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该文通过回顾青岛西镇滨水区再生概念设计的过程,反思这一历史滨水区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从地域性历史空间入手,以再诠释的重构思想,探讨都市再生过程中如何协调文脉和现实需求的矛盾。
关键词:里院,重构,再诠释
Key Word:Liyuan, reconstruction, reinterpretation
1.衰落与机遇
青岛西镇滨水区如今正处于再次发展的阶段,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如何在保护历史城区原有建筑风格和形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西镇里院历史街区是德占时期逐渐形成的居民生活区,具有典型的青岛地域风貌,它濒临港口及青岛曾经的商业中心中山路,是老青岛居民生活记忆的朴实载体。然而随着青岛市政府的东迁,中山路商业街的衰败,街区逐渐衰落,并逐渐纳入拆迁和改造的城市发展计划。
2.审视场所
德国的殖民统治对青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德国的殖民统治期间,青岛本土经济发展,人口迅速膨胀,在工人、农民、小商贩等底层市民生活的西镇,逐渐形成了里院这种中西结合的特殊的建筑形式。里院建筑属于院内天井式的合院住宅,具有内向型的空间布局。在里院里,保留着青岛传统的市民生活模式和最富人情味的记忆。
然而如今的这里的公共空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如下的一些问题:
1)轮渡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劣,缺乏滨水行为相应媒介,缺乏应有的生命力。
2)缺乏相应的停车、商业及休闲文化空间。
3)街区内部年久失修,里院住宅内部乱搭乱建导致生活居住品质下降。
4)交通流线混杂,空间导向性及滨水可达性差。
经过对周边居民的行为和需求调研笔者得到如下的数据:
人群
场所印象
功能需求
游客
城市较为破旧
餐饮,游览
商贩
居民购买力较强
小型集市
工人
上班不便,吃饭不便
交通优化,小型餐椅
小孩
上学不便
游乐设施,学校
年轻居民
生活条件较差
没有休闲的地方
住宅条件改善
商场,电影院
老年人
较为孤独,没有交流
居民活动中心,医疗
可见,这一区域公共空间远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在里院历史空间活动的人群主要是中低收入的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者较为混杂,也导致其公共空间的失落。
3.里院记忆的精髓再生
里院这一独具特点的集合住宅形式,成为居民生活记忆的载体。建筑空间的组合及构成模式,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对场所感的认同。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是第一位的。笔者首先对里院住宅的的构成模式、基本尺度进行了分析,并对于入口、庭院、结构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概念性的解决方案。(图1:里院空间模式调查研究)。其次笔者分析了这一街区的功能组成,认为里院作为一共居民交流的住宅形式,它所蕴藏的居民文化精髓在于行为的互动与联系。对于新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功能组织及空间安排,应通过满足市民需求的功能复合化以及实体空间的交互构成来体现里院文化的互动精髓。
4.历史空间的再诠释
里院作为一个生活记忆不断生长的有机载体,是一个互动的场所。针对现有空间存在的问题,设计中以为拯救衰落的滨水公共空间延续传统生活记忆为主题,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4.1复合型功能布局回应场所需求
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中提到:一个适用的地方是形态和功能两者互相吻合的地方。笔者必須让空间去适应活动,才能让空间得到合理而健康地使用。设计中结合轮渡码头规划了电影院和餐饮设施;结合主要干道规划的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结合场地原有的学校区设立的里院文化的展览空间;并结合防波堤设计了具有里院文化特征的景观塔。功能的布局上考虑到了区域的整体性和场所的韵律氛围,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4.2滨水行为媒介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笔者期望建立独特的生态绿化环境和富有人文特色的滨水区,提高滨水可达性,形成滨水开放公园区、滨水生态休闲区、水上休闲设施区等市民休闲娱乐场所,以提高周边区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滨水开放公园区由广场、草坪、水面,自然植物群落组合配置,塑造开放、生动的现代生态滨水绿地。滨水步道可安排露天咖啡座、茶座,创造宜人的步行休憩环境和步移景异的滨水绿地景观。利用视觉轴线在滨水区形成了对景、框景,加强场所的互动性。同时,相互呼应的平台能容纳市民进行文艺表演、健身等活动。同时,考虑包括照明、栏杆、座椅等辅助设施。
4.3里院空间重构诠释历史记忆
对于里院建筑空间的重构,主要基于单元空间、中庭和交通方式三方面展开。考虑到一般里院单元空间的比例和模数,重构过程中尽量保证传统尺度的延续性,同时结合不同的功能需求形成新的互动形式。而交通方面方面,则利用了空间并联,交叉及屋顶交通等方式,加强了原本隔阂的室内空间的联系,并打破了原有单元空间孤立模式。(图2:里院空间重构的模式及策略)
4.4建筑立面特征呼应传统风貌
对于新建筑的立面设计策略,在立面形式及色彩的选择上,采取了整体协调统一,单体又独具特点的方式,不同功能体块在保留一定历史符号的同时,做到功能与形式的一致,而不采取仿制、仿古的策略迎合历史性。
5.再生设计的反思
不同于典型的城市更新项目,笔者认为再诠释历史场所的精神本质而非在建筑形式上的直接迎合是历史空间再生设计的基本策略。通过再诠释,笔者不但可以对老建筑进行修复和改造有章可循,同时也为历史街区的新建筑设计提供了富有逻辑性的准则。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杜,2001.6
[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该文通过回顾青岛西镇滨水区再生概念设计的过程,反思这一历史滨水区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从地域性历史空间入手,以再诠释的重构思想,探讨都市再生过程中如何协调文脉和现实需求的矛盾。
关键词:里院,重构,再诠释
Key Word:Liyuan, reconstruction, reinterpretation
1.衰落与机遇
青岛西镇滨水区如今正处于再次发展的阶段,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如何在保护历史城区原有建筑风格和形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西镇里院历史街区是德占时期逐渐形成的居民生活区,具有典型的青岛地域风貌,它濒临港口及青岛曾经的商业中心中山路,是老青岛居民生活记忆的朴实载体。然而随着青岛市政府的东迁,中山路商业街的衰败,街区逐渐衰落,并逐渐纳入拆迁和改造的城市发展计划。
2.审视场所
德国的殖民统治对青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德国的殖民统治期间,青岛本土经济发展,人口迅速膨胀,在工人、农民、小商贩等底层市民生活的西镇,逐渐形成了里院这种中西结合的特殊的建筑形式。里院建筑属于院内天井式的合院住宅,具有内向型的空间布局。在里院里,保留着青岛传统的市民生活模式和最富人情味的记忆。
然而如今的这里的公共空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如下的一些问题:
1)轮渡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劣,缺乏滨水行为相应媒介,缺乏应有的生命力。
2)缺乏相应的停车、商业及休闲文化空间。
3)街区内部年久失修,里院住宅内部乱搭乱建导致生活居住品质下降。
4)交通流线混杂,空间导向性及滨水可达性差。
经过对周边居民的行为和需求调研笔者得到如下的数据:
人群
场所印象
功能需求
游客
城市较为破旧
餐饮,游览
商贩
居民购买力较强
小型集市
工人
上班不便,吃饭不便
交通优化,小型餐椅
小孩
上学不便
游乐设施,学校
年轻居民
生活条件较差
没有休闲的地方
住宅条件改善
商场,电影院
老年人
较为孤独,没有交流
居民活动中心,医疗
可见,这一区域公共空间远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在里院历史空间活动的人群主要是中低收入的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者较为混杂,也导致其公共空间的失落。
3.里院记忆的精髓再生
里院这一独具特点的集合住宅形式,成为居民生活记忆的载体。建筑空间的组合及构成模式,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对场所感的认同。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是第一位的。笔者首先对里院住宅的的构成模式、基本尺度进行了分析,并对于入口、庭院、结构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概念性的解决方案。(图1:里院空间模式调查研究)。其次笔者分析了这一街区的功能组成,认为里院作为一共居民交流的住宅形式,它所蕴藏的居民文化精髓在于行为的互动与联系。对于新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功能组织及空间安排,应通过满足市民需求的功能复合化以及实体空间的交互构成来体现里院文化的互动精髓。
4.历史空间的再诠释
里院作为一个生活记忆不断生长的有机载体,是一个互动的场所。针对现有空间存在的问题,设计中以为拯救衰落的滨水公共空间延续传统生活记忆为主题,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4.1复合型功能布局回应场所需求
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中提到:一个适用的地方是形态和功能两者互相吻合的地方。笔者必須让空间去适应活动,才能让空间得到合理而健康地使用。设计中结合轮渡码头规划了电影院和餐饮设施;结合主要干道规划的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结合场地原有的学校区设立的里院文化的展览空间;并结合防波堤设计了具有里院文化特征的景观塔。功能的布局上考虑到了区域的整体性和场所的韵律氛围,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4.2滨水行为媒介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笔者期望建立独特的生态绿化环境和富有人文特色的滨水区,提高滨水可达性,形成滨水开放公园区、滨水生态休闲区、水上休闲设施区等市民休闲娱乐场所,以提高周边区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滨水开放公园区由广场、草坪、水面,自然植物群落组合配置,塑造开放、生动的现代生态滨水绿地。滨水步道可安排露天咖啡座、茶座,创造宜人的步行休憩环境和步移景异的滨水绿地景观。利用视觉轴线在滨水区形成了对景、框景,加强场所的互动性。同时,相互呼应的平台能容纳市民进行文艺表演、健身等活动。同时,考虑包括照明、栏杆、座椅等辅助设施。
4.3里院空间重构诠释历史记忆
对于里院建筑空间的重构,主要基于单元空间、中庭和交通方式三方面展开。考虑到一般里院单元空间的比例和模数,重构过程中尽量保证传统尺度的延续性,同时结合不同的功能需求形成新的互动形式。而交通方面方面,则利用了空间并联,交叉及屋顶交通等方式,加强了原本隔阂的室内空间的联系,并打破了原有单元空间孤立模式。(图2:里院空间重构的模式及策略)
4.4建筑立面特征呼应传统风貌
对于新建筑的立面设计策略,在立面形式及色彩的选择上,采取了整体协调统一,单体又独具特点的方式,不同功能体块在保留一定历史符号的同时,做到功能与形式的一致,而不采取仿制、仿古的策略迎合历史性。
5.再生设计的反思
不同于典型的城市更新项目,笔者认为再诠释历史场所的精神本质而非在建筑形式上的直接迎合是历史空间再生设计的基本策略。通过再诠释,笔者不但可以对老建筑进行修复和改造有章可循,同时也为历史街区的新建筑设计提供了富有逻辑性的准则。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杜,2001.6
[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