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活动课的特点和意义浅探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9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Q1(2012)283-01-01
  作者:张玉香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
  一、生物活动课的特点
  生物活动课程以学生的各种活动(如实地考察、设计实验、指导生产等)为中心,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新型课程。它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生物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学生的“学”是发现式的学习。这一点与生物学科教学有着显著的差别,学科教学中教与学是依附于教材,教学进程主要由教师掌握,教师是显性的。而活动课的教与学是依附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学进程依附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活动课程便名存实亡了,可见教师的指导是隐性的。显而易见两类课程坚持同样的原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2)生物活动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构成课程的重要素材。在传统的生物学科课程里,课程是服务于未来生活的,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实际产生隔膜,也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去甚远。要纠正传统的生物学科课程,就应当下大力气进行课程改革。虽然近几年全国有部分省份进行了教材改革,但是教材编写者考虑到教材使用的范围、地区学生的特点等因素,教材中难免有其不足之处。 (3)生物活动课程要与学生的“活动”相联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活动课开展的效果如何,考查的重点就是学生在思维、综合能力方面是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传统的活动课程通常被窄化地理解为单纯的行为表现,是毫无教学价值和意义的,这就严重地曲解了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活动是一种由动机(其中体现着某种需要)所激励着和指引着的过程。
  二、生物活动课的意义
  生物活动课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项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以及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高各种能力,具有独特的功能,对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有极大的带头和示范作用。(1)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由于生物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较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因而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并逐步形成特长,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目的。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人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2)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生物活动课的教学能够突破学科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如发现性、探索性、批判性等问题研究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易于接受方式让学生去接触新事物,传递新信息,获得直接经验。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提高多种能力,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创造思维,形成创造品格,增长创造才干。(3)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课题提出、方案设计、实施操作总结讨论、撰写论文等全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掌握、运用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进行自我组织和评价,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的精神。亲身体验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生物与环境的科学统一;不断确立生态学观点、进化论观点,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增强德育效应。此外,生物活动课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利于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利于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人口、情感等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召市镇
  初级中学416800)
其他文献
编号:G40(2013)4-  03-01  一、《石门颂》简介  《石门颂》摩崖是我国著名汉刻之一,他与略阳《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
期刊
编号:K2(2013)4-  03-04  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呢?  一、精彩导入,诱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活动,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亢
期刊
编号:G40(2012)26-03-04  作者:王秀玲  自学案教学在我校开展以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学案教学逐步走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轨道。回顾学案教学,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教师要放下架子,转
期刊
编号:H1(2012)26-02-01  作者:马依拉·牙生  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创造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我们的汉语教育,应当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初中汉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给予自由空间,鼓励创造精神  所谓给予学生自由空间,其实就是教学中的民主精神,即为学生
期刊
编号:O1(2012)26-03-03  作者:陈娜娜  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各阶段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最后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会学,而且要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结果与过程
期刊
编号:G40(2012)26-04-01  作者:王雪峰  初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独立的新型的课程形态,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是对传统学科课程的价值观的创新。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展缓慢,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依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一、初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问题  1.活动过程僵化  在传统应
期刊
编号:G40(2012)26-03-02  作者:杜建华  新接了三年级的一个班,第一天上课我就发现这些孩子不喜欢看书,课外积累十分匮乏。第一节语文课上,我问学生:“平时同学们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呢?”有的说看电视,有的说跟邻居玩,有的说玩电脑游戏,有的说做作业,只有一个学生说看书。我又问:“除了学校发的书,你还有些什么书?”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只有学校发的教科书和练习册。问他们喜欢看书吗?很多学生
期刊
编号:G40(2013)17-02-03  班主任工作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营造一个学风优良、班风校正、蓬勃向上的良好环境,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茁壮的成长。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怎样才能建设一个优良的班集体呢?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我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特从以下几点谈谈体会。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
期刊
编号:O1(2013)17-01-03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
期刊
编号:O1(2013)17-03-03  一、注意优化教学思想  多媒体技术再先进,还是靠人来用。制作数学教学课件时,不要一味考虑文字、图形处理得多漂亮,动画多直观,关键是如何优化教学思想。教学思想不更新,制作出来的课件可能会变成“填鸭式”或“满堂灌”,学生陷进教师设计好的“圈套”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如一位年轻教师用多媒体上梯形这节课,提问学生在等腰梯形中怎样添加辅助线。这个教师事先已做好了几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