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与案例剖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设科学的、可探究的、有利于学生建构的问题情境,让数学课堂教学达有效甚至高效。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案例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90-1
  一、探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启发性,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还要有挑战性,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案例1 关于一道几何概型课例的教学片段。
  例题:假如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分之間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分之间,你父亲在离开家之前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的概率是多大?
  这是我校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教师:(1)这是什么型的概率呢?(学生几乎都不用想就回答:几何概型。因为学生知道这节课正在讲几何概型的内容)。
  教师:很好,下面我们用几何概型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吧。首先可以设送报人到家时间为x,父亲离开家的时间为y。
  (2)你知道事件A发生时x,y的大小关系吗?(学生很容易想到y≥x)
  (3)你知道x,y的取值范围吗?它表示什么区域?(学生根据题意回答:6.5≤x≤7.5且7≤y≤8,学生讨论、交流后发现它表示是一个正方形区域,面积等于1)。
  教师这时画出几何图形,然后讲解:根据题意,只要点落到阴影部分,就表示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即事件A发生,所以用几何概型公式:
  P(A)=SASΩ=781=78。当课例讲完后,学生做了一道模仿例题的练习,尽管学生模仿课例建模,解完了题,但几乎没有领会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本课例的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有这个结论,条件和结论有什么联系,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等等,就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教学应进行以下改进:
  (1)以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父亲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报纸?(可以分小组讨论,用生活经验迁移课例教学,创设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学生会乐于接受)。(2)送报到家(事件A发生)的时间早于父亲离开家的时间,能用一个变量表示吗?(引导学生定性猜想,勾勒出数学模型,到此时学生就理解了为什么要建立二维坐标系)。(3)对送报人到家时间为x,父亲离开家的时间为y,如何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定量刻画,引导学生向思维深度发展,x,y之间的关系向点(区域)转化,即事件A={(x,y)︳x≤y,且6.5≤x≤7.5且7≤y≤8},它表示一个正方形区域)。(4)事件A发生在图形中如何刻画的?也就事件A发生在那里?(类比线性规划知识,引导学生正迁移,得出事件A发生在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上。至此,学生已清晰地知道为什么这道题是一个几何概型)。
  如此创设具有强烈认知冲突问题情境,使得学生思维波澜起伏,激起思维的浪花,就连后进生也容易想进来,学进去,从中尝到乐趣,在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二、适宜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适宜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趋向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促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案例2 关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片段
  我校一年轻教师首先从几个实际背景的例子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影子的例子,来思考、分析,从中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引入情境问题:
  (1)早晨阳光下,旗杆与它在地面的影子所成角度是多少?(学生都能回答:90°)
  (2)随着太阳的移动,不同位置的影子与旗杆的角度是否会发生改变?(引导学生发现旗杆始终与地面的影子保持垂直关系)
  (3)旗杆与地面内任意一条不经过旗杆位置的直线关系如何?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再发现:旗杆所在的直线与地面内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4)定义中“任意一条”能否用“无数条”来替换?(其目的用以辨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内涵)
  这个问题接连几个学生都不能回答。教师提示举反例,学生一开始也未能举出……直到教师画出图问题才得以解决。
  然后探究定理:
  请同学们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来做一个实验: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如图)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BD、DC与桌面接触)
  引入情境问题:
  (5)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6)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操作中辨析、思考折纸过程的数学本质,最后得出如图情形。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逐步爱上数学,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小山等编著.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07).
  [2]田仕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中学数学杂志(高中),2007(06).
  [3]马罗.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学,2004(0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动下,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迈向了更高阶段,其中阅读与写作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改革内容。如何将读与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当下语文教师思考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重要性,探讨了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模式,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将读写结合,实施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找寻阅读技巧,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将教学质量管理好了,才能保证学校各项管理的成功运行。这是学校管理者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  关键词:质量;研修;磨课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3-2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我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在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
摘 要:适性教育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适性教育关注的是人、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灵魂深处的情感互动,使学生被禁锢的心灵得到解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思维如一弯溪流自如流淌,使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得到充分的激发,使人性的巨大潜能得到发掘。  关键词:适性;物理课堂;三原色;现实;建构;认知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36
摘要:作为成人,作为幼儿园老师,要理解孩子的各种在成人看来很奇怪的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探索,引导孩子探索。  关键词:空间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61-2  这是一部真实的记录电影,真实地拍摄了北京郊区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幼儿园,记录了2到6岁孩子的真实生活。电影主要记录了三个个性迥异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能否恰当地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认知和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便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仅要依据教材,更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前要结合本课的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快乐;高效;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目前,很多课尾小结往往是老师主讲,草草了事,或者是虚假民主,求全求美的情景,使得小结毫无“生气”,学生毫无“灵气”,犹如最后的奄奄一息,下课前的最后哀声。如何提高课尾小结的有效性,个人认为应注意下三点:课尾的领跑点、助跑点、兴奋点。  关键词:课尾小结;领跑点;助跑点;兴奋点;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60-1  郑毓信
摘 要: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要具有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这要求我们从观察、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美术课程特有的性质,使体验式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强调了身体性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默契程度,这样更激发了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美术课堂;体验;感知;表现  中图分类号:G623.75
摘 要: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效率一直是语文教师思考的课题。本文试从四个方面作一点探讨:先读后教;先教后练;先字词句后内容评析;先教后演。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思路;先读后教;先教后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70-1  就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文言文教
摘 要: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怕写作文,问题在于无话可写,无情可抒。为完成写作任务,“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的文章便是无病呻吟。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对生活不够留心,观察不够细致,不注重素材的积累,还有很重要一点,不善于提取关键信息,选用典型材料。刘勰说“情动而辞发,理正而辞畅”,作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创作欲,让学生“身临其境”,有话可说,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意义就在于此。  关键词:
摘要:本文就对三角函数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并探究如何利用幽默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幽默教学;三角函数;解题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42-1  幽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还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数学,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高中三角函数部分,基于三角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