消费品实施新的强制性规定,要求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必须提供国际上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比如SGS认证),否则不给通关,立即退货或者就地销毁。这对中国的许多出口企业而言又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在欧美各国逐渐提高进口门槛的今天,如何应对贸易壁垒?有关专家认为,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应大力加强行业组织、行业协会的建设,通过行业组织来帮助企业应对各种贸易摩擦。作为汕头外贸企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之一,许丽粧总经理已经在积极联系协会领导召开成员会议,共同商讨对策,希望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中国和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对于广大出口企业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苦练内功的契机。要将危机转化为商机,需要企业家们审时度势,想办法、巧应对。分析人士认为,不少出口企业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也不高,而且多年来产品无甚变化,这种发展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提高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打造自有品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这才是外贸企业应对贸易壁垒、降低自身经营风险的根本对策。
中源:产品个性化
汕头市中源贸易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外贸企业,是中国轻工业协会鞋业分会的理事单位,产品主要为各类高品位的工艺女鞋以及渔业用具,销往欧美、南美、中东、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制鞋本来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科技含量不是特别高,中源的鞋类产品能够“走出去”,奥秘在于把普通的鞋做成工艺鞋,这是对老产品的一种新开发。
据中源的徐树安总经理介绍说,公司虽然从一开始做的是商贸生意,但是早已意识到必须开发出有独特个性、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超过100万。目前开发部的规模相当于一个工厂,有一层楼的面积,员工一共三四十人。
鞋是属于更新换代频繁的产品,尤其是追求时尚化的女装鞋,更是千变万化。为了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中源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紧跟市场需求,迅速、及时地更换新品种。公司每年设计出来的女鞋品种达到几千个,同时也会淘汰几千个品种。由于市场跟得紧,产品的更新速度快,价钱上就容易控制,反而有了竞争的优势。
走进中源琳琅满目的女装鞋展厅,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女人的鞋架上永远都缺一双鞋。记者随手拿起一双女装秋鞋,发现这是当前最受女性欢迎的、包脚露趾的高跟“鱼嘴鞋”,款式新颖、时尚,面料的手感柔软,做工也十分精细。同时在展厅里面的还有一位英国客商,据介绍说,他是在广交会上看中了中源的产品,所以跟着业务员回到汕头的大本营商谈有关事宜。在第104届广交会上,中源一共申请到了七个展位。该公司副董事长陈晴晖对记者说,七个展位还远远不够展示中源的特色产品,计划在下届申请增加展位。
很多公司都注重产品的品质,中源也不例外。QC部是中源的另一个重要部门。在一般的公司里大多是配一两个QC人员,但是中源有意把QC部打造成为一个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QC部里面的员工层次都比较高,大部分人担任过主管以上的职务。这些人熟悉流水线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对于鞋的制作过程和整个工艺流程非常熟悉,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2003年,中源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C部功不可没。公司全程跟踪出口货物的流转,货物的合格率达到99%以上,每年的客户投诉率均低于0.5%。
该公司现已在国内外注册并推广“熊猫”、“金枪鱼牌”“Tropical sun”、“Tunny fish”、“Betani”等几个核心商标,开拓品牌战略之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冠华: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的冠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纯贸易公司,主要出口毛织服装、工艺饰品、塑料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公司到今年10月底的出口值已经超过4000万美元,但是此前原材料的涨价、汇率的波动等不利因素已经让其穷于应付。因此,冠华在此次金融海啸中真切地感受到“寒风阵阵”。
为了调整产品结构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紧跟国际市场的需求,2007年冠华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用以开罐头的机械产品,打进了欧盟市场,甚至打进了机械制造大国——德国,南美市场也得到开拓。冠华的竞争策略在于做中低端产品,用价格的优势避开德国高端机械产品的正面交锋,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
尽管如此,面对来之不易的业绩,冠华的总经理许丽粧还是高兴不起来,“大环境不好,大家心中无数,明年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不只是产品和市场结构单一的问题。事实上,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不断加大,对外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因此,如何规避欧美等国家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也成为我国广大出口企业今后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许丽粧总经理向记者介绍说,美国在今年8月14日出台了新政策,规定从2008年11月12日起,美国将对进口消费品实施新的强制性规定,要求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必须提供国际上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比如SGS认证),否则不给通关,立即退货或者就地销毁。这对中国的许多出口企业而言又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在欧美各国逐渐提高进口门槛的今天,如何应对贸易壁垒?有关专家认为,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应大力加强行业组织、行业协会的建设,通过行业组织来帮助企业应对各种贸易摩擦。作为汕头外贸企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之一,许丽粧总经理已经在积极联系协会领导召开成员会议,共同商讨对策,希望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中国和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对于广大出口企业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苦练内功的契机。要将危机转化为商机,需要企业家们审时度势,想办法、巧应对。分析人士认为,不少出口企业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也不高,而且多年来产品无甚变化,这种发展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提高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打造自有品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这才是外贸企业应对贸易壁垒、降低自身经营风险的根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