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记萧何有三次“受疑遭忌”,很有意思。
前两回,先是楚、汉相持未决时,刘邦“数使使劳苦丞相”,遂有鲍生提醒并建议萧何“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于是刘邦大悦;接着八年后,刘邦又“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遂有召平指点萧何“让封勿受”,然后再“悉以家私财佐军”,结果高帝大喜。这两次,在刘邦心里,到底疑忌多深,其实不得而知。但鲍生与召平的建议,总之有助于萧何;他们的建议,都吻合了萧何恭谨忠厚的本性。
可第三回,却彻底不然。那年黥布反,高帝率兵击之,路途上,又“数使使问相国何为”;萧何一如既往,只闷着头干事,抚循勉励百姓,“悉以所有佐军”。这时,有位心机深沉的人士,以严厉的口吻对萧何言道,“君灭族不久矣”,理由是,相国镇抚关中十数年,深得民心,直至如今,都仍“孳孳得民和”,如此这般,必使高帝疑忌相国“倾动关中”,所以才频频使使来问。萧何一听惶恐,遂从客之计,于是开始强买田地、多与民争利、多做些失民心的事儿。刘邦闻之,乃大喜。
尽管刘邦大喜,萧何也把这“龌龊”事一件件做了,可这却大大地违逆了他的本性。史记说,萧何向来“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如此俭朴自奉,真让他强夺豪取,真让他贪婪聚敛,怎么做,都别扭极了。于是,当刘邦返回长安,拿着民众的上书,笑着要萧何自己去向百姓道歉时,这一刻,萧何或许是因自我防卫,或许只是真情流露,总之,竟忙不迭地又替百姓请命,请刘邦将上林苑废弃的空地开放耕种,以解决长安百姓耕地不足的问题。
萧何说得如此认真,可这一请,分明是前后矛盾,完全露了馅,结果,这可惹火了刘邦。刘邦当下大怒,“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遂直接将萧何交付廷尉,“械系之”。唉!君臣十多年,相识数十载,这头一回,刘邦如此暴烈地对待他这以前的老上司、后来的老臣子,旁人看来,自然会难受,也不免启众人疑窦。于是,数日后,有位正直的王卫尉,便问了高帝,“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刘邦的答案是,萧何不仅不知“有善归主,有恶自与”,甚至还“自媚于民”,因此才将他“系治之”。王卫尉一听,便堂堂正正地劝高帝不必对相国多疑,毕竟,刘邦拒楚与率军平陈豨、黥布多年,相国倘有非分之想,“当是时,相国守关中,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又何必今日再去收买人心呢?相国现今之所以贪夺民利,显然是别有用意,也另有隐情呀!
刘邦听罢,默然不乐;当日,便“使使持节赦出相国”。史记接着写道,“相国年老,素恭谨,徒跣几谢”。
数月之后,刘邦病逝,惠帝立,萧何续任相国。又两年,萧何病笃,惠帝“自临视相国病”,并问谁人接任。萧何死后,后嗣曾以罪失侯,可汉家天子旋即“复求何后,封续酂侯”;于是,萧何之后,受封酂侯,世世代代,竟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如此一来,汉家天子与相国后人,前后四百年,可谓全始全终矣。但是,刘邦与萧何呢?较诸前两回的隐而未显,最后一次的“械系之”,算得上二人紧张关系仅有的台面化。刘邦对萧何,当然有疑忌,可这疑忌是否真如外表看来的如此之甚?毕竟,刘邦太了解萧何了;他们自幼同住丰邑,尤其打从沛县一个主吏、一个亭长开始,来往数十年,凭刘邦识人之精、直觉之强,又焉能不知,萧何到底是甚等样人?
再者,刘邦如果当真对萧何极有疑忌,自然会有佞幸之徒“逢君之恶”,必然会或真或假地炮制一些不利于萧何的传闻;可事实上,这样的传闻,却是闻所未闻(当年韩信就传闻不断)。同时,假若当真极有疑忌,刘邦理应多建耳目、时时侦伺才对,哪有这般大张旗鼓地“使使”来问?如此敲锣打鼓地明着“疑忌”,显然,是另有用意的。
刘邦这么敲山震虎,又把萧何“械系之”,真正的原因,他永远说不清,也永远不愿意说得清;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呢?随着年岁越长,他越须长久打算时,面对这位恭谨老实的相国萧何,究竟是该维持一些提防呢?还是找些机会点拨呢?是该惧其坐大?或是去其骄矜?是该打压折抑?还是拉他一把?刘邦当时的心术,我们其实极难揣度。只是,刘邦已然六十好几,加上征战多年的伤疮痼疾,他当然明白,所剩时间不多了。为了眼前多有艰辛却又似乎一片明亮的大汉天下,也为了太子,甚至为了他老同乡相国萧何,多多少少,还是得铺一点路,得做一些准备,不是吗?
前两回,先是楚、汉相持未决时,刘邦“数使使劳苦丞相”,遂有鲍生提醒并建议萧何“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于是刘邦大悦;接着八年后,刘邦又“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遂有召平指点萧何“让封勿受”,然后再“悉以家私财佐军”,结果高帝大喜。这两次,在刘邦心里,到底疑忌多深,其实不得而知。但鲍生与召平的建议,总之有助于萧何;他们的建议,都吻合了萧何恭谨忠厚的本性。
可第三回,却彻底不然。那年黥布反,高帝率兵击之,路途上,又“数使使问相国何为”;萧何一如既往,只闷着头干事,抚循勉励百姓,“悉以所有佐军”。这时,有位心机深沉的人士,以严厉的口吻对萧何言道,“君灭族不久矣”,理由是,相国镇抚关中十数年,深得民心,直至如今,都仍“孳孳得民和”,如此这般,必使高帝疑忌相国“倾动关中”,所以才频频使使来问。萧何一听惶恐,遂从客之计,于是开始强买田地、多与民争利、多做些失民心的事儿。刘邦闻之,乃大喜。
尽管刘邦大喜,萧何也把这“龌龊”事一件件做了,可这却大大地违逆了他的本性。史记说,萧何向来“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如此俭朴自奉,真让他强夺豪取,真让他贪婪聚敛,怎么做,都别扭极了。于是,当刘邦返回长安,拿着民众的上书,笑着要萧何自己去向百姓道歉时,这一刻,萧何或许是因自我防卫,或许只是真情流露,总之,竟忙不迭地又替百姓请命,请刘邦将上林苑废弃的空地开放耕种,以解决长安百姓耕地不足的问题。
萧何说得如此认真,可这一请,分明是前后矛盾,完全露了馅,结果,这可惹火了刘邦。刘邦当下大怒,“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遂直接将萧何交付廷尉,“械系之”。唉!君臣十多年,相识数十载,这头一回,刘邦如此暴烈地对待他这以前的老上司、后来的老臣子,旁人看来,自然会难受,也不免启众人疑窦。于是,数日后,有位正直的王卫尉,便问了高帝,“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刘邦的答案是,萧何不仅不知“有善归主,有恶自与”,甚至还“自媚于民”,因此才将他“系治之”。王卫尉一听,便堂堂正正地劝高帝不必对相国多疑,毕竟,刘邦拒楚与率军平陈豨、黥布多年,相国倘有非分之想,“当是时,相国守关中,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又何必今日再去收买人心呢?相国现今之所以贪夺民利,显然是别有用意,也另有隐情呀!
刘邦听罢,默然不乐;当日,便“使使持节赦出相国”。史记接着写道,“相国年老,素恭谨,徒跣几谢”。
数月之后,刘邦病逝,惠帝立,萧何续任相国。又两年,萧何病笃,惠帝“自临视相国病”,并问谁人接任。萧何死后,后嗣曾以罪失侯,可汉家天子旋即“复求何后,封续酂侯”;于是,萧何之后,受封酂侯,世世代代,竟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如此一来,汉家天子与相国后人,前后四百年,可谓全始全终矣。但是,刘邦与萧何呢?较诸前两回的隐而未显,最后一次的“械系之”,算得上二人紧张关系仅有的台面化。刘邦对萧何,当然有疑忌,可这疑忌是否真如外表看来的如此之甚?毕竟,刘邦太了解萧何了;他们自幼同住丰邑,尤其打从沛县一个主吏、一个亭长开始,来往数十年,凭刘邦识人之精、直觉之强,又焉能不知,萧何到底是甚等样人?
再者,刘邦如果当真对萧何极有疑忌,自然会有佞幸之徒“逢君之恶”,必然会或真或假地炮制一些不利于萧何的传闻;可事实上,这样的传闻,却是闻所未闻(当年韩信就传闻不断)。同时,假若当真极有疑忌,刘邦理应多建耳目、时时侦伺才对,哪有这般大张旗鼓地“使使”来问?如此敲锣打鼓地明着“疑忌”,显然,是另有用意的。
刘邦这么敲山震虎,又把萧何“械系之”,真正的原因,他永远说不清,也永远不愿意说得清;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呢?随着年岁越长,他越须长久打算时,面对这位恭谨老实的相国萧何,究竟是该维持一些提防呢?还是找些机会点拨呢?是该惧其坐大?或是去其骄矜?是该打压折抑?还是拉他一把?刘邦当时的心术,我们其实极难揣度。只是,刘邦已然六十好几,加上征战多年的伤疮痼疾,他当然明白,所剩时间不多了。为了眼前多有艰辛却又似乎一片明亮的大汉天下,也为了太子,甚至为了他老同乡相国萧何,多多少少,还是得铺一点路,得做一些准备,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