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a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下简称新教伦理)从伦理宗教的角度探讨了宗教文化对资本主义的重要作用,论证了二者的紧密的契合性,提出了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的观点,从而激发了理性主义的发展,运用了宗教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来理顺理性主义的重要理论。在新教伦理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出现了重大转变。
  关键词:新教伦理;理性主义;理性资本主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中图分类号:C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32-01
  马克斯·韦伯一生中致力于考察,他对世界很多宗教的伦理观都进行了探究,试图以一种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内涵。笔者发现,新教伦理的及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以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联。我们应该重视个体以及这个个体的精神性的东西对社会的促进意义。因此,对新教伦理的研究就凸显了重要的价值。
  一、理性主义及其发展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关注自然哲学,人们关注对神话色彩。最早的理性主义仅仅重视了对事物的目的、价值、终极关怀。理性主义仍然保存在神学占主导的世界中,人们受到了理性和信仰共同支配,理性异变成了上帝的理性,所以人们只要是听从了上帝的旨意,就受到了理性的控制。基督教的发展为理性主义的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只是理性的不完整性,但也促进了理性的发展。
  17、18世纪理性时代出现了两大阵营:唯理论和唯实论。与理性主义相对的非理性主义仅仅在19世纪发展,非理性主义的出现带来了双面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的现实的回应和反思,同时也兴起了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人作为非理性主义的流派对个体进行了剖析,认为人不仅是理性的而且也是非理性的,人的感觉、本能、情绪、情感、信仰都是非理性的。韦伯的思想产生于二者之间,他研究的社会学的理论受到了当时背景的影响。他的思想被实证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德国的浪漫主义所影响。所以他在面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时更多的关注社会的动机,这种社会动机指导人们如何从事社会活动,体悟对现实的理解。他关注伦理,他认为现代的资本主义是理性的资本主义,是理性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渗透和影响。
  二、对资本主义的精神实质与新教伦理的关系
  资本主义指以以资产者占有生产资料并使用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韦伯的命题是:资本用于积累和重新投资只是一种企业发展壮大的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兴起需要其他条件,必须有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力资源。韦伯看到,“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突破传统主义的精神动力的来源问题,而这种精神动力的来源与发展,就是韦伯在这本书中所主要探讨的“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之间的关系”。韦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类,大体有四种:掠夺型、社会遗弃者型、传统型、理性型。
  韦伯阐述了天职观”和“世俗禁欲主义”的内容。他认为,新教伦理的经济发展壮大归因于禁欲主义的推动。“新教”也称之为“清教”,它是一种对欧洲各个宗教改革的总称。宗教改革的本质上看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解读,以神圣的层面进行叙述,让世俗化活动成为人在上帝面前得到救赎的一种资本和力量。韦伯所说的新教也就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运动,这种宗教体现着另一种新的禁欲主义,不仅改变了新教徒的原版的生活,也逐渐适应于人类社会,资本的积累,为推动资本主义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韦伯对新教的探讨以“天职观”为出发点,“天职观”一词源于马丁路德的圣经译文中,它的意思就是指上帝安排的任务。韦伯认为,这样的宗教精神激励了人类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而不是被动的要求和控制。让人们的社会地位由此变的更高尚,所有人都会因为自己完成了上帝交给的工作而骄傲,不仅地位是平等的,而且也有了尊严。
  三、新教伦理与理性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理性资本主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之,新教伦理不能作为决定条件。它作为基础条件为资本主义的道路做了引导。工具理性让人失去了信仰失去了自由。新教伦理可以从几个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韦伯认为要研究宗教,就需要把握好宗教里具有什么样的关键因素导致这些行为。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资本主义精神做了诠释。首先,要努力赚钱,在追求金钱的同时注意要合理合法这样才能不存在罪恶和惩罚。其次,劳动是上帝安排的,必须努力完成交给的职业和任务,你要对此有责任感。再次,企业家的创新探索精神。只有在少数的企业家认真的工作,探索新领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造福人们。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中,韦伯试图论述宗教力量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理性资本主义文化究竟在哪些具体方面可以从宗教中可以找到解释。因此,资本主义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种在历史实在中联结起来的诸要数的复合体。新教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而且产生了自由民主的政治思想观念,最后也是深层的打开了文化的视野,用文化的不断融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四、总结
  总结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很多原因影响的,一方面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文化和教育的推进,最有备足的资本实力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韦伯的新教伦理思想具有着合理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思想上和方法论属于合理性,而在理论和阶级问题上的研究是缺乏足够的论证。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实质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也同时提醒了我们那些不合理的方面应如何应对,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德行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此深刻认识文化在构建社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钢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德)韦伯. 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韦伯.康乐. 韦伯作品集[M].韦伯.康乐等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2、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德)马克思. 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马克思. 列宁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德)迪尔克.克斯勒.郭锋译.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作为一个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理论,体现了低碳社会构建过程中对于各种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要求,对泰罗科学理论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泰罗制的精髓:精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
摘 要:俄罗斯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18世纪俄罗斯贵族的理想之国与执政者心中的潜在敌国、19世纪中叶作为“黄祸”与“同貌者”的外邦、20世纪守旧的东方蛮族,俄罗斯对中国形象的关注总是与其未来出路的探讨紧密相连的。  关键词:中国形象 俄罗斯 多元化  一、19世纪前的中国——理想之国与潜在敌邦  尽管中俄两国历史悠久,但直至17世纪,两国间的正式接触才被载入史册,沙皇派往中国的第
石远兵●摄影欣赏石远兵,男,1959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北京人。在舰艇部队服役时,任雷达兵的石远兵经常对雷达荧光屏的影像 Shi Yuanbing ● photography appreciati
期刊
本文针对五年制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学习现状,分析了传统笔试决定成绩的不足,提出了以突出职业性、行业性为特点应用应知应会为考核指标进行考试、考核,构建知识和能力两者兼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
提高农村教师质量,职前培养是关键。职前培养可以让教师具有扎根农村教育的坚定信念;开足、开好提升技能的核心课程,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突出普通话、三笔字等技能课程的
摘 要:中国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源于中国又传扬于世界,世界各国尤其是位于亚欧海陆的各个国家,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早在距今七百多年前就已经形成。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汉学也从一个被视作是脱离现实、无关痛痒的冷门科目,逐渐蜕变成了,以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体的中国研究,而主导这一历史进程的,正是美国。本文主要以央视的
为了实现“九运爬坡 ,十运回升 ,十一运突破”的战略目标 ,打好安徽体育翻身仗。省体育局党组作出了《关于加强优秀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召开全局上下树立“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