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与人民的生活关系密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道路排水对于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有很大影响。文章介绍了城市道路排水的内容, 就路面排水、路基排水、绿化带排水的设计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论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市政道路是一个城市交通的灵魂,城市道路的好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道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道路出现问题将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城市市政道路排水对于城市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影响很大, 道路设计中不仅要重视道路路面水的排除, 对于道路路基排水、绿化带处排水、立交处地下水位的降低等也不容忽视。实践证明综合运用排水措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城市排水系统中, 解决各部分的排水问题, 将城市道路各部位排水均作相应的规定,确保交通枢纽的畅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城市道路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对于道路排水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在我国,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主要是:为保证行车安全、改善城市卫生环境、避免路面破损,及时有效的收集、输送、排除城市雨水,同时为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还需及时排除生活污水和生产中各种废水。
(二)道路排水设计的内容
道路排水设计一般包含两类:第一类排水是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设计通常采用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段,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第二类排水是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
设计一般包括:
1)路面水:通过道路横坡、急流槽、边沟及排水构造物等形成完整排水系统把路面水收集并排出路基范围:对于超高路段,可通过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处的中央排水沟和横向排水管等排出路面水,或通过中央分隔带开豁口方法把超高路段外侧路面水排到路面另外一侧并通过路面横坡排出。
2)下渗水:一是中央分隔带下渗水,可通过在中央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盲沟收集,并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将下渗水排出路基;二是路肩下渗水,一般处理方法为在路肩设置纵向渗沟,并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
(三)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 道路要实现其交通功能, 首先需要一个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较好的路基基础。路基位于路面结构以下, 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 正确处理好路基排水, 对于道路的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
1)对于潮湿路基, 含水量不是太高, 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 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 将路基水收集到排水沟内, 通过吸水泵排走, 从而疏干路基。
2)对于过湿路基, 无法进行碾压、晾晒的, 可采取换填方式进行处理, 如抛石挤淤、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
3)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汇集在地势最低处的地面水。
4)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 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5)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特别是在下穿式立交中易形成盆地地形,降雨时造成路面积水。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要充分重视下立交处道路路基排水问题。
(四)路面排水设计
车行道排水设计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两种方式。当车道宽度较宽时,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可以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来收集路面水,然后通过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人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人排放水体中。
人行道排水设计:
1)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人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
2)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并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
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由于路面面层存在孔隙,地表水除大部分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有少量会通过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降低路基强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1)严格施工管理,道路每结构层均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每一层都形成一个排水坡度,保证及时将各结构层水排入道路两侧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
(2)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转为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
(3)设置排水层。在多雨地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层下设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木布,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
(五)绿化带处排水设计
绿化带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城市道路一般都有15~30%的红线宽度作为绿化带, 游览性道路、滨河路及有美化要求的道路, 绿化带宽度将更大。绿化带内的排水问题, 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着城市对绿化指标的不断提高, 对各级城市道路绿化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所以绿带设计中应考虑排水问题, 最好采用两边及底部用砼封闭, 中间设置中400 的渗沟, 每隔40m 左右设置集水井, 并用中400 管接出, 排人雨水系统, 同时应注意管底应比雨水井内最高水位高出200mm 以上, 以防雨水倒灌。
(六)市政道路排水井盖设计
针对井体受压下沉,引起井盖的下沉,最终造成路面的下陷与不平,车辆驶过时下沉变形发出震动的响声,对市政道路及行车造成一定的影响。大修过程中车行道现状排水井盖全部更换为可调试防沉降井盖,可调试防沉降井盖与井体连接的方式为承插式,井盖法兰式上盘面嵌入井体旁边的沥青面层,成为路面的一部分,将井盖负荷直接分散到路面结构层,使井体所承受的负荷减少80% 以上,防止井体受压沉降;人行道上现状排水井盖更换为装饰填充井盖,更换井盖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七)雨水口位置的设置及雨水出处
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性无疑是最重要的。在城市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最常发生的是很多路段地面积水严重,一部分是由于车辆超载致使路面损毁、坑洼不平造成的积水。一部分是因为设计人员雨水口设置的随意性,教条的根据规范20 至40 米设置一个雨水口,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雨水口的收水功能,造成沿街单位、居住小区出入口、道路交汇处积水现象严重。另一部分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雨水口未做到路面标高最低处。解决方法:根据现状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雨水口,且雨水口宜于设置在汇水点和截水点上,如道路汇水点、街道的最低处、十字路口处应根据道路坡向设置在低处,雨水口不宜设置在地势高的地方、道路转弯曲线段;对于现状雨水口高于路面,收水条件差的,进行改造。
结束语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内容复杂,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综合考慮路基、路面结构内部和路表面的排水、绿化带处排水、立交排水等各个方面,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参考文献:
(I)袁建平,方正.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1).
(II)邓蕾.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浅谈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09(14).
(III)蒋育红,过秀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0)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市政道路是一个城市交通的灵魂,城市道路的好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道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道路出现问题将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城市市政道路排水对于城市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影响很大, 道路设计中不仅要重视道路路面水的排除, 对于道路路基排水、绿化带处排水、立交处地下水位的降低等也不容忽视。实践证明综合运用排水措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城市排水系统中, 解决各部分的排水问题, 将城市道路各部位排水均作相应的规定,确保交通枢纽的畅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城市道路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对于道路排水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在我国,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主要是:为保证行车安全、改善城市卫生环境、避免路面破损,及时有效的收集、输送、排除城市雨水,同时为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还需及时排除生活污水和生产中各种废水。
(二)道路排水设计的内容
道路排水设计一般包含两类:第一类排水是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设计通常采用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段,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第二类排水是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
设计一般包括:
1)路面水:通过道路横坡、急流槽、边沟及排水构造物等形成完整排水系统把路面水收集并排出路基范围:对于超高路段,可通过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处的中央排水沟和横向排水管等排出路面水,或通过中央分隔带开豁口方法把超高路段外侧路面水排到路面另外一侧并通过路面横坡排出。
2)下渗水:一是中央分隔带下渗水,可通过在中央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盲沟收集,并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将下渗水排出路基;二是路肩下渗水,一般处理方法为在路肩设置纵向渗沟,并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
(三)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 道路要实现其交通功能, 首先需要一个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较好的路基基础。路基位于路面结构以下, 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 正确处理好路基排水, 对于道路的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
1)对于潮湿路基, 含水量不是太高, 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 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 将路基水收集到排水沟内, 通过吸水泵排走, 从而疏干路基。
2)对于过湿路基, 无法进行碾压、晾晒的, 可采取换填方式进行处理, 如抛石挤淤、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
3)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汇集在地势最低处的地面水。
4)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 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5)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特别是在下穿式立交中易形成盆地地形,降雨时造成路面积水。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要充分重视下立交处道路路基排水问题。
(四)路面排水设计
车行道排水设计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两种方式。当车道宽度较宽时,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可以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来收集路面水,然后通过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人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人排放水体中。
人行道排水设计:
1)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人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
2)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并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
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由于路面面层存在孔隙,地表水除大部分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有少量会通过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降低路基强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1)严格施工管理,道路每结构层均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每一层都形成一个排水坡度,保证及时将各结构层水排入道路两侧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
(2)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转为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
(3)设置排水层。在多雨地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层下设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木布,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
(五)绿化带处排水设计
绿化带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城市道路一般都有15~30%的红线宽度作为绿化带, 游览性道路、滨河路及有美化要求的道路, 绿化带宽度将更大。绿化带内的排水问题, 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着城市对绿化指标的不断提高, 对各级城市道路绿化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所以绿带设计中应考虑排水问题, 最好采用两边及底部用砼封闭, 中间设置中400 的渗沟, 每隔40m 左右设置集水井, 并用中400 管接出, 排人雨水系统, 同时应注意管底应比雨水井内最高水位高出200mm 以上, 以防雨水倒灌。
(六)市政道路排水井盖设计
针对井体受压下沉,引起井盖的下沉,最终造成路面的下陷与不平,车辆驶过时下沉变形发出震动的响声,对市政道路及行车造成一定的影响。大修过程中车行道现状排水井盖全部更换为可调试防沉降井盖,可调试防沉降井盖与井体连接的方式为承插式,井盖法兰式上盘面嵌入井体旁边的沥青面层,成为路面的一部分,将井盖负荷直接分散到路面结构层,使井体所承受的负荷减少80% 以上,防止井体受压沉降;人行道上现状排水井盖更换为装饰填充井盖,更换井盖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七)雨水口位置的设置及雨水出处
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性无疑是最重要的。在城市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最常发生的是很多路段地面积水严重,一部分是由于车辆超载致使路面损毁、坑洼不平造成的积水。一部分是因为设计人员雨水口设置的随意性,教条的根据规范20 至40 米设置一个雨水口,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雨水口的收水功能,造成沿街单位、居住小区出入口、道路交汇处积水现象严重。另一部分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雨水口未做到路面标高最低处。解决方法:根据现状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雨水口,且雨水口宜于设置在汇水点和截水点上,如道路汇水点、街道的最低处、十字路口处应根据道路坡向设置在低处,雨水口不宜设置在地势高的地方、道路转弯曲线段;对于现状雨水口高于路面,收水条件差的,进行改造。
结束语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内容复杂,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综合考慮路基、路面结构内部和路表面的排水、绿化带处排水、立交排水等各个方面,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参考文献:
(I)袁建平,方正.城市立交道路排水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1).
(II)邓蕾.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浅谈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09(14).
(III)蒋育红,过秀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