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曾给予了朗读教学不同方面的要求。例如: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中,《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
语文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而这种感觉的培养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借助词义、语法规则、修辞、文法、文境、文势等等在人们头脑中逐渐固定下来的。这一固定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所以,于漪认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洪镇涛也曾指出,“朗读是语文第一教学法”。然而长期以来,很多教师要么把主要精力放在传授知识上,在课下到处查找资料,罗列众多要点,讲课时,一股脑儿把这些倾倒给学生,一讲不可收拾,形成了“满堂灌”的现象;要么认为朗读浪费时间,对提高学生的分数没有直接的帮助,尤其在应试中更是毫无用处,忽视了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实抓好朗读教学,对高中学生学好语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朗读教学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总结出不少好经验:以读代析、多读多写、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经验都离不开“读”。读,就是感知教材,特别是它可以动员各种器官来参加摄取感性材料的活动:眼看、口读、耳听、脑想。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接受信息,使文章的字、词、句、段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烙印。朗读,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过去的“读”有如小和尚念经,不解其意,而今天的“读”是有指导性的。教师要结合朗读指导、讲解,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那样读,做到口诵心惟,能够“读进去”,又能再“读出来”。所谓“读进去”,就是通过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谓“读出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只要指导得当,学生对朗读是很感兴趣的,因而就能对学习语文产生极大的积极性。加强朗读,不仅符合认识规律,也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语文能力的有力措施。
其次,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让他记住某些事实是次要的。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叶圣陶曾经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朗读,那么,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就很自然的增加了语言积累,教师就不用专门利用课时来解决生字词问题,这比专项训练要有用的多,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多读多记规范的、的书面语言,朗读准确、生动、典型的精彩诗文,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可以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带动说写能力。朗读所获得的语言积累、句法习惯,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矫正语病。所以朗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有效方法。
再次,加强朗读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教学富于感情。虽然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理解作品的内容、篇章结构、乃至字词,教师的讲解、点拨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自己去揣摩去领悟。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朗读中对文章字词的确切含义,文章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等的理解才有可能是更深切、更丰富的。学生在朗读中揣摩作品的内容、体悟作者的感情,沉醉在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跟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领会作品更深层次的意蕴,享受到作品带来的乐趣,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乐趣。《荷塘月色》是散文大师朱自清的代表作品。“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荷香”比喻成“歌声”,由嗅觉形象转化成听觉形象,朗读教学的时侯可以启迪学生去想象和联想,去体会荷香时断时续、似有似无的特点。“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把作者内心的伤感与无奈、苦闷与仿徨写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朗读这些段落就不难理解作者在朦胧清幽的月下荷塘产生的哀愁情怀,这正是那个黑暗时代作者内心的反映。朗读能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中,释放自己的感情去感受作品的魅力,这样的课堂也会是充满感情的课堂,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最后,朗读是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朗读就是将书面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特征等,发挥自己有声语言驾驭能力,充分利用二度创作的广阔空间创造性地把作品展现出来,在朗读中激发自我创造意识,把对语言和思想的认识、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所以说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审美创造的过程,朗读对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朗读,正是让学生把内涵丰富的个性特征放在文学作品中来理解、表达、释放的一种重要形式。这可以从朗读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体验。朗读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会被那种豪放宏大的宏伟气势所震憾;反之,朗读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柳咏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月……”,就会被那种纤巧细腻、清新婉约所感动。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不断加深对那些中外经典作品精彩之处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升华。
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更深入地领会词语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情感,品味作品的意境,增强语感。所以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读起来,学生应读起来,要扎扎实实地落实朗读训练,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感情、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在朗读活动中能积累名言名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气质,在朗读中体验文本之美。
参考资料:
1、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和做法》《语文学习》[J]1990年第9期。
2、吕淑湘《吕淑湘论语文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89页。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62页。
4、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
梁素琴,教师,现居新疆乌鲁木齐。
语文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而这种感觉的培养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借助词义、语法规则、修辞、文法、文境、文势等等在人们头脑中逐渐固定下来的。这一固定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所以,于漪认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洪镇涛也曾指出,“朗读是语文第一教学法”。然而长期以来,很多教师要么把主要精力放在传授知识上,在课下到处查找资料,罗列众多要点,讲课时,一股脑儿把这些倾倒给学生,一讲不可收拾,形成了“满堂灌”的现象;要么认为朗读浪费时间,对提高学生的分数没有直接的帮助,尤其在应试中更是毫无用处,忽视了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实抓好朗读教学,对高中学生学好语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朗读教学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总结出不少好经验:以读代析、多读多写、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经验都离不开“读”。读,就是感知教材,特别是它可以动员各种器官来参加摄取感性材料的活动:眼看、口读、耳听、脑想。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接受信息,使文章的字、词、句、段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烙印。朗读,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过去的“读”有如小和尚念经,不解其意,而今天的“读”是有指导性的。教师要结合朗读指导、讲解,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那样读,做到口诵心惟,能够“读进去”,又能再“读出来”。所谓“读进去”,就是通过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谓“读出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只要指导得当,学生对朗读是很感兴趣的,因而就能对学习语文产生极大的积极性。加强朗读,不仅符合认识规律,也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语文能力的有力措施。
其次,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让他记住某些事实是次要的。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叶圣陶曾经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朗读,那么,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就很自然的增加了语言积累,教师就不用专门利用课时来解决生字词问题,这比专项训练要有用的多,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多读多记规范的、的书面语言,朗读准确、生动、典型的精彩诗文,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可以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带动说写能力。朗读所获得的语言积累、句法习惯,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矫正语病。所以朗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有效方法。
再次,加强朗读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教学富于感情。虽然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理解作品的内容、篇章结构、乃至字词,教师的讲解、点拨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自己去揣摩去领悟。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朗读中对文章字词的确切含义,文章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等的理解才有可能是更深切、更丰富的。学生在朗读中揣摩作品的内容、体悟作者的感情,沉醉在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跟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领会作品更深层次的意蕴,享受到作品带来的乐趣,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乐趣。《荷塘月色》是散文大师朱自清的代表作品。“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荷香”比喻成“歌声”,由嗅觉形象转化成听觉形象,朗读教学的时侯可以启迪学生去想象和联想,去体会荷香时断时续、似有似无的特点。“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把作者内心的伤感与无奈、苦闷与仿徨写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朗读这些段落就不难理解作者在朦胧清幽的月下荷塘产生的哀愁情怀,这正是那个黑暗时代作者内心的反映。朗读能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中,释放自己的感情去感受作品的魅力,这样的课堂也会是充满感情的课堂,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最后,朗读是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朗读就是将书面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特征等,发挥自己有声语言驾驭能力,充分利用二度创作的广阔空间创造性地把作品展现出来,在朗读中激发自我创造意识,把对语言和思想的认识、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所以说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审美创造的过程,朗读对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朗读,正是让学生把内涵丰富的个性特征放在文学作品中来理解、表达、释放的一种重要形式。这可以从朗读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体验。朗读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会被那种豪放宏大的宏伟气势所震憾;反之,朗读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柳咏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月……”,就会被那种纤巧细腻、清新婉约所感动。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不断加深对那些中外经典作品精彩之处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升华。
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更深入地领会词语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情感,品味作品的意境,增强语感。所以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读起来,学生应读起来,要扎扎实实地落实朗读训练,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感情、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在朗读活动中能积累名言名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气质,在朗读中体验文本之美。
参考资料:
1、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和做法》《语文学习》[J]1990年第9期。
2、吕淑湘《吕淑湘论语文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89页。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62页。
4、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
梁素琴,教师,现居新疆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