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造就模范国民”。这是这个国家保持内部和谐的秘密。
1896年,刘宝鄂等13名学生考取公费留学生踏上日本国土,他们年龄从18岁至32岁不等。清朝公使裕庚,通过时任外务大臣兼文部大臣西园寺公望,将他们转交高等师范学校嘉纳治五郎。这是近代中国人留日肇始。实藤惠秀(1896-1985)在其所著《中国人日本留学史》中,记录了这段历史。
中国人留学日本,已历两个甲子。今年,日本各华侨团体相继开会,纪念中国人赴日留学120周年。究竟应怎样纪念这个日子?1896年后,中国留学生蜂拥而至。他们为什么来到日本,他们收获如何?也许,收获应有很多,但他们有什么遗憾吗?实藤惠秀在其所著《中国人日本留学史》中,记录了这些留学生的喜怒哀乐。
据日本某留学机构统计,截至今年5月,日本的外国留学生同比增加了25%,这个趋势还在增加。在20余万在日外国学生中,中国人居近半。
自首批留学学生后,中国留学生陆续抵日。1899年200名、1902年四五百名、1906年竟达8000人。这个留日潮,一直到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120年前的那批留日学生,他们的留学以及革命实践,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实藤惠秀在其著作中,详细记载了这个群体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
今天,仍有大量学生陆续来日,与120年前的那批留学生比,他们有何不同?今天的这批留学生,遍布日本高校及各种专门学校。以前,中国学生多读研究生,而目前大量高中生毕业后直接留学日本,留学年龄日趋年轻。甚至高中留日也司空见惯。
这些年来,物理化学诺奖不断落入日本,在日学习理工类,这些领域值得重视。此外,社会科学类中,法学、行政学类也值得选择。毕竟中日均为大陆法系,近代之后中国吸收日本法学的体系、要素众多,这类学习对中国依法治国具有参考意义。
120年前,中国人赴日学习,多数是在日本转学西方,毕竟,对大多数留学生来说,前往美国、欧洲留学,费用昂贵,路途遥远。此外,当时认为,日语存在大量汉字,对中国人来说比较好学。今天,来日学生仍然看重日本学费较之英美国家便宜,且距离较近的优势,同时他们更看重日本这个国家本身对中国的意义。
与120年前“革命”一代比,眼下这批留日生,可谓“漂流一代”。再也听不到“救亡”“振兴”口号,留日学人持续一世纪之久的改造社会理想消失。许多学子,为逃避国内严峻的升学竞争、就业竞争而出走日本。此外,许多学子则陷入疯狂的“代购”潮不能自拔。中国大众社会的消费机器吞噬了这些漂流学子。
那些不知道自己为何留学、不知道要学习什么而在漂流的同学,也许应多在日本走走。笔者甫到日本,曾购买廉价的“青春18”列车票周游日本。在日本乡村、海边,在日本列岛的许许多多人迹稀少的车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你也许可以发现这个国家的某些秘密。我想,这里有许多事情有待你的观察、发现。
以前中文有句话说“虽工亦匠”,此处“匠”字含有贬抑之意。但今天举国倡导“工匠精神”。今天,对国人来说,须以“坚忍不拔”“始终如一”浇灌灵魂。如何超越普遍的浮躁,找回民族定力?此時,日本会提供无数鲜活的实例。
今天,中国仍处在大变革时代。如何建设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社会,仍是中国重要课题。在日本,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造就模范国民”。这是这个国家保持内部和谐的秘密。在日本,我们看到这里存在一个强大的中产社会,贫富差距很小,这是这个国家保持强大的基础。
今天,日益增多的中国“漂流一代”充满日本校园。也许,他们不可避免地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对他们来说,今天,没有什么比坚忍、沉潜更重要。对他们来说,日本留学,既是知识之旅,更是重塑自己独立意志的精神之旅。
1896年,刘宝鄂等13名学生考取公费留学生踏上日本国土,他们年龄从18岁至32岁不等。清朝公使裕庚,通过时任外务大臣兼文部大臣西园寺公望,将他们转交高等师范学校嘉纳治五郎。这是近代中国人留日肇始。实藤惠秀(1896-1985)在其所著《中国人日本留学史》中,记录了这段历史。
中国人留学日本,已历两个甲子。今年,日本各华侨团体相继开会,纪念中国人赴日留学120周年。究竟应怎样纪念这个日子?1896年后,中国留学生蜂拥而至。他们为什么来到日本,他们收获如何?也许,收获应有很多,但他们有什么遗憾吗?实藤惠秀在其所著《中国人日本留学史》中,记录了这些留学生的喜怒哀乐。
据日本某留学机构统计,截至今年5月,日本的外国留学生同比增加了25%,这个趋势还在增加。在20余万在日外国学生中,中国人居近半。
自首批留学学生后,中国留学生陆续抵日。1899年200名、1902年四五百名、1906年竟达8000人。这个留日潮,一直到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120年前的那批留日学生,他们的留学以及革命实践,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实藤惠秀在其著作中,详细记载了这个群体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
今天,仍有大量学生陆续来日,与120年前的那批留学生比,他们有何不同?今天的这批留学生,遍布日本高校及各种专门学校。以前,中国学生多读研究生,而目前大量高中生毕业后直接留学日本,留学年龄日趋年轻。甚至高中留日也司空见惯。
这些年来,物理化学诺奖不断落入日本,在日学习理工类,这些领域值得重视。此外,社会科学类中,法学、行政学类也值得选择。毕竟中日均为大陆法系,近代之后中国吸收日本法学的体系、要素众多,这类学习对中国依法治国具有参考意义。
120年前,中国人赴日学习,多数是在日本转学西方,毕竟,对大多数留学生来说,前往美国、欧洲留学,费用昂贵,路途遥远。此外,当时认为,日语存在大量汉字,对中国人来说比较好学。今天,来日学生仍然看重日本学费较之英美国家便宜,且距离较近的优势,同时他们更看重日本这个国家本身对中国的意义。
与120年前“革命”一代比,眼下这批留日生,可谓“漂流一代”。再也听不到“救亡”“振兴”口号,留日学人持续一世纪之久的改造社会理想消失。许多学子,为逃避国内严峻的升学竞争、就业竞争而出走日本。此外,许多学子则陷入疯狂的“代购”潮不能自拔。中国大众社会的消费机器吞噬了这些漂流学子。
那些不知道自己为何留学、不知道要学习什么而在漂流的同学,也许应多在日本走走。笔者甫到日本,曾购买廉价的“青春18”列车票周游日本。在日本乡村、海边,在日本列岛的许许多多人迹稀少的车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你也许可以发现这个国家的某些秘密。我想,这里有许多事情有待你的观察、发现。
以前中文有句话说“虽工亦匠”,此处“匠”字含有贬抑之意。但今天举国倡导“工匠精神”。今天,对国人来说,须以“坚忍不拔”“始终如一”浇灌灵魂。如何超越普遍的浮躁,找回民族定力?此時,日本会提供无数鲜活的实例。
今天,中国仍处在大变革时代。如何建设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社会,仍是中国重要课题。在日本,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造就模范国民”。这是这个国家保持内部和谐的秘密。在日本,我们看到这里存在一个强大的中产社会,贫富差距很小,这是这个国家保持强大的基础。
今天,日益增多的中国“漂流一代”充满日本校园。也许,他们不可避免地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对他们来说,今天,没有什么比坚忍、沉潜更重要。对他们来说,日本留学,既是知识之旅,更是重塑自己独立意志的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