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肺栓塞;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容易引起肺动脉栓塞,据报道,肺栓塞病死率约为30%,栓塞肺动脉的栓子75%~9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丛〔2〕。而腔静脉滤器能阻挡血流中3mm以上的栓子进入肺动脉,又不影响静脉回流,达到了预防继发肺栓塞,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具有并发症少、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3-4〕。我科自2010年5月-2011年五月,共有15例患者成功施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实现了血管的再通,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患者,均经血管彩超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男11例,女4例;年龄345-76岁,平均58.82岁;左下肢9例,右下肢6例;发病时间5天-2年。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满意后,用5F短鞘在腹股沟区行seldinger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5F猪尾巴导管及0.35超滑导丝,进行下腔静脉造影,确认导管进入下腔静脉,了解下腔静脉口径及有无解剖变异,确定肾静脉开口位置,了解髂静脉及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存在,置入交换导丝,释放贝朗腔静脉滤器于右肾静脉远端约0.5cm处下腔静脉,再次造影示腔静脉滤器释放位置、方向满意。压迫穿刺点,无明显出血后予以加压包扎4-6小时.术后予以抗凝、活血、抗感染等治疗。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下肢水肿消退,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超声检查下肢血流通畅,术后第二天予弹力袜使用,口服华法林抗凝,加强术后指导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医嘱要求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复查。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观察 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温、皮色、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每日测量肢体周径一次;床边备氧气,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有无胸闷、胸痛、气促、咳嗽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晕厥等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及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紧急报告医生积极抢救。
2.1.2 患肢护理 卧床休息1-2周,抬高患肢20-300,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可减轻疼痛并有利于静脉回流,还可以使血栓紧贴于静脉内膜,行足背伸屈运动,患肢严禁挤压、按摩、热敷。
2.1.3 饮食指导 进食低盐、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5〕。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绝对戒烟。
2.1.4 心理护理 DVT患者部分对自身病情及严重性认识不足,部分患者由于患肢肿胀、疼痛、卧床,容易导致焦虑、烦躁;当了解可能诱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而过度紧张,情绪波动,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对DVT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另外由于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费用较高,病人担心疗效,易出现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腔内血管介入治疗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手术经过和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用成功的病例现身教育,以取得病人合作。
2.1.5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胸片和心电图等;双侧腹股沟区及会阴部备皮;做好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穿刺动脉者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以便与术后对照观察;术前lh可进食半流质饮食,不必强调禁食;训练床上大小便。
2.2 术后护理
2.2.1 肢体观察及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平卧24小时,术后穿刺点砂袋压迫4~6小时,自粘式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行足背伸屈运动活动时穿弹力袜。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颜色、感觉等情况。每班次测量肢体周径(膝关节上下10cm处)并观察肿胀消退情况。本组15例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血肿及肢体血循环的改变。
2.2.2 用药护理 术后患者常规使用抗凝、活血、抗感染治疗。主要抗凝药物有克赛、低右,术后三日始口服华法林3片、2片、1片,后根据凝血四项结果确定华法林长期口服剂量,辅以迈之灵口服治疗。抗凝治疗期间,遵医嘱及时查凝血指标PT、INR,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使凝血指标维持在正常的1.5~2倍。指导使用软毛牙刷,勿食粗糙坚硬食物,密切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出血,避免磕碰,延长穿刺针眼按压时间。本组患者均定期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无异常,均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2.2.3 饮食护理 指导多饮水,进食低脂、易消化、刺激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术后当天要指导病人饮水1000~1500ml以上,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防止造影剂肾病。绝对戒烟,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6〕。
2.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防止腔静脉滤器置入位置错误、移位和开放不良及下腔静脉穿孔;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再发DVT和肺动脉栓塞,故术毕回病房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60分钟巡视病房1次并做好记录。主动询问病人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晕厥等症状。若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给予平卧、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紧急报告医生积极抢救。
2.3 出院指导
2.3.1 行为指导:指导病人要绝对禁烟。加强日常锻炼,参加适当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卧床时抬高患肢20-300,做足背伸屈运动,下床活动时穿着循序减压弹力袜,避免穿过紧衣物,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如活动时出现疼痛应即刻休息,鼓励逐日增加活动量。每日按摩下肢膝肠肌,促进静脉回流,减少静脉淤滞〔7〕。避免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而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2.3.2 饮食指导:多饮水,进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造成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2.3.3 用药指导:指导病人坚持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2.3.4 复查指导:定期门诊复查了解滤器的位置,6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
3 小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目前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方面已被广泛推广,而术后需注意预防(1)健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穿刺致使股静脉损伤及术后过分压迫止血所致,应鼓励患者活动小腿及足背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2)穿刺点出血、感染,故术后应加强抗凝剂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出凝血观察。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及出院指导,是此类手术广泛开展和获得实效的一项重要保证。本组病例均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有关。
参考文献
[1]胡德英,田蒔.血管外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97-302.
[2]李茂全,徐克,李彦豪,等.临床血管介入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46—454.
[3]吴洪波.下肢静脉滤过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3):177-178.
[4]陈玉娣,廖艳华,陈泽萍.腔静脉过滤器注入数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4):1598-1599.
[5]张燕,娆俊.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5){556.
[6]Hoist AG.Jensen G,Prescott E.Risk factors for venou$thromboembolism:results from 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Study[J].Circulation,2010,121(17):1896-1903.
[7]陆萍.下腔深静脉血栓下腔滤器置入术的护理.现代实用医学,2008,l(20):67-68.
作者简介:
王海燕,女,主管护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护士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容易引起肺动脉栓塞,据报道,肺栓塞病死率约为30%,栓塞肺动脉的栓子75%~9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丛〔2〕。而腔静脉滤器能阻挡血流中3mm以上的栓子进入肺动脉,又不影响静脉回流,达到了预防继发肺栓塞,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具有并发症少、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3-4〕。我科自2010年5月-2011年五月,共有15例患者成功施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实现了血管的再通,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患者,均经血管彩超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男11例,女4例;年龄345-76岁,平均58.82岁;左下肢9例,右下肢6例;发病时间5天-2年。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满意后,用5F短鞘在腹股沟区行seldinger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5F猪尾巴导管及0.35超滑导丝,进行下腔静脉造影,确认导管进入下腔静脉,了解下腔静脉口径及有无解剖变异,确定肾静脉开口位置,了解髂静脉及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存在,置入交换导丝,释放贝朗腔静脉滤器于右肾静脉远端约0.5cm处下腔静脉,再次造影示腔静脉滤器释放位置、方向满意。压迫穿刺点,无明显出血后予以加压包扎4-6小时.术后予以抗凝、活血、抗感染等治疗。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下肢水肿消退,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超声检查下肢血流通畅,术后第二天予弹力袜使用,口服华法林抗凝,加强术后指导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医嘱要求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复查。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观察 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温、皮色、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每日测量肢体周径一次;床边备氧气,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有无胸闷、胸痛、气促、咳嗽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晕厥等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及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紧急报告医生积极抢救。
2.1.2 患肢护理 卧床休息1-2周,抬高患肢20-300,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可减轻疼痛并有利于静脉回流,还可以使血栓紧贴于静脉内膜,行足背伸屈运动,患肢严禁挤压、按摩、热敷。
2.1.3 饮食指导 进食低盐、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5〕。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绝对戒烟。
2.1.4 心理护理 DVT患者部分对自身病情及严重性认识不足,部分患者由于患肢肿胀、疼痛、卧床,容易导致焦虑、烦躁;当了解可能诱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而过度紧张,情绪波动,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对DVT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另外由于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费用较高,病人担心疗效,易出现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腔内血管介入治疗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手术经过和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用成功的病例现身教育,以取得病人合作。
2.1.5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胸片和心电图等;双侧腹股沟区及会阴部备皮;做好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穿刺动脉者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以便与术后对照观察;术前lh可进食半流质饮食,不必强调禁食;训练床上大小便。
2.2 术后护理
2.2.1 肢体观察及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平卧24小时,术后穿刺点砂袋压迫4~6小时,自粘式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行足背伸屈运动活动时穿弹力袜。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颜色、感觉等情况。每班次测量肢体周径(膝关节上下10cm处)并观察肿胀消退情况。本组15例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血肿及肢体血循环的改变。
2.2.2 用药护理 术后患者常规使用抗凝、活血、抗感染治疗。主要抗凝药物有克赛、低右,术后三日始口服华法林3片、2片、1片,后根据凝血四项结果确定华法林长期口服剂量,辅以迈之灵口服治疗。抗凝治疗期间,遵医嘱及时查凝血指标PT、INR,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使凝血指标维持在正常的1.5~2倍。指导使用软毛牙刷,勿食粗糙坚硬食物,密切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出血,避免磕碰,延长穿刺针眼按压时间。本组患者均定期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无异常,均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2.2.3 饮食护理 指导多饮水,进食低脂、易消化、刺激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术后当天要指导病人饮水1000~1500ml以上,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防止造影剂肾病。绝对戒烟,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6〕。
2.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防止腔静脉滤器置入位置错误、移位和开放不良及下腔静脉穿孔;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再发DVT和肺动脉栓塞,故术毕回病房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60分钟巡视病房1次并做好记录。主动询问病人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晕厥等症状。若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给予平卧、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紧急报告医生积极抢救。
2.3 出院指导
2.3.1 行为指导:指导病人要绝对禁烟。加强日常锻炼,参加适当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卧床时抬高患肢20-300,做足背伸屈运动,下床活动时穿着循序减压弹力袜,避免穿过紧衣物,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如活动时出现疼痛应即刻休息,鼓励逐日增加活动量。每日按摩下肢膝肠肌,促进静脉回流,减少静脉淤滞〔7〕。避免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而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2.3.2 饮食指导:多饮水,进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造成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2.3.3 用药指导:指导病人坚持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2.3.4 复查指导:定期门诊复查了解滤器的位置,6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
3 小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目前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方面已被广泛推广,而术后需注意预防(1)健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穿刺致使股静脉损伤及术后过分压迫止血所致,应鼓励患者活动小腿及足背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2)穿刺点出血、感染,故术后应加强抗凝剂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出凝血观察。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及出院指导,是此类手术广泛开展和获得实效的一项重要保证。本组病例均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有关。
参考文献
[1]胡德英,田蒔.血管外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97-302.
[2]李茂全,徐克,李彦豪,等.临床血管介入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46—454.
[3]吴洪波.下肢静脉滤过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3):177-178.
[4]陈玉娣,廖艳华,陈泽萍.腔静脉过滤器注入数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4):1598-1599.
[5]张燕,娆俊.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5){556.
[6]Hoist AG.Jensen G,Prescott E.Risk factors for venou$thromboembolism:results from 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Study[J].Circulation,2010,121(17):1896-1903.
[7]陆萍.下腔深静脉血栓下腔滤器置入术的护理.现代实用医学,2008,l(20):67-68.
作者简介:
王海燕,女,主管护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