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学习,其中课外阅读就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好的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提高,学生在课外往往不喜欢阅读,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对阅读的兴趣很小。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学会阅读,学会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一、阻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的因素
1.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我们已经推行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是学校或者说社会考察学生的基本方式还是考试,在教育部门对学校,对教师的考察中,学生课业成绩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侧重的还是应试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被视为可有可无因而被置之一边,还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课外阅读与学习无益因而公然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也使得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不少家长的观念里,课外阅读也被认为是看“闲书”,是对学习无益的事情,不少学生因为课外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而受到家长的批评或指责。
2.电视电脑等媒体的冲击。以电视、电脑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媒体对儿童的文本阅读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小学生难以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读物。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成人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多以各种作文选及各种练习册为主,深受学生喜爱的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很难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4.纯功利化的阅读观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些教师把学生的阅读目的指向好词好句的积累,指向为写作服务,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总是与词语的摘抄与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摘抄词句和写读后感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5.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体系。虽然有些教师和学校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还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无论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还是对实课内外阅读的互动研究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使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效率大打折扣。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1.为学生选好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一般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高段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中高段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兴趣比较高,可以介绍他们读一些科普读物。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想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如学了《回声》一文,就让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的声波文章。经过引导,学生会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兴趣。
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2.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学了《示儿》,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学了《将相和》,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
3.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通过开展“讲故事” “读书汇报会” “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 “剪贴册” “手抄报” “知识竞赛” “比赛查阅资料” “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因此,我们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4.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 只有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才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才能在阅读中得到快乐,提升阅读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而我们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努力: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从而不断的充实自己。
一、阻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的因素
1.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我们已经推行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是学校或者说社会考察学生的基本方式还是考试,在教育部门对学校,对教师的考察中,学生课业成绩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侧重的还是应试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被视为可有可无因而被置之一边,还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课外阅读与学习无益因而公然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也使得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不少家长的观念里,课外阅读也被认为是看“闲书”,是对学习无益的事情,不少学生因为课外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而受到家长的批评或指责。
2.电视电脑等媒体的冲击。以电视、电脑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媒体对儿童的文本阅读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小学生难以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读物。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成人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多以各种作文选及各种练习册为主,深受学生喜爱的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很难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4.纯功利化的阅读观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些教师把学生的阅读目的指向好词好句的积累,指向为写作服务,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总是与词语的摘抄与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摘抄词句和写读后感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5.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体系。虽然有些教师和学校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还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无论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还是对实课内外阅读的互动研究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使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效率大打折扣。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1.为学生选好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一般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高段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中高段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兴趣比较高,可以介绍他们读一些科普读物。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想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如学了《回声》一文,就让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的声波文章。经过引导,学生会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兴趣。
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2.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学了《示儿》,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学了《将相和》,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
3.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通过开展“讲故事” “读书汇报会” “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 “剪贴册” “手抄报” “知识竞赛” “比赛查阅资料” “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因此,我们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4.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 只有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才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才能在阅读中得到快乐,提升阅读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而我们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努力: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从而不断的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