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讨论关于展开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目的以及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的联系。将阳光体育运动和中央7号文件相融合,从而拟定出一系列计划,为考核做准备。表现出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体育部门起到的影响,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实行的主体,从基础的高等院校开始,制定长久发展计划。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高等院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为实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体系,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提高全国高等院校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健康。在2006年12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自2007年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在全国各高校实行阳光体育运动。直至现在,仍有一些体育教师与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了解不够。出现这些问题,会影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本篇文章就此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原因及目标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原因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体质水平逐年下降,在2005年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肺活量和体能素质连续十年不断下降,耐力素质更是达到连续二十年不断下降。大学生的体重也在不断增加,肥胖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近视眼的比例仍然占很大一部分。社会各界对这一调查结果感到非常诧异,所有人都在议论、反思以及研究。
怎样促进与增强高等院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俨然已经成为了教育管理部门的首要问题。很多学者认为应该遵循《劳卫制》里的内容来进行规划。其特点是:划分学生等级,设立相应的体育考核,并参加测验,合格后颁发证书,每三年重新检测。通过这个方法使人们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在1957年,在全国范围内约有1000万人参与体育运动,168万人通过了劳卫制考核。对于现在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应该实行劳卫制,从而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实行这一新举措,要适合现代社会,富有创意,吸引大众眼光。坚持这些点,使大学生走出课堂和寝室,多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在全国亿万高等院校大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用三年的时间,普及到百分之八十五的高等院校,使学生达到及格标准,养成好的习惯,切实的提高身体素质。想要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这次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提高了难度。
阳光体育运动就是想让全国多数的大学生都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以使体质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提高。
二、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及内容
(一)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
了解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阳光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基本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想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但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更加准确。两者之间的路径相同,阳光体育运动更加注重实效。两者的要求也相同,实行素质教育,按标准开展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阳光体育是通过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
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从2006年开始,各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个高等院校都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开展活动,媒体造势,下达相关文件,使阳光体育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大学生对体育热情。但存在对阳光体育运动实质不了解的问题,文件理解不明确,没有长远计划,达不到相互融合和提高的要求。
提出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第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结合中央 7 号文件,第二,制定详细规划,为之后的考核做准备。第三,要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学生会组织,体现他们的作用。第四,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第五,从基础开始,实施长久长效计划。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开展高等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制度内容,记录结果,制定通报制,组织大学开展相关活动,对优秀的大学生进行奖励。第二,和体育教学相结合,规范教学,依法执教,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质量。第三,结合课外体育活动,每天锻炼1小时,把课外体育活动制定在教育计划内。第四,创建良好舆论氛围,进行大力宣传,传播健康思想,完善奖励制。第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活动计划,成立相关部门,建立领导小组。通过这些内容,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在高等院校得以顺利进行。
三、总结
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国家发展根本,要从这方上面进行改变。所以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全民体育健康水平,使所有人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还可以提高当今社会建设基础,促进国家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汝城.试论学校体育与人才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1(02).
[2] 杨世勇.我国体育的奋斗目标与2000年的中国体育(续)[J].体育与科学.2011(06).
[3] 林革友.南朝鲜学校体育概况[J].中国学校体育.2013(05).
[4] 孔祥安,董金昆,刘俊红.从天津市南开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预测公元2000年学校体育概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02).
[5] 邹时炎.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在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学校体育.2011(05).
[6] 松永淳一.关于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02).
[7] 朱丰诚.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1(01).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高等院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为实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体系,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提高全国高等院校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健康。在2006年12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自2007年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在全国各高校实行阳光体育运动。直至现在,仍有一些体育教师与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了解不够。出现这些问题,会影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本篇文章就此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原因及目标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原因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体质水平逐年下降,在2005年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肺活量和体能素质连续十年不断下降,耐力素质更是达到连续二十年不断下降。大学生的体重也在不断增加,肥胖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近视眼的比例仍然占很大一部分。社会各界对这一调查结果感到非常诧异,所有人都在议论、反思以及研究。
怎样促进与增强高等院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俨然已经成为了教育管理部门的首要问题。很多学者认为应该遵循《劳卫制》里的内容来进行规划。其特点是:划分学生等级,设立相应的体育考核,并参加测验,合格后颁发证书,每三年重新检测。通过这个方法使人们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在1957年,在全国范围内约有1000万人参与体育运动,168万人通过了劳卫制考核。对于现在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应该实行劳卫制,从而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实行这一新举措,要适合现代社会,富有创意,吸引大众眼光。坚持这些点,使大学生走出课堂和寝室,多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在全国亿万高等院校大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用三年的时间,普及到百分之八十五的高等院校,使学生达到及格标准,养成好的习惯,切实的提高身体素质。想要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这次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提高了难度。
阳光体育运动就是想让全国多数的大学生都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以使体质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提高。
二、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及内容
(一)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
了解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阳光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基本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想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但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更加准确。两者之间的路径相同,阳光体育运动更加注重实效。两者的要求也相同,实行素质教育,按标准开展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和阳光体育是通过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
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从2006年开始,各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个高等院校都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开展活动,媒体造势,下达相关文件,使阳光体育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大学生对体育热情。但存在对阳光体育运动实质不了解的问题,文件理解不明确,没有长远计划,达不到相互融合和提高的要求。
提出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第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结合中央 7 号文件,第二,制定详细规划,为之后的考核做准备。第三,要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学生会组织,体现他们的作用。第四,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第五,从基础开始,实施长久长效计划。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开展高等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制度内容,记录结果,制定通报制,组织大学开展相关活动,对优秀的大学生进行奖励。第二,和体育教学相结合,规范教学,依法执教,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质量。第三,结合课外体育活动,每天锻炼1小时,把课外体育活动制定在教育计划内。第四,创建良好舆论氛围,进行大力宣传,传播健康思想,完善奖励制。第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活动计划,成立相关部门,建立领导小组。通过这些内容,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在高等院校得以顺利进行。
三、总结
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国家发展根本,要从这方上面进行改变。所以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全民体育健康水平,使所有人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还可以提高当今社会建设基础,促进国家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汝城.试论学校体育与人才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1(02).
[2] 杨世勇.我国体育的奋斗目标与2000年的中国体育(续)[J].体育与科学.2011(06).
[3] 林革友.南朝鲜学校体育概况[J].中国学校体育.2013(05).
[4] 孔祥安,董金昆,刘俊红.从天津市南开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预测公元2000年学校体育概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02).
[5] 邹时炎.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在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学校体育.2011(05).
[6] 松永淳一.关于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02).
[7] 朱丰诚.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