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对日本文化有过深刻的影响。而由于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致使其现代景观设计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场所性、民族气质以及时代性。本文对日本“新和风”的分析和了解,主要以佐佐木叶二为例,从中探讨其对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新和风;景观设计;启示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 言
日本现代景观建筑摆脱了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而是力图构建出普通公众身心向往的空间。景观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满足普通人的渴求。在景观设计方面有所研究的设计大师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设计师是佐佐木叶二。下面我们以他的景观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其对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
佐佐木叶二的设计理念
一、注重精神性与民族性,充分挖掘地方特色
日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常常能够让人们体验到一种独具日本特色的精神和民族气质。地方特色的表现是每件作品必不可少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此。从佐佐木叶二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这种氛围的存在,他喜欢把自然景物作为作品的主基调,例如水的露天剧场,这个剧场的现状为山谷间农业用温水池,从山丘上能够看到长沼町的中心美丽区及夕阳平原宽阔的大自然风景。佐佐木叶二在这里把地域景观的变化引入空间构成之中,人们可以在那里充分体验到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色。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能亲切体验到梦幻般映入水中的自然景色。
二、充分利用空间,使其功能最大化
通过对历史文化及自然景物的再现是每一位设计师始终遵循的设计原则。设计师所创造的作品最终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我们从佐佐木叶二的作品中能够明确地感受到他对利用空间创造的表例如:基町credo—立体回游的庭,整个商业设施区是由中央的共享空间把周边超高层的酒店、百货商店、上店街、剧场等有机的链接在一起的空间构成。景观设计在创造民间商业环境氛围的同时,作为都市广场又能起到给人们提供自由利用的开放空间的功能。
三、人与自然共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人与自然共生”这样一种概念并不只局限与视觉上的满足,同时也包括用身体去感受自然界中的一切。这就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经常出现的理念“与自然对话”。具体的表现手法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为利用者提供体验大自然的魅力的场所和机会。例如:琦玉新都心榉树广场。这个作品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主题“空中之林”和“变幻的自然与人的相会,新都市广场”。生长在都市中心建筑群中的220颗榉树林,为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一处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季相变化的场所。
四、“城”在花园中,让绿色包围城市
登美之丘总体规划通过站前广场、商业街区、住宅街区连为一体的丰富的城市开放空间,表现城市街区风貌及个性化的环境景观,并把从车站到生驹山系方面的延伸地带作为主要生活动线的景观轴线。在这条景观轴线与商业街区和住宅街区接点处配置了被绿色包围的中央广场。这个中央广场将成为生活在这个街区内的人们生活中最具魅力的集聚空间。
佐佐木叶二的“新和风”对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
中国与日本的交往源远流长,人种相同,文化相近,许多审美价值类似。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面临的现状与当初的日本也有惊人相似之处,日本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然而,中日之间文化传统结构并不完全一致。我们不能照搬西方,也不能照搬日本。只是希望以日本景观设计作为一面镜子,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本文以杭州新湖滨景区为例,对其景觀设计进行探讨:
杭州西湖新湖滨的改造是以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以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为基础,统筹考虑各种园林艺术手法,以植物造景为主,把商业街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之间的湖滨景观带建设成富有杭州地方特色和21世纪时代特征的、景观优美舒适的,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的滨湖景观带。在建设中,杭州湖滨景区的改造表现出如下几大特点:
1.注重地域性景观,凸显杭州地方特色
杭州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山环水抱、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杭州具有独特的风貌和地域文化,湖滨又是重要的景观带,是杭州城市的重要名片。设计中汲取了历史文化精华,巧妙反映到环境建设中,形成鲜明的风景区与城市结合部分绿化带独有的特色。
(1)湖滨景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由汉之金牛出水、唐时开六井、吴越之钱王祠、宋之聚景园与西湖十景、明清之十大城门、钱塘十八景,至民国后拆城墙、造公园,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遗迹和传说。规划中充分体现该景区的历史遗韵。
(2)湖滨景区具有丰富的艺术文化。中国美院近百年的历史,使该地长期浸润在艺术氛围中。规划充分发挥美院的“艺术磁铁”作用,把酒吧、画廊、咖啡厅、美术馆、艺术宫、茶艺室引入环湖绿地内部,使该地成为艺术创作、消费、欣赏、展示、保存的空间。
(3)湖滨景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杭城素为鱼米之乡、天堂胜境、民风殷实,四时八节活动多多。该景区地属城景结合地带,曾是达官贵人集中之地,也是百姓出城游湖的必经之所,蕴藏了厚重的杭州城市民俗。规划充分发掘此类特色资源,让现代市民及游人体味民族的、历史的人文风景。
2.把握环境尺度,注重环境的亲和力
在湖滨的环境规划中,由于其处于城市和景区的边缘,是城市和风景区的过度地带,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人与自然的过渡。在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中,很多人只能远离自然、远离风景,在这与自然最近的城市地域,创造更多的条件让人们走入“自然”,走入“风景”,要有让人停留和与西湖亲密接触的设施。
3.注重景观空间,营造优美的景观,传达环境品味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艺术功能的协调发展,西湖景区的改造设计运用园林艺术手法统筹考虑,营造出线条简洁大方、环境优美的绿色景观空间,改造后的新湖滨环境品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继承传统,勇于创新
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对古典造园传统的继承和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的借鉴,应该和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和功能要求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在杭州湖滨景观带的设计中,将保留与调整、新建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例如:北山路旁现有的大树得到保留,工作人员将对现有的花坛、铺装、坐凳、灯光照明等进行了改造,使之与湖滨景观带保持协调。从一公园到五公园沿线设连贯宽敞的沿湖游步道。在湖畔的的大树下设木凳椅。扩宽大花坛并增加地被植物和花木。沿花坛边布置五六块自然景石,各刻上一首咏西湖的名诗。
结语
中日文化的交流,寻求文化上的融合是势不可挡的。中日园林文化的重建、发展,应是园林背后的文化意识、观念的重建。首先应基于各自合理的一面,然后针对不足相互汲取对方有价值的一面。只有这样,中国园林创作才能深入,才有可能在新的时期呈现出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王晓俊.西方现代景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王向荣,林菁.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J].中国园林,2003,(1):4-11.
关键词: 新和风;景观设计;启示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 言
日本现代景观建筑摆脱了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而是力图构建出普通公众身心向往的空间。景观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满足普通人的渴求。在景观设计方面有所研究的设计大师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设计师是佐佐木叶二。下面我们以他的景观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其对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
佐佐木叶二的设计理念
一、注重精神性与民族性,充分挖掘地方特色
日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常常能够让人们体验到一种独具日本特色的精神和民族气质。地方特色的表现是每件作品必不可少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此。从佐佐木叶二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这种氛围的存在,他喜欢把自然景物作为作品的主基调,例如水的露天剧场,这个剧场的现状为山谷间农业用温水池,从山丘上能够看到长沼町的中心美丽区及夕阳平原宽阔的大自然风景。佐佐木叶二在这里把地域景观的变化引入空间构成之中,人们可以在那里充分体验到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色。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能亲切体验到梦幻般映入水中的自然景色。
二、充分利用空间,使其功能最大化
通过对历史文化及自然景物的再现是每一位设计师始终遵循的设计原则。设计师所创造的作品最终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我们从佐佐木叶二的作品中能够明确地感受到他对利用空间创造的表例如:基町credo—立体回游的庭,整个商业设施区是由中央的共享空间把周边超高层的酒店、百货商店、上店街、剧场等有机的链接在一起的空间构成。景观设计在创造民间商业环境氛围的同时,作为都市广场又能起到给人们提供自由利用的开放空间的功能。
三、人与自然共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人与自然共生”这样一种概念并不只局限与视觉上的满足,同时也包括用身体去感受自然界中的一切。这就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经常出现的理念“与自然对话”。具体的表现手法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为利用者提供体验大自然的魅力的场所和机会。例如:琦玉新都心榉树广场。这个作品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主题“空中之林”和“变幻的自然与人的相会,新都市广场”。生长在都市中心建筑群中的220颗榉树林,为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一处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季相变化的场所。
四、“城”在花园中,让绿色包围城市
登美之丘总体规划通过站前广场、商业街区、住宅街区连为一体的丰富的城市开放空间,表现城市街区风貌及个性化的环境景观,并把从车站到生驹山系方面的延伸地带作为主要生活动线的景观轴线。在这条景观轴线与商业街区和住宅街区接点处配置了被绿色包围的中央广场。这个中央广场将成为生活在这个街区内的人们生活中最具魅力的集聚空间。
佐佐木叶二的“新和风”对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
中国与日本的交往源远流长,人种相同,文化相近,许多审美价值类似。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面临的现状与当初的日本也有惊人相似之处,日本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然而,中日之间文化传统结构并不完全一致。我们不能照搬西方,也不能照搬日本。只是希望以日本景观设计作为一面镜子,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本文以杭州新湖滨景区为例,对其景觀设计进行探讨:
杭州西湖新湖滨的改造是以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以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为基础,统筹考虑各种园林艺术手法,以植物造景为主,把商业街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之间的湖滨景观带建设成富有杭州地方特色和21世纪时代特征的、景观优美舒适的,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的滨湖景观带。在建设中,杭州湖滨景区的改造表现出如下几大特点:
1.注重地域性景观,凸显杭州地方特色
杭州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山环水抱、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杭州具有独特的风貌和地域文化,湖滨又是重要的景观带,是杭州城市的重要名片。设计中汲取了历史文化精华,巧妙反映到环境建设中,形成鲜明的风景区与城市结合部分绿化带独有的特色。
(1)湖滨景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由汉之金牛出水、唐时开六井、吴越之钱王祠、宋之聚景园与西湖十景、明清之十大城门、钱塘十八景,至民国后拆城墙、造公园,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遗迹和传说。规划中充分体现该景区的历史遗韵。
(2)湖滨景区具有丰富的艺术文化。中国美院近百年的历史,使该地长期浸润在艺术氛围中。规划充分发挥美院的“艺术磁铁”作用,把酒吧、画廊、咖啡厅、美术馆、艺术宫、茶艺室引入环湖绿地内部,使该地成为艺术创作、消费、欣赏、展示、保存的空间。
(3)湖滨景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杭城素为鱼米之乡、天堂胜境、民风殷实,四时八节活动多多。该景区地属城景结合地带,曾是达官贵人集中之地,也是百姓出城游湖的必经之所,蕴藏了厚重的杭州城市民俗。规划充分发掘此类特色资源,让现代市民及游人体味民族的、历史的人文风景。
2.把握环境尺度,注重环境的亲和力
在湖滨的环境规划中,由于其处于城市和景区的边缘,是城市和风景区的过度地带,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人与自然的过渡。在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中,很多人只能远离自然、远离风景,在这与自然最近的城市地域,创造更多的条件让人们走入“自然”,走入“风景”,要有让人停留和与西湖亲密接触的设施。
3.注重景观空间,营造优美的景观,传达环境品味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艺术功能的协调发展,西湖景区的改造设计运用园林艺术手法统筹考虑,营造出线条简洁大方、环境优美的绿色景观空间,改造后的新湖滨环境品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继承传统,勇于创新
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对古典造园传统的继承和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的借鉴,应该和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和功能要求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在杭州湖滨景观带的设计中,将保留与调整、新建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例如:北山路旁现有的大树得到保留,工作人员将对现有的花坛、铺装、坐凳、灯光照明等进行了改造,使之与湖滨景观带保持协调。从一公园到五公园沿线设连贯宽敞的沿湖游步道。在湖畔的的大树下设木凳椅。扩宽大花坛并增加地被植物和花木。沿花坛边布置五六块自然景石,各刻上一首咏西湖的名诗。
结语
中日文化的交流,寻求文化上的融合是势不可挡的。中日园林文化的重建、发展,应是园林背后的文化意识、观念的重建。首先应基于各自合理的一面,然后针对不足相互汲取对方有价值的一面。只有这样,中国园林创作才能深入,才有可能在新的时期呈现出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王晓俊.西方现代景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王向荣,林菁.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J].中国园林,2003,(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