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指津
史传文,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人物为叙写对象的文言文。这种文体大多出现在历史著作中,特别是司馬迁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以后,历代史官都沿革此式,以“本纪”“列传”等体例对历史人物进行传述。像我们学过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一篇典型的史传文。阅读史传文,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思考。
①因事见神。所谓“事”,就是指人物的事迹。史传文是以人物为叙写对象的,因此,人物身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成为史传文叙写的主体。通过事件的叙述可折射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实际上就是人物所表现的精神风貌。史家正是通过人物风貌的特征来寄予对人物褒贬的。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件事的叙述,表现蔺相如智勇兼备和胸怀宽广的精神风貌的,从而让后人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读史传文,要了解文章所叙述的情节,将人物所做的事情一一理清,然后对文章所要彰显的主题进行“抽取”提炼。这既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用意所在,又是读懂史传文的关键所在。
②抓住性格。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个性,也就是性格特点。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因素就是人物内在的精神品格。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在得知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时,大为惭愧,于是负荆请罪,表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大将风范。因此,阅读史传文,要把握住文章对人物性格表现的脉络,领会人物的思想发展主线,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史传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③以情鉴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史传文在叙述人物事件时,也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作者正是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表露来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展示出人物的精神品格。比如《项羽本纪》中《垓下歌》中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抒发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这种情感状态,足以引发读者思考——叱咤风云的项羽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也是阅读史传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这篇《马援传》所要表现马援精神风貌的关键词是“志”。所以文章一开头就开宗明义,说马援“少有大志”,而这个“志”就是以身报国。文章先从马援少年写起,随后写他为管陇西遭遇羌敌时临危不乱,接着写他南击交阯,最后写他回到京师后说的一番话。通观全文,中间两段是叙事,首尾两段是点题,相互对应,表明作者的观点。这样观点和事实相互证印,完成了对马援性格的塑造,一个胸怀大志、以身报国的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援传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常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交阯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阯。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萧何传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①貣②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
【注】①贳(shì):赊买。②貣(tè):向人求物。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平独吊 吊:忧虑
B.非被矢石之难 被:蒙受
C.君自谢民 谢:谢别
D.吾故系相国 故:故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民所上書皆以与何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B.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
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
C.后何为民请曰
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D.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
乃下何廷尉,械系之
3.以下选项中,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 )
①吕后用何计诛信 ②让封辞赏
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
⑤后何为民请 ⑥跣入谢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5.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
翻译:
(2)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
翻译:
1.对文中黑体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老子:老聃;旅距:旅行通过;裁:削减;谅:原谅
B.老子:老人和孩子;旅距:假装旅行,实则抗拒;裁:只;谅:原来
C.老子:马援自己;旅距:聚众抗拒;裁:通“才”;谅:确实
D.老子:老年人;旅距:长距离跋涉对抗;裁:仅仅;谅:谅解
2.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羌敌犯境,马援得知后,不去积极组织防御抗击,却说这不是他的职责所在,并和宾客饮酒,同时告诉手下人,如果实在感到害怕的话,可以躲到床底下。这些都表现了马援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
B.羌敌入侵平复后,民心安定,众人都佩服马援大敌当前那种处变不惊的过人胆识。如果马援当时临敌慌乱,必然引起民众惊慌,这样弄不好会不战自乱。
C.马援回到京师后,亲朋好友都来慰劳他。孟冀也在座。当时孟冀也和众人一样说了许多恭维赞赏马援的话。马援觉得他说的这些善言不够特别,所以说他和众人一样。
D.马援在听了孟冀的一番恭维话后,觉得他没有说到要害上。所以便说了一番大道理。孟冀觉得马援说的一番很在理。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
翻译:
(2)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翻译:
4.请用一个四字词概括马援的精神特征。
答:
史传文,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人物为叙写对象的文言文。这种文体大多出现在历史著作中,特别是司馬迁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以后,历代史官都沿革此式,以“本纪”“列传”等体例对历史人物进行传述。像我们学过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一篇典型的史传文。阅读史传文,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思考。
①因事见神。所谓“事”,就是指人物的事迹。史传文是以人物为叙写对象的,因此,人物身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成为史传文叙写的主体。通过事件的叙述可折射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实际上就是人物所表现的精神风貌。史家正是通过人物风貌的特征来寄予对人物褒贬的。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件事的叙述,表现蔺相如智勇兼备和胸怀宽广的精神风貌的,从而让后人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读史传文,要了解文章所叙述的情节,将人物所做的事情一一理清,然后对文章所要彰显的主题进行“抽取”提炼。这既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用意所在,又是读懂史传文的关键所在。
②抓住性格。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个性,也就是性格特点。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因素就是人物内在的精神品格。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在得知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时,大为惭愧,于是负荆请罪,表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大将风范。因此,阅读史传文,要把握住文章对人物性格表现的脉络,领会人物的思想发展主线,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史传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③以情鉴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史传文在叙述人物事件时,也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作者正是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表露来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展示出人物的精神品格。比如《项羽本纪》中《垓下歌》中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抒发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这种情感状态,足以引发读者思考——叱咤风云的项羽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也是阅读史传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这篇《马援传》所要表现马援精神风貌的关键词是“志”。所以文章一开头就开宗明义,说马援“少有大志”,而这个“志”就是以身报国。文章先从马援少年写起,随后写他为管陇西遭遇羌敌时临危不乱,接着写他南击交阯,最后写他回到京师后说的一番话。通观全文,中间两段是叙事,首尾两段是点题,相互对应,表明作者的观点。这样观点和事实相互证印,完成了对马援性格的塑造,一个胸怀大志、以身报国的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援传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常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交阯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阯。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萧何传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①貣②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
【注】①贳(shì):赊买。②貣(tè):向人求物。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平独吊 吊:忧虑
B.非被矢石之难 被:蒙受
C.君自谢民 谢:谢别
D.吾故系相国 故:故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民所上書皆以与何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B.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
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
C.后何为民请曰
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D.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
乃下何廷尉,械系之
3.以下选项中,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 )
①吕后用何计诛信 ②让封辞赏
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
⑤后何为民请 ⑥跣入谢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5.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
翻译:
(2)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
翻译:
1.对文中黑体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老子:老聃;旅距:旅行通过;裁:削减;谅:原谅
B.老子:老人和孩子;旅距:假装旅行,实则抗拒;裁:只;谅:原来
C.老子:马援自己;旅距:聚众抗拒;裁:通“才”;谅:确实
D.老子:老年人;旅距:长距离跋涉对抗;裁:仅仅;谅:谅解
2.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羌敌犯境,马援得知后,不去积极组织防御抗击,却说这不是他的职责所在,并和宾客饮酒,同时告诉手下人,如果实在感到害怕的话,可以躲到床底下。这些都表现了马援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
B.羌敌入侵平复后,民心安定,众人都佩服马援大敌当前那种处变不惊的过人胆识。如果马援当时临敌慌乱,必然引起民众惊慌,这样弄不好会不战自乱。
C.马援回到京师后,亲朋好友都来慰劳他。孟冀也在座。当时孟冀也和众人一样说了许多恭维赞赏马援的话。马援觉得他说的这些善言不够特别,所以说他和众人一样。
D.马援在听了孟冀的一番恭维话后,觉得他没有说到要害上。所以便说了一番大道理。孟冀觉得马援说的一番很在理。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
翻译:
(2)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翻译:
4.请用一个四字词概括马援的精神特征。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