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将班级与团支部的工作素养、目标意识结合,形成以团支部为主导,班委会为主要执行机构的一体化工作,使“班团一体化”成为当代高校的重点工作。而如何才能高效率的建成高校“班团一体化”,发挥出“班团一体化”的最大作用,提高班级与团支部的凝聚力,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这对各高校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班团一体化;高校;团支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增强团员思想意识、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共青团和教育部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班团一体化”建设,并明确提出班长兼任团支部书记或者团支部书记兼任副班长的制度。而想要在高校真正实行这种“班团一体化机制”,使他切合实际的运营,则是要采取一些行动将这种机制建立,加快高校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将思想政治贯穿到班级中。
一、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班团学生干部职责分工不明确
大多数高校里,因大部分时候辅导员、班主任往往是单独与班长对接,团总支书记与团支书对接。辅导员、班主任或团总支书记未能使团支部委员和班级委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及分工。导致班长、团支书工作比较繁忙,团支部委员和班级委员比较空闲,工作无法正常分配到各个学生干部身上。造成一些班长、团支书独自揽事、熬夜完成或者是敷衍、草率完成的局面。由于有些班长、团支书认知思维等问题,班委、团支部成员对工作区分认识不清、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混淆工作,经常出现一些工作交叉、工作重复的局面,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班团建设不够成熟。
(二)學生干部责任心不够、班团地位发展不均衡
现在高校中“95后”和“00后”可以说是各占一半,而其实这些青少年才刚刚步入社会,所谓的一些观念问题还处于一个建立状态,需要指导和带领。而现在大部分同学是独生子女,就是在全家人的宠爱下成长的,这也导致大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带着一股“惰性”。而作为学生干部,最重要的是能力、责任心及奉献,若不具备是无法胜任学生干部的工作。而且许多同学认为,一个班级中,最重要的是班长,其次才是团支书,团支部委员的地位是低于班级委员的,团支部是为了班级服务。且团支部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团员开展,而班委的工作则是针对所有学生展开的,且工作内容也更加贴近于学生本身,这就弱化了团支部的作用,使班团地位发展不平衡。
(三)班、团分化管理,班委、团支委之间缺乏沟通
班级工作分为团支部工作和班级日常工作,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一般是由班主任、辅导员与班长进行交接,再由班长向班委进行下传,而团学工作则是由团委与团支书进行对接,然后再由团支书传达给团支部委员。班委和团支部委员只专注于自己所需完成的工作,泾渭分明,缺乏沟通与交流,在有共同任务时,会有很多盲区,很多工作并不能落到实处,例如:班级工作,是由班委主导,大多数班委一锤定音,没有团支部委员的参与。而团支部委员商议团活动,也无班委的参与。班级分化管理严重,不利于班级发展和建设。
(四)班团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班级与团支部活动是一个增强班级凝聚力的载体,但现在的班团活动,形式单一、不够新颖,过程也比较枯燥。像班级活动主要是以管理教育为主,团日活动则主要以思想教育为主。但由于过程都是比较枯燥,内容比较乏味,往往大多数班级会选择进行一些传统的说教式,不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二、强化“班团一体化”的建设
(一)明确班委与团支部之间的关系
团支部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思想工作,班委主要职责是学生的日常管理,二者是一体,缺一不可。团支部在引领青年政治思想,青年团、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关心青年利益、联系青年群众、发挥带头作用等方面做好主导作用,在班级等事物方面做好辅助与监督作用;在评奖评优、困难生认定、学分建设、生活保障等方面班委做好主导作用,在团的工作方面做好辅助工作。同时加强各学生干部之间联系,明确分工,互相配合。
(二)加强活动融合
将班级任务整合,进行统一安排,避免活动冲突、重复,减轻同学们的负担,例如班级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并与团课、团员评议等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在开展班团活动时,做好宣传,加强思想引领,将活动的主题思想更好地融合在活动中,吸引同学们主动参加活动。班团活动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团活动的价值提高,对班级同学了解共青团、提高班级整体团学素养、提高活动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把“新鲜”化为内在
“班团一体化”作为团支部建设的新形式,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束之高阁,要将其落实到日常的基层团支部建设中去,因此团委、学工部门应互相配合,制定将完善的考核制度、民主制度、会议制度。同时应保持创新,随时将一些新的制度、措施和方法,融入到基础团支部管理中去。
(四)规范工作流程
加强团支部委员和班委的理论学习,制定《班团建设章程》,确定团支部委员会在班级的地位和作用。定期召开班委和团支部委员联席会议,对班级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进行讨论,对班级出现突发问题,共同解决。
(五)干部一体化
班级建设的主要载体在于学生干部的建设,想要真正做到、做好“班团一体化”,就要先做好学生干部一体化。虽然实际上各个学生干部的分工泾渭分明,但实际工作中是可以相互询问意见,相互交流,提高同学们对班委、团支委的认同感。而从学生干部的层面来说,一支品学兼优的学生队伍与一支普通的学生队伍相比,品学兼优的学生队伍更能发挥带头作用,更好地促进班风建设。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干部的考核要求需严格,督促学生干部认真学习,共同进步,加强干部队伍的优化,推进班级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翟,胡吉.构建高校基层班团组织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5):27-28.
[2]茅佳.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运行机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6):245.
关键词:班团一体化;高校;团支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增强团员思想意识、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共青团和教育部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班团一体化”建设,并明确提出班长兼任团支部书记或者团支部书记兼任副班长的制度。而想要在高校真正实行这种“班团一体化机制”,使他切合实际的运营,则是要采取一些行动将这种机制建立,加快高校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将思想政治贯穿到班级中。
一、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班团学生干部职责分工不明确
大多数高校里,因大部分时候辅导员、班主任往往是单独与班长对接,团总支书记与团支书对接。辅导员、班主任或团总支书记未能使团支部委员和班级委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及分工。导致班长、团支书工作比较繁忙,团支部委员和班级委员比较空闲,工作无法正常分配到各个学生干部身上。造成一些班长、团支书独自揽事、熬夜完成或者是敷衍、草率完成的局面。由于有些班长、团支书认知思维等问题,班委、团支部成员对工作区分认识不清、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混淆工作,经常出现一些工作交叉、工作重复的局面,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班团建设不够成熟。
(二)學生干部责任心不够、班团地位发展不均衡
现在高校中“95后”和“00后”可以说是各占一半,而其实这些青少年才刚刚步入社会,所谓的一些观念问题还处于一个建立状态,需要指导和带领。而现在大部分同学是独生子女,就是在全家人的宠爱下成长的,这也导致大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带着一股“惰性”。而作为学生干部,最重要的是能力、责任心及奉献,若不具备是无法胜任学生干部的工作。而且许多同学认为,一个班级中,最重要的是班长,其次才是团支书,团支部委员的地位是低于班级委员的,团支部是为了班级服务。且团支部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团员开展,而班委的工作则是针对所有学生展开的,且工作内容也更加贴近于学生本身,这就弱化了团支部的作用,使班团地位发展不平衡。
(三)班、团分化管理,班委、团支委之间缺乏沟通
班级工作分为团支部工作和班级日常工作,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一般是由班主任、辅导员与班长进行交接,再由班长向班委进行下传,而团学工作则是由团委与团支书进行对接,然后再由团支书传达给团支部委员。班委和团支部委员只专注于自己所需完成的工作,泾渭分明,缺乏沟通与交流,在有共同任务时,会有很多盲区,很多工作并不能落到实处,例如:班级工作,是由班委主导,大多数班委一锤定音,没有团支部委员的参与。而团支部委员商议团活动,也无班委的参与。班级分化管理严重,不利于班级发展和建设。
(四)班团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班级与团支部活动是一个增强班级凝聚力的载体,但现在的班团活动,形式单一、不够新颖,过程也比较枯燥。像班级活动主要是以管理教育为主,团日活动则主要以思想教育为主。但由于过程都是比较枯燥,内容比较乏味,往往大多数班级会选择进行一些传统的说教式,不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二、强化“班团一体化”的建设
(一)明确班委与团支部之间的关系
团支部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思想工作,班委主要职责是学生的日常管理,二者是一体,缺一不可。团支部在引领青年政治思想,青年团、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关心青年利益、联系青年群众、发挥带头作用等方面做好主导作用,在班级等事物方面做好辅助与监督作用;在评奖评优、困难生认定、学分建设、生活保障等方面班委做好主导作用,在团的工作方面做好辅助工作。同时加强各学生干部之间联系,明确分工,互相配合。
(二)加强活动融合
将班级任务整合,进行统一安排,避免活动冲突、重复,减轻同学们的负担,例如班级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并与团课、团员评议等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在开展班团活动时,做好宣传,加强思想引领,将活动的主题思想更好地融合在活动中,吸引同学们主动参加活动。班团活动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团活动的价值提高,对班级同学了解共青团、提高班级整体团学素养、提高活动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把“新鲜”化为内在
“班团一体化”作为团支部建设的新形式,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束之高阁,要将其落实到日常的基层团支部建设中去,因此团委、学工部门应互相配合,制定将完善的考核制度、民主制度、会议制度。同时应保持创新,随时将一些新的制度、措施和方法,融入到基础团支部管理中去。
(四)规范工作流程
加强团支部委员和班委的理论学习,制定《班团建设章程》,确定团支部委员会在班级的地位和作用。定期召开班委和团支部委员联席会议,对班级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进行讨论,对班级出现突发问题,共同解决。
(五)干部一体化
班级建设的主要载体在于学生干部的建设,想要真正做到、做好“班团一体化”,就要先做好学生干部一体化。虽然实际上各个学生干部的分工泾渭分明,但实际工作中是可以相互询问意见,相互交流,提高同学们对班委、团支委的认同感。而从学生干部的层面来说,一支品学兼优的学生队伍与一支普通的学生队伍相比,品学兼优的学生队伍更能发挥带头作用,更好地促进班风建设。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干部的考核要求需严格,督促学生干部认真学习,共同进步,加强干部队伍的优化,推进班级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翟,胡吉.构建高校基层班团组织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5):27-28.
[2]茅佳.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运行机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