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医改制度的推行,对于我国的公立医院而言,是一个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根据上级监督管理的要求按部就班的执行,但执行效果却并不尽人意,我国的公立医院在风险预防和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环节的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对策,促进审计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
公立医院是卫生系统中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卫生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9年,我国提出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经历了十余年的不断探索,目前我国已进入医疗改革的关键阶段。新医改制度的推行,对于我国的公立医院而言,是一个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深化医疗改革的新任务提出,内部审计是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并指出了内部审计的方向。内审工作应当紧密围绕医疗改革的要求,在新形势新任务的指导下转变思路和重点,推动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
1.风险意识薄弱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对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分析,采取措施将其潜在不利影响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动态地监控和评价的活动。然而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基本只发挥了事后監督的作用,缺少对关键风险点的事前防控和事中审计,因此,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值得商榷。
2.审计技术单一
公立医院内审工作方法依旧停留于传统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由于此类过于细致和呆板的审计工作底稿,容易出现很多无效的检查点,进而增加内审工作的复杂程度。同时,内审工作重点不突出,应当被关注的高风险领域很容易被埋没在无用的审计底稿里,内审工作人员会因此而遗漏相关必要的审计程序。在此基础上不得不耗费过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进行相关核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常常集中在制度执行层面的细枝末节,得出的审计结论也无法有效揭示重大风险。
3.内审人员咨询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中,内部审计都已经被确认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这里不仅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也在内部审计早期的“确认”职责之外,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管理者的一项“咨询”活动。从审计的定义看,在确认后面,还有一个咨询功能,也就是说,审计部门要更多的站在服务支持的角度进行业务确认,同时提出审计问题,达到有效推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改善的目的,实现共赢,而不是对立的,就是要查处你的问题而去。
4.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
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相匹配的是,医院内部审计的人员结构中缺乏能够分析信息数据和了解财务信息系统的专业人才,配备的专业人员负责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相关流程支持内部审计工作,负责与内部审计人员合作,采集审计所需要的数据,帮助评估和识别医院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潜在风险。另外,协助内审人员识别和集成数据源,验证控制总数,开发和执行数据分析程序以识别风险。专业人员将使用商业智能、数据可视化、查询、分析和统计软件来帮助构建针对于审计结论的解决方案、以及执行过程的分析。
二、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监管机制也日益复杂,公立医院所应对的单位及业务层面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公立医院也应该进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公立医院业务的必然发展。相应地,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优势,也是内部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所在。由于公立医院特殊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以整个医院的风险分布情况为导向,运用风险管理审计模式开展工作,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求,为公立医院行业的进步提供机遇和挑战。
2.增设风险相关监督评价部门
建议医院增设相关风险管理组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监督,如审计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旨在管理与监控基于风险导向的战略规划,按照不同的工作流程设计具体的实施计划。另外,设立同审计部门相对应的风险评估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收集审计工作中需要的相关风险评估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统计,制定风险评估手册,这一环节利于后期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作为信息技术部门的数据来源,有利于反应风险数据库的信息状况。
3.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当今的市场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更要追随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提出对医院发展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管理能力及自身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这对于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提出审计意见时,要结合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换位思考,不但要考虑政策的合规性,还要考虑医院管理运营的成本效益及评估;同时,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自己的职业判断,探索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于每一次的审计工作应当亲身实践,系统性的提出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应对措施。
4.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帮助找出单位的重大控制缺陷、潜在风险等。在实践层面上,在内部审计中利用大数据分析的好处包括:节约内部审计时间,避免重复的人工分析,将审计重点放在具有特殊战略需求的领域,大数据分析对审计样本进行整体测试,而不是随机抽样,并且可以在连续的审计年份中运用,这样就能够实现更大的审计覆盖率,了解单位业务变化的新趋势,使审计过程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1]陈民.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思考[J]. 中国卫生经济,2011(7): 90-91.
[2]邓凤英.新医改下完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思考[J]. 知识经济,2013(22): 16-17 .
作者简介:张若初(1991.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学历: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
公立医院是卫生系统中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卫生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9年,我国提出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经历了十余年的不断探索,目前我国已进入医疗改革的关键阶段。新医改制度的推行,对于我国的公立医院而言,是一个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深化医疗改革的新任务提出,内部审计是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并指出了内部审计的方向。内审工作应当紧密围绕医疗改革的要求,在新形势新任务的指导下转变思路和重点,推动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
1.风险意识薄弱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对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分析,采取措施将其潜在不利影响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动态地监控和评价的活动。然而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基本只发挥了事后監督的作用,缺少对关键风险点的事前防控和事中审计,因此,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值得商榷。
2.审计技术单一
公立医院内审工作方法依旧停留于传统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由于此类过于细致和呆板的审计工作底稿,容易出现很多无效的检查点,进而增加内审工作的复杂程度。同时,内审工作重点不突出,应当被关注的高风险领域很容易被埋没在无用的审计底稿里,内审工作人员会因此而遗漏相关必要的审计程序。在此基础上不得不耗费过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进行相关核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常常集中在制度执行层面的细枝末节,得出的审计结论也无法有效揭示重大风险。
3.内审人员咨询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中,内部审计都已经被确认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这里不仅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也在内部审计早期的“确认”职责之外,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管理者的一项“咨询”活动。从审计的定义看,在确认后面,还有一个咨询功能,也就是说,审计部门要更多的站在服务支持的角度进行业务确认,同时提出审计问题,达到有效推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改善的目的,实现共赢,而不是对立的,就是要查处你的问题而去。
4.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
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相匹配的是,医院内部审计的人员结构中缺乏能够分析信息数据和了解财务信息系统的专业人才,配备的专业人员负责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相关流程支持内部审计工作,负责与内部审计人员合作,采集审计所需要的数据,帮助评估和识别医院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潜在风险。另外,协助内审人员识别和集成数据源,验证控制总数,开发和执行数据分析程序以识别风险。专业人员将使用商业智能、数据可视化、查询、分析和统计软件来帮助构建针对于审计结论的解决方案、以及执行过程的分析。
二、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监管机制也日益复杂,公立医院所应对的单位及业务层面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公立医院也应该进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公立医院业务的必然发展。相应地,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优势,也是内部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所在。由于公立医院特殊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以整个医院的风险分布情况为导向,运用风险管理审计模式开展工作,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求,为公立医院行业的进步提供机遇和挑战。
2.增设风险相关监督评价部门
建议医院增设相关风险管理组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监督,如审计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旨在管理与监控基于风险导向的战略规划,按照不同的工作流程设计具体的实施计划。另外,设立同审计部门相对应的风险评估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收集审计工作中需要的相关风险评估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统计,制定风险评估手册,这一环节利于后期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作为信息技术部门的数据来源,有利于反应风险数据库的信息状况。
3.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当今的市场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更要追随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提出对医院发展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管理能力及自身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这对于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提出审计意见时,要结合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换位思考,不但要考虑政策的合规性,还要考虑医院管理运营的成本效益及评估;同时,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自己的职业判断,探索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于每一次的审计工作应当亲身实践,系统性的提出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应对措施。
4.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帮助找出单位的重大控制缺陷、潜在风险等。在实践层面上,在内部审计中利用大数据分析的好处包括:节约内部审计时间,避免重复的人工分析,将审计重点放在具有特殊战略需求的领域,大数据分析对审计样本进行整体测试,而不是随机抽样,并且可以在连续的审计年份中运用,这样就能够实现更大的审计覆盖率,了解单位业务变化的新趋势,使审计过程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1]陈民.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思考[J]. 中国卫生经济,2011(7): 90-91.
[2]邓凤英.新医改下完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思考[J]. 知识经济,2013(22): 16-17 .
作者简介:张若初(1991.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