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每一个带着朝露的日子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2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亲戚的小孩,上中学以后,整个人好像变得孤僻了,问他几句话,除了“嗯”“哦”这样的语气词外,他也没有别的回应。他的一个同龄人,做出一副牙疼的表情说:“他该不是得中二病了吧?”
  “中二病”是什么病?我在网上搜了半天,也没找到确切的答案。“自我意识过剩”“自我认知心态有问题”之类的说法,意思都含糊得很。隐约觉得,得这种“病”的人貌似都有点自我封闭,或者说是傲娇,其内心世界与他人缺乏通约性,并且喜欢过度强化和放任自己的感受,有一点自以为是, 又有一点自我怜悯。
  其实这种所谓的“病症”只是人们建构起来的一个概念。虚虚实实,神神道道,甚至还有点像是流行时尚,于是,引得无数中学生给自己和别人贴上这样的标签。“贴标签”的后果则是,标签的主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让自己的行为方式符合标签的定义,结果就真的“病”了。
  刚刚告别稚嫩的童年,你开始有了一种看待他人和自我的新鲜的眼光。但你其实还处于懵懂的状态,所以不要总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屏蔽或者刻意过滤一些来自外部的信息。一个人的自信不是靠一套特异的表情和行为方式建立起来的,当你觉得身边所有人都不足道、不足语时,你已经戴上了自负的枷锁。
  你要相信真理或真相可能是害羞的,谬误则狂悖无忌。自以为是者,永不知其非。人需要时时问自己:我是不是太执着于自己,于是看不见真正的事实?这弱弱的一问,才是人摆脱蒙昧和愚蠢的最后希望。唯一能把人从无知中拯救出来的,是知道自己的无知。哪怕是极小的成长,也有赖于人的自我醒觉。
  人可以自恋,但不要自怜。尼采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甚至厌恶自己,那么生活将如同地狱。自由就是“不再羞于自己”。但自怜则是一种幼稚的情感,因为自怜者总是在弱化自己,始终在乞求别人施与同情和抚慰。斑马生下来二十分钟后就会走路,一小时后就会奔跑,在大型肉食动物环伺在侧的草原上,自怜和仇恨是没有意义的,它得以生存的基本前提就是:快跑!
  不要以为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世界很忙碌,顾不上专门来得罪你,别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敌意来瞄准你。生活不是科幻小说,银河系不需要你来拯救,没有人会是宇宙的中心。即便当你在群体中感觉不好的时候,也请相信,你没有那么糟糕,你也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总抱着一种拒斥和愤怒的态度,亏欠的只是自己。
  有一次我被老师拎到讲台旁罚站,整节课我都特意眯起眼睛扫视整个教室,心中燃烧着一团莫名的怒火,恨不得把自己的目光变成杀人利器。下课以后,前排一个漂亮而且俏皮的女生竟然走到我身邊,一本正经地模仿起我的表情和眼神,看到她那种古怪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自己与全体为敌的姿态好搞笑。我仿佛在看周星驰的电影,紧绷的表演被一次戏仿戳穿了,鼓得满满的恶意也瞬间泄了气。
  有时候你需要一次类似的反观自照。就像照镜子,看到自己的脸是不是被某种虚假的激情控制。恶意爬上脸,会让人变丑。都说三十岁后人当为自己的容貌负责,其实,这个过程从现在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微笑吧,笑脸盈盈,是最好的妆饰和美颜。
  不过,只有多看到别人的优点,你才能笑得出来,不是吗?
  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里有人讨教“怎样才能考100分”。这个提问者后来当了老师,发现班上同学彼此很冷漠,就出了一张卷子,让学生做“朋友测验”。每人挑选一位同学作为了解对象,测验结束后由当事人说出答案并评分。同学们只有投入地去了解彼此才能得100分。大家的感情很快就有了大大的增进。
  原来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我。原来不是每个人都会讨厌我。
  人与人是互相塑造的。比起“成就”,我更喜欢“成全”两个字。彼此的成全中有更多的理解。
  什么叫理解?理解意味着真正的聆听,意味着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让“我”固执地冒出头来表达诉求。一个佳节之夜,一对恋人相隔两地。男孩出差在外,彼时正坐在空荡荡的火车上。他感到寂寞,于是给女孩打电话。男孩很想得到一些温暖的话语来抚慰“羁旅的哀愁”,可是他没想到,独自过节的女孩正怀着一肚子怨气呢。她气乎乎地指责道:“你为什么不陪我?”男孩更委屈:“我孤身在外岂不是更可怜?”他们都在自怜,他们都在索取,但得到的却只有郁闷。
  理解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仍能想到对方的需要。理解里面有原谅,有妥协,有给予,有对他人“不得已”的尊重。理解,是男孩对女孩说:“很抱歉我没有时间陪你,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而女孩对男孩说:“我不要紧的,倒是你独自在外,要多多保重。”
  只有懂得倾听和理解,你才能感知和收获来自世界的善意,才能拥有一种开放的心智。
  你的生命“如花初胎”,无限的可能性正在向你敞开。所以,请好好珍惜这一片带着朝露的时光。
其他文献
凛冬之末 暖春之初  空气中飘散着  春融雪水的甘冽  弥漫着  爆竹燃尽的淡淡硝烟  轻轻嗅着  任凭这奇特的味道  氤氲了双眼  蔓延上心坎  远处忽而传来糖葫芦的叫卖声  掂掂口袋  压岁钱还有剩余  老板  这一串  怎么卖
听不见春天的脚步了  温暖的风变得炙热了  发生什么了  蝉鸣不停 蛙声阵阵  荷叶悄悄舒展身姿  发生什么了  日照的时间越来越长  太阳舍不得走了  发生什么了
前信息时代的信息    让我们首先从“信息”说起。  其实,人类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信息。一个人表达一个意思给另一个人,这就是信息的传递。想当初人类还不会说话时,要表达某个“意思”,是通过表情和动作。可是这种“肢体语言”往往不够明确,容易引起误解。后来,人类发明了语言,信息大大地明晰了。但这种信息也有缺点,就是只能在人和人之间当面传递,而且转瞬即逝。于是聪明的人类发明了文字、纸张和印刷术,信息终于可以
一个晴朗的好天气,阳光斜照进教学楼的走廊。周老师抱着一个大盒子走出办公室,盒子里都是他的“宝贝”——一大堆的光学仪器,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玻璃砖……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从教室里涌出来,不一会,已经有一堆同学围在了周老师身边。有几个胆子大的把手伸进盒子里摸摸这个,碰碰那个。周老师忙不迭地说:“小心,小心,易碎物品!”  话音还没落,一个三棱镜已被拿了出来。“我看看!我看看
今年的1月27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民间有句俗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虽然夸张了点,但每年的腊八节大多处于“三九”“四九”这段一年中最严寒的时期,民间也因此传说,每到腊八节,家家户户之所以要煮一锅黏糊糊的腊八粥,是为了把冻掉的下巴粘回去。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这个习俗最早始于宋朝,到了清朝更盛。在民间,家家户户做腊八粥祭祀祖先,还要全家团
已经3月了,又是万物生长的好季节,想必有许多种子正在土壤里孕育着,努力着,期待破土而出那一刻的到来。据说,科学家曾做过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突破土层所需的力量与其自身重量相比,非常惊人。一粒小小的种子要突破被寒冬“紧实”了一季的泥土,必有一番艰辛,一番坚持,一番挣扎,方可见到阳光灿烂。  你开始在意别人的想法,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是一种心灵成长的表现,正如春天的种子一般“应季节而生长”。所以
課堂上很安静,除了老师讲课就没别的声音。突然,某个同学开始打嗝,声音还特别大,大家都笑了。老师停下来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今天我讲的内容是有点深奥,比较难理解,所以大家回去要好好消化消化。”
左脑风暴  小明、小华和小刚在实验室里看到一块金属,小明说:“这块金属不是铁,是锡。”小华说:“不,这是一块铁,怎么会是锡?”小刚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铜。”三人正在猜时,老师走了过来,看了看那块金属后对他们说:“你们三人中,有一个人的判断都不对,有一个人是一对一错,有一个则完全正确。”那么,你能判断出谁说对了吗?  填字游戏  横向  一、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中“万里长江横渡”的下一句。 
输入。删除。输入。删除。……  我盯着手机,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是说“Hello,何同学”,还是说“Hello,罗迪同学”,或者是“Hello,何罗迪同学”呢?  话说这个何罗迪,其实我也是这个星期才和他第一次见了面。马上就要开运动会了,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除了体育委员,再派一名学生,一起开会讨论运动会的相关事宜,再领取各自的任务。班主任担心体育委员神经大条,便让我和他一起去开会。一走进会议室,黑压压
左脑风暴  甲和乙正在讨论一个上方开口的立方体水箱里是否装有半箱水。他们没有将水倒出来,也没有使用任何测量工具。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判断的吗?  我爱数独  将数字1~9填入九宫格,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内的数字不能重复。  填字游戏  1.成语“滥竽充数”里的主人公。  2.曾被毛泽东主席批评的词汇贫乏、呆板无生气的语言或文风。  3.王勃诗作《登城春望》中的第一句。  4.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