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疾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猪养殖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生猪疾病防治,疾病一旦爆发就会严重威胁生猪的健康,影响生猪正常生长发育,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提前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可能会导致生猪死亡,因此要进行有效的生猪疾病防治,确保良好的养殖效益。生猪疾病是由多种原因产生的,养殖人员应该注重学习科学养殖知识与技能,做好卫生消毒措施、免疫措施,做好对仔猪的特殊防护,还应该做好生猪疾病预防指导,进而降低生猪疾病出现的几率,确保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猪;养殖业;猪疾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41
  0引言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点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猪肉的需求也在上升,以此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旦生猪出现疾病,将会对生猪整个养殖产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充分重视生猪疾病这一问题,找出产生生猪疾病的原因,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才能保证生猪养殖的安全与健康。
  1疾病发展现状
  目前,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中,生猪疾病经常难以避免的产生,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导致生猪疾病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季节、气候、养殖环境等。常见的猪疫病有流行性感冒、猪肺炎、伤寒、猪链球菌病等,这些疫病任何时间都有可能爆发,所以生猪疾病预防是比较困难的,养殖人员在平时应该勤于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1]
  生猪疾病的类型:①传染病。传染病会引发很多生猪出现疾病,在生猪养殖中是个最大的威胁,具有涉及范围广、传播迅速、危害性大的特征,所以对其防治的工作量也更大,需要投入更多的养殖成本。对传染病的防治主要采取接种疫苗的方式,提高生猪的抗体。要注意病原体的耐药性会逐渐增加,为病情临床诊断及疫病防治制造困难,因此应该实施更有效的免疫措施。②多病原感染。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也已经逐渐朝规模化发展,由于生猪疾病具有多样化与复杂性,在多病原感染下,生猪患病的风险极大增加,也为疾病防治制造了困难。③系统性病变。生猪养殖环境直接关系到生猪健康状况,面对复杂的养殖环境,生猪极易发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类疾病或是高热性综合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将会长期损害生猪健康。
  2发病原因
  生猪疾病的危害性巨大,因此养殖人员应该对生猪发生疾病的原因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防治措施,确保防治的有效性。生猪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首要原因是养猪户缺少科学的养殖专业知识作为指导,养猪状况比较分散,养殖场地的环境不卫生,饲料变质发霉,也缺少专业的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有效的保障。在对生猪疾病进行预防控制时,主要根据以往经验,通常都是事后处理,并没有思考如何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措施,这样一旦发现生猪疾病可能会迅速蔓延,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巨大的养殖损失。部分养猪户认识到生猪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方案,但不能真正有效的实施,没有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在对生猪接种疫苗时,也存在疫苗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或者滥用疫苗,盲目运用,这也严重影响防疫效果[2]
  3防治措施
  3.1卫生消毒措施
  在生猪疫病防治工作中,首要关注的是应该运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及时做好对养猪场地的卫生消毒是最基本的工作。养猪场通常都是在封闭的狭小区域,活动空间有限,且生猪会产生很多排泄物,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粪便排泄物彻底清理,造成排泄物的堆积,就很可能会滋生细菌,进而侵害生猪的身体,增加生猪患病的概率。猪舍清洁工作虽然比较繁重,工作量较大,但不容忽视,必须要做到定期彻底清扫,同时运用消毒剂对猪舍内进行彻底消毒,包括饲喂猪的各种用具都要消毒,进而为生猪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生猪疾病的发生,确保生猪的健康。养殖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勤于打扫,全面消毒,改变以往落后粗放式的养殖管理模式,加强养猪场的科学管理。
  3.2免疫措施
  为了防止疾病侵袭生猪身体,在生猪养殖中应该实施科学的免疫措施,运用抗生素很可能会使生猪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免疫是最好的治疗方式。从仔猪开始,在生猪不同生长阶段就要选择运用不同的疫苗进行注射,而且针对常见、多发的猪疾病还要进行专项的免疫处理,避免生猪疾病的发生[3]。对生猪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是有效的疾病防治手段,养猪户应该选择质量合格且品類科学的疫苗,不能贪图便宜选用假冒伪劣疫苗,否则不但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还可能会带来其他疾病。疫苗接种应该遵照一定的要求,在接种后还要对生猪进行隔离观察,确保达到良好的疫苗接种效果才能将其放入猪群中,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则应该及时隔离处理,避免疫病传染整个猪群。
  3.3对仔猪的特殊防护
  仔猪的抗病能力较差,患病几率较高,因此在生猪养殖中需要特别重视对仔猪的疾病特殊防护,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养殖人员要做好猪舍环境管理,选择高质量饲料喂养,提高母猪的营养,确保分泌高质量乳汁,还要注重对猪舍的温度管理,做好保温工作,为母猪生产和仔猪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另外,散养养猪户通常都是独自培养种猪,如果引进健康优良的种猪,走正规渠道引入,同时做好对种猪的血清检查,预防携带疾病,确保种猪健康后进行饲养,这样可以确保仔猪的健康,减少生猪生病的可能性[4]
  3.4加强疾病预防工作指导
  目前很多养猪户都缺少科学的养殖知识技术,也缺少相应的指导人员,因此一方面养猪户要注重对科学养猪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地方畜牧部门人员及防疫站还应该对养猪农户进行疾病预防的工作指导,特别是对猪传染病防治更要提高重视,传染病预防是猪疾病防治工作的最重要环节,不但能确保生猪健康生长,还能预防人畜共患后果的发生。在具体的疾病预防工作中,除了要做好平时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还可以在喂养时添加药物,或者直接注射药品,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例如,可以在生猪的饲料中加热抗病霉素,使用支原净100 mg/kg,金霉素400 mg/kg或强力霉素150~200 mg/kg,持续1周,对于生猪疾病的预防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猪呼吸道疾病、猪肠炎、猪痢疾等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
  4结束语
  在生猪养殖中,生猪疾病的发生会给养猪户造成很大困扰,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已经落后,养殖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注重做好清扫、驱虫、消毒、免疫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各项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生猪患病应该及时治疗,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获得良好的养殖收益,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项志华.生猪疾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2):100.
  [2]李晓江.猪疾病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 (1):167.
  [3]谭霞丽.猪疾病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分析[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 (1):56.
  [4]姚定红.猪疾病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7(10):176.
  作者简介:汪冬兰(1976-),女,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生猪疾病防治。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逊于男生,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这种现象尤为显著。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高中女生数学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较为仔细
学校图书馆原本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是学校教学、教改、教研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采集各种类型的图书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
摘要:该文对判断羊是否患病的基本方法进行梳理,分析羊病的种类及常见疾病,并从卫生、接种、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羊病的防控措施,供养殖人员参考,以期能降低羊群发病率,提高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羊病;判断;种类;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4.030  0引言  由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羊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