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上有二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和湿地。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而且在维系生命支持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为3848.55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作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同,我国政府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开展了人最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同时,我国湿地正面临着来自人类的巨大威胁,主要威胁因子有对湿地的污染、盲目围垦和改造、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导致了自然湿地数量持续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在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下,对湿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湿地的定义
对于湿地的定义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世界各国给湿地所下的定义多达50余种。目前,湿地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狭义的湿地定义强调湿地生物、土壤和水文的彼此作用,强调三大因子:湿生或水生植被、水成土壤、季节或常年淹水。狭义的定义优点在于狭义的定义符合湿地处于水陆过渡带的特殊地位,反映了多样化的湿地生境的典型性。但缺点是将紧密联系的沿岸地带和开阔水面人为地割裂开来,在管理上会出现诸多问题。
广义的湿地定义是管理者给出的定义,其中通常采川的、也最具代表性的是《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采用的是本湿地定义。根据《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微成或成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公约》的定义有利于管理者划定湿地的管理边界,有利于建立流域联系,以阻止或控制流域不同地段的人为破坏。
湿地的分类
同湿地的定义一样,由于湿地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湿地的地域性差异等原因,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的学派或学者在湿地分类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是《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共分为海洋/海岸湿地,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42种。其中海洋/海岸湿地12种、内陆湿地20种、人工湿地10种。在《湿地公约》分类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湿地资源状况,将我国的湿地分为5类34型,即近海与海岸湿地(12型)、河流湿地(4型)、湖泊湿地(4型)、沼泽湿地(9型)和人工湿地(5型)。
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因此,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而且在维系生命支持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见图1)。
1.供给功能
包括:提供食物,如水稻、鱼虾等,提供淡水,提供纤维和燃料,水能,航运和遗传物质等功能。
湿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湿地提供的直接物质产品和功能,如:动物(鱼类)、植物、航运、药品、能源等,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估计,中国约有3亿人直接或间接从湿地获取产品。
2.调节功能
包括: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质、抵御自然灾害等功能。泥炭沼泽地的面积仅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却储存着5500亿吨碳,相当于全球土壤碳储量的30%,是全世界森林碳储量的两倍。全国泥炭资源总量为46.87亿吨,其中四川省的若尔盖高原湿地的泥炭调查储量达19.5亿吨。全国的泥炭沼泽地人约固定了172亿吨碳。
3.文化功能
包括:文化多样性、精神和宗教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休闲娱乐功能等。中国古代和现代文明的许多精神遗产发生、发展于湿地,湿地是许多人宗教、信仰、美学和精神的源泉。
4.支持功能
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生境、维持现存生态系统与自然过程、水循环、物质循环等功能。
5.全球及我国的湿地价值
垒球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功能约为33.3万亿美元。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环境服务功能相当于4.9万亿美元,约占全部生态系统的14.7%,全世界所有湿地面积之和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价值相当于2.7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湿地资源状况
我国在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将湿地分为5类28型。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包括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水沼泽,红树林沼泽、海岸性咸水湖、海岸性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共12型;河流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共3型;湖泊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永久性成水湖、季节性成水湖共4型;沼泽湿地类包括藓类沼泽、草木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共8型;人工湿地类有多种型,但从面积和湿地功能的重要性考虑,全国湿地调查只调查了库塘湿地Ⅰ型。
我国湿地分布较为广泛,几乎各地都有,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湿地类型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沼泽湿地以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为多,各地河漫滩、湖滨、海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泽居多。我国的湖泊湿地主要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我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市)。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杭州湾以南以岩石性海滩为主。库塘湿地属于人工湿地,上要分布于我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北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及广东等。
中国湿地植物具有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湿地高等植物约有225科815属2276种。在中国湿地植物中,有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6种:中华水韭、宽叶水韭、水松、水杉、莼菜、长喙毛茛泽泻,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水蕨等11种。
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根据对376块重点调查湿地的威胁状况调查结果统计,我国湿地资源存在着以下主要威胁和问题:
1.湿地污染。目前,湿地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污染在很长时期内依然严重。
2.湿地开垦和改造。开垦和改造是造成我国湿地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
3.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我国湿地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现象十分严重,致使一些物种甚至趋于濒危边缘,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
4.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
5.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为在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截留水源,以及注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不关注生态用水。
6.湿地保护管理薄弱。主要包括湿地立法、机构建设、部门协作、保护投入等方面。
湿地的定义
对于湿地的定义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世界各国给湿地所下的定义多达50余种。目前,湿地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狭义的湿地定义强调湿地生物、土壤和水文的彼此作用,强调三大因子:湿生或水生植被、水成土壤、季节或常年淹水。狭义的定义优点在于狭义的定义符合湿地处于水陆过渡带的特殊地位,反映了多样化的湿地生境的典型性。但缺点是将紧密联系的沿岸地带和开阔水面人为地割裂开来,在管理上会出现诸多问题。
广义的湿地定义是管理者给出的定义,其中通常采川的、也最具代表性的是《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采用的是本湿地定义。根据《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微成或成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公约》的定义有利于管理者划定湿地的管理边界,有利于建立流域联系,以阻止或控制流域不同地段的人为破坏。
湿地的分类
同湿地的定义一样,由于湿地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湿地的地域性差异等原因,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的学派或学者在湿地分类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是《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共分为海洋/海岸湿地,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42种。其中海洋/海岸湿地12种、内陆湿地20种、人工湿地10种。在《湿地公约》分类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湿地资源状况,将我国的湿地分为5类34型,即近海与海岸湿地(12型)、河流湿地(4型)、湖泊湿地(4型)、沼泽湿地(9型)和人工湿地(5型)。
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因此,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而且在维系生命支持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见图1)。
1.供给功能
包括:提供食物,如水稻、鱼虾等,提供淡水,提供纤维和燃料,水能,航运和遗传物质等功能。
湿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湿地提供的直接物质产品和功能,如:动物(鱼类)、植物、航运、药品、能源等,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估计,中国约有3亿人直接或间接从湿地获取产品。
2.调节功能
包括: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质、抵御自然灾害等功能。泥炭沼泽地的面积仅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却储存着5500亿吨碳,相当于全球土壤碳储量的30%,是全世界森林碳储量的两倍。全国泥炭资源总量为46.87亿吨,其中四川省的若尔盖高原湿地的泥炭调查储量达19.5亿吨。全国的泥炭沼泽地人约固定了172亿吨碳。
3.文化功能
包括:文化多样性、精神和宗教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休闲娱乐功能等。中国古代和现代文明的许多精神遗产发生、发展于湿地,湿地是许多人宗教、信仰、美学和精神的源泉。
4.支持功能
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生境、维持现存生态系统与自然过程、水循环、物质循环等功能。
5.全球及我国的湿地价值
垒球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功能约为33.3万亿美元。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环境服务功能相当于4.9万亿美元,约占全部生态系统的14.7%,全世界所有湿地面积之和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价值相当于2.7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湿地资源状况
我国在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将湿地分为5类28型。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包括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水沼泽,红树林沼泽、海岸性咸水湖、海岸性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共12型;河流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共3型;湖泊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永久性成水湖、季节性成水湖共4型;沼泽湿地类包括藓类沼泽、草木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共8型;人工湿地类有多种型,但从面积和湿地功能的重要性考虑,全国湿地调查只调查了库塘湿地Ⅰ型。
我国湿地分布较为广泛,几乎各地都有,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湿地类型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沼泽湿地以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为多,各地河漫滩、湖滨、海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泽居多。我国的湖泊湿地主要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我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市)。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杭州湾以南以岩石性海滩为主。库塘湿地属于人工湿地,上要分布于我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北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及广东等。
中国湿地植物具有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湿地高等植物约有225科815属2276种。在中国湿地植物中,有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6种:中华水韭、宽叶水韭、水松、水杉、莼菜、长喙毛茛泽泻,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水蕨等11种。
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根据对376块重点调查湿地的威胁状况调查结果统计,我国湿地资源存在着以下主要威胁和问题:
1.湿地污染。目前,湿地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污染在很长时期内依然严重。
2.湿地开垦和改造。开垦和改造是造成我国湿地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
3.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我国湿地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现象十分严重,致使一些物种甚至趋于濒危边缘,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
4.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
5.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为在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截留水源,以及注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不关注生态用水。
6.湿地保护管理薄弱。主要包括湿地立法、机构建设、部门协作、保护投入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