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颅骨标本翼腭窝的断层解剖学观察(英文)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骨性翼腭窝局部解剖学和影像学作了一些研究,而有关骨性翼腭窝的断层解剖学研究尚缺乏。目的:在成人颅骨标本的冠状面和水平面上测量翼腭窝的有关孔距和径值,观察翼腭窝在相应切面上的形态。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成都医学院科研处。材料:实验于2006-03/2006-11在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局部解剖实验室完成。选取中国成人完整无损干性颅骨30例(60侧),未分年龄、性别。方法:对30个(60侧)成人干性颅骨标本左右两侧的翼腭窝进行切片,其中15个行冠状面切片,另15个行水平面切片,观察测量翼腭窝在相应层面的形态和有关孔距和径值,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在冠状面上测量:眶圆距(眶下裂最低处与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圆翼距Ⅰ(圆孔与翼管中心之间的上下垂直间距);圆翼距Ⅱ(圆孔出现处与翼管出现处之间的距离)。②在水平面上测量:前后径(每层面上与腭骨垂直板相平行的翼腭窝前后壁间距最大值);左右径(每层面上腭骨垂直板中点至翼腭窝前壁最外后突出处和翼腭窝后壁最前外突处连线的中点之距离)。③分别在冠状面、水平面上观察:各层面上翼腭窝的形态。结果:①冠状面上,左右两侧翼腭窝的第1~6层70%(21侧)呈斜倒梯形,30%(9侧)呈斜四边形,第7~10层均表现为管形。右侧眶圆距平均值为(5.0±2.7)mm,左侧眶圆距平均值为(5.3±2.1)mm;右侧圆翼距Ⅰ平均值为(6.4±3.9)mm,左侧圆翼距Ⅰ平均值为(6.1±4.3)mm;右侧圆翼距Ⅱ平均值为(7.3±2.6)mm,左侧圆翼距Ⅱ平均值为(7.5±2.1)mm。②水平面上,左右两侧翼腭窝第一二层其前、后壁主要表现为凸面均向后的双弧形80%(24侧);第三四层主要表现为凸面相对的双弧形约66.7%(20侧);第五六层主要表现为管形60%(18侧);第7~10层则全部表现为管形。水平面上,第1~6层翼腭窝左右径大于前后径,第7~10层翼腭窝左右径约等于前后径。左右两侧样本间翼腭窝各层面径值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骨性翼腭窝断层解剖学研究弥补了对其局部解剖的局限,为翼腭窝影像学及相关外科手术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依据。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身心疲惫,社会综合素质不高、社会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低下。而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自主探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中国
随着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逐渐发展成熟。该模式的展开,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转变,传统农业逐渐被取代,现代农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社会保障是国家为实现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的保障建设,而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关系到社会保障目标的实现。近些年来屡屡曝光的社保基金案件暴露了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