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食管癌的技术方法;方法 对比各种食管癌诊治技术,如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结果 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单用一种方法治疗往往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疗效;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食管癌采取了合理而有计划的综合治疗,疗效总的来说较为满意,提高了治疗后无病生存期和远期生存率。
关键词:食管癌;诊治;技术
食管癌指的是人体下咽部至胃之间食管上生长的恶性肿瘤疾病,也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的治疗进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食管癌的治疗进展较过去已有明显改善,并且针对患者的情况能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食管癌尚无1个被普遍接受的发病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因果关系,综合作用促成其发生。主要与亚硝胺类化合物慢性刺激、霉菌、炎症与创伤(饮食习惯包括咖啡、热食、槟榔)、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等因素有关。显然,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1)亚硝胺:亚硝胺类是被公认的化学致癌物质,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其包括:硝酸盐、亚硝盐、二级或三级铵等,在高发地区普遍存在于饮水与食物中。研究表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食用酸菜的居民,胃液、尿液中存在有诱发食管癌的甲基苄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胍啶。并发现食用酸菜量和食管癌发病率成正比。
(2)霉(真)菌:用霉变食物可诱发动物上消化道癌变,霉菌与亚硝胺有协同促癌作用。在食管原位癌旁增生上皮内可分离出白色念珠球菌的纯株。故食管真菌病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之一。
(3)食管壁(食管粘膜)的损伤:长期喜进过热食物(进食很烫的饮食)、刺激性食物(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饮浓茶,多食辣椒)、粗糙食物及进食过快(食物过硬而咀嚼不细)等长期刺激食管上皮而造成慢性炎症、糜烂、增生、溃疡引起食管粘膜增生间变而诱发癌变。
(4)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无论国内外,食管癌高发区都在贫困不发达、自然条件差、水资源少、物产不丰的地区。饮食中缺乏动物蛋白、脂肪、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A、B2、C缺乏),氟、硼、镁含量低均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食道癌高发区人群中血清钼、发钼、尿钼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钼都低于正常。林县食管癌高发区水土中缺少钼,钼的抑癌作用被多数学者证实。
(5)食管慢性炎症:长期食管慢性炎症与癌变有密切关系如慢性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粘膜损伤、Plummer-Vinton综合征、食管憩室、食管溃疡、食管白斑、食管瘢痕狭窄、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等均被认为是食道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普查中发现食管癌高发区,食道慢性炎症发病率也高。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
(6)饮酒: 酒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并可作为致癌物质的溶剂,饮烈性酒、高浓度酒可直接破坏食道粘膜,为致癌物质创造条件。大量饮酒者比基本不饮酒者,食管癌发病率增加50倍。而酗酒、嗜烟者比既不饮酒又不吸烟者高出156倍。
(7)吸烟: 吸烟是一种主要的致癌因素。烟雾和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吡等亚硝胺或亚硝胺前体。吸烟与食管癌呈正相关,在流行病中调查中,吸烟量多者比基本不吸烟发病率要高出7倍。
(8)遗传因素: 食管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高发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患病家族屡见不鲜,但食管癌绝对不存在遗传,而是于家庭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高发区(山西、山东、河南等省)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近25~50%,其中父亲最高,母亲次之,旁系最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林县高发区居民迁至他县后,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
预防食管癌的发生无疑是控制食管癌的最根本措施,根据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多阶段性,即启动、促进、演进阶段,从病因学、发病学和临床医学演进的观点出发。
2 结果
(1) 对外科治疗后的食管癌的诊断,应包括食管癌所在的解剖部位、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如:胸中段食管鳞癌pT3N1M0(Ⅲ期)。
(2) 非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诊断:应包括食管癌所在的解剖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如:胸上段食管鳞癌cT3N0M0(ⅡA期)。
据Galandiuk等(1986)、Launois等(1983)以及Isolauri等(1987)对经治的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其发生率如下:①下咽困难:85.4%;②体重下降:60.9%;③疼痛:26.5%;④反胃:22.8%;⑤声音嘶哑:4.4%;⑥咳嗽:2.5%。其中以下咽困难、体重减轻和疼痛最为常见。在临床上,遇到主诉有下咽困难的病人,必须要警惕患有食管癌的可能,同时要选择简单、易行及可靠的诊断手段作出诊断。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食管癌的诊断手段较多,但在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胸部X线拍片检查、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内镜检查以及食管CT扫描等。
3 讨论
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周期在人体消化道中是最长的,食管基底细胞由重度增生到癌变的过程大约需要1~2年的时间;早期食管癌(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而X线食管粘膜造影正常或仅有轻度病变)变成晚期浸润癌,通常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个别病例甚至可“带癌生存”达6年以上。因此,一般对较早期病变宜采用手术治疗;对较晚期病变,且位于中、上段而年龄较高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则以放射治疗为佳。
20世纪40年代食管癌主要为手术治疗;近年来综合治疗已成为治疗食管癌首选。有效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包括:放疗+手术;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手术;手术+放疗)。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最关键的措施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食管癌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根据病史、病变部位,肿瘤扩展的范围及病人全身情况来决定。
一般对较早期病变宜采用手术治疗;对较晚期病变,且位于中、上段而年龄较高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则以放射治疗为佳。上段及中段食管癌放疗生存率不低于手术治疗,而下段食管癌放疗生存率稍低于手术治疗,对上段(包括颈段上胸段)食管癌传统治疗方法是首选放疗,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进步,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已渐趋为首选治疗方法,疗效较前明显提高。下段食管癌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中段食管癌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手术或放疗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国清.食管癌高发现场早诊早治30年临床研究经验[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3(1):69
[2]刘安祥.内镜下诊断早期食管癌194例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8):439
[3]徐采朴.应重视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4):373
关键词:食管癌;诊治;技术
食管癌指的是人体下咽部至胃之间食管上生长的恶性肿瘤疾病,也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的治疗进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食管癌的治疗进展较过去已有明显改善,并且针对患者的情况能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食管癌尚无1个被普遍接受的发病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因果关系,综合作用促成其发生。主要与亚硝胺类化合物慢性刺激、霉菌、炎症与创伤(饮食习惯包括咖啡、热食、槟榔)、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等因素有关。显然,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1)亚硝胺:亚硝胺类是被公认的化学致癌物质,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其包括:硝酸盐、亚硝盐、二级或三级铵等,在高发地区普遍存在于饮水与食物中。研究表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食用酸菜的居民,胃液、尿液中存在有诱发食管癌的甲基苄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胍啶。并发现食用酸菜量和食管癌发病率成正比。
(2)霉(真)菌:用霉变食物可诱发动物上消化道癌变,霉菌与亚硝胺有协同促癌作用。在食管原位癌旁增生上皮内可分离出白色念珠球菌的纯株。故食管真菌病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之一。
(3)食管壁(食管粘膜)的损伤:长期喜进过热食物(进食很烫的饮食)、刺激性食物(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饮浓茶,多食辣椒)、粗糙食物及进食过快(食物过硬而咀嚼不细)等长期刺激食管上皮而造成慢性炎症、糜烂、增生、溃疡引起食管粘膜增生间变而诱发癌变。
(4)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无论国内外,食管癌高发区都在贫困不发达、自然条件差、水资源少、物产不丰的地区。饮食中缺乏动物蛋白、脂肪、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A、B2、C缺乏),氟、硼、镁含量低均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食道癌高发区人群中血清钼、发钼、尿钼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钼都低于正常。林县食管癌高发区水土中缺少钼,钼的抑癌作用被多数学者证实。
(5)食管慢性炎症:长期食管慢性炎症与癌变有密切关系如慢性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粘膜损伤、Plummer-Vinton综合征、食管憩室、食管溃疡、食管白斑、食管瘢痕狭窄、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等均被认为是食道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普查中发现食管癌高发区,食道慢性炎症发病率也高。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
(6)饮酒: 酒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并可作为致癌物质的溶剂,饮烈性酒、高浓度酒可直接破坏食道粘膜,为致癌物质创造条件。大量饮酒者比基本不饮酒者,食管癌发病率增加50倍。而酗酒、嗜烟者比既不饮酒又不吸烟者高出156倍。
(7)吸烟: 吸烟是一种主要的致癌因素。烟雾和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吡等亚硝胺或亚硝胺前体。吸烟与食管癌呈正相关,在流行病中调查中,吸烟量多者比基本不吸烟发病率要高出7倍。
(8)遗传因素: 食管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高发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患病家族屡见不鲜,但食管癌绝对不存在遗传,而是于家庭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高发区(山西、山东、河南等省)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近25~50%,其中父亲最高,母亲次之,旁系最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林县高发区居民迁至他县后,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
预防食管癌的发生无疑是控制食管癌的最根本措施,根据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多阶段性,即启动、促进、演进阶段,从病因学、发病学和临床医学演进的观点出发。
2 结果
(1) 对外科治疗后的食管癌的诊断,应包括食管癌所在的解剖部位、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如:胸中段食管鳞癌pT3N1M0(Ⅲ期)。
(2) 非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诊断:应包括食管癌所在的解剖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如:胸上段食管鳞癌cT3N0M0(ⅡA期)。
据Galandiuk等(1986)、Launois等(1983)以及Isolauri等(1987)对经治的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其发生率如下:①下咽困难:85.4%;②体重下降:60.9%;③疼痛:26.5%;④反胃:22.8%;⑤声音嘶哑:4.4%;⑥咳嗽:2.5%。其中以下咽困难、体重减轻和疼痛最为常见。在临床上,遇到主诉有下咽困难的病人,必须要警惕患有食管癌的可能,同时要选择简单、易行及可靠的诊断手段作出诊断。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食管癌的诊断手段较多,但在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胸部X线拍片检查、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内镜检查以及食管CT扫描等。
3 讨论
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周期在人体消化道中是最长的,食管基底细胞由重度增生到癌变的过程大约需要1~2年的时间;早期食管癌(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而X线食管粘膜造影正常或仅有轻度病变)变成晚期浸润癌,通常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个别病例甚至可“带癌生存”达6年以上。因此,一般对较早期病变宜采用手术治疗;对较晚期病变,且位于中、上段而年龄较高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则以放射治疗为佳。
20世纪40年代食管癌主要为手术治疗;近年来综合治疗已成为治疗食管癌首选。有效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包括:放疗+手术;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手术;手术+放疗)。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最关键的措施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食管癌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根据病史、病变部位,肿瘤扩展的范围及病人全身情况来决定。
一般对较早期病变宜采用手术治疗;对较晚期病变,且位于中、上段而年龄较高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则以放射治疗为佳。上段及中段食管癌放疗生存率不低于手术治疗,而下段食管癌放疗生存率稍低于手术治疗,对上段(包括颈段上胸段)食管癌传统治疗方法是首选放疗,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进步,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已渐趋为首选治疗方法,疗效较前明显提高。下段食管癌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中段食管癌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手术或放疗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国清.食管癌高发现场早诊早治30年临床研究经验[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3(1):69
[2]刘安祥.内镜下诊断早期食管癌194例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8):439
[3]徐采朴.应重视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