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确立 “产业兴旺、生态易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乡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树立乡村主流文化自信是整合乡村文化,增强村民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重塑美丽乡风的精神动力,是振兴乡村的行动指南 ,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灵魂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村民主流文化 文化自信 路径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易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环境等方方面面。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文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乡村振兴塑魂铸魄。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没有乡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乡村的小康,人民就缺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迫在眉睫,而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厚重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灵魂工程,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乡村文化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乡村的繁荣发展和文明复兴。
一、关于乡村文化、主流文化、乡村主流文化自信概念界定
乡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一个概念,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居民在一定的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共同文化符号体系,大体包括相互关联的五个层次:第一,乡村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包括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消费观等,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价值观念,决定了乡村文化的内涵,制约并影响乡村文化的基本面貌;第二、乡村文化遗产,对乡村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存、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通常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第三,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是乡村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第四,是乡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如文化广场、电影院、图书站、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五,村容村貌,整洁的村容村貌也既是乡村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村民内在素养的一种内在表现。
主流文化,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提倡的、起主导地位的文化,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习近平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无疑就是当前我国的主流文化,树立主流文化无疑在构建人们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乡村主流文化自信,是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的一种主流价值观,这种主流价值观立足于乡村社会实际与乡村文化传统、强化知识和道德领导权,形成乡村价值共识,乡村主流价值观是在乡村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反应国家要求的主导价值规范,是乡村社会成员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化。
二、乡村主流文化构建过程中的困境
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厚重的精神力量,是乡村振興的助推器,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城市化迅速推进,城乡出现“二元结构”,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构建起来的乡村文化开始受到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开始出现解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认同开始发生危机,伦理道德失序,“金钱拜物教”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工业文明冲击农业文明,乡村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立性遭到了破坏 ,乡村内生文化情感(乡愁、乡情、情缘、乡风) 出现空位,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大量的乡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 ,乡村开始出现“空心化”,文化主体的流失加剧了乡村文化传承危机,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破坏的危机,现代化加速推进,外来文化冲击乡村文化,“俗”文化冲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一)村民主流文化价值观发生偏转
乡村文化是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们通过彼此之间的交往形成了勤劳、质朴 勇敢的人格品质,崇尚、热爱、自然的生态观,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与人为善、以邻为善的人际观,形成了乡村独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标准,从而以这种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固定的文化指向,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这种文化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偏转,人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淡化、冷漠,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开始走向半熟人社会,“金钱拜物教”的观念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奢靡之风、铺张浪费、攀比消费的消费观替代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弊病滋生蔓延,物质化、功利化占据着乡村传统的伦理道德。人们过度的追求现代文化,引起了乡村中原有文化价值体系的崩塌,与乡村相适应的现有文化价值体系尚未确立,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出现“真空化”,人们由于缺乏文化魅力的感知力 、欣赏力,无奈、茫然、不知所措占据着人们的生活,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文化选择和态度,动摇村民的文化自信心。 (二)文化主体缺位,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分配差距),出现“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的引力,乡村的推力,村民自身谋生的动力,大量的青年人开始向城市迁移、积聚,乡村剩余人口则大多数为鳏寡孤独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建设者,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大量青年人口的流失,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状态,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在城市文化影响下,村民的乡土情结开始淡化,对农村社会的敬畏感随之丢失,外在的表现为对城市文化的主动盲目的接受同时对乡村文化的主动丢弃,导致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下降,村民的流动产生了半工半农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开始发生转变,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农耕文明随之发生变化。
(三)乡村文化安全面临挑战
在城市化、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量的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进入乡村,乡村文化开始受到城市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之下,脆弱的乡村文化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乡村中传统的礼俗秩序被打破,乡村文化的生存根基开始发生动摇,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碰撞,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加深,乡村文化被排挤,乡村文化生存空间开始逐渐的缩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被“边缘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对文化选择、文化认同发生变化,表现为对城市文化、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茫然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戏曲、传统节日、风俗礼仪、生产技艺、歌舞曲艺、民间绝活等不断的被遗弃、被淡化,“俗”文化丰富着村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俗”文化替代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危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挑战。
三、构建乡村主流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 强化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树立主流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就是树立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的一种主流价值观,这种主流价值观立足于乡村社会实际与乡村文化传统、强化知识和道德领导权,形成乡村价值共识,乡村主流价值观是在乡村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反应国家要求的主导价值规范,是乡村社会成员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行动指南,在乡村主流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文化建设和乡村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论述,为我们在新时期构建乡村主流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选择,面对当前乡村社会文化生活和价值混乱、人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缺失等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理论教育、实践体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村民主流文化价值形成的引导作用,使其从理论层面转化为村民的自觉的实际行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乡村主流文化自信的全过程。
(二)强化主流文化自信的主体建设
强化文化自信,主体是关键。乡村文化自信的主体就是全体村民,村民文化自信心的树立,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村民在乡村特有的生产生活的方式下逐渐形成的,村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养成,也需要在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下形成,需要从过去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向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转变,需要政府政策和制度作为保证,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深度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广泛地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提升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在文化选择的态度上从消极、被动的接受转向积极主动的参与,让广大村民真正的站在建设乡村文化舞台的中央,发挥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作用。让淳朴的民风、古老的习俗、仪式感的礼节和传承的家风等走进农民的内心,融入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浸润农民的心灵。同时,基层政府组织充分的维护村民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如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人翁,在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让村民在自我積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感受乡村文化在个人道德规范、个人修养、个人情感寄思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从根本上把握乡村文化的独特特征,形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村民文化自信的内生活力。
(三)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活态历史,是乡村文脉绵延的载体,其多元的价值势必在农村的发展中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城市化、现代化快速推进,两种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容乐观,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1、提高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和保护意识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根本上要唤醒村民文化保护的自决心和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传承和保护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需要村民们自觉的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乡村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工匠、乡村艺人,解放传统的思想观念,自觉的树立开放的传承意识,将自己所获得技艺和技术毫不保留的传于后人,同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精神文明为己任的基础上,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
2、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长效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制机制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语境,自我保护能力显得极弱。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专家介入,社会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长效机制,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其焕发出活力。首先,形成乡村基层政府主导,村民积极参与文化非物质文化的普查、鉴别、认定和筛选,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其次,培养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生力量,文化的发展靠传承,培养一批高素质、有担当的传承者是关键。再次,建立专家委员会,通过专家的介入指导,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 3、结合时代条件,探寻新的文化表达方式
非物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其得以保持生命力的关键,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是让其在原有状态中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这就需要其结合时代发展的新态势,新变化,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内涵,吸收时代发展的新元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四)夯实文化自信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化、城市化迅速推进,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大量的农村人口为了谋生向城市被迫迁移,农村剩余人口大多是鳏寡孤独,文化传承的主体外流,导致乡村“空心化”,因此,乡村主流文化自信只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够建立起牢固的、长久的文化自信,这就需要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防止村民外流,吸引更多的外流人口的回归,这就需要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和政府优惠政策向农村的倾斜,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从村民来说,要发挥积极的创造性,将文化发展为一种产业,在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使文化形成一种产业,为农民增收、创收。从政府方面讲,政府要实施一大批惠民、富民项目,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在政策上给予农村更大的实惠、优惠,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从而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經济基础。
参考文献
[1]沈一冰.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_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J].学术界,2018(245).
[2]吕斌,俞睿.乡村文化自信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8(4).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倪国良.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自信的重构[J].新疆社会科学,2018(3).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6]杨吉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1).
[7]崔瑾.乡村振兴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农业经济,2019(6).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李压利(1992-),男,汉族,甘肃平凉市人,学生,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村民主流文化 文化自信 路径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易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环境等方方面面。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文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乡村振兴塑魂铸魄。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没有乡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乡村的小康,人民就缺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迫在眉睫,而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厚重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灵魂工程,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乡村文化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乡村的繁荣发展和文明复兴。
一、关于乡村文化、主流文化、乡村主流文化自信概念界定
乡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的一个概念,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居民在一定的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共同文化符号体系,大体包括相互关联的五个层次:第一,乡村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包括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消费观等,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价值观念,决定了乡村文化的内涵,制约并影响乡村文化的基本面貌;第二、乡村文化遗产,对乡村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存、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通常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第三,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是乡村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第四,是乡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如文化广场、电影院、图书站、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五,村容村貌,整洁的村容村貌也既是乡村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村民内在素养的一种内在表现。
主流文化,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提倡的、起主导地位的文化,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习近平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无疑就是当前我国的主流文化,树立主流文化无疑在构建人们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乡村主流文化自信,是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的一种主流价值观,这种主流价值观立足于乡村社会实际与乡村文化传统、强化知识和道德领导权,形成乡村价值共识,乡村主流价值观是在乡村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反应国家要求的主导价值规范,是乡村社会成员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化。
二、乡村主流文化构建过程中的困境
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厚重的精神力量,是乡村振興的助推器,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城市化迅速推进,城乡出现“二元结构”,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构建起来的乡村文化开始受到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开始出现解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认同开始发生危机,伦理道德失序,“金钱拜物教”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工业文明冲击农业文明,乡村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立性遭到了破坏 ,乡村内生文化情感(乡愁、乡情、情缘、乡风) 出现空位,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大量的乡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 ,乡村开始出现“空心化”,文化主体的流失加剧了乡村文化传承危机,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破坏的危机,现代化加速推进,外来文化冲击乡村文化,“俗”文化冲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一)村民主流文化价值观发生偏转
乡村文化是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们通过彼此之间的交往形成了勤劳、质朴 勇敢的人格品质,崇尚、热爱、自然的生态观,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与人为善、以邻为善的人际观,形成了乡村独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标准,从而以这种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固定的文化指向,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这种文化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偏转,人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淡化、冷漠,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开始走向半熟人社会,“金钱拜物教”的观念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奢靡之风、铺张浪费、攀比消费的消费观替代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弊病滋生蔓延,物质化、功利化占据着乡村传统的伦理道德。人们过度的追求现代文化,引起了乡村中原有文化价值体系的崩塌,与乡村相适应的现有文化价值体系尚未确立,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出现“真空化”,人们由于缺乏文化魅力的感知力 、欣赏力,无奈、茫然、不知所措占据着人们的生活,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文化选择和态度,动摇村民的文化自信心。 (二)文化主体缺位,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分配差距),出现“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的引力,乡村的推力,村民自身谋生的动力,大量的青年人开始向城市迁移、积聚,乡村剩余人口则大多数为鳏寡孤独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建设者,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大量青年人口的流失,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状态,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在城市文化影响下,村民的乡土情结开始淡化,对农村社会的敬畏感随之丢失,外在的表现为对城市文化的主动盲目的接受同时对乡村文化的主动丢弃,导致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下降,村民的流动产生了半工半农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开始发生转变,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农耕文明随之发生变化。
(三)乡村文化安全面临挑战
在城市化、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量的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进入乡村,乡村文化开始受到城市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之下,脆弱的乡村文化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乡村中传统的礼俗秩序被打破,乡村文化的生存根基开始发生动摇,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碰撞,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加深,乡村文化被排挤,乡村文化生存空间开始逐渐的缩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被“边缘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对文化选择、文化认同发生变化,表现为对城市文化、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茫然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戏曲、传统节日、风俗礼仪、生产技艺、歌舞曲艺、民间绝活等不断的被遗弃、被淡化,“俗”文化丰富着村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俗”文化替代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危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挑战。
三、构建乡村主流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 强化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树立主流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就是树立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的一种主流价值观,这种主流价值观立足于乡村社会实际与乡村文化传统、强化知识和道德领导权,形成乡村价值共识,乡村主流价值观是在乡村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反应国家要求的主导价值规范,是乡村社会成员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行动指南,在乡村主流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文化建设和乡村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论述,为我们在新时期构建乡村主流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选择,面对当前乡村社会文化生活和价值混乱、人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缺失等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理论教育、实践体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村民主流文化价值形成的引导作用,使其从理论层面转化为村民的自觉的实际行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乡村主流文化自信的全过程。
(二)强化主流文化自信的主体建设
强化文化自信,主体是关键。乡村文化自信的主体就是全体村民,村民文化自信心的树立,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村民在乡村特有的生产生活的方式下逐渐形成的,村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养成,也需要在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下形成,需要从过去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向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转变,需要政府政策和制度作为保证,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深度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广泛地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提升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在文化选择的态度上从消极、被动的接受转向积极主动的参与,让广大村民真正的站在建设乡村文化舞台的中央,发挥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作用。让淳朴的民风、古老的习俗、仪式感的礼节和传承的家风等走进农民的内心,融入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浸润农民的心灵。同时,基层政府组织充分的维护村民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如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人翁,在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让村民在自我積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感受乡村文化在个人道德规范、个人修养、个人情感寄思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从根本上把握乡村文化的独特特征,形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村民文化自信的内生活力。
(三)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活态历史,是乡村文脉绵延的载体,其多元的价值势必在农村的发展中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城市化、现代化快速推进,两种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容乐观,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1、提高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和保护意识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根本上要唤醒村民文化保护的自决心和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传承和保护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需要村民们自觉的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乡村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工匠、乡村艺人,解放传统的思想观念,自觉的树立开放的传承意识,将自己所获得技艺和技术毫不保留的传于后人,同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精神文明为己任的基础上,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
2、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长效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制机制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语境,自我保护能力显得极弱。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专家介入,社会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长效机制,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其焕发出活力。首先,形成乡村基层政府主导,村民积极参与文化非物质文化的普查、鉴别、认定和筛选,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其次,培养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生力量,文化的发展靠传承,培养一批高素质、有担当的传承者是关键。再次,建立专家委员会,通过专家的介入指导,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 3、结合时代条件,探寻新的文化表达方式
非物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其得以保持生命力的关键,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是让其在原有状态中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这就需要其结合时代发展的新态势,新变化,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内涵,吸收时代发展的新元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四)夯实文化自信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化、城市化迅速推进,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大量的农村人口为了谋生向城市被迫迁移,农村剩余人口大多是鳏寡孤独,文化传承的主体外流,导致乡村“空心化”,因此,乡村主流文化自信只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够建立起牢固的、长久的文化自信,这就需要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防止村民外流,吸引更多的外流人口的回归,这就需要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和政府优惠政策向农村的倾斜,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从村民来说,要发挥积极的创造性,将文化发展为一种产业,在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使文化形成一种产业,为农民增收、创收。从政府方面讲,政府要实施一大批惠民、富民项目,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在政策上给予农村更大的实惠、优惠,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从而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經济基础。
参考文献
[1]沈一冰.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_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J].学术界,2018(245).
[2]吕斌,俞睿.乡村文化自信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8(4).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倪国良.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自信的重构[J].新疆社会科学,2018(3).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6]杨吉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1).
[7]崔瑾.乡村振兴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农业经济,2019(6).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李压利(1992-),男,汉族,甘肃平凉市人,学生,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