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阿坝金川县,崇山峻岭怀抱、干沟万壑交错,土地肥沃、光热充沛,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绿色农产品的净土。近年来,金川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工作思路,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激发农业产业活力,拓宽增收致富路。
雪梨走出困境
九月到金川,正是收获的季节。路边、田野、高山河谷,金黄的鸭梨沉淀淀地挂在枝头,惹人喜爱,望而生津。金川俗称梨乡,雪梨种植年代久远,为历朝贡品。传说在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长途跋涉路过金川在此吃了从长安带来的梨,梨籽在地里萌芽长出梨树,所结果实其味独特,自成一品,后来逐年发展,始有金川雪梨。当年红军长征过金川时,粮食供给困难,金川老乡们用一筐筐的雪梨、一包包用雪梨熬的梨膏糖,表达了他们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也正因为有了父老乡亲的支持,有了金川的梨树,红军战士才度过了难关,北上抗日。
花开时节,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了山野,美了村庄。收获季节,树上挂满金黄色大梨,鲜甜的果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金川人。风霜雪雨,寒暑更替,梨花依旧笑春风,然而雪梨却风光不再。由于枝形老化,老品种的雪梨口感有所下降,再加上保鲜及运输等问题,金川雪梨的地位渐渐被其他区域的雪梨取代。由于种植雪梨的经济效益低,人们也不愿花太多时间在梨树的管理上,很多梨树的产量不到100斤。
为重振金川雪梨雄风,让雪梨再现辉煌,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金川采取多项措施,引进农头企业增加雪梨产品附加值,实行土地流转,对雪梨进行品种优化、改造提升,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产品营销手段,建立完善金川雪梨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雪梨产业振兴。
在庆宁乡庆宁村四川华杏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会议室,我们看到桌上摆放着包装精美的华杏牌雪梨膏、雪梨糖等雪梨加工产品。公司董事长、回乡创业的企业家苟华说,当初家里就是用卖雪梨的钱来供养我进城念书,如果没有家乡的雪梨树就没有我的今天。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不高,雪梨价格低廉,农民不愿花时间、精力在梨树的管理上,很多雪梨成熟后无人采收而烂在枝头,令人痛心。因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因为对家乡土地的了解,苟华选择了回乡发展生态农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社员为宗旨,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合作经营模式。目前,合作社已流转了庆宁村31户农民的梨树1850株,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的日常病虫害防治、修枝、采收和成果加工。“金川雪梨由于10多年来疏于管理,树枝树形趋于老化,我们通过高接手段,让梨树重新发枝条。目前每棵梨树标准果(个头大小相当的果实)的产量可达到100斤。通过精细的管理和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我们有信心让一棵梨树的产量达四五百斤。”苟华说。目前公司按照标准果每斤0.5元、次果每斤0.3元的保底价付给流转梨树的农民。“随着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将大大增加。另外,农民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领取工资。”苟华说。
为了保证鲜果的销售,华杏公司投资建设的冷链物流中心目前能保证两个村的雪梨及其他生态水果保鲜。“合同销售鲜果、残次果进行雪梨膏加工,以确保农户利益,打造雪梨种植、采收、加工、预冷、冷链运输全产业链。”苟华说,公司2015年生产雪梨膏1.5万斤,收入达到22.5万元,每户社员分红1419元。在第十六届绿博会上,华杏牌土法熬制的雪梨膏荣获金奖。
将油用牡丹种满河谷荒山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木本油越来越受到青睐,特别是牡丹油。据了解,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a-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金川是四川牡丹的原产地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川人,苟华不仅看到了油用牡丹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也找到了一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之路。“油用牡丹全身都是宝,花蕊可以用来制作花蕊茶,现在市面上牡丹花蕊茶卖到了一万多元一斤,花瓣可以做面膜,根还是制作六昧地黄丸的主要原料。”苟华介绍说。为了在金川种植油用牡丹,苟华带领团队前往山东荷泽等地进行考察,并把荷泽牡丹和四川牡丹进行比较,他最终选择在金川种植四川牡丹。“比起山东荷泽牡丹,四川牡丹颜色多样,红的、粉的、白的,盛开的时候非常好看。”说起牡丹的栽培,苟华对本土生长的牡丹情有独钟,“我曾带一个北京的博士到金川看牡丹,他很惊叹我们金川的山上竟然生长有六七十年的牡丹树。这说明,金川这块土地适宜种植牡丹。我怀疑山东的牡丹会不会是文成公主进藏后,由唐朝官员从藏区带回汉地的呢。”他开玩笑地说。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可以看出他对本地牡丹情有独钟,而这份钟情也为下一步走好生态旅游的大棋埋下了伏笔。
“油用牡丹耐干旱,特别好种,育苗后60年都不需要培植,我们将育好的苗发给农民,他们自己就可以栽种,而且种了牡丹的地里还可以套种甜樱桃。经专家测算,种植油用牡丹和樱桃一亩地收益可达万元。”苟华说。由于油用牡丹的种植推广才刚开始,许多农民害怕承担风险,苟华方面就提出了能保障农民利益的合作方案: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土地流转费按每亩1000元计算,由合作社成员在公司指导下对牡丹、甜樱桃进行日常管理,公司按每亩600元支付劳务费。后五年,如果套种的樱桃结果,土地的收益将增加,农民可以用土地及附着物人股,和公司续签入股合同,成为公司的股东,参与利润分成,合作社与农户按4:6分红。目前庆宁村已有225户农民的157亩土地参与流转。“他们是公司的225名股东。”苟华说。
金川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木本油料项目的建设,据金川县林业部门相关人员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县规划将油用牡丹产业打造成县内新型优势产业,并作为林农创业创富的重要平台。”目前,金川县已经编制完成《金川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项目五年(2016-2020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围绕建设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园、新品种优繁科研基地、特色珍稀植物园、产品研发基地、技术培训基地、高效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基地、油用牡丹加工基地七大方案内容,规划到2020年全县在荒山、荒坡、核桃、梨树等经果林下套种油用牡丹20万亩的目标。 由于十分看好油用牡丹的前景,苟华公司今年花费100多万元购买牡丹籽进行育苗。“金川县有荒山荒坡、河谷旱地1000多万亩,如果把适宜栽种油用牡丹的河谷旱地都种上油用牡丹,那时各色牡丹在河谷盛开,将成为金川独特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也将十分可观。”苟华说。
打造高山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
在卡拉脚乡玛目都村,路两边平整的土地上已经种满重楼、白芨等中药材,山上气温较低,有部分土地上已盖了大棚。“公司在卡拉脚乡玛目都村流转耕地521.8亩,林地2600亩。500多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阳光天籁公司总经理屈兵介绍说。金川县阳光天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充分利用金川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生态资源优势,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进行道地中药材人工栽培及野生抚育。“产业发展是链条式的,种下药材只是完成了链条的很小的一部分,后期还有管理、加工、销售等。”公司董事长屈礼章说。目前,阳光天籁公司的药材深加工厂正在紧张筹建中。除了药材基地的药材,以后还可收购野生药材和农民自己小范围种植的药材进行加工。“像百合这样的中药材,鲜货的价值最高,再加上我们还种植了雪梨、苹果、青脆李、红脆李等高原特色水果,这些都需要保鲜,所以我们计划筹建一个干吨的冷链物流中心,以保证长期销售。”屈礼章说。
“回报桑梓,建功立业”,作为被孝德感召返乡创业的企业家,屈礼章特别注重对贫困户的帮扶。公司免费为玛目都村的3户贫困户提供每户2亩的药材种苗,根据贫困户耕地的情况,进行重楼、白芨、百合等药材种植,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及后期服务。公司兜底最低保障三年每亩1.2万元以上。“我们公司在基地建设中优先考虑贫困户务工。”屈礼章说。阳光天籁公司招收务工人员的标准,当地流传“1369”的说法,就是就上到69岁下至13岁,只要有点劳动力的都可以到公司务工,挣到一天七八十元的收入。“实行农业产业化,我们已经购买的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务工人员只需要做些简单的操作就行,所以不只69岁的,有些70多岁的老人也到公司来务工,挣一份收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屈礼章说。
随着贫困户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玛目都村村民泽郎彭措家流转了4亩地给公司。“以前这4亩地用来种玉米,每亩地净利润只有三四百元,这还是没有天灾人祸的算法,山上野猪多,有时玉米刚成熟就被野猪偷吃了。如今这4亩地流转给公司,可以得到每亩650元的流传费用,我们夫妻每年可以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在公司打工,每个月可以挣到2000多元。剩下的时间还可以外出打工挣钱,不像以前,整天在土地上完全脱不开身。”泽郎彭措说。泽郎彭措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念高二,一个在念大三。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大山深处的农民也不例外。“一年不挣个几万元钱,怎么供得起两个读书的孩子呢。”泽郎彭措说,他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雪梨走出困境
九月到金川,正是收获的季节。路边、田野、高山河谷,金黄的鸭梨沉淀淀地挂在枝头,惹人喜爱,望而生津。金川俗称梨乡,雪梨种植年代久远,为历朝贡品。传说在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长途跋涉路过金川在此吃了从长安带来的梨,梨籽在地里萌芽长出梨树,所结果实其味独特,自成一品,后来逐年发展,始有金川雪梨。当年红军长征过金川时,粮食供给困难,金川老乡们用一筐筐的雪梨、一包包用雪梨熬的梨膏糖,表达了他们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也正因为有了父老乡亲的支持,有了金川的梨树,红军战士才度过了难关,北上抗日。
花开时节,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了山野,美了村庄。收获季节,树上挂满金黄色大梨,鲜甜的果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金川人。风霜雪雨,寒暑更替,梨花依旧笑春风,然而雪梨却风光不再。由于枝形老化,老品种的雪梨口感有所下降,再加上保鲜及运输等问题,金川雪梨的地位渐渐被其他区域的雪梨取代。由于种植雪梨的经济效益低,人们也不愿花太多时间在梨树的管理上,很多梨树的产量不到100斤。
为重振金川雪梨雄风,让雪梨再现辉煌,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金川采取多项措施,引进农头企业增加雪梨产品附加值,实行土地流转,对雪梨进行品种优化、改造提升,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产品营销手段,建立完善金川雪梨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雪梨产业振兴。
在庆宁乡庆宁村四川华杏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会议室,我们看到桌上摆放着包装精美的华杏牌雪梨膏、雪梨糖等雪梨加工产品。公司董事长、回乡创业的企业家苟华说,当初家里就是用卖雪梨的钱来供养我进城念书,如果没有家乡的雪梨树就没有我的今天。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不高,雪梨价格低廉,农民不愿花时间、精力在梨树的管理上,很多雪梨成熟后无人采收而烂在枝头,令人痛心。因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因为对家乡土地的了解,苟华选择了回乡发展生态农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社员为宗旨,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合作经营模式。目前,合作社已流转了庆宁村31户农民的梨树1850株,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的日常病虫害防治、修枝、采收和成果加工。“金川雪梨由于10多年来疏于管理,树枝树形趋于老化,我们通过高接手段,让梨树重新发枝条。目前每棵梨树标准果(个头大小相当的果实)的产量可达到100斤。通过精细的管理和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我们有信心让一棵梨树的产量达四五百斤。”苟华说。目前公司按照标准果每斤0.5元、次果每斤0.3元的保底价付给流转梨树的农民。“随着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将大大增加。另外,农民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领取工资。”苟华说。
为了保证鲜果的销售,华杏公司投资建设的冷链物流中心目前能保证两个村的雪梨及其他生态水果保鲜。“合同销售鲜果、残次果进行雪梨膏加工,以确保农户利益,打造雪梨种植、采收、加工、预冷、冷链运输全产业链。”苟华说,公司2015年生产雪梨膏1.5万斤,收入达到22.5万元,每户社员分红1419元。在第十六届绿博会上,华杏牌土法熬制的雪梨膏荣获金奖。
将油用牡丹种满河谷荒山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木本油越来越受到青睐,特别是牡丹油。据了解,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a-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金川是四川牡丹的原产地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川人,苟华不仅看到了油用牡丹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也找到了一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之路。“油用牡丹全身都是宝,花蕊可以用来制作花蕊茶,现在市面上牡丹花蕊茶卖到了一万多元一斤,花瓣可以做面膜,根还是制作六昧地黄丸的主要原料。”苟华介绍说。为了在金川种植油用牡丹,苟华带领团队前往山东荷泽等地进行考察,并把荷泽牡丹和四川牡丹进行比较,他最终选择在金川种植四川牡丹。“比起山东荷泽牡丹,四川牡丹颜色多样,红的、粉的、白的,盛开的时候非常好看。”说起牡丹的栽培,苟华对本土生长的牡丹情有独钟,“我曾带一个北京的博士到金川看牡丹,他很惊叹我们金川的山上竟然生长有六七十年的牡丹树。这说明,金川这块土地适宜种植牡丹。我怀疑山东的牡丹会不会是文成公主进藏后,由唐朝官员从藏区带回汉地的呢。”他开玩笑地说。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可以看出他对本地牡丹情有独钟,而这份钟情也为下一步走好生态旅游的大棋埋下了伏笔。
“油用牡丹耐干旱,特别好种,育苗后60年都不需要培植,我们将育好的苗发给农民,他们自己就可以栽种,而且种了牡丹的地里还可以套种甜樱桃。经专家测算,种植油用牡丹和樱桃一亩地收益可达万元。”苟华说。由于油用牡丹的种植推广才刚开始,许多农民害怕承担风险,苟华方面就提出了能保障农民利益的合作方案: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土地流转费按每亩1000元计算,由合作社成员在公司指导下对牡丹、甜樱桃进行日常管理,公司按每亩600元支付劳务费。后五年,如果套种的樱桃结果,土地的收益将增加,农民可以用土地及附着物人股,和公司续签入股合同,成为公司的股东,参与利润分成,合作社与农户按4:6分红。目前庆宁村已有225户农民的157亩土地参与流转。“他们是公司的225名股东。”苟华说。
金川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木本油料项目的建设,据金川县林业部门相关人员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县规划将油用牡丹产业打造成县内新型优势产业,并作为林农创业创富的重要平台。”目前,金川县已经编制完成《金川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项目五年(2016-2020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围绕建设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园、新品种优繁科研基地、特色珍稀植物园、产品研发基地、技术培训基地、高效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基地、油用牡丹加工基地七大方案内容,规划到2020年全县在荒山、荒坡、核桃、梨树等经果林下套种油用牡丹20万亩的目标。 由于十分看好油用牡丹的前景,苟华公司今年花费100多万元购买牡丹籽进行育苗。“金川县有荒山荒坡、河谷旱地1000多万亩,如果把适宜栽种油用牡丹的河谷旱地都种上油用牡丹,那时各色牡丹在河谷盛开,将成为金川独特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也将十分可观。”苟华说。
打造高山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
在卡拉脚乡玛目都村,路两边平整的土地上已经种满重楼、白芨等中药材,山上气温较低,有部分土地上已盖了大棚。“公司在卡拉脚乡玛目都村流转耕地521.8亩,林地2600亩。500多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阳光天籁公司总经理屈兵介绍说。金川县阳光天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充分利用金川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生态资源优势,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进行道地中药材人工栽培及野生抚育。“产业发展是链条式的,种下药材只是完成了链条的很小的一部分,后期还有管理、加工、销售等。”公司董事长屈礼章说。目前,阳光天籁公司的药材深加工厂正在紧张筹建中。除了药材基地的药材,以后还可收购野生药材和农民自己小范围种植的药材进行加工。“像百合这样的中药材,鲜货的价值最高,再加上我们还种植了雪梨、苹果、青脆李、红脆李等高原特色水果,这些都需要保鲜,所以我们计划筹建一个干吨的冷链物流中心,以保证长期销售。”屈礼章说。
“回报桑梓,建功立业”,作为被孝德感召返乡创业的企业家,屈礼章特别注重对贫困户的帮扶。公司免费为玛目都村的3户贫困户提供每户2亩的药材种苗,根据贫困户耕地的情况,进行重楼、白芨、百合等药材种植,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及后期服务。公司兜底最低保障三年每亩1.2万元以上。“我们公司在基地建设中优先考虑贫困户务工。”屈礼章说。阳光天籁公司招收务工人员的标准,当地流传“1369”的说法,就是就上到69岁下至13岁,只要有点劳动力的都可以到公司务工,挣到一天七八十元的收入。“实行农业产业化,我们已经购买的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务工人员只需要做些简单的操作就行,所以不只69岁的,有些70多岁的老人也到公司来务工,挣一份收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屈礼章说。
随着贫困户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玛目都村村民泽郎彭措家流转了4亩地给公司。“以前这4亩地用来种玉米,每亩地净利润只有三四百元,这还是没有天灾人祸的算法,山上野猪多,有时玉米刚成熟就被野猪偷吃了。如今这4亩地流转给公司,可以得到每亩650元的流传费用,我们夫妻每年可以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在公司打工,每个月可以挣到2000多元。剩下的时间还可以外出打工挣钱,不像以前,整天在土地上完全脱不开身。”泽郎彭措说。泽郎彭措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念高二,一个在念大三。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大山深处的农民也不例外。“一年不挣个几万元钱,怎么供得起两个读书的孩子呢。”泽郎彭措说,他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