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狄仁杰:一辈子没查过案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zdw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神探,西方有福尔摩斯,东方有狄仁杰。这些年,以狄仁杰探案为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得到了一大波看客的热捧,几乎是零差评。在欣赏充满悬疑、紧张刺激的探案故事时,所有人都被大唐宰相狄仁杰“断案如神”的智慧所倾倒。但事实是,这些影视剧中的“狄仁杰”,演的都不是真正的狄仁杰。
  狄仁杰档案
  狄仁杰,官三代,出身家庭富裕,聪明又好学,和许多人一样,通过考试而当官。历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宁州刺史、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因为刚正不阿、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加上又总是被人赏识,一路官运畅通无阻,最终官居宰相,成为人生赢家。
  真正的狄仁杰,整个当官生涯中,压根儿和探案就沾不上边。如果非要找点和案件沾边的,那也只能是在任职大理寺卿(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只判案,不查案)的第一年,秒速处理了堆积一年的陈年旧案了。据传,当时的涉案人员高达1.7万人,经过他的判案,却没有一个人喊冤,这把当时给他打绩效考核的京官都吓了一跳!
  “狄公”是如何成为神探的
  其实,狄仁杰和包拯一样,成为人气断案王,主要还是后世通俗小说和影视改编的功劳。
  狄仁杰的探案传奇最开始流传,还是在清代。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兴起,《龙图公案》《三侠五义》《海公案》《彭公案》《施公案》等公案侠义小说更是火爆,特别是“清官+江湖豪侠”搭档(如包拯+展昭)让人看得是津津有味。
  大理寺卿时的狄仁杰留下了断案美名,清朝小说家当然不会放过他。不知道是谁写了一本《狄公案》,3个普通案件+3个政治篡权案件,虚构故事新鲜出炉,神探“狄仁杰”在民间就小火了一把。
  直到后来,真正让狄仁杰把“神探”地位坐实,还赚了个“东方福尔摩斯”称号的人,是一个来中国“打酱油”的荷兰人——高罗佩。
  高罗佩(1910-1967),字芝台,本名罗伯特·汉斯·范·古利克。他是一位外交官,同时也是一位汉学家。据说通晓15门语言,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
  1943年,高罗佩在重庆第一次看到了《狄公案》,就被其中短小凝练、悬疑、烧脑的情节吸引,于是将这本书翻译了一波,传到了西方。
  到了西方后,此书大火。各个出版商接连催着他继续投稿,但原创书就那么几个故事,不够看,咋办?
  于是,他亲自操刀,继续以狄仁杰为原型,写了《钟楼案》《迷宮案》《黄金案》等一个系列,狄仁杰自此就从中国火到了国外。美国芝加哥大学还将狄仁杰系列列为了课外必读书籍。高罗佩也被称为“狄仁杰之父”。
  狄仁杰系列在海外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中国大陆。还根据狄仁杰系列改编了多部影视剧,最具有年代感的就是《狄公断案传奇》。
  虽然经过多次改编,但都没走出狄仁杰“神探”的形象,这反而还让狄仁杰神探的帽子越戴越高,越发的有血有肉。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清代掌故遗闻汇编《清稗类钞》,记载了一个名叫陶铸禹的人,善说风趣话,还曾经作了三首诗,称之为“嘲世歪诗”。  其一:  狮子大开口,胡言不怕羞。  一等大滑头,吹牛。  其二:  到处乱唱喏,逢迎太肉麻。  轻轻两手叉,拍马。  其三:  遇事善营谋,削尖和尚头。  运动称老手,钻狗。  上述三首诗,语言幽默谐趣,滑稽俚俗,含有讥讽之意。尤为特别的是,虽为五言诗,但最后一句却只有两个字。  这种诗
期刊
与古人自有心灵相通之处  我写文章,不止一次提到《庄子·齐物论》所说的“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现在觉得好像还有些话可讲,可以放在我的随笔集《云集》的起首。常听人提起“古典范儿”,但若只是穿汉服招摇过市之类,则岂止是皮毛,简直有点可笑了。我想假如真有古典范儿这码事,大概也是《庄子》这番话所说的意思。我们尽管生活在当下,吃汉堡包,坐地铁,用iphone,发微信,但与遥远的古代还
期刊
无法实现的遗愿  1971年,原本敌对的中美关系开始融冰。“乒乓外交”将两国关系带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位79岁的美国老人向尼克松总统求助,希望能回到眷恋已久的故乡——中国。  她,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  此前老作家接二连三地给中国发电报,渴望得到一份邀请和入境签证,但都杳无音讯。这次,总统给了她希望。  1972年,在一番焦急的等待之后,老人终于收到中国使馆的来信,可是信的内容却让人始料
期刊
艾伦·麦克法兰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做剑桥大学教务长达34年。老教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会与一棵柳树结下不解之缘,并由此和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徐志摩成为了“好朋友”。  在劍桥大学国王学院康桥边上的一块草地上,长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柳树,这本没什么大惊小怪,而就在艾伦·麦克法兰任教长后不久,却围绕着那棵柳树发生了一场大争论:有人以柳树年期已久为由,提出要砍掉它,以别的树种来替代;
期刊
我喜欢观察古今中外带有文化趣味的情事,领会个中寓意,然后回过头来斟酌眼前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牵出来的语文课题。  这篇文章中所收的这些小品,正是我的一点观察、一点领会;走笔之时,往往动了真情,有笑声,也有泪影。  人心是肉做的。我相信文字也是。  ——董桥  01文字减价战  中文报纸终于揭开了减价战的序幕,市场力量把文化事业推进更激烈的竞争森林里去,一起接受适者生存的考验。文字产品在惊涛骇浪中
期刊
偶然的机会加入了微信读书共读训练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同行们共读了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一书。  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很是诧异,怎么还有人那么喜欢做班主任呢?而且从教20多年一直没有厌倦。带着疑惑,我开始读这本书。  当读到“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艰难”这一章节时,被题记中的话,深深地吸引了。题记是这样写的: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教育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记得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我毫
期刊
一、“多读习惯”训练要点  按我理解,此书著者断定一个人关于阅读的习惯状态,要么是多读,要么是不读,事实上不存在中间状态“少读”。  请注意此书所讲“多读习惯”,不是同类读物泛泛而论的“阅读习惯”。这本书指导读者通过多读训练,达到每月阅读量二十本以上,而且每本书尽可能当天读完。  为何与“多读”相对的状态是“不读”,而不是“少读”?按照此书分析,真正养成读书习惯的人,兴趣趋向不断扩展——叠加——再
期刊
《只想遇见你的人生》,是一封写了32年的饮食情书,138道菜书写女儿的成长点滴。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普普通通,却又情深似海。  著名美食家、作家焦桐,以半辈子的烹煮实践,呵护生命中的女人,用最细的刻度记录爱与成长。  01  阿珊出生时,焦妻和我都供职于台湾《中国时报》,只好让珊寄养在新屋外婆家,我们夫妻固定周末晚上下班后,驾车去乡下看她。  也许是为了排遣日益深刻的思念,我开始给阿珊写信,本来打
期刊
人年纪大了总会有点宿命,有时还迷信预感。  庚子年国庆中秋重迭,假期长,很早就有同事兴奋地规划出游,问到我,人就很木。30号下班还好好的,回家就感觉不适,挺到1号中午熬不住了,由妻弟送回荆州住进了中医院。在这里住院原因有二:一是1999年国家对医院进行分级管理,他们申报三甲成功我出过力,创作电视片《杏林春晓》,其主题歌还作了医院的院歌;二是离我的“书房”近。我知道除开头一二夜外,像我这种慢性病是允
期刊
“在农家书屋办学就是‘种文化’,让中老年人学时事政策和现代知识,让孩子们有个‘第二课堂’。”夏昭炎说,“乡村之美主要在于自然,但诗意的美离不开文化。”  今年85岁的夏昭炎,是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科技大学原文艺学教授。退休后,夏昭炎回到老家——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居住。十多年来,他与老伴儿杨莲金在家乡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他们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创立书屋、开办学校、成立活动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