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 ”变 “四基”,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是学生个人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帮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几点做法。
一、吃透新课标精神,全面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标确定的目标有两类,一类是结果性目标,一类是过程性目标。一般来说,结果性目标是指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性目标更多地指向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是过程性目标的体现。
新课标中总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共四点,其中三点用“经历……的过程,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的句式来阐述。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也有一些过程性的描述,如“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两者之间原本就是一个相伴相随的过程,不能割裂开来。这些过程性目标和内容实现的主要标志就是学生形成活动经验,学生在经历相关的数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探究。只是因为过程性目标难于检测,具体操作起来费力费时,在一般的家常课中经常为老师们所忽略。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过程性目标扎实落到实处,实现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的双丰收。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在吃透新课标精神、深度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知识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活动经验起点,据此制定出全面、准确、切合实际的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本活动经验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数学教育的老专家宋淑持曾指出:“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注意紧紧抓住两条主线:知识线,过程线。
过程线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细心观察、猜测、操作、验证、讨论交流。
这是我在教学“面积单位”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1.提出问题——课桌面面积有多大?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刚才同学们说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大,课桌面面积到底有多大?你能想办法表示出它的面积吗?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表示出课桌面面积的大小。
学生操作
2.汇报展示
组1:我们是用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量的,大约有12个数学课本封面面积的大小。
组2:我们是用学具盒里的正方形纸片(面积是1平方分米)量的,大约有24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
组3:我们是用文具盒的一个面量的,大约有17个文具盒表面的面积大小。
……
3.质疑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用一个或多个物体表面的面积做标准测量的方法,观察一下我们测量的结果,你有话要说吗?
生:测量的结果不同。
师:同学们用的课桌规格一样,桌面的面积也应该相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却五花八门呢?
生1:因为同学们测量时用的工具不同,这些工具的面积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课桌面的面积也不相同。
生2:如果我们用相同的工具测量,就能使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同了。
……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测量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会给我们的交流带来许多麻烦,为此,人们统一了测量面积的标准——面积单位。
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实践,体验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多样性,认识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提高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自然、顺畅,做到了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三、在反思中内化数学活动经验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把基本活动经验和知识技能的获得比作渔和鱼的关系的话,那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就好比获得了捕鱼的本领,坚持长时间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训练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内化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数学活动结束或者课的最后一定要有意识的提出反思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这个单元里过程性目标的主线就是转化的意识和转化的方法。学完这个单元不但要会计算各类多边形的面积,还要积累转化的思想和活动经验。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学生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说一下你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就可以在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过程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巩固这一类数学活动经验。
进而,等学完了多边形面积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反思每一种图形的推导的过程,各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掌握了数学活动经验就意味着学生掌握了研究这一类问题的办法,而一旦获得这个办法,就给学生的学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总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活动经验要靠积累,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因此,应当把活动经验的积累看作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一、吃透新课标精神,全面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标确定的目标有两类,一类是结果性目标,一类是过程性目标。一般来说,结果性目标是指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性目标更多地指向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是过程性目标的体现。
新课标中总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共四点,其中三点用“经历……的过程,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的句式来阐述。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也有一些过程性的描述,如“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两者之间原本就是一个相伴相随的过程,不能割裂开来。这些过程性目标和内容实现的主要标志就是学生形成活动经验,学生在经历相关的数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探究。只是因为过程性目标难于检测,具体操作起来费力费时,在一般的家常课中经常为老师们所忽略。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过程性目标扎实落到实处,实现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的双丰收。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在吃透新课标精神、深度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知识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活动经验起点,据此制定出全面、准确、切合实际的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本活动经验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数学教育的老专家宋淑持曾指出:“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注意紧紧抓住两条主线:知识线,过程线。
过程线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细心观察、猜测、操作、验证、讨论交流。
这是我在教学“面积单位”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1.提出问题——课桌面面积有多大?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刚才同学们说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大,课桌面面积到底有多大?你能想办法表示出它的面积吗?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表示出课桌面面积的大小。
学生操作
2.汇报展示
组1:我们是用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量的,大约有12个数学课本封面面积的大小。
组2:我们是用学具盒里的正方形纸片(面积是1平方分米)量的,大约有24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
组3:我们是用文具盒的一个面量的,大约有17个文具盒表面的面积大小。
……
3.质疑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用一个或多个物体表面的面积做标准测量的方法,观察一下我们测量的结果,你有话要说吗?
生:测量的结果不同。
师:同学们用的课桌规格一样,桌面的面积也应该相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却五花八门呢?
生1:因为同学们测量时用的工具不同,这些工具的面积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课桌面的面积也不相同。
生2:如果我们用相同的工具测量,就能使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同了。
……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测量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会给我们的交流带来许多麻烦,为此,人们统一了测量面积的标准——面积单位。
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实践,体验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多样性,认识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提高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自然、顺畅,做到了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三、在反思中内化数学活动经验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把基本活动经验和知识技能的获得比作渔和鱼的关系的话,那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就好比获得了捕鱼的本领,坚持长时间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训练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内化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数学活动结束或者课的最后一定要有意识的提出反思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这个单元里过程性目标的主线就是转化的意识和转化的方法。学完这个单元不但要会计算各类多边形的面积,还要积累转化的思想和活动经验。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学生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说一下你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就可以在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过程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巩固这一类数学活动经验。
进而,等学完了多边形面积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反思每一种图形的推导的过程,各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掌握了数学活动经验就意味着学生掌握了研究这一类问题的办法,而一旦获得这个办法,就给学生的学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总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活动经验要靠积累,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因此,应当把活动经验的积累看作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