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意义的创造性

来源 :考试周刊·文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隐喻意义具有创造性。隐喻的意义推断受多种语境因素的综合影响。隐喻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对隐喻字面意义和隐喻所在的语境的动态顺应过程。隐喻隐含意义的获得是在选择、建构和顺应动态语境的基础上实现的。
  关键词: 隐喻意义 创造性 语境动态顺应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与语境密切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那么,隐喻是如何被人们理解的?本文试从隐喻意义的创造性出发,根据语境动态顺应论从受话人角度探讨隐喻意义的推断。
  
  一、语境动态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Verschueren,2000)强调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协商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变异性”指语言具有限定选择的可能范围这一特征;“协商性”是导致这样一个事实的语言特征,即选择不是按机械的方式和按严格的规则或形式——功能间的固定关系做出的;而是根据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做出的;“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选择以满足交际的需要的行为过程,它使人们得以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便逼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位点 (Verschueren, 2000:55-62)。这三个特征是不可分离的,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使人类能动态地使用语言。
  
  二、隐喻意义的创造性
  
  隐喻意义的创造性指隐喻的意义是一种可以被使用者创造出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新颖的特殊的联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束定芳(2000)总结了十二个隐喻主要语义特征。其中,隐喻的不可穷尽性、多样性、局部性分别从不同方面体现隐喻意义的创造性。不可穷尽性表明,无穷多的隐喻意义是隐喻使用者有意赋予本体的,因为我们知道语言的字面意思不可能无穷尽;多样性指同一个隐喻的喻体与不同的本体结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意义,一个本体可有多个喻体,相反,一个喻体可以有多个本体,但具体哪个本体和哪个喻体相结合构成隐喻的过程是创造性的;局部性指隐喻意义是喻体和本体互动的结果,喻体的特征经过映射部分转移到本体上产生了隐喻独有的隐含意义。可见,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词的词义互相作用的结果。
  (2)布莱克(Black)的隐喻互动理论也揭示出隐喻的创造性特点。西方隐喻理论的早期代表是亚里士多德的比较论和昆体良的替代论。前者强调隐喻是在同类事物中发现某些相似之处,而后者认为隐喻仅具有修辞价值。理查兹(I. A. Richards)提出了隐喻“互动论”,后由布莱克(Black)发展和完善为专门解释隐喻意义产生的理论。布莱克仍然强调隐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似性,只不过认为隐喻过程创造了新的相似性。布莱克曾提出 “激进的创造性假设”:有些情况下,说这些隐喻创造了某种相似性,比说某种相似性原来就存在,对人更有启发意义(illuminating)(转引自束定芳,2000:161)。可见,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可以是两者互相作用由隐喻使用者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特殊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隐喻意义的创造性。
  (3)文化、社会、情境等语境因素也对隐喻意义的创造性构成影响。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隐喻。在中国文化里,“海燕”(petrel)有搏击乌云,坚强而勇敢,迎着风浪上的形象;而在西方文化里,petrel并不受到人们的赞美,而是令人无法喜欢的鸟,因为stormy petrel有预示麻烦,令人不安的含义,常用来指带来坏兆头的人,与汉语里的“夜猫子上宅,无事不来”预示坏兆头类似(靳梅琳,2005:98)。
  
  三、语境动态顺应与隐喻意义的推断
  
  隐喻意义的创造性使隐喻的意义理解显露出复杂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可以说,隐喻意义的创造性决定了隐喻意义的推断是个受多种语境影响的动态过程。下文将从理解者的角度分析隐喻意义的推断过程,具体说明语境动态顺应如何左右我们对隐喻意义的理解。
  (一)语境顺应与隐喻意义的推断
  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语言使用者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做出的语言选择应注意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耶夫· 维索尔伦将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由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构成;后者也称语言信息通道,即信道(linguistic channel),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语言语境也称语言信息通道,指語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
  隐喻的理解是一种与语境密切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语境是确认和理解隐喻的依据”(束定芳,2000:39)。隐喻意义的推断要顺应语境,也就是根据不同语境选择对隐喻意义的恰当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建构隐喻传达的隐含意义,以更加贴切地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Life is journey.”这句话的各种不同意义是释话人通过字面意思和语境相顺应来获得的。如果Llife is journey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的话,这一旅行强调的是位置的变化,时空的流转,指的是老人从出生到老年的坎坷经历;如果换成一位初涉人世的年轻人来说,他还年轻,还没有太多的人生经历去回忆,journey就意味着寻求的是一种即时或期待的生活体验;若情景语境如谈论的话题不同,journey也有不同的理解;journey可让人联想到不同的事物,因而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会随之而变。
  这句隐喻的意义可以无限推断下去。在顺应语境的基础上做出意义的选择才能更好理解隐喻。意义的理解其实就是隐喻字面意义和其所在的语境的顺应过程。
  (二)顺应的动态性
  语境是个动态的概念。何兆熊(2000:21-23)认为交际本身就是个动态的过程,在交际过程中,语境也随之而变。交际过程也是语境的建构过程。耶夫· 维索尔伦(2000)认为,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由不断被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语境产生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境会顺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之,语境不是静态的,正如侯国金(2003:24)所说,语境的因素都在变化着,变化着的因素都可能成为语境的成分。
  语境是动态的,且“动态的语境正如动态的语言世界一样,只能动态地研究”,“只有动态地研究语境才能揭示其真正面目”(侯国金:2003:25)。维索尔伦(2000)指出,语境动态顺应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动态地顺应语境。语言的选择应该和交际语境中的全部要素作动态顺应。隐喻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对隐喻字面意义和隐喻所在的语境的动态顺应过程。释话人首先要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选择语境,然后建构相关语境,再顺应该语境对隐喻的意义做出选择和判断,从而获得意义。
  束定芳(2000: 140-142)列出了Love is a collaborative work of art的26种意义。
  这充分展示了隐喻意义的创新性。受话者要理解这句话的确切意思,关键是根据语境动态顺应论。维索尔伦认为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要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就推断隐喻含义而言,理解者首先要对语境进行选择。
  制约话语理解的语境要素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在理解隐喻这一话语现象时,若要调用所有的语境要素,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只有那些与当前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知识(或语境要素)才有资格构成语境。”(何兆熊,蒋燕梅,1997:17)。针对某一个隐喻而言,影响和制约其含义的语境因素不可能是无限的。刘焕辉曾指出:“一切有可能形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若失去了和言语交际的联系,便丧失了充当语境的条件。”(转引自何兆熊,蒋燕梅,1997:17)可见,隐喻意义的制约因素无需包括所有语境,这就需要理解者积极选择有利于意义理解的相关语境。
  理解隐喻意义无需所有语境,但是各个相关的语境不是独立地起作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互动的。关联理论(Sperber & Wilson, 1995:15-16,132)认为,语境是理解话语所使用的前提集,是一种心理构建(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是听话人对世界的假设子集,是动态的,是选定的而不是给定的,是这些假设而不是世界的真实状态影响话语的理解。用来处理新假设的语境实质上是旧假设的子集,其和新假设一起产生多样的语境效果。隐喻意义的理解也要受各相关语境要素的联系的,动态的综合作用影响,这就要求理解者在已选择的语境的基础上进行语境综合,也就是要重构语境。
  当然,如前所述,对意义理解还需要隐喻字面意思顺应已构建的语境。这一步是选择和建构语境的目的,是理解隐喻意义的关键,因为理解者只有在顺应隐喻字面意思和已建构的语境的基础上才能从多种可能的意义中选择一种最贴切的理解。在各语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语言选择和顺应就灵活多变,使隐喻意义理解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Love is a collaborative work of art既可体现话语所在的小范围具体情景语境;也可反映大范围的文化语境,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对love有不同的理解。要准确理解其含义,理解者要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重构相关语境,并顺应建构后的综合语境才能从众多的可能意义中选一种恰当的意义。其推导过程大体表现为理解隐喻字面意义——假设隐含含义——选择,建构并顺应语境(文化,情景等)——确定最近似隐含含义。这一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就是隐喻字面意义和语境的动态顺应过程。
  
  四、结语
  
  語境动态顺应论强调语言选择和理解要与语境动态顺应。隐喻这一语言现象的含义理解也要遵守此原则。隐喻喻义具有创造性,对其意义的推断必然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只有隐喻的字面意思动态地顺应隐喻的动态语境,理解者才能成功洞悉其隐含喻义。
  
  参考文献:
  [1] Sperber. D&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 Blackwell, 1986.
  [2]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2000.
  [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 何兆熊,蒋燕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5] 侯国金.动态语境与语境洽商[J].外语教学,2003,(1).
  [6] 靳梅琳.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白鲸》(Moby Dick)创作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在此期间,淘金热,西进运动,大量移民的涌入等等重大问题使美国在经济、政治以及宗教等领域经历着深刻变革,也给美国的思想界提供了巨大的思考空间。这部19世纪的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不可能不涉及到这些问题,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探险小说,但仔细阅读就能发现作者梅尔维尔(Herman Melveil)在作品中通过象征手法和朦胧的暗示体现对19世纪美国的宗教、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高邮市1996年与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加深了对高邮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认识。结果表明,高邮市虽然存在生态赤字,但生态赤字较低,基本可以满足其人口在现有生活水平下的消费需求。但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邮市的生态赤字将会增大,这势必会对高邮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提问的技巧和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而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人。  关键词:教学 问题意识 问题能力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唤醒学生“问”的意识,使学生产生想问的冲动,让学生尝到问的好处,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提问的技巧和要求    提問常被认为是启发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是一项教师必备的技能,
期刊
走进新课程,迎接新高考,高中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我们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决策思路、新的工作举措、新的操作模式。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是呈现给我们的一个大课题,如何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如何正确把握内涵外延?如何思考应对方略?如何落实应对措施?我们必须学习在先、思考在先、应变在先。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中取得双赢的业绩。    一、真心实意学方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备课是为了顺利达成这一活动目的而进行的预设。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充分抓实备课各个环节,则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备课 文本 课堂 作业 有效教学    课程改革已经五个年头,生活语文、诗意语文、简单语文等各种教学理念,如千树万树梨花般令教育界为之兴奋,为之呐喊,也为之炫目。在如此炫目般的背后,作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课
期刊
平面向量在中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学教学知识网络的一个交汇点,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够融数形于一体,既具有代数的运算性质,又具有几何图形的特征,纵观近己年几的高考,在这种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有创新力度、综合性的试题己成为近几年高考的新热点。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繁重的学习任务、巨大的升学压力、家长的高期待,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厌学,甚至弃学。由于政治学科理论性强、教学方法的单一、应试教育下的死记硬背,使学生感觉学习政治枯燥无味。因此,我提出:“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怎样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但要能笑对成功与收获,更重要的是要能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勇敢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在中国,虽然很多大学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学习,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远没有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此问题,研究者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非常有趣:无论教师在泛读课堂上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那些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作为课外泛读材料的学生往往会形成更有效的阅读习惯。他们的这种阅读习惯还会迁移到日常的语言学习和课外阅读当中。  关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移民国家,有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一般在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是英文和华文,所以大多数新加坡人民都能掌握两三种语言。因此在日常交往中,避免不了频繁出现语码转换现象。本文通过对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来分析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说明语码转换在新加坡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是使交际顺利进行
期刊
摘要: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办学的根本保障。创新发展思路,要努力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双师素质教师 教师职业专业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客观要求,如何用战略的眼光审视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未来,全力打造出一流的双师素质教师攻坚团队,是关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