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g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 昏
  【美国】雷蒙德·卡佛 舒丹丹 译
  独自垂钓,在那倦秋的黄昏。
  垂钓,直到暮色罩临。
  体味到异常的失落,然后是
  异常的欣喜,当我将一条银鲑
  拖上船,又将鱼裹进网里。
  隐秘的心!我凝视这流逝的水,
  又抬眼望那城外群山
  幽暗的轮廓,没有什么暗示我
  我将苦苦渴念
  再次回到这里,在死去之前。
  远离一切,远离自我。
  作家阿兰·德波顿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写诗,读诗,亦是用“软的方式”,引领我们远离时代的喧嚣之地,避开日常的庸俗部分,突围焦虑的影响,以一颗敏锐之心去感应自然万物,构建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小说闻名的雷蒙德·卡佛,写了不少诗歌。他曾陷入过酗酒、破产、离婚等难堪境地,五十岁因罹患肺癌而去世。读卡佛的诗,就像是在见证他的生活,那些诗行里熟悉而亲切的现实细节,以一种“软”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令人心疼。
  卡佛晚期的作品中,《黄昏》一诗,结构精短,以缓慢而不乏力道的语言节奏,抒发“哀而不伤”的情感,堪称优美的短诗典范。黄昏这个意象,恰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言“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快乐与悲伤的残留物”。所有人都经历过、体验过甚至书写过“黄昏”,日落时分,夜色降临,人置身于朦胧、幽暗的氛围,很容易掉进绵绵不绝的落寞乃至悲凉。那么,当卡佛谈论黄昏时他在谈论什么?
  细读卡佛所写的《黄昏》,起先,诗人以一种平淡的语调讲述:“独自垂钓,在那倦秋的黄昏。/垂钓,直到暮色罩临。”一个人面对一片水域,在“倦秋”的黄昏钓鱼,第二句则以“垂钓”一词的重复,描绘在暮色罩临前,始终保持着这个颇为静止的动作。看似简洁而平常的两句,融合了萧瑟的自然、疲倦的人心、低温甚至带着寒意的感受,三者层层叠加到一起,渲染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为进入诗歌核心营造好了氛围。
  那么在这一时间区域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生发出什么感受呢?诗人开始具体描写垂钓的过程:“体味到异常的失落,然后是/异常的欣喜,当我将一条银鲑/拖上船,又将鱼裹进网里。”
  语言直白了当,从“异常的失落”到“异常的欣喜”,无非是鱼儿迟迟没有上钩,心中的期待落空,然后又钓到一条银鲑,像收到一份意料之外的礼物。缓缓流动的语言至此出现转折,诗人增添了一块有亮度的色彩,推出一点小小的波澜。生命当中,每个人都经历过这般熟悉而亲切的“失落”和“欣喜”之感,真实的细节描写,最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不同的是,卡佛用两个“异常”,强调此次垂钓的独特性,与往日的垂钓划分出界线,一首别有滋味的诗诞生在异乎寻常的情感体验中。
  紧接着,诗人笔锋轻轻一转:“隐秘的心!我凝视这流逝的水,/又抬眼望那城外群山/幽暗的轮廓,没有什么暗示我。”诗的前半部分可能还只是描绘了普通人的场景和情绪变化,那么从“隐秘的心”开始,诗人朝着思想的深处发力。“隐秘”,指向私人情感,正如他在黄昏中独自垂钓,然后把钓到的银鲑“裹进网里”一样。无论是“失落”还是“欣喜”,都没有他者参与,需要自我承担、自我消化。跟随诗人的叙事,先是凝视近在眼前的“流逝的水”,然后又将眼光投向远处“望那城外群山”,从流水中感受到时间的流动,而城外群山引出一个空间。由近至远,由动转静,打开这个时空,就是打开了一扇感知世界的大门。诗人望着“幽暗的輪廓”,那是暮色笼罩下群山的轮廓,但这轮廓没有暗示给诗人什么意味深长的东西。诗很短,因冷静的叙述而进展缓慢,这已然不是对黄昏的简单记录,诗人从“垂钓”出发,逐渐加深了感悟的层次。
  最后,卡佛进入纯粹的抒情,开始与自我对话:“我将苦苦渴念/再次回到这里,在死去之前。/远离一切,远离自我。”诗人想回到的“这里”,如果是垂钓的地方,显然很容易再来,能够让诗人“苦苦渴念”,必定是充满牵挂并且颇有难度的“这里”,毕竟,他再也无法回到这次垂钓中不可复制的时间与空间所构成的“现场”。时光无法倒流,每时每刻,人都在一点点靠近死亡,所以,诗人意识到要“在死去之前”,再次回到这里,重新做回自己。
  卡佛的结尾简短有力:“远离一切,远离自我”,两个“远离”,是一种动作,亦是一种态度,让一个人在人群中有所区别。在黄昏时垂钓,卡佛感受到一番时间流逝、死亡迫近的焦虑之后,不是要逃避残酷的一切,舍弃渴念的一切,而是想与外界、与自我保持一段“远”的距离,从而抵达心无挂碍的境界。远离一切,不就是“无”吗?这种“无”的境界要比垂钓所处的时空更广阔、更静谧、更具深度。诗人的内心藏着一个宏大的宇宙,而卡佛用自己的呢喃之音唤醒了认知这个宇宙的真理,恰如托马斯·摩尔所言:“一点点纯净而真实的睿智就能把你从给生活染上悲剧色彩的沉重中拯救出来。”
  舒丹丹女士翻译了卡佛的诗歌全集,她指出卡佛的语调特色:“素朴而平实,真挚而克制,分寸极好地掌握着语言的尺度与抒情的适度。”《黄昏》这首诗,用轻言轻语的口吻,以一种贴近地面的姿态缓缓滑行书写,随意却不随便,雅致却无雕琢,一股迷人的气息平均分散在字里行间,没有哪一句格外抢眼,但每一句都不可或缺。这是卡佛诗歌里的“软”,软到了你我心里。
其他文献
十几年前,我从宝鸡出发去扶风看法门寺,途径郿县,我问陪同的当地朋友:郿坞现在怎么样了?朋友一愣:郿坞?是什么东西?我“哦”了一声,说:是董卓在郿县建的一个城堡。朋友说:不知道这个事。我说:刚发掘出来不久,你可能还没关注到。  到了法门寺,大殿廊柱上的一副对联吸引了我:  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  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  这副对联让我琢磨了许久。当然,至今也没有完全琢磨明白。琢磨這副对联的时候,突
期刊
对孙磊的近期写作,进行哪怕是比较空泛的谈论,有时候也是比较困难的——他在建构一种非语言层面的难度:从词意的消解与诗意的反向确立中生成诗的可能。而且这种建构并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实现的,往往指向更多的方位。他似乎主动放弃一些读者,只让部分与之有同等哲思的人一同神往,一同见证诗的他乡。这是一种可能,或者说是不可能之可能。我以为,早期的孙磊是在明亮的词语中抒情,有一种清澈的水光效果,而近期的孙磊明显有些滞重
期刊
经过的山水,一再  新鲜。我竟从未把你看清  我触摸到你的局部,似乎想起了  什么,但转身又忘记了  有好几个月视野小了,又浅了  秋天开始辽阔  放下手里的书,去给花浇水  去山边等云。这才是大事  躺着的时候,看着树影  在窗帘上跳跃,尝到欢喜的滋味  鸟儿秘密地撑开枝头的距离  天空得到暗示,蔚蓝起来  不允许任何人胡思乱想  窗户下,一格一格的落日真美  我爱过每一种没有你的情形  渐渐地
期刊
当鱼塘中的月亮被波纹晃动得慢慢暗淡下去,天就渐渐亮了。  这是北国边陲一个冬至之后的凌晨,八点钟,相比江南,还是凌晨五点多钟,低低的夜还在匍匐。片刻,晨光开始勾勒出山脊和我身后白色的屋脊,几盏能看得见的乡间灯盏,调暗了亮度,像是经过一夜的煎熬有了睡意,神情有些恍惚而疲惫。而这时天山的上空已泛出乳白色的光泽,一眨眼工夫,就变成非同一般的玫红。随后越伸越长的光线,在我脸上,好像拉了一下绷紧的皮肤,使我
期刊
初遇斯德哥尔摩这个城市的名字时,我没想过会访问它,更从未料到有朝一日受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基金会之邀,作为一个客人受到它的欢迎。在当时,这样一种结果不仅出乎意料,它简直超乎想象。在40年代,我是德里郡乡下一个人丁兴旺的家庭里的长子,我们挤在一所传统的农场茅屋的三个房间里,过着一种穴居生活,从感情和理智上都有几分与世隔绝。那是一种亲密的、物质的、生物性的生存方式,夜里从一间卧室隔壁的马厩里传来的马的声
期刊
春  穆 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陆机在《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
期刊
台湾诗是新诗的重要篇章,正如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本文选择十位台湾诗人——周梦蝶、余光中、洛夫、罗门、管管、商禽、痖弦、碧果、郑愁予和夏宇——略加论析,是想要证明:古典与现代可以实现多么迷人的交错;还想要证明:这叶长在体外的肺多么动人地呼应了汉语和汉文化的心脏。  一、周梦蝶  顶上雪何谓?白发也。心头雪何谓?死灰也。周梦蝶曾经说,顶上雪,可以染发精改之;心头雪,则非兼具胭脂泪、水云情、松柏操与顶
期刊
私人印章  一直有口难辩,用于验明正身的汉字  一直在另一面暗暗叫苦的  是那深埋于阴阳间孰是孰非的汉字  有人命里命外总是倒背着手  像个逆子,形同天底下那些被反绑着的义士  这一切,多像是一个伏笔  一开始就自己对自己做下手脚  与真相故意为难地,你看到的反面  却是我不想说的正面  我的完整性其實早已经变形,甚至  正背着身子朝向人间  在世道变坏的一些关口,我会以头击案  自戕般溅出一摊鲜
期刊
我不知道被谁一直留在这座小城中。  相对于别的谁,我似乎更适应弯腰的生活,亲近自己生命里最近的泥土气息。相对于诗坛,我的写作则只是在一个遥远的角落里,它是仰望,也是独处和放弃。事实上,自我懂得识字以来,我私下里的阅读一直是靠方言的口语进行的。至于写作,更是在舌头下用方言的喃喃自语一路写下来。我自己也说不清这种顽癖,但它肯定有无数条根须缠绕于我身体的某一些部位中。  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把我留在这座小
期刊
一夜肖邦  欧阳江河  只听一支曲子。  只为这支曲子保留耳朵。  一个肖邦对世界已经足够。  谁在这样的钢琴之夜徘徊?  可以把已经弹过的曲子重新弹过一遍,  好像从来没有弹过。  可以一遍一遍将它弹上一夜,  然后终生不再去弹。  可以  死于一夜肖邦,  然后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活过来。  可以把肖邦弹得好像弹错了一样,  可以只弹旋律中空心的和弦,  只弹经过句,像一次远行穿过月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