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教学情况,老师应该改变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看法,将实际生活看做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将体验式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因此,本文将分析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以及运用生活实际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
实际生活是道德与法治存在的基础,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比教材中列举的例子更让学生有熟悉感,也更能让学生接受,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与学生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相结合,更有利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问题分析
1.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忽视体验式教学作用
在大多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还是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老师在讲台上把知识点和学生讲解,然后组织几次考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是这类教学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多的应该是实践。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老师的教学经验方面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大部分老师都是其他学科的任教老师,并不是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除了缺乏一定的道德与法理的知识之外,对于体验式教学也不大了解,这就导致了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一直没能取得较大的进展。教师在教学中缺少了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这让学生对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情况不能正确的了解,不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正确掌握。
2.学生活动空间受限限制,教学进度相对较慢
道德与法治应该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接触的是非观念应该相较于低年级更加的深入,学生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实践学习,学会用法律和道德去约束自己和保护自己。但是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学生的活动范围大多还是在教室内,活动空间较小使得一些教学活动不能很好的开展,老师也很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而且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秩序问题也是导致教学进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有效的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进度仍是现在小学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策略分析
1.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设道德法治情景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到教育界之后,多媒体等就成为教学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丰富多彩的知识储备和形式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对创设教学情境方面。老师在进行情景创设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查找一些相关的起到补充作用的视频资料或者是文字材料,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深刻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比如,老师在和学生讲解公益这方面的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视频资料,电影和纪录片更能起到视觉的震撼效果,《村小的孩子》、《归途列车》纪录片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志愿者的工作以及公益事业的价值所在,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公益给接受帮助的人所带来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在别人的故事中充实自己,约束自己的道德。
2.从实际生活出发,充实教材教学内容
道德和法治本身就是用来约束和保护自身的,老师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把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作为典型案例。比如,老师在讲解《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列举的生活方面的例子就很多,学生在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发现和自己在教材中学习的知识相关联,然后自己去分析和理解。比如,公交车就是体现公共生活的一面镜子,学生对其也不陌生,老师先问学生他们对于坐公交车的规则有哪些?学生知道的可能有要帮老爷爷老奶奶或者是行动不便的让座,或者是不能大声喧哗。但是老师还要让学生知道,易燃易爆的物品或者是抽烟等都不能被带入公交车内,这不仅是道德的问题,也是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学生除了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还应该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3.小组分工加强体验,贯彻体验式教学
在班级学习中,每位同学都是一个集体的一员,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并且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而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对于道德和法律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五年级的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成型阶段,老师要对其中不太正确的地方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每次老师针对一个案例进行讲解之后,小组之间成员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的思想会互相影响,可以了解到不同角度的想法,同伴对于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影响是很大的。
结语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以及策略的提出可以看出,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作用的。体验式教学有效的让教材的知识内化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现实案例的分析还有和同学的讨论掌握了运用的实际情况,并且树立了正確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周军堂.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268-269.
[2]谢火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应当强化情境教学[N]. 汕尾日报,2021-06-26(003).
[3]宋月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题大情境的创设[J].教学与管理,2021(17):44-46.
[4] 陶欣慧.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实践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49-150.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
实际生活是道德与法治存在的基础,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比教材中列举的例子更让学生有熟悉感,也更能让学生接受,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与学生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相结合,更有利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问题分析
1.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忽视体验式教学作用
在大多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还是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老师在讲台上把知识点和学生讲解,然后组织几次考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是这类教学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多的应该是实践。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老师的教学经验方面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大部分老师都是其他学科的任教老师,并不是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除了缺乏一定的道德与法理的知识之外,对于体验式教学也不大了解,这就导致了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一直没能取得较大的进展。教师在教学中缺少了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这让学生对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情况不能正确的了解,不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正确掌握。
2.学生活动空间受限限制,教学进度相对较慢
道德与法治应该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接触的是非观念应该相较于低年级更加的深入,学生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实践学习,学会用法律和道德去约束自己和保护自己。但是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学生的活动范围大多还是在教室内,活动空间较小使得一些教学活动不能很好的开展,老师也很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而且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秩序问题也是导致教学进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有效的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进度仍是现在小学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策略分析
1.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设道德法治情景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到教育界之后,多媒体等就成为教学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丰富多彩的知识储备和形式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对创设教学情境方面。老师在进行情景创设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查找一些相关的起到补充作用的视频资料或者是文字材料,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深刻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比如,老师在和学生讲解公益这方面的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视频资料,电影和纪录片更能起到视觉的震撼效果,《村小的孩子》、《归途列车》纪录片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志愿者的工作以及公益事业的价值所在,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公益给接受帮助的人所带来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在别人的故事中充实自己,约束自己的道德。
2.从实际生活出发,充实教材教学内容
道德和法治本身就是用来约束和保护自身的,老师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把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作为典型案例。比如,老师在讲解《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列举的生活方面的例子就很多,学生在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发现和自己在教材中学习的知识相关联,然后自己去分析和理解。比如,公交车就是体现公共生活的一面镜子,学生对其也不陌生,老师先问学生他们对于坐公交车的规则有哪些?学生知道的可能有要帮老爷爷老奶奶或者是行动不便的让座,或者是不能大声喧哗。但是老师还要让学生知道,易燃易爆的物品或者是抽烟等都不能被带入公交车内,这不仅是道德的问题,也是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学生除了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还应该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3.小组分工加强体验,贯彻体验式教学
在班级学习中,每位同学都是一个集体的一员,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并且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而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对于道德和法律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五年级的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成型阶段,老师要对其中不太正确的地方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每次老师针对一个案例进行讲解之后,小组之间成员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的思想会互相影响,可以了解到不同角度的想法,同伴对于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影响是很大的。
结语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以及策略的提出可以看出,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作用的。体验式教学有效的让教材的知识内化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现实案例的分析还有和同学的讨论掌握了运用的实际情况,并且树立了正確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周军堂.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268-269.
[2]谢火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应当强化情境教学[N]. 汕尾日报,2021-06-26(003).
[3]宋月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题大情境的创设[J].教学与管理,2021(17):44-46.
[4] 陶欣慧.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实践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