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校长培训出现“高原现象”,主要表现在内容、方式、管理和心态等几方面。“高原现象”的产生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微观方面的原因;其实质主要是组织结构性问题——体制落后,流程操作性问题——理论与实践脱离,传统行政习惯性问題——形式主义。
[关键词]申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问题表现;实质归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标号]1002-2384(2008)06-0035-02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界定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指学习者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后期进步的速度出现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随着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第3个五年规划的完成,在进入第4个五年规划后,人们对中小学校长培训面临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开始借用并认同“高原现象”的概念。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进程中,培训流程的各个方面所出现的“不进步、停止或倒退状态”,简称“高原”、“高原期”、“高原状态”、“高原问题”等。比如,校长培训工作的“三老”:老面孔、老一套、老形式等。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表现梳理
中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的表现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可从以下视角进行总结。
一是培训内容的“高原现象”。已往的校长培训内容,主要取决于上级的规划与部署。干训教师主要是按照上级的指令和统一印发的教材去刻板地授课的。教师实质上只是理论信息的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与核实者,是传递上级行政命令的“二传手”。在这样的框架中,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干训教师难以针对学员的实际需求去设计教学、确定有效的培训内容。学员对所培训的内容普遍感到有距离、不适用、不解渴。
具体而言,第一,课程设置不完善。已往的课程主要是简单地参照、引进大学开设的相关学科课程和专题,而忽视了校长群体和个体的实际需要,尽管课程门类比较齐全,但许多内容并不适用,再加上教师经院式传授的风格较浓,导致一些课程让人感到乏味。第二,课程内容陈旧。自20世纪中叶“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运动兴起以来,世界教育的新流派、新理论、新模式、新经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特别是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更催生出丰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然而,整体而言,校长培训的内容并未适时调整,许多培训的内容陈旧,难以满足培训对象对新信息的渴求。第三,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滞后,已往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的设定,指导思想是“补(课)”,培训旨在“补救”、“补充”和“补足”。于是,培训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随着校长队伍素质的普遍提高,已往“补(课)”的指导思想已经不适应今天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了,因而相关部门对培训内容必须重新进行科学的系统规划。
二是培训方式的“高原现象”。
近年来,校长培训方式虽然日趋多样化,但总的来看仍然是以集中面授为主,参训校长的主体地位仍得不到体现,致使校长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受挫。由于培训的指导思想仍是重“教师(专家)主导”的,所以,即便采取了研讨、考察、课题研究等新形式,也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改变,实际上仍然是由教师、专家指挥控制的,教师方面的“主控权力”地位并没动摇。这样的培训仍旧表现为“两层皮”:培训目标与培训形式之间不协调、有距离。目前,培训方式的“高原现象”表现为:在选择培训方式方面,思想不够解放,培训方式较少,新方式建构不完善,新老方式整合不够等。
三是培训管理的“高原现象”。 培训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学员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一般而言,我国各地的校长培训管理主要是两条线,一条是行政管理,即由各地(省、市、县三级)教育厅(局)的相关处室(科),如人事处(科)、师范处、党办或干训办公室等进行宏观管理;另一条是业务管理,即由各地教师进(研)修院(校)干部培训部门实施微观管理。已往这种培训管理的运行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一个是“自上而下”刚性、外控式管理,游离现象严重。一些来自上方的指令缺乏科学的论证,脱离实际。另一个是简单的“人治”——行政命令,听领导的,听上级的。培训管理没有建立起科学和有效的规章制度及运行机制,仍然停留在例行权力管理的初始状态。这种培训的随意性、不定性以及人为性等弊端,导致培训质量差、效益低。目前,校长培训管理的“高原现象”表现为: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校长主体参与的管理机制,行政和业务部门管理分工不清或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管理效率低下等。
四是心态的“高原现象”。在第三个五年规划工程实施后的今天,无论是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尤其是长期从事校长培训工作的教师和经历了若干次培训的校长学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疲劳”感,对培训工作有些麻木,在心态上表现出“高原现象”。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的归因
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从宏观上看,有时间性原因——从“八五”至“十一五”近20年4轮的培训历程时间长、提升难(处于发展周期的低谷);有制度性原因——“八五”以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长培训的制度,对校长培训工作统一作了强制性的规定,但事实上未能“全覆盖”,并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有投入性原因——培训资金普遍不足,人、事、物各方面资源难以到位,有区域性原因——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平衡,不发达地区主要存在质量保证问题,发达地区主要存在精品打造问题。
从微观上看,有领导原因、培训条件原因、培训流程原因等。
全面、系统整理引发“高原现象”的原因是必要的,但只作一般原因的梳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内隐的深层的实质归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组织结构归因:体制落后。从组织结构上看,存在“自上而下”单一的“大一统”的培训体制问题。“十五”以来,这种状态已有很大改观,各省(市)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但从省、市、县的层面看,这种“大一统”状态仍旧是强势。实事求是地说,这种体制在工作(事业)开展初期,是有明显效力的,但随着培训事业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现出其弊端,成为培训问题的源发性症结。体制决定机制。培训体制问题是出现“高原现象”的根本性原因。
二是流程操作归因:理论与实践脱节。受传统教育定式的负面影响,校长培训偏重教师的作用,偏重系统的知识,偏重经院式的讲授(灌输)。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这一“传统”不断进行批判,开始关注校长(教育对象)、社会实践等层面的需求,并已经做了不少努力。伹就现状而言,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观——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定位、关系依旧偏失严重,对实践的关注程度仍然比对理论的关注要低。可以说,培训还是停留在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初级层次,难以适应校长发展的需要。从培训流程操作上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病,是造成“高原现象”的直接原因。
三是传统行政习惯归因:形式主义。当下校长培训工作仍深受形式主义的影响,其表现还是常见的“一刀切”、“刮风”、“轰动效应”等。“一刀切”导致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刮风”的直接危害就是“为培训而培训”,做表面文章,做无用功。“轰动效应”的直接危害就是搞“人海效应”、“媒体效应”、“专家、领导效应’,好大喜功、做秀、搞形象工程。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还引发了多方面的负效应,是形成校长培训“高原现象”的“不良习惯”性原因。
(编辑 张 葳)
[关键词]申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问题表现;实质归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标号]1002-2384(2008)06-0035-02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界定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指学习者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后期进步的速度出现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随着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第3个五年规划的完成,在进入第4个五年规划后,人们对中小学校长培训面临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开始借用并认同“高原现象”的概念。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进程中,培训流程的各个方面所出现的“不进步、停止或倒退状态”,简称“高原”、“高原期”、“高原状态”、“高原问题”等。比如,校长培训工作的“三老”:老面孔、老一套、老形式等。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表现梳理
中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的表现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可从以下视角进行总结。
一是培训内容的“高原现象”。已往的校长培训内容,主要取决于上级的规划与部署。干训教师主要是按照上级的指令和统一印发的教材去刻板地授课的。教师实质上只是理论信息的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与核实者,是传递上级行政命令的“二传手”。在这样的框架中,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干训教师难以针对学员的实际需求去设计教学、确定有效的培训内容。学员对所培训的内容普遍感到有距离、不适用、不解渴。
具体而言,第一,课程设置不完善。已往的课程主要是简单地参照、引进大学开设的相关学科课程和专题,而忽视了校长群体和个体的实际需要,尽管课程门类比较齐全,但许多内容并不适用,再加上教师经院式传授的风格较浓,导致一些课程让人感到乏味。第二,课程内容陈旧。自20世纪中叶“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运动兴起以来,世界教育的新流派、新理论、新模式、新经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特别是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更催生出丰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然而,整体而言,校长培训的内容并未适时调整,许多培训的内容陈旧,难以满足培训对象对新信息的渴求。第三,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滞后,已往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的设定,指导思想是“补(课)”,培训旨在“补救”、“补充”和“补足”。于是,培训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随着校长队伍素质的普遍提高,已往“补(课)”的指导思想已经不适应今天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了,因而相关部门对培训内容必须重新进行科学的系统规划。
二是培训方式的“高原现象”。
近年来,校长培训方式虽然日趋多样化,但总的来看仍然是以集中面授为主,参训校长的主体地位仍得不到体现,致使校长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受挫。由于培训的指导思想仍是重“教师(专家)主导”的,所以,即便采取了研讨、考察、课题研究等新形式,也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改变,实际上仍然是由教师、专家指挥控制的,教师方面的“主控权力”地位并没动摇。这样的培训仍旧表现为“两层皮”:培训目标与培训形式之间不协调、有距离。目前,培训方式的“高原现象”表现为:在选择培训方式方面,思想不够解放,培训方式较少,新方式建构不完善,新老方式整合不够等。
三是培训管理的“高原现象”。 培训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学员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一般而言,我国各地的校长培训管理主要是两条线,一条是行政管理,即由各地(省、市、县三级)教育厅(局)的相关处室(科),如人事处(科)、师范处、党办或干训办公室等进行宏观管理;另一条是业务管理,即由各地教师进(研)修院(校)干部培训部门实施微观管理。已往这种培训管理的运行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一个是“自上而下”刚性、外控式管理,游离现象严重。一些来自上方的指令缺乏科学的论证,脱离实际。另一个是简单的“人治”——行政命令,听领导的,听上级的。培训管理没有建立起科学和有效的规章制度及运行机制,仍然停留在例行权力管理的初始状态。这种培训的随意性、不定性以及人为性等弊端,导致培训质量差、效益低。目前,校长培训管理的“高原现象”表现为: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校长主体参与的管理机制,行政和业务部门管理分工不清或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管理效率低下等。
四是心态的“高原现象”。在第三个五年规划工程实施后的今天,无论是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尤其是长期从事校长培训工作的教师和经历了若干次培训的校长学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疲劳”感,对培训工作有些麻木,在心态上表现出“高原现象”。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高原现象”的归因
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从宏观上看,有时间性原因——从“八五”至“十一五”近20年4轮的培训历程时间长、提升难(处于发展周期的低谷);有制度性原因——“八五”以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长培训的制度,对校长培训工作统一作了强制性的规定,但事实上未能“全覆盖”,并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有投入性原因——培训资金普遍不足,人、事、物各方面资源难以到位,有区域性原因——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平衡,不发达地区主要存在质量保证问题,发达地区主要存在精品打造问题。
从微观上看,有领导原因、培训条件原因、培训流程原因等。
全面、系统整理引发“高原现象”的原因是必要的,但只作一般原因的梳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内隐的深层的实质归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组织结构归因:体制落后。从组织结构上看,存在“自上而下”单一的“大一统”的培训体制问题。“十五”以来,这种状态已有很大改观,各省(市)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但从省、市、县的层面看,这种“大一统”状态仍旧是强势。实事求是地说,这种体制在工作(事业)开展初期,是有明显效力的,但随着培训事业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现出其弊端,成为培训问题的源发性症结。体制决定机制。培训体制问题是出现“高原现象”的根本性原因。
二是流程操作归因:理论与实践脱节。受传统教育定式的负面影响,校长培训偏重教师的作用,偏重系统的知识,偏重经院式的讲授(灌输)。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这一“传统”不断进行批判,开始关注校长(教育对象)、社会实践等层面的需求,并已经做了不少努力。伹就现状而言,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观——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定位、关系依旧偏失严重,对实践的关注程度仍然比对理论的关注要低。可以说,培训还是停留在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初级层次,难以适应校长发展的需要。从培训流程操作上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病,是造成“高原现象”的直接原因。
三是传统行政习惯归因:形式主义。当下校长培训工作仍深受形式主义的影响,其表现还是常见的“一刀切”、“刮风”、“轰动效应”等。“一刀切”导致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刮风”的直接危害就是“为培训而培训”,做表面文章,做无用功。“轰动效应”的直接危害就是搞“人海效应”、“媒体效应”、“专家、领导效应’,好大喜功、做秀、搞形象工程。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还引发了多方面的负效应,是形成校长培训“高原现象”的“不良习惯”性原因。
(编辑 张 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