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目标不等于目的,“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教学目标包括4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表现程度。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教学体现的是学生的学;行为动词是指学生做什么,常用“提出”“概述”“叙述”等行为动词表示;行为条件是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条件,如完成的时间、器材等;行为表现程度是要达到什么标准,如10名内学生能提出实验方案。教学设计应该有明确的、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切忌目标空泛、行为主体混乱、简单问题复杂化等。
二、研究教学对象
对学生的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对知识和知识标准的垄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资源日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对象,认识教学对象的知识需求和发展需求。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研究教学对象就要研究他们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教学。
三、确定教学内容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要始终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主干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懂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就生物知识而言,有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等,任何一类知识都不能遗漏。如在“细胞的分化”一节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化属于事实性知识;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科学术语知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则属于应用性知识。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中还存在方法性知识,如萨克斯实验的对照实验法、恩格尔曼实验所采用的实验观察法、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同位素标记法等。不同知识在教学中应适时体现,以使学生在最适宜的时间保持最佳的学习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对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适当地拓宽教材是必要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开阔眼界。
四、体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这是一个比较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可认为是“完全探究”的过程,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形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完全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串让学生熟悉这种流程。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中的恩格尔曼实验,可让学生思考:恩格尔曼提出了怎样的假设?设计了怎样一个实验来验证假设?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的科学结论是什么?我们要学习恩格尔曼实验中的哪些内容?……教师还要给学生说明恩格尔曼实验是一个“完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还有一些科学实验可能集中在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分析结论等某一个方面,即“不完全探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形式。
五、确定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就能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教学程序,但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程序一定要符合科学课程的要求,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六、创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新教材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求建立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学习内容和方式,并用一定的方式记录、评价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目标不等于目的,“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教学目标包括4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表现程度。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教学体现的是学生的学;行为动词是指学生做什么,常用“提出”“概述”“叙述”等行为动词表示;行为条件是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条件,如完成的时间、器材等;行为表现程度是要达到什么标准,如10名内学生能提出实验方案。教学设计应该有明确的、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切忌目标空泛、行为主体混乱、简单问题复杂化等。
二、研究教学对象
对学生的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对知识和知识标准的垄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资源日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对象,认识教学对象的知识需求和发展需求。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研究教学对象就要研究他们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教学。
三、确定教学内容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要始终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主干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懂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就生物知识而言,有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等,任何一类知识都不能遗漏。如在“细胞的分化”一节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化属于事实性知识;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科学术语知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则属于应用性知识。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中还存在方法性知识,如萨克斯实验的对照实验法、恩格尔曼实验所采用的实验观察法、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同位素标记法等。不同知识在教学中应适时体现,以使学生在最适宜的时间保持最佳的学习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对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适当地拓宽教材是必要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开阔眼界。
四、体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这是一个比较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可认为是“完全探究”的过程,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形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完全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串让学生熟悉这种流程。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中的恩格尔曼实验,可让学生思考:恩格尔曼提出了怎样的假设?设计了怎样一个实验来验证假设?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的科学结论是什么?我们要学习恩格尔曼实验中的哪些内容?……教师还要给学生说明恩格尔曼实验是一个“完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还有一些科学实验可能集中在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分析结论等某一个方面,即“不完全探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形式。
五、确定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就能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教学程序,但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程序一定要符合科学课程的要求,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六、创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新教材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求建立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学习内容和方式,并用一定的方式记录、评价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