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鱼鳞病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鱼鳞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5例鱼鳞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口服中药汤剂以及外用中药搽剂与乳剂的方案为其实施治疗,对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加以记录与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110例,总有效率为88.00%;共25例发生副作用,总发生率为20.00%,10例为鼻出血/口干,15例为局部刺激/过敏反应,经处理均有效缓解;随访期间,27例复发,总复发率为21.60%,再次治疗后痊愈。结论:中药内服及外用方案联合治疗鱼鳞病,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且无严重并发症,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鱼鳞病;中药;临床疗效
  鱼鳞病为临床常见的皮肤角化症,由于其皮损部位多数状似鱼鳞,而被人们称作鱼鳞病或鱼鳞癣、蛇皮癣,此疾病多由于表皮细胞分化/代谢不正常造成,属于遗传性疾病[1]。目前,西医尚未有治疗这一疾病的满意方案,中医则多根据患者脏腑气血状态及皮损部位表现,为患者拟定内服汤剂及外用搽剂、乳剂进行治疗,颇有疗效。我院采用中医疗法为125例患者施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125例患者为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男73例,女52例,年龄3~69岁,平均年龄为(30.5±19.7)岁,病程为3个月~60年,平均病程为(28.0±13.4)年。其中,病症较轻者80例,皮肤干燥粗糙,四肢伸侧有褐色、黄色的鳞屑;病症较重者45例,四肢、臀部、背部、腰腹部、胸颈部均有鳞片,称对称分布,触之棘手,皮肤鳞甲呈褐色、灰色、黑色,四肢侧皮肤若鱼鳞或蛇皮。105例有阳性家族病史,比例为84.00%。
  1.2 方法 采用内服中药汤剂及外用中药搽剂与乳剂的方案为125例患者施治,药物、用法及用量如下所示:(1)内服汤剂:生地、地肤子、白藓皮、丹参、人参、当归等19味中药材[2],以上药物各15g,水煎成一剂,留汤药500ml备用,每次用药50ml,早晚各用1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儿童每次用药量为25ml。(2)外用搽剂与乳剂:搽剂:60%丙二醇作为基质,与一枝黄、灵仙等53味中药混合制备[2],根据药物不同,将搽剂标出1号与2号;乳剂:尿素霜作为基质,与胆固醇混合,另加入丹参等30味中药制成。外用药配合内服汤剂连用3个月,均匀地涂抹于鱼鳞病患处,第1个月使用1号搽剂,第1个月使用2号搽剂,第3个月使用乳剂。使用搽剂之前,必须以无毒塑料薄膜对其进行24h的封包处理。用药期间,禁食辛辣食物,避免做激烈的运动。
  1.3 疗效评价指标 治愈:鱼鳞病部位汗毛生长及汗腺分泌恢复正常,皮肤柔软光滑,与正常皮肤相同。显效:相较于治疗之前,鱼鳞病部位皮肤明显变柔软,且皮屑基本上消失;改善:相较于治疗之前,皮损处变柔软,皮屑可见减少,但有皮纹残留;无效:未见显著改善,或者病情加重。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的125例患者经治疗后,25例治愈,64例显效,21例改善,1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00%(110/125)。
  2.2 不良反应 未有出现吸收性中毒反应的患者;10患者有鼻出血或口干症状,停止使用口服汤药2d之后,症状消失;15例患者有局部刺激感以及过敏反应,经延长外用药的用药时间间隔,并为局部反应处加用地塞米松霜后,症状消失。副作用的总发生率为20.00%(25/125)。
  2.3 病症复发 治疗完成后,随访所有患者6个月,随访期间,27例患者复发,总复发率为21.60%(27/125),但复发者的症状明显轻于治疗之前。为复发患者进行第二次治疗,之后痊愈。
  3 讨论
  鱼鳞病这一遗传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出生后不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必须尽早进行治疗。据报道,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维甲酸、Vita对于此疾病均有一定效果,但不满意[3]。我院此次立足于肌肤失养、血燥、血虚这一病机,采用中药内服汤剂与外用搽剂、乳剂为125例患者施治,总有效率达88.00%,虽有部分副作用,但症状较轻,停药后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复发,但复发后鱼鳞症状明显轻于治疗前,且经再次治疗痊愈。综上所述,中药治疗鱼鳞病具有较高疗效,可以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宝宽,周探. 鱼鳞病辨证外治验案3则[J]. 河北中医,2012,11:1643-1644.
  [2]尹安华. 183例鱼鳞病采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8:260-261.
  [3]吴丽莎. 对124名鱼鳞病患者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外妇儿健康,2011,08:3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肺癌的外科病理学诊断强调对外科切缘和各站淋巴结的了解;方法 对于无症状或肿瘤史的危险人群,不推荐使用单纯的或连续的痰细胞系检查来筛查肺癌;结果 充分肯定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腺癌和胸膜间皮瘤、SCLC和NSCLC、原发肺癌和转移癌等)中的价值。结论 强调区分单纯BAC和伴有BAC组织的腺癌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癌;诊治;吸烟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呈持续上升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08年8月~2012年8月间诊治的70例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其中6例贫血,34例肥胖,10例滞产,4例糖尿病,4例咳嗽,6例使用电刀者。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引起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有贫血、肥胖、糖尿病、滞产、咳嗽以及使用高频电刀等。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出现脂肪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好转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矽肺的确诊率,分析和研究在临床工作中X线和CT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来我院就诊的92例考虑矽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CT组(观察组)和X线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数据为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结果,而观察组所有数据均采取螺旋CT检查的结果,对比和分析两组方法的准确率及在诊断结果的诊断评分。结果:观察组诊断的最终确诊率和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透析疗法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和其他一些严重疾病;方法 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结果 血液净化的目的在于替代衰竭肾脏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结论 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有弥散、对流和吸附等。  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率  透析是指溶质从半透膜的一侧透过膜至另一侧的过程,任何天然的(如腹膜)或人造的半透膜,只要该膜含有使一定大小的溶质通过的孔径,那么这些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ST段压低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了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心电图检查中80例ST段压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36伴有典型胸痛患者设置为研究组,34例不伴典型胸痛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上述患者均接受12 导联的心电图监测。结果:研究组脉造影阳性率(80.6%)显著高于对照组(32.4%),p50%为阳性;动脉狭窄<50%为阴性。  1.3 统计学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经鼻泪管逆行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经鼻泪管逆行置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疗法;对照组患者50例,单纯地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8例额叶癫痫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以及对照组29例,其中对照组仅仅给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7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应用氯氮平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健康状况量表等比较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无明显差异,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副反应24.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