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瑶族服饰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龙胜瑶族服饰以其精湛的手工艺和文化底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龙胜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早在东汉初年,瑶族先民就活动在古称桑江的这块偏僻土地上。勤劳智慧的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活动中,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浓郁的传统文化。龙胜瑶族的服饰特征在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写有:桑江寨瑶人,妇人椎髻临额,上衫下裙,斑斓勃翠,惟其上衣斑纹极细,俗所尚也。卷六(瑶斑布)云:“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挟布,而溶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入蓝中,布即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瑶人著也。”可见瑶族人民很久以前就已经熟练掌握镂花蜡染技艺,至今“红瑶”蜡染工艺仍兴而不衰。



  龙胜瑶族主要分布在龙脊镇、泗水乡、江底乡、马堤乡,三门镇、龙胜镇、平等镇等。龙胜瑶族服饰以“红瑶”“盘瑶”最具代表性。
  “红瑶”服饰,男子喜着青衣青裤,女子喜好五色。女饰以五彩斑斓、鲜艳精美著称,上衫下裙,上衣花多,有饰衫、花衣、青衣和双衣四种,双衣多为老年妇女穿。



  “红瑶”妇女上衣纹饰繁复,富有想象力,它与刺绣、机绣不同,工艺别具一格,既不需要描图打稿,也不需要模具,全凭一双慧眼,一双巧手。先在底布上按纱路经纬线确定图案位置,然后用各种丝线挑绣出绚丽多姿的图案,有些花纹包含寓意,不可或缺。“红瑶”妇女上衣以玫瑰红、大红两种颜色为主色调。整件衣服用蚕丝挑绣而成,花衣上绣有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等图案。这是“红瑶”妇女在劳动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认识描绘,充分体现了瑶族妇女的聪明才智。
  “红瑶”妇女服饰配件多种多样,有包头布、包肚、腰带、围裙、围裙带、东摆、裙摆、脚绑、脚绑带、花鞋和银质制品等,各种配件制作精致,式样灵巧。



  “红瑶”服饰的主要传统工艺有挑花、织花和蜡染三种技艺。挑花、织花为瑶家妇女必备的女工手艺。瑶家姑娘长到十二三岁时,就跟着母亲学习挑花、织花。掌握这种技艺必须眼好、手巧、心细。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精湛的工艺堪称瑶家一绝。瑶家的挑花、织花和蜡染没有文字记载,没有图案样式,全凭口口相传、言传身教,从而世代传承下来。



  “盘瑶”妇女的服饰由头巾、上衣、坎肩、围裙、腰带等组成。头巾一般为一丈二尺长,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少女头巾以浅色印花和红色为主,象征妙龄如花,青春红似火,又是未婚的标志。中年妇女多用蓝色,寓意洁朗如天,纯情似水。老年妇女则用青色,表示庄重稳健,青松不老。上衣除领口、衣脚、袖筒有刺绣外,其他部位少见绣花,看上去朴素而庄重。布衣扣五对(三对三颗的排扣、两对单扣),象征五神临门。搭肩,也称坎肩,用若干层布料叠成,呈半边月形状,搭在肩上既具装饰美,又有实用价值。挑重担、背背篓时,能减轻对肩膀的重压和摩擦,避免衣饰磨损,可谓别具匠心。围裙用珍珠银链点缀装饰,光彩夺目,行走在山间小道,只闻环佩叮当。裙边饰以山峦图案,意在山峦之中安居乐业。围裙的中央不绣花草,表示心地纯洁。围裙带是用多色丝线手工织成的花带,宽四厘米,长一米,围裙两端各系一条。腰带是用手工织成的花带,宽约六寸,长约六尺。中部用浓艳的红色,寓意心中炽热。两端绣花草飞禽,缀上银珠,束结在身后,宛如花开并蒂。裤脚边绣约五寸高的奇形花样,构图浪漫。盘瑶妇女的服饰从上到下配合得十分得体,完美和谐,丽而不俗,娇而不浮,且多有寓意,表现了“盘瑶”妇女的聪明才智,是具有欣赏价值的民族工艺品。





  瑶族服饰的图案花纹大多绣在袖口、裤脚、胸襟、腰带、头帕的边缘。这些服饰图案安排不但美观炫目,而且起到加固衣服边角的作用。这种实用与装饰的自然结合,经过加工,形成了经久耐用的装饰品。
  瑶族妇女绣花的针法都采用反面繡法,这是传统挑花技巧的突出特点,挑绣时不看正面,而看反面运针,但正面却显得十分平整,纹路线条十分清晰,图案栩栩如生。挑绣的图案都是自然界物景,反映了瑶族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学术价值。瑶族熟练的织衣技艺,不需看样,凭着脑子的构思和记忆,织出各种花纹图案,并按花纹需要有少许经纬线隐露交叉,把图案衬托得更加鲜明,更加清晰、美观。远看一片鲜红,近看色彩缤纷,形象逼真,引人注目。



  瑶族精致的绣衣裙令人惊叹不已,蜡染的手工艺也与织花、刺绣一样为人们称道,堪称瑶家一绝。绝就绝在它没有文字记载,没有图案样式,也不须勾画草图,全凭想象就直接手掐质布制作。而后在靛缸里拿出,洗净晒干后就是一件花纹图案组合得天衣无缝的美丽艺术精品,这不能不让人佩服瑶族妇女这种天生的艺术感。
  随着瑶山与山外的交流,瑶族女子制成的蜡染早走出瑶乡,进入城市,用途更广泛了。有的还登上了艺术的殿堂,成为高雅的装饰艺术品,美化人们的生活。
其他文献
父母都是近八十的人了,为备一趟早油茶,得筹备两天。头天晚上,阿妈花上几个小时把茶料焙炒脆干,用保鲜膜小心密封好,才放心睡去。第二天清晨,天麻麻亮,就起来熬制油茶汤。火淬烧着锅,锅里的山泉水裹挟着茶叶扑哧翻滚近一两个时辰,等熬到汁汤金黄,用汤匙舀茶汤啜一小口,初含在口中涩苦生津、吞喉顿生甜味为茶汤之上品。  阿爸在阿妈打油茶之前,必须为打油茶备好柴火,在阿妈打油茶时当好火头军,并负责召集喝茶客。以前
期刊
匏颈龙舞,又称舞龙头,侗语为“龙国虽”,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一带侗族群众开展的传统民俗活动,世代相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匏颈龙舞于2012年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侗族自古就有以龙为元素的民间舞蹈。侗族的图腾以龙为主神,龙是吉祥的象征和避邪的神物。匏颈龙舞是侗族民间特有的龙舞形式,其舞蹈的艺术形式同样受龙图腾的影响。  匏颈龙舞为中华舞龙的一种类型。
期刊
中共成立到今天,至今已有一百年;  经历风吹和雨打,历经沧海变桑田。  南湖红船刚开启,当年建党写传奇;  满天阴霾挡不住,长风破浪会有时。  当年为民求解放,红船不怕风雨狂;  历经百年沧桑后,队伍变大又变强。  时光逝去快如箭,转眼已经满百年;  党员队伍在壮大,星星之火已燎原。  当年抗日护国土,党是人民主心骨;  为了人民得解放,仁人志士抛头颅。  当年抗战多艰难,浴血奋战过险关;  党救
期刊
木棉花開红似火,壮乡儿女爱唱歌;  歌颂伟大共产党,歌唱富强新中国。  斑鸠爱下芝麻地,画眉爱站高树枝;  壮乡人民最爱党,好比禾苗爱露珠。  中共建党一百年,祖国处处换新颜;  心中歌儿献给党,真是越唱心越甜。  建党百年好欢欣,庆祝大会在北京;  习总书记来讲话,阵阵掌声像雷鸣。  千歌万曲献给党,百年华诞好时光;  祝愿我党更强大,祝福祖国更辉煌。  十月革命炮声响,红星照耀在东方;  成立
期刊
摘 要:目前经济层次多样化,人力资源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优势资源。在财务管理领域中,企业多倾心于应用型、创新型、决策型和综合型人才。为此,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可以将培养目标体现为培养具有以上专业素质的高级人才。而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其在实践课相关领域改革的成效,也决定着其能否发挥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社会功能。文章在分析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实践课教育改革的几个方法,旨在为
期刊
最初听朋友讲起张家塘苗寨时,我还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务工。之所以我们会谈起张家塘来,是因为她上传在朋友圈中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好奇。朋友向来爱花,九张图片中有六张拍的是正逢花期的非洲菊,另外三张是清澈见底的河水,错落有致的木楼,以及木楼背后连绵起伏的青山。朋友没有显示定位,只用了四个字进行说明——“花韵苗寨”。我便问她:“这是什么地方?”  朋友当时卖了个关子,说那里有青山、瀑布、幽径、木楼,还有田园风光
期刊
亮开金嗓赞美党,山歌出口甜比糖;  我们过上好日子,党的恩情永不忘。  中国革命胜利前,“三座大山”压在肩;  嘉兴南湖灯光亮,跟党走出光明天。  一九四九那年秋,红旗飘飘扬九州;  大江南北齐欢唱,人民翻身得自由。  五零六零解放初,吃饭不见一點肉;  红薯芋头拌野菜,几颗黄豆拌稀粥。  七零八零也是苦,等到过节才有肉;  能吃饱饭不挨饿,日子过得蛮舒服。  八十年代春雷响,包产到户歌声扬;  
期刊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这里苍山如海,气势磅礴,河溪纵横,地貌万千,素有“万山环峙,五水分流”之说。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那如诗如画的景色,如一帧帧精致的唯美照片,无须粉黛便轻轻地抓住你的眼球,攥住你的心窝,让你陶醉,流连忘返。  作为中南地区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县,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占80%,壮、汉、瑶、苗、侗等民族亲如手足,他们同住一座山,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在这个大家庭里和谐共处
期刊
民间舞蹈闹春牛是侗族人民从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一种集祈福与娱乐为一体的习俗,这项习俗从清朝乾隆年间流传至今。  据侗寨80多岁的老人说,从前,有一些贫穷的长工,他们长年累月地为地主干农活,到头来却难以养家糊口,于是,几位长工想出了一种抗争地主剥削的方式:立春这天,他们用粪箕糊上纸,画上牛的鼻子、眼睛,用镰刀篓当牛角,把一床自织的侗毯盖在舞春牛人的身上,打铜锣过街舞了起来,召来众
期刊
草龙草狮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广南村、龙胜镇上孟村、伟江乡洋湾村、江底乡建新村、乐江镇各村、三门镇花桥村等地。龙胜各族人民自汉代以来就有舞龙、舞狮的习俗。因禾苗受蝗虫危害,泛滥成灾,野猪成群肆意糟蹋庄稼,人们认为草龙是神灵的化身,能镇邪降妖、消除蝗灾;草狮是兽中之王,能驱赶野猪。起初是用竹子搭架、缝上土布,再用泥巴、黏土制成糨糊贴在架子上制成龙、狮。后来,到清朝道光年间,人们就用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