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文件提出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与一项名为“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一期)”咨询项目有关。2013年1月24日,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担任项目负责人。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分为13个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国家制定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支撑。
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生根,配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一期)”的基础上,中国工程院设立“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二期)”重大咨询项目。4月21日,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徐匡迪表示:“如果把一期比作是给我国制造业做一个诊断,那么二期就要出处方了。这个难度更大。”
当前,只有正视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才能开准“药方”。
制造强国有哪些指标?
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三步走战略中,“世界制造强国”的表述尤为引人注目。目前,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称之为“世界制造强国”者却寥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所所长黄群慧将制造强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整体强国,一是在某些方面强。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整体强国,大家公认的是美国、日本、德国,其他一些国家在单一制造领域很强,就像瑞士及其钟表业。“我们国家当然想追求的是整体强国。” 黄群慧说。
据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启动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为了评价世界上的主要制造业国家的强弱程度,专门设计了一个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是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能力。从世界银行等机构采集这18个指标的数据后,计算出一个表明强弱程度的数值。根据计算结果,美国最高,其次是日本,德国排第三,中国排第四。
朱森第,《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组专家成员,多年从事机械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和行业管理工作,先后主持编制“九五”机械工业发展规划、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和“十一五”国家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规划方案多项。
在他看来,在目前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中国处在第三方阵的前列,比英国、法国、韩国略微强一点,十年后将进入制造强国行列,就能够跟美国、德国、日本处在同一个行列;中国在第二个十年进入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跟德国、日本不相上下;到第三个十年,中国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
中外差距: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滞后
工业制造品质和附加值相对偏低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来评价,美国是世界制造强国中最强的。
美国的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实力的脊梁。资料显示,美国是装备制造业最强大的国家。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据31%的份额,综合竞争力居世界第一。与之相比,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从“体量”上,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早在2010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据中国社科院相关资料,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粗钢、电解铝、水泥、精炼铜、船舶、计算机、空调、冰箱等产品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但是,“大”不意味着“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曾表示,中国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生产一部178.96美元的苹果手机,负责组装的中国企业仅得6.5美元;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全部发动机均靠进口。
支撑中国经济基础的是制造业,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我们的工业规模是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值也是最大,工业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也保持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工业品质量始终难以达到世界一流,产品的附加值也达不到工业强国的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所研究员张世贤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业内认为,衡量制造强国的标准当然首先要看其工业品的制造品质和附加价值。同样一件产品,所消耗的物质资源都差不多,但由于从原材料、零部件到产成品所蕴含的质量有明显差异,其附加值就会有明显的差异。
而美国制造业产业附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全球制造业。资料显示,从2009至2011年,美国制造业产业附加值占GDP的比例年均增速为2.2%,同一时期世界的这一增速则是-1%。
在张世贤看来,工业的技术学习效率下降趋势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向工业强国转型升级的瓶颈约束。“过去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大,学习提高的空间就大,模仿创新成为我们的技术进步捷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现在中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于是就显示出我们的创新能力不强的弱点,由于学习效率下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趋于缓慢。”张世贤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份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近年有较大变化,2002—2007年中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为5%~6%;而2008—2013年,增长幅度下降到2%-3%。
从表面上看,现在日本能制造什么,中国基本上也都能制造,差别不大。事实上,我国与日本从原材料、零部件到产成品都有不小的差距。前不久,中国游客到日本抢购马桶盖也说明中国工业品生产和消费与日本存在差距。
张世贤说:“中国和日本在制造领域最主要的差距是设计和制造的细节方面,中国产品还始终没有日本产品那么完美和称心。”日本工业制造中更是贯穿着“精密、精细、精益”的工业精神。
中国在2008年就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制造国和工业品出口国,但是,就工业制造品质和附加值这个表现制造强国的直接指标而言,德国仍在我们前面。最现实的例子就是,一个压力锅,中国制造的售价大约400元人民币,德国制造的大约400欧元。尽管汇率有所波动,大致的价格差异就是如此。这也反映了市场对于中德工业品在品质和附加值方面的差异。
在张世贤看来,这种差距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关于工业制造的哲学基础在两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德国人的思维里,工业品的设计不允许有瑕疵,制造也容不得半点的马虎,任何不能臻于完美的工业品出现在市场上,都是对设计和制造者的人格侮辱。从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追求上,我们恐怕还真需要学习德国的技术路线和工业精神。”
朱森第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纲要的指引下,通过强化自主创新和智能制造,用十年的时间,即到2025年,中国能够跻身世界制造强国的第一方阵;再经过十年到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到2050年左右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强国。
据了解,《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与一项名为“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一期)”咨询项目有关。2013年1月24日,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担任项目负责人。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分为13个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国家制定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支撑。
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生根,配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一期)”的基础上,中国工程院设立“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二期)”重大咨询项目。4月21日,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徐匡迪表示:“如果把一期比作是给我国制造业做一个诊断,那么二期就要出处方了。这个难度更大。”
当前,只有正视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才能开准“药方”。
制造强国有哪些指标?
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三步走战略中,“世界制造强国”的表述尤为引人注目。目前,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称之为“世界制造强国”者却寥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所所长黄群慧将制造强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整体强国,一是在某些方面强。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整体强国,大家公认的是美国、日本、德国,其他一些国家在单一制造领域很强,就像瑞士及其钟表业。“我们国家当然想追求的是整体强国。” 黄群慧说。
据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启动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为了评价世界上的主要制造业国家的强弱程度,专门设计了一个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是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能力。从世界银行等机构采集这18个指标的数据后,计算出一个表明强弱程度的数值。根据计算结果,美国最高,其次是日本,德国排第三,中国排第四。
朱森第,《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组专家成员,多年从事机械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和行业管理工作,先后主持编制“九五”机械工业发展规划、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和“十一五”国家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规划方案多项。
在他看来,在目前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中国处在第三方阵的前列,比英国、法国、韩国略微强一点,十年后将进入制造强国行列,就能够跟美国、德国、日本处在同一个行列;中国在第二个十年进入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跟德国、日本不相上下;到第三个十年,中国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
中外差距: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滞后
工业制造品质和附加值相对偏低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来评价,美国是世界制造强国中最强的。
美国的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实力的脊梁。资料显示,美国是装备制造业最强大的国家。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据31%的份额,综合竞争力居世界第一。与之相比,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从“体量”上,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早在2010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据中国社科院相关资料,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粗钢、电解铝、水泥、精炼铜、船舶、计算机、空调、冰箱等产品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但是,“大”不意味着“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曾表示,中国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生产一部178.96美元的苹果手机,负责组装的中国企业仅得6.5美元;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全部发动机均靠进口。
支撑中国经济基础的是制造业,中国制造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我们的工业规模是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值也是最大,工业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也保持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工业品质量始终难以达到世界一流,产品的附加值也达不到工业强国的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所研究员张世贤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业内认为,衡量制造强国的标准当然首先要看其工业品的制造品质和附加价值。同样一件产品,所消耗的物质资源都差不多,但由于从原材料、零部件到产成品所蕴含的质量有明显差异,其附加值就会有明显的差异。
而美国制造业产业附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全球制造业。资料显示,从2009至2011年,美国制造业产业附加值占GDP的比例年均增速为2.2%,同一时期世界的这一增速则是-1%。
在张世贤看来,工业的技术学习效率下降趋势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向工业强国转型升级的瓶颈约束。“过去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大,学习提高的空间就大,模仿创新成为我们的技术进步捷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现在中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于是就显示出我们的创新能力不强的弱点,由于学习效率下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趋于缓慢。”张世贤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份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近年有较大变化,2002—2007年中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为5%~6%;而2008—2013年,增长幅度下降到2%-3%。
从表面上看,现在日本能制造什么,中国基本上也都能制造,差别不大。事实上,我国与日本从原材料、零部件到产成品都有不小的差距。前不久,中国游客到日本抢购马桶盖也说明中国工业品生产和消费与日本存在差距。
张世贤说:“中国和日本在制造领域最主要的差距是设计和制造的细节方面,中国产品还始终没有日本产品那么完美和称心。”日本工业制造中更是贯穿着“精密、精细、精益”的工业精神。
中国在2008年就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制造国和工业品出口国,但是,就工业制造品质和附加值这个表现制造强国的直接指标而言,德国仍在我们前面。最现实的例子就是,一个压力锅,中国制造的售价大约400元人民币,德国制造的大约400欧元。尽管汇率有所波动,大致的价格差异就是如此。这也反映了市场对于中德工业品在品质和附加值方面的差异。
在张世贤看来,这种差距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关于工业制造的哲学基础在两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德国人的思维里,工业品的设计不允许有瑕疵,制造也容不得半点的马虎,任何不能臻于完美的工业品出现在市场上,都是对设计和制造者的人格侮辱。从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追求上,我们恐怕还真需要学习德国的技术路线和工业精神。”
朱森第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纲要的指引下,通过强化自主创新和智能制造,用十年的时间,即到2025年,中国能够跻身世界制造强国的第一方阵;再经过十年到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到2050年左右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