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阐述初中物理小实验的作用,及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小实验教学对教学效果产生的积极影响,幷结合案例分析小实验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小实验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初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如:在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这几个小实验。(1)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将湿面条离开酒精灯的火焰,过一小会,当面条的火熄灭时,却发现棉布条完好无损。(2)把剥了皮的葡萄放入装有雪碧的玻璃杯中,会看见葡萄在雪碧中上浮下沉往返运动。(3)拿一个玻璃漏斗让口朝下,把一个乒乓球放到宽口处。然后迅速从细口处猛力吹气。有趣的情景出现了:在学生猜测中本应掉下的乒乓球却一直在宽口处旋转着不落下。
通过这些小实验来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
二、加强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物理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课后小实验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
如:小实验“纸锅烧水”,在没有做实验之前,有的学生认为纸容易燃烧,用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多数学生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对该实验比较感兴趣,课后都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不但证明了用纸锅能把水烧开,观察了水沸腾时的现象、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而且加深了对燃烧的条件之一──“着火点”的认识。自己总结出在常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100℃,而纸的着火点为183℃,达不到着火点,因而纸不燃烧。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加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你的步行速度有多大”“研究摩托车发动机的结构”“声控和电灯开关电路的安装”“用吸管自制笛子”“自制密度计计”等等小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愿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三、 活跃思维,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及参与性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量倍增,知识的全球化使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一个民族素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对后者而言,创新与实践可以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改变学习方式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学关注的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及生活资源,小实验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学生的奇思妙想将更有驰骋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将不断并迸发创新的火发,更能激发他们的动手动恼的参与性。
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分组让学生将纸条点燃放入玻璃锥形瓶内,立即将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玻璃瓶口,有些小组的瓶口会慢慢将鸡蛋吞入,有些小组的鸡蛋被卡在瓶口不能下去,有些小组的鸡蛋刚放到瓶口就掉下去了,经过讨论学生知道成功的要领是瓶口比鸡蛋要稍小些。让实验失败的小组再做实验,而随着实验的成功,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把问题抛出:是什么力量把鸡蛋压入瓶内的?同学思考后很快得到答案,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内的。但有同学还有疑问,是不是重力在起作用,怎样再次证明,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我发现不少同学带有矿泉水瓶,让学生把瓶子装满热水后倒掉,马上拧紧瓶盖,过了一会矿泉水瓶变瘪了,学生通过再次验证,心中的所有疑惑开了,整节课生动,活泼,自由,洋溢着浓浓的氛围,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打开了学生的智慧大门,激励学生动脑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想法,充分显示了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体验到动手,动脑的快乐。
四、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还应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经历基本的科学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如:分子引力的教学中,分子引力是微观抽象的,如果只告诉学生: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这结论,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小实验则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概念。教师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让学生记下测力计的读数。然后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接着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再让学生记下测力计的读数。比较两次读数学生自然会得到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通过小实验既使学生理解了新知识,又使学生复习浮力的知识。
重视小实验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实验里来,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又能使教学上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邢耀刚.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刍议[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1).
[2]齐万文.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18).
【关键词】初中物理 小实验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初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如:在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这几个小实验。(1)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将湿面条离开酒精灯的火焰,过一小会,当面条的火熄灭时,却发现棉布条完好无损。(2)把剥了皮的葡萄放入装有雪碧的玻璃杯中,会看见葡萄在雪碧中上浮下沉往返运动。(3)拿一个玻璃漏斗让口朝下,把一个乒乓球放到宽口处。然后迅速从细口处猛力吹气。有趣的情景出现了:在学生猜测中本应掉下的乒乓球却一直在宽口处旋转着不落下。
通过这些小实验来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
二、加强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物理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课后小实验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
如:小实验“纸锅烧水”,在没有做实验之前,有的学生认为纸容易燃烧,用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多数学生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对该实验比较感兴趣,课后都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不但证明了用纸锅能把水烧开,观察了水沸腾时的现象、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而且加深了对燃烧的条件之一──“着火点”的认识。自己总结出在常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100℃,而纸的着火点为183℃,达不到着火点,因而纸不燃烧。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加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你的步行速度有多大”“研究摩托车发动机的结构”“声控和电灯开关电路的安装”“用吸管自制笛子”“自制密度计计”等等小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愿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三、 活跃思维,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及参与性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量倍增,知识的全球化使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一个民族素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对后者而言,创新与实践可以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改变学习方式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学关注的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及生活资源,小实验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学生的奇思妙想将更有驰骋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将不断并迸发创新的火发,更能激发他们的动手动恼的参与性。
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分组让学生将纸条点燃放入玻璃锥形瓶内,立即将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玻璃瓶口,有些小组的瓶口会慢慢将鸡蛋吞入,有些小组的鸡蛋被卡在瓶口不能下去,有些小组的鸡蛋刚放到瓶口就掉下去了,经过讨论学生知道成功的要领是瓶口比鸡蛋要稍小些。让实验失败的小组再做实验,而随着实验的成功,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把问题抛出:是什么力量把鸡蛋压入瓶内的?同学思考后很快得到答案,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内的。但有同学还有疑问,是不是重力在起作用,怎样再次证明,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我发现不少同学带有矿泉水瓶,让学生把瓶子装满热水后倒掉,马上拧紧瓶盖,过了一会矿泉水瓶变瘪了,学生通过再次验证,心中的所有疑惑开了,整节课生动,活泼,自由,洋溢着浓浓的氛围,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打开了学生的智慧大门,激励学生动脑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想法,充分显示了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体验到动手,动脑的快乐。
四、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还应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经历基本的科学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如:分子引力的教学中,分子引力是微观抽象的,如果只告诉学生: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这结论,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小实验则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概念。教师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让学生记下测力计的读数。然后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接着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再让学生记下测力计的读数。比较两次读数学生自然会得到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通过小实验既使学生理解了新知识,又使学生复习浮力的知识。
重视小实验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实验里来,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又能使教学上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邢耀刚.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刍议[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1).
[2]齐万文.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