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外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传统的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经典电影中均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女性被电影中的男性凝视,被观众凝视,也被摄像机后面的摄影师凝视,在“三重凝视”下的k,}生形象成为了电影这一白日梦艺术形式中的欲望符号和男性的欲望对象。自大众文化与女性主义兴盛之后,女性逐渐摆脱“被看”的客体位置,逐渐在荧幕中建立自己的主体位置。虽然这一过程曲折而缓慢,但当代电影女性的性别主体正在逐步建立,虽然这一过程可能很漫长。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意识;电影
女性主义也叫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初级阶段用语,二者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以结束性别主义,提倡男女平等为主要目的。美国女权主义学者肖沃尔特在《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中提出“女权主义”的重要范畴。“女权主义”本身也指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欧美的一种文化思潮,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的宏大背景中展开。
一、缺失的女性与沉默的个体
1.缺席的女性立场
自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掀起了美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期开始,女性的性别立场在电影中长期处于沉默和缺席状态。劳拉.穆尔维的以经典好莱坞商业电影为切入,揭示出了所有的电影叙事结构当中都存在着一个性别潜规则。潜规则之一是:好莱坞电影中先在地存在着一种先在的看与被看的关系,男人看,女人被看;行动着的男人是主体,作为奇观的女人是客体。正如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说:“女主人公的形象誘发着人们的欲望也指称着人们的欲望,‘她’只是欲望的能指、欲望的客体。”而深受好莱坞电影叙事的影响并且自身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传统,使得中国传统电影中对于女性的在场表达的失声比好莱坞更甚。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之后的国防电影、17年间的红色经典电影,这些时期的电影无一例外体现着两大特征:一是现实主义题材,二是女性是意识形态表达的符号。中国“十七年”电影在其性别立场上,仍然是一套男权话语的言说机制,与旧意识形态形成某种同构关系,带着“把想象当真”的神语陛质。
2.女性主体的艰难求索
而之后的时期电影,第五代导演虽然带着一种“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在拍摄电影,但其中的众多女性形象仍然摆脱不了传统带来的束缚和枷锁。学者张筱南表示,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其中所呈现出的缺席、沉默、边缘的地位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女性是缺席者,非独立主体,需要男性使她们完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深院女性们每一天都在被等待男性的窥视和和欲望对于她们的“临幸”,她们成为“沉默”与“被窥视”的对象,没有主动,四太太在欲望和传统的压制下,在挣扎中一步步“堕落”,为了被宠幸而与深院中的女人们进行明争暗斗,走向了命运的悲剧也验证了社会的悲剧。
二、当代电影的女性意识与文化的融合
1.女性视角荧幕表现的自觉
应该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开始提高和受到关注,电影创作者在采用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的情感和意识的表达上也越来越自觉。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投入到电影的事业中,不仅仅身体力行证明了“女性不比男性弱”的现实也用自己的艺术水准和女性意识不断为女性呐喊和发声。女性导演李少红导演的电影以及许鞍华的《桃姐》均是有力代表,同时男性导演也常常采用女性视角来进行叙述,如张元《妈妈》、关锦鹏《阮玲玉》、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等。娄烨作为在先锋电影中占据重要席位的第六代导演,也在诸多影片中采用了女性视角来讲述故事,如《颐和园》、《花》、《浮城谜事》、《苏州河》等。在电影中,娄烨不仅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和立场,还表达了现代女性对于自由的执着和渴望,而这些使得他在试图传递女性意识在当代文化中的融合中,也产生了某些特殊意义。
2.当下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电影界,越来越多体现女性意识的电影与观众见面,17年国内上映的影片中,文晏导演的《嘉年华》和印度的阿米尔·汗完美演技下呈现的《摔跤吧,爸爸》,在国内较主流的评分网站豆瓣网上分别获得8.3和9.1的高分好评,也掀起了大家关于女性主义电影的热烈讨论。《嘉年华》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性侵的电影,也是关于女性的一个电影,影片中每个女性角色都可能跟我们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重叠。看完电影的每个女性都不禁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作为一个女人,价值在哪里,我们的身体在当下的社会的意义是什么?而《嘉年华》最大的问题在于刻意将集体男性进行“无能”化和软弱化处理,这反而凸显了导演自身先人为主的潜意识观念——用阳痿掩盖了性侵,或者说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男性的集体阳痿,从这一层面上,也有学者并不认同《嘉年华》是一部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即使影片中存在缺陷和自我矛盾意识,我们不禁想呼唤,《嘉年华》这样的影片,可以再多一些。
我们身处女性社会地位极速提高,疾呼女性意识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仍处于男权话语中心的历史迷雾下,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处处设限,男性与女性性别立场问题始终处于一种暧昧和混乱不明的“剪不断,理还乱”中摇晃,这也是当下影视作品中呈现的一种性别意识矛盾的现状体现。而不可规避的现实是,呈现女性心理和女性意识的电影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中还太少,称得上真正女性电影的更是乏善可陈,应该说,中国电影的女性主体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作者简介
苏小英(1992-),女,汉族,籍贯:福建泉州,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广播电视。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意识;电影
女性主义也叫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初级阶段用语,二者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以结束性别主义,提倡男女平等为主要目的。美国女权主义学者肖沃尔特在《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中提出“女权主义”的重要范畴。“女权主义”本身也指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欧美的一种文化思潮,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的宏大背景中展开。
一、缺失的女性与沉默的个体
1.缺席的女性立场
自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掀起了美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期开始,女性的性别立场在电影中长期处于沉默和缺席状态。劳拉.穆尔维的以经典好莱坞商业电影为切入,揭示出了所有的电影叙事结构当中都存在着一个性别潜规则。潜规则之一是:好莱坞电影中先在地存在着一种先在的看与被看的关系,男人看,女人被看;行动着的男人是主体,作为奇观的女人是客体。正如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说:“女主人公的形象誘发着人们的欲望也指称着人们的欲望,‘她’只是欲望的能指、欲望的客体。”而深受好莱坞电影叙事的影响并且自身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传统,使得中国传统电影中对于女性的在场表达的失声比好莱坞更甚。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之后的国防电影、17年间的红色经典电影,这些时期的电影无一例外体现着两大特征:一是现实主义题材,二是女性是意识形态表达的符号。中国“十七年”电影在其性别立场上,仍然是一套男权话语的言说机制,与旧意识形态形成某种同构关系,带着“把想象当真”的神语陛质。
2.女性主体的艰难求索
而之后的时期电影,第五代导演虽然带着一种“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在拍摄电影,但其中的众多女性形象仍然摆脱不了传统带来的束缚和枷锁。学者张筱南表示,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其中所呈现出的缺席、沉默、边缘的地位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女性是缺席者,非独立主体,需要男性使她们完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深院女性们每一天都在被等待男性的窥视和和欲望对于她们的“临幸”,她们成为“沉默”与“被窥视”的对象,没有主动,四太太在欲望和传统的压制下,在挣扎中一步步“堕落”,为了被宠幸而与深院中的女人们进行明争暗斗,走向了命运的悲剧也验证了社会的悲剧。
二、当代电影的女性意识与文化的融合
1.女性视角荧幕表现的自觉
应该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开始提高和受到关注,电影创作者在采用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的情感和意识的表达上也越来越自觉。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投入到电影的事业中,不仅仅身体力行证明了“女性不比男性弱”的现实也用自己的艺术水准和女性意识不断为女性呐喊和发声。女性导演李少红导演的电影以及许鞍华的《桃姐》均是有力代表,同时男性导演也常常采用女性视角来进行叙述,如张元《妈妈》、关锦鹏《阮玲玉》、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等。娄烨作为在先锋电影中占据重要席位的第六代导演,也在诸多影片中采用了女性视角来讲述故事,如《颐和园》、《花》、《浮城谜事》、《苏州河》等。在电影中,娄烨不仅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和立场,还表达了现代女性对于自由的执着和渴望,而这些使得他在试图传递女性意识在当代文化中的融合中,也产生了某些特殊意义。
2.当下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电影界,越来越多体现女性意识的电影与观众见面,17年国内上映的影片中,文晏导演的《嘉年华》和印度的阿米尔·汗完美演技下呈现的《摔跤吧,爸爸》,在国内较主流的评分网站豆瓣网上分别获得8.3和9.1的高分好评,也掀起了大家关于女性主义电影的热烈讨论。《嘉年华》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性侵的电影,也是关于女性的一个电影,影片中每个女性角色都可能跟我们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重叠。看完电影的每个女性都不禁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作为一个女人,价值在哪里,我们的身体在当下的社会的意义是什么?而《嘉年华》最大的问题在于刻意将集体男性进行“无能”化和软弱化处理,这反而凸显了导演自身先人为主的潜意识观念——用阳痿掩盖了性侵,或者说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男性的集体阳痿,从这一层面上,也有学者并不认同《嘉年华》是一部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即使影片中存在缺陷和自我矛盾意识,我们不禁想呼唤,《嘉年华》这样的影片,可以再多一些。
我们身处女性社会地位极速提高,疾呼女性意识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仍处于男权话语中心的历史迷雾下,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处处设限,男性与女性性别立场问题始终处于一种暧昧和混乱不明的“剪不断,理还乱”中摇晃,这也是当下影视作品中呈现的一种性别意识矛盾的现状体现。而不可规避的现实是,呈现女性心理和女性意识的电影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中还太少,称得上真正女性电影的更是乏善可陈,应该说,中国电影的女性主体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作者简介
苏小英(1992-),女,汉族,籍贯:福建泉州,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广播电视。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