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冬枣大有可为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果市场现在流传这样一句话:南有荔枝,北有冬枣。陕西省大荔县是我国著名的冬棗种植产业基地,冬枣是大荔县的支柱产业,全县冬枣种植面积达三十余万亩,年产值高达三十多亿元! 让大荔县冬枣闻名中外的是大荔冬枣作为优质的国产水果被捧上了G20峰会中外领导人的餐桌!
  在大荔县数万冬枣种植农民大军中,孟灵奎是个佼佼者——他是个靠种植冬枣发家致富的普通农民,又成为带领着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他的冬枣种植园连年被评为“县级冬枣示范园”,还被聘请为“大荔县冬枣讲师团讲师”,他又是“大荔县八鱼乡东羌红枣合作社的技术专员”,并取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民技师”的荣誉职称。
  1987年,18岁的孟灵奎高中毕业,他原本想学门技术谋生立业,不料家中偶发的一件事却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哥哥刚去做服装生意,因为不懂规矩,被市场管理人员罚了款,他一赌气甩手不干了。家里本来贫困缺钱,进的货卖不出去咋办?孟灵奎于是替哥哥去卖存货。这样,他无意间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冬枣是大荔县的支柱产业,孟灵奎离土不离乡,借着经商学会的本事,他先去南方跑了五年冬枣的销售,积累了一批客户资源。在2000年,借着县里大力发展冬枣的有利时机,挚爱家乡、留恋土地的孟灵奎回到家乡,投身于冬枣种植火热的事业当中。
  大荔县冬枣种植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种植的冬枣是大棚化的先进设施农业,而冬枣的种植护理技术性要求又很高、很强。为了种植好冬枣,孟灵奎埋头钻进了冬枣种植的学习中。一方面他买回了大量冬枣种植的书籍进行自学、探索;一方面又虚心拜师,拜大荔县冬枣办公室的主任专家周爱英为师。她是县里著名的冬枣种植的专家,著有多部专著,且实践经验丰富。孟灵奎不仅向她学习理论知识,还在实践解决冬枣种植中发现的各种难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孟灵奎在种植实践中,还不断地在自家和其他冬枣园子里进行观察、摸索、探求、总结,提高自己在冬枣种植管理方面的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成为冬枣种植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远近闻名的冬枣种植的“土专家”。
  孟灵奎自己种植的冬枣有三十多亩,全部是大棚,年产值高达六七十万元,他种植的冬枣无论品质还是颜色、口感等都属上等,连续被县里评为冬枣模范示范园。种植冬枣不仅让他脱贫致富,还盖上了小洋楼。
  个人致富不算富,乡情们共同致富才算富!为了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孟灵奎帮助村里办起了冬枣合作社,附近两个村联合成立起大荔县东羌红枣合作社,社里土地规模达到一万多亩,村民达到百余户。冬枣亩平均产值达到两万元左右!合作社实行松散而又紧密的合作,孟灵奎在合作社担任技术专员,负责冬枣管理技术,起引导作用,无偿给乡亲们提供技术服务,还帮助其进行销售。凡是枣农遇到的困难还是麻烦事,向孟灵奎求助,他总是有求必应,为乡亲们排忧解难。每天都有枣农前来求治问药,有拿着冬枣树枝,有拿着冬枣的;手机电话也是一天不断,孟灵奎乐此不疲,现场解决问题,需要打药的他会给对症配药,打完药再走。农忙时孟灵奎利用晚上的时间给枣农讲技术课;农闲时则举办冬枣种植技术讲座。
  二十公里以外的一家枣农,冬枣种植园在冬枣花期时,三天间冬枣花全落地了,那农民焦急打电话向他求助,孟灵奎马上赶去查看,他判断那冬枣发生的是一种病害,马上对症给配好了药,及时喷洒,很快就除了病,冬枣恢复开花结枣。那冬枣园当年就收入14万元!
  本村一户农民的4亩冬枣园,冬枣成熟时,枣上长了不少锈斑,严重影响冬枣的品相。他以为是病害,求孟灵奎去看。孟灵奎到现场查看,根据经验,很快判断出那是一种少见的叫“锈壁塞”的虫害,由于病虫太小,肉眼根本看不见,很多冬枣园农根本不知道此种虫害。孟灵奎给他配了对症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第二年冬枣园便消除了虫害,喜获丰收。
  孟灵奎的名气大了,全国各地都有人向他寻求冬枣种植栽培的种苗,咨询种植管理的技术。为了和全国各地的冬枣爱好者沟通、联系、交流,孟灵奎在互联网上开办了自己的网站,将自己种植冬枣的经验、体会刊登在网上,更为可贵的是,他还将自己多年种植冬枣的技术和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全国各地的冬枣种植爱好者。十年来,孟灵奎的足迹踏遍了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为当地引进冬枣种植,为当地创办冬枣采摘园、生态观光农业园,贡献了自己的一分力量。
  浙江一位叫刘华贵的企业家,想在南方引进北方的冬枣,他考察了三个省区,在大荔县他停下了脚步,选中了大荔县冬枣引种。为了选择一名优秀的冬枣种植顾问,他向大荔县冬枣办公室询问当地哪家冬枣园子管理的好,又雇了一辆出租车在县里好的冬枣园里转。当他来到孟灵奎的冬枣园子里一看,眼前一亮,马上就被管理地井井有条的园子、繁茂的冬枣树苗以及枝头上的累累硕果给迷住了,他诚恳地对孟灵奎说:“我不用再找别人了,就认你当师傅了!”于是孟灵奎给他当了顾问,在浙江一个海岛县引进了大荔冬枣,成功地创办了观光采摘园。
  有人问孟灵奎,你帮助那么多人种植冬枣,帮助那么多的地方引种冬枣,就不怕影响自己的生意吗?孟灵奎回答道,中国市场这么大,设施冬枣面积才有多少?还有国外的市场。冬枣消费市场广阔,大有可为哩!在他的心里,能让全国人民都吃上优质的大荔冬枣,让乡亲们都能发家致富,他心里才高兴呢!孟灵奎现在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是大荔冬枣,是设施农业,观光采摘农业,优秀品牌农业,精品农业,有机农业。在他这个普通农民的身上,你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中国新型农民的优秀风采和满满的正能量!
其他文献
北京农联的全称是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但无论是会员单位还是工作人员都喜欢称呼它为“北京农联”——简单、明了。就像这个组织的办事风格,一切只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近农联,看一看这三年多来,北京农联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都做了哪些实事儿?  2017年10月25日上午,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市级示范社理事长培训班于北京
期刊
王福宽退休前是辽阳市烟草局职工。退休后他向农民租地种豆,成了辽宁省鞍山、辽阳一带最大的大豆种植户。  有别于寻常豆农大户,王福宽是在做中华1号高新大豆东北种植试验。由于他平常张口就是“大豆文化”“科学种植”“田间管理”等名词,农户们称他“大豆先生”。  乡愁文化笼罩下的大豆情结  王福寬现在一大家子都住在鞍山市里,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在鞍山市区有稳定工作。早年家人做矿材等贸易,积攒了些钱,家境比较殷实
期刊
10月31日,中储棉花信息中心发布了《2017/18年度棉花市场形势预警报告》。围绕报告,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冯梦晓,对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棉花价格走势进行解读与分析。  2017年度,北半球棉花进入收获季,产量大幅增加,全球棉花扭转了连续两年产不足需局面,中国以外国际市场棉花资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中国棉花产需缺口有所收窄。在冯梦晓看来,在世界经济有望温和增长的局面
期刊
在东北不少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纷纷减种甚至弃种大豆,王福宽却不惜高价租地,一下子拿下550亩,全种上了大豆,首战成功,灌溉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农地产量达到了亩产600斤-800斤。  王福宽的这份大豆逆袭成绩引起了农业部门领导与专家们的关注。《农产品市场周刊》记者随同中国创新三农总课题组振兴东北大豆计划赴辽阳调研组,来到中农丝路实业公司高新大豆试种的辽阳基地,采访了王福宽董事长。  “千万别轻
期刊
编者按:万物土中生。优质的土壤对于农作物健康生长至关重要。近日,作为山东省大姜主产区的潍坊安丘市,通过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推广土壤熏蒸修复新技术,改善了土壤质量,有助于解决土传病害严重、农药残留风险高的问题,为大姜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霜降前后,正是大姜的收获季节。在山东省大姜主产区潍坊市安丘市,今年的丰收气息格外浓厚。“你看俺这一片地,苗子整齐粗壮,基本没有死秧,收成肯定差不了。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到城市打工,尽管这样,他们的内心并不踏实,许多人最牵挂的还是自己家的那“一亩三分地”。老家的地不能荒,由谁来种,谁来管……这些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打工族。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农户化解了这一问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与成熟为农业生产托管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近年来,四川省广汉市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合作社发展迅速,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效益、
期刊
没有比从事蜂产品行业更甜蜜的事业了。蜂蜜、蜂胶、蜂王浆、花粉……小小的蜜蜂带出了一条长长的大产业。  我国历来是蜂产品大国,其加工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地处中原腹地、长江以北的河南省长葛市,是我国最大的蜂产品加工基地和集散地。  “从明清开始,长葛就有了采蜂人,长葛的蜂产业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就达200余年。”长葛市外宣办主任左瑛珺说。  为何这里与蜂蜜结下了如此难解的缘分?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产
期刊
加工技术以及装备的研发应用,改变了以往企业只能依赖于国外进口设备生产“洋零食”的产业格局。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已经有了30多条生产线,2016年实现了45亿元产值。然而,这个数字对于人口总数13亿,马铃薯年产量9700万吨的中国来说,仍然显得非常“小众”。  去年,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主食消费要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将
期刊
我国每年生产的18亿吨食用农产品都去哪儿了?近日,笔者从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2017年年会上获悉,其中80%以上用于主食菜肴消费。  主食是居民一日三餐消费的主要食品。传统认识上,主食是以五谷为主、果蔬为辅的膳食结构。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饮食的消费也从吃饱、吃好向更加注重营养与健康的方向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对符合营养科学主食类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主食加工业作保障。  主食
期刊
为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精准化、智能化、自动化,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等目標,针对河南省鹤壁市粮食生产实际,鹤壁市整合现有物联网系统资源,应用物联网关键技术,将现有物联网系统进行集成,搭建了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研制了物联网采集监控设备,建设覆盖全区域的物联监测网络,逐步将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建设粮食生产物联网体系框架  (一)搭建粮食生产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鹤壁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