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臣》中的艺术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4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这位在俄国文学史上,甚至世界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代表作《钦差大臣》中运用精湛的文学艺术手法,巧妙地讽刺并批判了沙皇所统治的封建农奴制度下俄国的腐朽与黑暗,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品主题清晰明了,但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则值得推敲深究、细细品味。
  一、作品中的情节设计
  一部作品中的情节设计往往会为故事的合理展开提供一个大环境作为背景,《钦差大臣》中情节的设计合理而不突兀,故事能够有序地展开,随后更深一步发展。而本作中主要表现在地点设计和时间设计两个方面。
  (一)情节中地点的設计
  作品中故事的发生地点选在了一个远离首都的偏远小城。这个偏远的小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对外界信息了解并不充分,导致整个城市上至市长下至贫民的眼界都十分有限。这一点也为后来市长错把赫列斯塔科夫当作钦差大臣这个巨大误会的发生埋下了伏笔。而故事中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一个地点便是首都—圣彼得堡。“圣彼得堡”这个字眼在作品中反复出现。而在当时俄国社会背景下,地区之间发展差异以及城乡之间发展差异是十分巨大的。圣彼得堡这样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令所有生活在乡下的俄国人向往,也正是这座繁华的城市给市长一行人带来了无尽的幻想与憧憬。两座城市的差异以及无形中形成的对比,构建出了很大一部分故事背景。
  (二)情节时间设计
  故事中事件发生的主要时间也设计得十分巧妙。市长在收到钦差大臣要来访的消息时,恰巧一位来自圣彼得堡的落魄小文官赫列斯塔科夫来到此地。赫列斯塔科夫是一位花花公子,好赌成性,输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正准备返乡,路过此地时,正因为没有钱被困在旅店里不知如何是好。而另一位人物—市长,则想借机讨好钦差大臣,不仅想避免腐败之举被揭发,还想借此高升。这样的安排看似机缘巧合、出人意料,甚至还有一些荒诞,但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合乎逻辑,完全在情理之中。
  二、作品中表达技巧的运用
  《钦差大臣》中表达技巧的运用是整部作品的一大亮点,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手法的使用,使得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性格更加鲜明,同时也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一)夸张、比喻的手法
  夸张、比喻的表现手法是《钦差大臣》的一个亮点,果戈理用这样的方法来突出某一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为表现主题服务。比如,为了表现邮政局长乐此不疲地偷看别人信件内容,讽刺这种不齿的行为,果戈理写道:“出于好奇,我早就这么做了。那些信比读《莫斯科时报》有趣多了,读后令人通体舒畅,受益无比。”“通体舒畅,受益无比”八个字将夸张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虽然夸张但又不失真实,这样的写法使得作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鲜活起来,人物特点突出而又贴合实际。作品中的另一处描写“赫列斯塔科夫是个瘦瘦的年轻人,饥饿使他干瘪的身躯越发像缺水的豆芽,病歪歪的”,“缺水的豆芽”这一新奇的比喻十分贴近生活,也很好地体现了赫列斯塔科夫窘迫的境遇。
  (二)对比艺术
  1.同一人物身上所展现的对比
  《钦差大臣》整部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比比皆是,每个人物之间,抑或是每个人物的个体自身都产生了对比因素,由此展现出了更加丰满的人物性格特征。
  (1)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的对比
  这一对比典型集中表现在“市长”这个人物身上。在剧情发展初期,他自作聪明坚信赫列斯塔科夫就是钦差大臣,见面时恭恭敬敬地问好鞠躬,还邀请“钦差大臣”住进自己的家。当故事结尾知道自己上当受骗时,市长气急败坏,脸色铁青,不断责骂自己:“我怎么晕了头?瞎了眼?我这个老糊涂!老得发了昏,我这个大笨蛋……他哪里像钦差大臣。”这样前后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市长的愚蠢,他因为害怕自己的腐败行为被发现而急于对钦差大臣阿谀奉承,急功近利的做法让他失去了自以为拥有的理智和聪明。
  (2)同一人物对不同个体的对比
  在知道钦差大臣要来时,平时管理下级极其松散的市长变得严厉起来,他斥责下级官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但仅仅要求他们做一些形式主义的改变。作品中市长对法官说道:“此外,法庭上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破烂,放文件的柜子上挂着一根打猎用的鞭子,这太不像话啦。我知道您爱打猎,可是最好把鞭子暂时收起来,等钦差大臣走了再挂上也还不迟。”在面对赫列斯塔科夫时又毕恭毕敬、极尽谄媚,而面对想要告状的市民时,他把告状的市民聚集起来训话,恐吓威胁,“你们弄虚作假,瞒天过海的事情还少吗?只要我揭一揭你们的底,就能把你们发配到西伯利亚去”。他收住了笑,威严地扫视着因害怕而跪拜在他脚底下的商人们。市长对待不同身份人物展现出的不同态度所形成的一系列的对比,衬托出当时社会以市长为代表的封建主义制度下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官员的腐败和势利。
  2.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
  (1)赫列斯塔科夫与官员们
  赫列斯塔科夫在市长家酒足饭饱后,在一群官吏们的前呼后拥下愈发洋洋得意。他肆意夸大其词地吹嘘自己在圣彼得堡的生活:“你们知道吗,我家的接待室里总是挤满了公爵、伯爵;部长给我送来的公函上写着‘大人阁下’;因为我办事公正,不留情面,连内阁会议都怕我;我每天都进宫,说不定明天就会提升我做元帅……”而所有官员不仅信以为真,还争相附和奉承。“他的胡吹居然镇住了这些官吏们。他们信以为真,吓得瑟缩发抖,不知如何讨好、巴结这位‘显贵’。奥西普也将计就计,帮着抬高自己的主人,替主人胡吹乱捧。”这一对比既体现出了赫列斯塔科夫的不切实际、沉迷于幻想的性格特点,也极好地表现出官员一行人阿谀奉承的丑态。
  (2)官员一行人之间的对比
  在所谓的钦差大臣到来之前,所有官员聚在一起,一起想着怎么应付钦差大臣的巡视,怎么逃避检查,怎么奉承钦差大臣。“官吏们开始忙碌了,他们一个一个分别去拜见赫列斯塔科夫。用了各种不同的借口送钱给他,希望以此来获得这位大官的青睐,确保现有的官职,同时更希望日后在仕途上能多多得到这位大官的提携”,而当他们每个人单独会见赫列斯塔科夫时,却悄悄揭发别人的丑事。虽然是很细微的对比,但却见果戈理的创作巧思。各位官员各怀心思,为了自身利益出卖同事,由此衬托出各个官员的狡诈贪婪。   (三)细节描写的渲染
  《钦差大臣》整部作品中贯穿着各种细节描写,从语言、心理到动作、神态,每个细节都描写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譬如“市长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并想:他既然不讲明身份,给我放烟雾弹,那我装着不知道他是钦差大臣,也许结果会对我更有利”,这一处的心理描写详尽地写出了市长揣测“钦差大臣”内心想法的状态,从而体现出他是一个精明狡猾的人。而“一见‘官员’发怒,市长浑身抖得像筛糠似的”。这一处的动作描写结合比喻的修辞手法,又体现出市长的外强中干。总之,这些细节描写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关键,同时细节描写也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果戈理在《钦差大臣》中细节描写的成功也使作品的整体性增强,不论何时观察作品中的任何人物,其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所处的环境、情形都跃然浮现在读者的脑海中,这样一来读者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三、含泪的笑艺术特色
  《钦差大臣》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含泪的笑”,而不管巧妙的情节设计、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还是细节描写,都是为了达到“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而服务的,在整个作品中也的确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果戈理采用幽默与讽刺的笔调描写沙皇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俄国,批判和讽刺社会的黑暗以及官员的腐败。由此促使读者的情绪由最初的“笑”,到“思”,最后转化为痛惜的“泪”。这种艺术风格被普希金和别林斯基称为“含泪的笑”。“含泪的笑”将作品的喜剧形式与批判内涵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果戈理并不是唯一使用这种艺术手法的。作家鲁迅在其作品《阿Q正传》中塑造主人公阿Q这个形象时所使用的手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游手好闲、好赌成性的阿Q被社会闲散人员殴打,明明是一副惨状,阿Q却使用“精神胜利法”,自言自语安慰自己,权当被儿子打了,从而体现出主人公自轻自贱、麻木不仁的性格。再例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作品《麦琪的礼物》也采用了类似的创作手法:生活清贫的男女主人公都悄悄地给对方准备了圣诞礼物作为惊喜,男主人公吉姆卖掉了祖传的金表给女主人公德拉买了镶嵌着珠宝、价格不菲的梳子,而德拉卖掉了自己美丽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互送礼物的心意是美好的,结果却阴差阳错、弄巧成拙,二人发现自己赠送的礼物对于对方来说失去了使用的意义。这部作品除了表现男女主人公纯洁的爱情、无私的奉献和善良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下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处境,批判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比较三部作品,三者共有的悲剧化的深刻内涵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这三位作家虽然国籍、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都不相同,使用的手法卻十分相似,三位作家都使用“含泪的笑”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当时腐朽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和不满。
其他文献
村子里的人  这些年 村子里的人 走出去的太多 回来的太少  偶尔回来的人 带上红薯 花生 小米 又走了  好在 村庄还在 土地还在  而庄稼却一天天离我们远去 杂草婆娑  起风了 那个赶着羊群的老头儿悄悄隐入暮色里  夜晚安静 没有人会注意到  大风穿林 落叶都在逃亡  黑 夜  弯月 坠落在断崖的后面  夜开始肆无忌惮地黑 直到完全占領了村庄  山里的黑 是如此完整 如此盛大  要熄灯了 我就
摘 要:海子作为一代青年才俊的学习对象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理想世界。作者心灵中充斥着对死亡的追求,厌世与激情以及其他深层心理。这些精神共同作用影响着海子的创作。本文在精神分析学的视域下探究海子的创作历程,分析爱与孤独背后的精神重构。  关键词:心理;精神;爱  作者简介:卓宛蓉(1997-),女,汉族,江西宜春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
若论古代诗歌评论家,我最喜清代袁枚(1716-1797)。40岁辞官告归,筑园江宁小仓山,号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江南宁静园林,《随园诗话》如山间溪流,奔泻而出,潺潺而响。“诗贵骨而不贵格”“诗写性情,惟吾所适”“性情之外无诗”“大家不嫌庞杂,名家必选字酌句”等诗論像一股清泉泠然有声,如璞玉摒俗去恶,为诗歌美学空间搭建了最本真和最纯粹的文学镜像。   一、与真实相逢的刹那,诗歌的体验便豁然
一袭花雨打开一座心门  槐花在高空飘洒稚嫩的白  那场雪在诗行里渐渐醒来  宛如前世枕边滑过的月光  青葱早已在时光里远去  每每翻看那一冊老照片  还是由衷喜欢 记忆中的美  在心底轻轻摇曳  清淡的槐香 生动而迷醉  春天里 我在树荫下清扫一地落英  听着和风附在肩上的耳语  满满的思念 沉寂在  我们深爱着的 温馨的黄土地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企业家埋头拉车就可以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懂金融资本运作的企业终将会被淘汰。企业如何插上金融的翅膀?  国际家族基金会中国区主席,龙辕资本董事长黄维为大家解读企业家如何具备金融思维。  企业在进行资本顶层设计,在融资、营销、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在进行底层商业模式设计的时候,都需要用到金融思维。  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也像地球一样不停旋转,
我搬移黑,以及你  也別动静太大  往事若沉,翻不动就哭  不说夜色  半杯咖啡  不是我的人间  落下的桃花,从此天涯  我把最初的灯火还给你  那些亮一点的句子,翻过手掌  像极了五月的雨  无非是雀跃,我早知道夜色满城  失控就失控,反正我有的是清澈和梦  无非是站不成传说  那我就下跪  就像那年,我跌落佛前
在《平凡的世界》这一长篇小说中,孙玉厚一家人在贫困中互相扶持、相濡以沫,展现出的浓浓的亲情让读者感动不已。以往研究者多关注作品中的爱情书写,而对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的亲情书写关注不足,笔者试从这一角度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感人至深的祖孙之情  亲情作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在《平凡的世界》中得到了充分展现,首先感动我们的是孙家老祖母和孙子之间的真情。  少安的奶奶虽然年迈多病且眼睛、耳朵都不好使,
摘 要:对于诗和画这两种艺术表达形式而言,都是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品质于一身,中国古代绘画中蕴含着诗性思维和哲理,而诗句又是描摹绘画之美的最佳见证。《二十四诗品·典雅》所蕴藏的庄重典雅与古朴简约之美,与清代画家王武的《桃花双禽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诗、画同源共情的审美体验,以《二十四诗品·典雅》解读《桃花双禽图》的创作风格,以求产生“文以达吾心、画以示吾意”的审美诉求。  关键词:典雅;花鸟画;意
卜万苍导演1931年执导的影片《恋爱与义务》在中国早期影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国片复兴运动”的代表作之一,其制片标语即为“提价艺术,宝气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恋爱与义务》一片展现了国产电影新的气象,探索了新的表达方式,成为国片复兴的先声。  张伟在《〈恋爱与义务〉的前世今生》一文中如此评价《恋爱与义务》一片的开场片段:“将两个互相爱慕的年轻人的旖旋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由于是以观者视角来展
喜欢落日、荒原和雪的湖南当代诗人刘年,曾多次自诩为“行吟者”,从2007年义无反顾离开湖南湘西走向云南,十多年来他一路穿行在大江南北。诗人在出版诗集《远》《为何生命苍凉如水》后,对于2017年出版了散文集《独坐菩萨岩》。《独坐菩萨岩》文题中“独”字定下了其散文的情感基调,也呈现了“行吟者”吟唱孤独的身影。“菩萨岩”是埋葬着父亲的地方,这里有如“那个手一样,指着苍天”的巨石—菩萨岩,蕴含着诗人对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