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涌现,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种传统粗放型的劳作方式逐渐被现代集约型的工作方式所取代。这种变化对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但是,怎么才能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笔者认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者,应该首先对以下几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把握。
职业岗位与工作岗位的内涵理解
高等职业教育究竟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建构教学过程,还是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构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强调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拓展了那种局限于某一个工作岗位的培养目标定位,能够为学生将来宽口径择业留下接口。因为,作为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任务不单单是某一个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应该是若干工作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的训练,同时还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品质等一系列涉及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拓展定位
新技术革命带来了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职业任务范围的变化,也包括职业任务层次的变化以及职业任务复杂程度的变化,同时职业岗位经常出现重新划分的状况。这些都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那种窄口径的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社会劳动力发展的需求,宽口径、活模块的专业课程设置为从业者在岗位选择与创设上提供了可能。具体到课程内容结构,需要把握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应面向未来“职业人”的职业岗位,而不是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
职业培训与职业文化的引入再造
培训,乃培养与训练,需要在真实环境下才能做到,而工作经历过程中职业素养的形成也需要在职业环境下熏陶。因此,在校内“生产性”车间(教室),需要的是技术、职业素养的培育,让学生一进入这个环境就能感受浓厚的职业岗位氛围的影响,在意识上产生职业行为的文化自觉。高等职业教育意义下的所谓“生产性”并非要求全部实训的结果都物化成“生产产品”,而应该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意识的引领,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摈弃传统教学中的那种在黑板上讲操作、在教室里说项目的做法。在这里,首当其冲的是课程体系应该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知识内容的技能化、训教过程的实境化、考核评价的人本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打破学校与企业的边界壁垒,将专业岗位与职业技术的元素融入到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把课堂教学再造成课堂培训,迫使科举式学科本位的教学活动向实境式职业本位的训教活动转化。
技术知识与技术文化的回归释放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这种教育的技术性。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在对技术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颇,简单地将技术定位在机器设备前的手工和机械操作。其实,技术不单单是指生产用的一些设备类“工具”,即硬件,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方法、程序等知识类“规则”,即软件。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技术也应该是一种知识,是一种包括如何做,如何设计、制造、操作技术制品等的知识。具体到课程,高职院校面向学生所开展的技能培训不能成为游离于课程之外的附庸,也不能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形成一种隔膜层,而应该将职业培训作为整个职业教育活动内隐的主流文化。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体现出面向人人的教育。这里不单是指学历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培训。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内容方面应该考虑未来职业人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考虑到学生未来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入学时甚至短期内的职业倾向作为判断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准确地设置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通识性课程同样重要。
(作者系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职业岗位与工作岗位的内涵理解
高等职业教育究竟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建构教学过程,还是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构教学过程呢?笔者认为,强调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拓展了那种局限于某一个工作岗位的培养目标定位,能够为学生将来宽口径择业留下接口。因为,作为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任务不单单是某一个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应该是若干工作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的训练,同时还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品质等一系列涉及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拓展定位
新技术革命带来了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职业任务范围的变化,也包括职业任务层次的变化以及职业任务复杂程度的变化,同时职业岗位经常出现重新划分的状况。这些都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那种窄口径的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社会劳动力发展的需求,宽口径、活模块的专业课程设置为从业者在岗位选择与创设上提供了可能。具体到课程内容结构,需要把握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应面向未来“职业人”的职业岗位,而不是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
职业培训与职业文化的引入再造
培训,乃培养与训练,需要在真实环境下才能做到,而工作经历过程中职业素养的形成也需要在职业环境下熏陶。因此,在校内“生产性”车间(教室),需要的是技术、职业素养的培育,让学生一进入这个环境就能感受浓厚的职业岗位氛围的影响,在意识上产生职业行为的文化自觉。高等职业教育意义下的所谓“生产性”并非要求全部实训的结果都物化成“生产产品”,而应该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意识的引领,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摈弃传统教学中的那种在黑板上讲操作、在教室里说项目的做法。在这里,首当其冲的是课程体系应该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知识内容的技能化、训教过程的实境化、考核评价的人本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打破学校与企业的边界壁垒,将专业岗位与职业技术的元素融入到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把课堂教学再造成课堂培训,迫使科举式学科本位的教学活动向实境式职业本位的训教活动转化。
技术知识与技术文化的回归释放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这种教育的技术性。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在对技术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颇,简单地将技术定位在机器设备前的手工和机械操作。其实,技术不单单是指生产用的一些设备类“工具”,即硬件,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方法、程序等知识类“规则”,即软件。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技术也应该是一种知识,是一种包括如何做,如何设计、制造、操作技术制品等的知识。具体到课程,高职院校面向学生所开展的技能培训不能成为游离于课程之外的附庸,也不能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形成一种隔膜层,而应该将职业培训作为整个职业教育活动内隐的主流文化。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体现出面向人人的教育。这里不单是指学历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培训。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内容方面应该考虑未来职业人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考虑到学生未来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入学时甚至短期内的职业倾向作为判断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准确地设置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通识性课程同样重要。
(作者系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