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资源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谈到“另一种资源”,大家可能会联想到能源紧缺,怎样寻找新的能源等。不,这里还是关于文学的一个话题。因为文学创作也需要能量,需要资源,就这一点说,和其他的工业生产、物质创造没有什么两样。
  只要尝试过文学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者需要一种讲述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他心中要有许多东西可以写出来,所以最好拥有深长的个人阅历,经历的事情要多。经历与知识之类,好比机车的燃料,缺少了它,“文学之车”就走不远。比如有的作家写得很多,有的则写得很少;有的刚开始时呈现出一种“井喷”现象,生猛饱满,但是不久就没有力量了。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肯定有个“原料”储备的问题。
  说到“原料”,这里是不是平常说的“生活”?因为大家知道,年轻作家的创作一旦陷入因境,没有后劲了,老作家就会教导他们“深入生活”,仿佛这是一剂永远有效的灵丹妙药。这样理解“资源”固然有道理,但是今天讲的,可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不单纯指平常所说的那些“生活”,也不仅仅是向书本学习。比如说我们读中文系,就是通过老师和教科书学习技能,掌握方法,积累与文学有关的大量知识,这些当然都是必须的。
  今天一谈到文学写作,谈到学习与发表,有人认为和过去大大不同了,一切都变得相对容易和方便了。理由是发表的园地增加了许多倍,可资借鉴的东西已经特别多了——打开网络就能看到大量消息,翻一翻报纸也可以知道很多故事,电视上有那么多的大片、电视剧。总之可以利用的材料太多了,随便抓过来一些就可以为我所用,比如编织一个差不多的故事,模仿和嫁接一个过得去的作品,都很方便。现在的文学写作的确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几乎人人可以动笔,个个可以发表。“作家”这个职业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积累很大的文字量以至于“著作等身”似乎也很容易。
  可是另一方面,更真实的情况是,文学在极度“繁荣”的同时却呈现出一种萎缩和颓败。这可以说是物极必反。四处蔓延的各种虚构文字见怪不怪,最后谁都不太关注了,一些出版物已经远不如过去那么重要了,实际上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假如一个国家的文学艺术真的是这样,那真的会成为一个民族的悲哀。当今的“文学”就在这种所谓的普遍化、平均化的文字衍生和泛滥中,逐渐地退出和消失。这是我们谁都不愿看到的、令人遗憾和痛苦的现象。
  不过,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更深入地分析这些文化和文学的现象,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我们常常更多地看取表象,把一般化的写作等同于文学写作,就是说在文明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公民权利,混同于深邃精致的专业创作。它们二者既相联系,但仍然还有区别、有极大的不同,比如有不同的专业标准和要求,实在不能作等量观。
  进入数字时代,我们许多人第一次有了可能,可以比较随意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文字,包括文学作品。除了网络还有那么多小报杂志,它们总要装满自己的版面。每天的报纸刊物都是一大叠印出来,摆满了书摊。这从发表和传播的角度看,无论如何都是增长和扩大,也是尝试写作的有利条件。所以只有到了数字时代,才稍稍地具备了这种大众写作的可能性。我们算是迎来了一个很特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文学生活,能够提笔写作,这其实是一个正常的、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应该享有的条件。
  当一种事物在相当多的人那儿、在广泛的民众里面蔓延,以至于成为一个常态的时候,也会伴随着另一种问题了。比如文字的质量,参与者的基本人文素质的参差不齐等等。人们在这种极为广泛的参与中会觉得眼花缭乱,进而忽略一般的社会性写作和专业写作的界限,并对整个的文学艺术品质产生了一些误解。实际上能够代表一个时期文学艺术水准的,永远是一小部分作品,那应该是具备相当高的指标的,这个不会改变。比如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创作,任何时期都有特别精微和复杂的一些要求。
  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专业意义上的“雅文学”写作,话题慢慢收缩到这个比较小的范围里,来讨论文学的问题。这里说的是怎样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这种工作需要怎样的准备。与一般的业余爱好不同,这种工作必须经历特别丰厚的积累阶段。既然是积累和学习,那么今天似乎很容易从各种传媒上获得的那些资料信息,它们对于文学写作会有多大的帮助?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好处肯定会有,但更大的可能是带来一些负面作用。比如说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在虚拟的世界里,而多少省略了、忽视了实际的生存投入,废弃了必要的实勘和研究。被虚拟生活所簇拥和改造的一种“现实”,每时每刻都在影响我们,久而久之就成了被感受主体深深认同的一种“实在”,这是可怕的。而我们接触到的很多“现实”,也有许多只是从虚拟的东西演化模拟过来的。
  现在的文学阅读,让人有普遍的不满足感:每打开一本杂志一本书,总觉得上面的文字口吻都差不多,气息也差不多,真正给人耳目一新的、有点陌生感的东西少之又少。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写作者接受了大致类似的虚拟生活,共同生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的经验都差不多,感受都差不多,都来自传媒。这些作品的讲述还会让人想到电视剧,或者是一些好莱坞大片的套路。这些文字所描绘和构画的一个个场景似曾相识,结构方法也就是那么多,什么起承转合,人物类型,包括语言,不知被重复了多少次——具体要从哪个底本里找到对应物也不一定——主要是气味和气息相似。这更可怕。这虽然还不能简单地说是抄袭和照搬,但这种因袭对文学写作而言却是更加糟糕的事情。写作者过分依仗了相同的信息途径,它们大致上来自那些第二手第三手的东西。
  这样的结果是,除了内容和气息的相同,最不祥的是真正属于个人的喜悦和痛感的丧失。虚拟之物成了情感的源头,这就从根本上抽掉了创作的基础。个人的爱与痛是最大的写作资源,一个写作者一开始难免文笔生涩,技术层面显然不够成熟,但作品却有可能令人感动。所以有的作家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在他刚刚开始的几部作品里让人印象深刻——他投入了真挚的、淳朴的、来自生存实际的情感;而当他变得相当熟练了,成为所谓的“行家里手”而沾沾自喜时,情感也就变得稀薄了——这时候他丧失的其实是最大的资源。   二
  可见文学不完全是,或主要不是什么技术的问题、知识的问题,尽管它们对写作者也的确极其重要。它更是一个灵魂的问题——当写作者的生命质地改变了之后,无论用什么高超的方法,都追不回从前那样的饱满和真挚,没有了那样不可思议的艺术力量。
  今天的人越来越成为室内动物,满足于生活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在其中畅游和陶醉。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魄力像过去一样足踏大地,不再那么质朴地跟我们的大自然结合、跟山川大地结合。他们有许多时间用来移动鼠标,满足于光纤的速度。他们越来越没有机会到大山、大海、大河旁边了,也不记得多长时间没有仰望闪烁的、像缀满了钻石一样的星空了。听不到海浪,看不到童年的堤坝和沙滩,这些东西全都消失在记忆里了。这一切只是少年情趣,是往昔的经历?不,它们是一种了不起的经历,一个人没有那种和大自然极其贴近和亲昵的“曾经”,或许是一种极大的缺憾,是不可弥补和替代的至为宝贵的部分。没有少年时期对于天籁的感动记忆,将是另一种人生。从那片天地走出来,走入自己的文学表达,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出生于城市的作家同样杰出,但这些杰出者可能并不缺乏乡村生活,而且往往都拥有非常充沛和饱满的村野情感,在这方面也绝不贫瘠。可以说优秀的都市作家付出了双倍的努力。因为他们一开始没有“土地”,柏油和水泥地上不能够生长草木。那个蓬蓬勃勃的世界在另一边,在一片城郭之外。
  闹市里最多的是人气。人气旺盛当然很重要,文学主要就是讲人的故事。经历了更多的人、人和人之间的摩擦,会对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人的重要见解,人对世界的深刻认识,有时候并不完全发生在人流拥挤之地,它也可以滋生在相对寂寞空旷的地方,在人和大自然相连结的那个地带。
  文学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综合的结果。除了拥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当然直接依赖的还有阅读——这是对范本的学习,是从来不可能省却的一个过程。不过今天与昨天相比,我们大量的阅读时间被更廉价的东西消耗了,不再用在中外经典那儿,而是时尚读物和其他的一些娱乐方面。涌来荡去的印刷品、影视制品、网络文字像浪潮一样不可遏止,冲刷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结果我们的精神越来越贫瘠,因为拥围之物里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不仅营养贫乏,而且污损严重。
  对于一个人来说,某个时期的阅读状况也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责任。因为任何知识人对生活投入的深度,和他对思想与艺术探究的深度都是相似的,具有类似的意义和性质。这里需要深沉的思考和更有内容的关注。这就像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牵挂广大的社会、有没有勇气迈开大步走入现实生活的苦境一样。这当然会是十分不同的选择。说到青年,现在还有多少大学生能利用假期、利用空闲时间走出去,到自己所不了解的城市或农村、到人生的另一些角落里去观察和探究?
  时代不同了,在过去,比如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有很多人会在假期里为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行走计划。他们把这当成了另一种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并且认为是极重要的。年轻人常常因为自己所不知道、不曾亲身体验的那些角落而感到忧虑和痛苦,觉得这是人生一课,一定要补上才好。更早的时候,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口号,如今却成为遥不可及的大言了,只会令人讪笑。现在的聪明人、现世主义者太多,他们认为利己主义才是最可以理解的、天经地义的,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到安逸的地方去。
  从文学写作的角度看,一个人完全躲避了粗粝的现实生活,收获的就只有浅表的艾怨和欢愉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谈到物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有人不止一次表达了心中的讶异,说现在有这么宽松的社会环境,这么丰富的文化生活,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就不能更多地产生杰作?这种设问本身就是空洞和浮浅的,因为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资源,只过分看重了一些表面的、似是而非的东西。某种物质条件之类并没有将强大的精神热能提供给写作者,相反还会剥蚀他们。许多人还对网络寄托了过大的希望,认为它是无所不能的巨大能量场——正源源不断地给艺术创造者补充能量提供能量。它当然会有用处,也具备一点信息和资源的意义,但它却更可能耗损人的创造能力。有人举例说到网络上惊人的文字吞吐量:有人可以一天一万字两万字地写下去,并连续工作一到两年,想一想这是多高的产量、多么巨大的创造力,几百万上千万字早就不再稀奇了。可是这究竟意味着精神的荒芜颓丧还是强盛繁茂?
  文学写作只能是苛刻的,它必须是语言艺术。思想和艺术总而言之还是要来自艰辛的劳动和刻苦的经营。即兴的文字快捷地发表到网上,那是与人类写作活动的品质背道而驰的。大部分认真严谨的作品都会有多次修改,一些作家写出的好多片段,特别是开头和结尾部分,改动三四十次是很正常的。即便到了现在,大多数作家还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写在格纸上,因为这样的工作状态更符合运思的规律。只要达不到作家所要求的那种语言的高度,不能充分表达那些微妙的意蕴,修改也就不能停止。
  西方发达地区的作家目前还没有过多的网络忧虑。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文学构成的那种挑战,他们还没有充分地感受到。网络上的文字信息扑面而来,它淹没一切,让人有一种阅读的恐惧。可是这一切直到当下,对西方作家还没有构成深刻的触动。因为在他们看来网络完全是一个发表的园地、一个载体而已,这同样需要非常认真和严肃地对待,与我们传统的纸媒并没有什么两样。那种草率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文字的西方写作者有没有?即便有,也不像我们这样多。
  不同族群之间的区别、不同的文化素质的差异,真是令人惊讶。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对文字的敬畏,经营的耐性,要比另一些人大得多。这种执著专一的能力当然还要来自对真理的热爱,来自某种深远的宗教传统。没有这种敬畏,其他的敬畏也就谈不上了。
  有时候我们觉得网络的危机,有可能是一个欠发达的国家地区所独有的——这当然不一定;但欠发达地区肯定是陷入了更严重的危机,这是无须怀疑的。网络在这里更有可能变成一个垃圾场,这样说大概并非危言耸听。   三
  随着一个人阅历的增长,阅读历史的延长,对文学作品的挑剔也会越来越重。好的小说(包括其他书籍)可能在其眼中变得越来越少了,但是一旦找到,它的那种巨大魅力还是会紧紧地把他抓住,令其不可摆脱。于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成为最幸福的日子。
  问题是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好书?
  当然首先还是回到经典。有人听了会不无失望地问:就是那些在教科书中反复被提起的书?是的,就是它们。“那多么无趣啊”——难道这样说的人真的读过、真的进入过它们的世界?难道对我们来说最熟悉的书,就一定是深入理解的书?事实上并非如此,而且往往相反——比如屈原,读屈原的作品磕磕绊绊,语言的障碍都不能破除,哪里会有魅力可言、吸引力可言?但是这个遥远的吟唱者忧伤者实在具有不可摆脱的迷人的力量。如果读过他的全部作品,再把关于他的所有文字都找来,沉入之后,也许也就生出欲罢不能的感受——这是一个神奇的个人世界,它远在我们所能预料和感知的一般的心灵世界之外,如此地生动和奇特,所以才感动和迷住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个奇怪的男人那么迷恋鲜花、迷信君王。屈原的诗章写满了人与鲜花的关系,也写出了不可思议的两个男人的关系。屈原常用的一个词叫“美人”,不停地言说“美人”。他说自己浑身披挂鲜花,栽种了多少亩兰草,喝露水吃落英。他把不好的人比喻成艾草,有一股很重的气味。一个男人的心灵世界如此独特,竟然充斥着鲜花和美人。一个身居高位的男人,忧愤深不见底,牵挂无边无际。他的神游已不在人间,纠缠于山鬼和河神之侧,在幻想中看到的是仙班和天帝的威仪。人世间几乎所有瑰丽的辞章都被他用尽了,令我们从此怀疑后来人还有什么更好的言词可供差遣、又有谁还敢鼓起勇气步他的后尘。
  的确,几千年来有了楚辞这样的绝唱,硬是把中华诗人的吟哦逼上了高八度。而后才有汉赋唐诗宋辞。就是这样一个语言的精灵,唯美的精灵,他的巨大的不竭的吸引力在那里,于是后来者只要接近了他,就会像一点铁屑挨上了一块磁石一样,只能被强烈地吸住并微微颤抖——颤抖是因为激动,是激动的样子。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比人再奇特再复杂的了——他(她)竟然具备如此的丰富性和陌生感,如此强烈地吸引我们,让我们一代代驻足留连,诠释和吟味。这样独特的生命是绝对不会重复的,我们进入他的世界越深,越是感到这个世界的阔大和苍茫。
  如果一般地读一读了解一下,就会停留在某些耳熟能详的概念里,然后就认为早就熟知了。其实这只是哄骗自己而已。伟大的思想和艺术不是一个符号,甚至不是被反复诠释的那些条目和汗牛充栋的资料。他们是存在于字里行间的、完全靠每个人亲自结识和指认的极其具体的人。实际上越是经典就越是冷寂,为什么?就因为它们在反复的解释中也会变得似是而非——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同时,也实在是更加遥远了。仔细想一想,我们其实从来就没有使用最好的时间、没有用心灵走近他们。我们也并不知道他们的心灵,因为我们没有使用过心灵。
  大多数冷漠经典的人都是一些在门口徘徊的人。人如果习惯了娱乐也就习惯了徘徊。其实真正的娱乐、大娱乐,还是藏在深邃的思想与艺术之中。
  我们从写作者的角度谈获取艺术和精神的能量,可以再次比喻为食物的营养——多种维生素和高蛋白自然不会是网络小报和影视荧屏,而是能够展开思想的文字著作。有人可能借此提到“杂食说”,说最好的营养就是各种食物的搭配,最忌讳的就是偏食之类。如果这样的比喻也勉强成立的话,那么我们所置身的这个网络时代已经是太多的零食了,各种快餐几乎全部代替了正餐——可见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获取所谓的“杂食”,而是将无处不在的调味品和味素香精之类尽量回避掉。
  写作者要进入自然而然的生存状态,而不能仅仅盯住自己狭窄的专业。要有痛有声,有平常心、社会心。作家也不仅是“小说家”一途,而是一个全面的关怀者和表达者,他本来就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有时候专业的小说家并不重要,只专心于编造一些五花八门的故事也不重要。事实上最好的小说往往不是那些专门的小说家写出来的,而是一个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有生命投入力的人创造的。只要是对改造世界、对整个世界能够起到提升作用的所有工作,都应该热心去做。写小说有益于社会,能够传播思想,于是才值得好好做下去。如果需要直接呼吁一些事情,就不妨写出一些直言的文章。所有的生命痕迹全部汇集,就是人的著作了。一个熊熊燃烧的生命,一个难以停止探究和忧思的人,就是作家。
  我们中国翻译外国著名的小说家,惯常做的就是把他的所谓几部代表作译过来,好像这就可以了。其实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追寻根脉和源流。小说家直接面对了什么、言说了什么,也许这些更加重要。
  一般化的平庸的小说家是小心翼翼的,他们不敢言说,而只用虚构的故事将自己缠绕起来,成为一种规避和伪装。这样做有一种好处,就是本人与文字有所间离。虚构的故事可以多方诠释,作为创作者只在这些诠释旁边闲观和得意——这样的人没有勇气,经不得风雨,不是那种顶风破浪的远航者。
  我们希望阅读经典作家全部的文字。我们要看的是人生的全部总和,而不仅仅是某一部分文字。这才是真正的阅读。一般的阅读是消遣,真正的阅读是感动,感动于一个伟大的灵魂。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的不会陈旧。比如一位杰出作家的主要的作品我们都读过了,印象很深;可是几十年后的某一天在书架前徘徊,可能随手抽出了某一部——站在那个地方翻着,然后不知不觉就沉入进去。结果它仍然吸引我们,眼睛不能挪开。我们像过去一样被攫住了,而后很长的时间里,脑子里总要出现作家所描述的那些人物和场景。这种感受很难用语言去表述,只能说其他所有的一切全都后退了,消失了,无影无踪了,脑海里只有这次阅读所带来的激越之情——需要不停地去想,去回味,那种巨大的愉悦、给生命注入的无形力量,就在心头。
  四
  俄罗斯文学常常给人特别的“享受”。这是横跨欧亚大陆的一个辽阔国家,很大一部分国土面积在冻土带。这里生活的作家有着不可思议的独特魅力:深沉辽远,苍茫凝重。他们的文字经营的那种意境、形象和趣味,是其他地区的写作者所不具备的。领略了俄罗斯经典作家笔下的大地与阳光,也就难以再津津乐道于时下的什么爱情小说、网络小说了。因为这是真正击打心灵的阅读。   事实上一旦有了另一种深刻的阅读,再读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根本不能忍受的。于是就要开始艰难苛刻的寻找。好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但一旦寻到就觉得不虚此行。中国的经典和外国的经典,它们是常常被冷置在一旁的宝藏,是一个在网络时代被屡屡绕过的巨大精神堡垒。
  当我们了解了一个杰出的作家,就会想象他用之不竭的能量之源来自哪里。我们会发现,同样是一个生命,对于客观世界,对于一个人只走过一次的这个世界,他的那种牵挂和爱恋是这样地强烈。他对于苦难的不能容忍、对于爱情的深深沉入,那种质朴和坦诚都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他常常孤注一掷,探索真理神情专注。我们今天的人过于聪明,几乎把世上的所有事物都搞成相对的了,不敢承认绝对真理,更不相信永恒。这样的人生当然不会有力量。
  那些杰出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一些执著者,一生心存敬畏。有的并非宗教人士,但是心里依然有神。而平时我们看到的蒙昧者不少,无神论者却很多。作为一个族群,没有敬畏非常可怕,而作为一个写作者,那简直是他的最大不幸。
  我们强调写作者要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探究心,并有良好的阅读和广博的学习——仅仅这样可能还远远不够。因为这都是最基本的条件,杰出者终究还需要突破这种“基本”——当然在今天,要做到这个“基本”也相当不容易。我们可以解剖一些个案,来看看他们对人生的那种投入,那种深切的责任感来自哪里。也许这样的一生会过得很苦,因为具备了任何执著的追求都会是艰难和坎坷的,都会付出极多。一个人由于沉浸得太深,一切才在心灵里留下了磨擦不掉的印记。特别强烈的一个生命是无法平庸的。
  从中国说到外国,从古代说到了现代。现代还得讲鲁迅——有人可能说怎么又是鲁迅?当然,永远的鲁迅。多少年轻人读过了鲁迅全集?五十年代生人,这其中的不少人把先生的全部文字都读过了。现在做文学史的说:鲁迅有点吃亏,他如果有自己的一部长篇或几部长篇该多么好,那就可以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作家相比。他们发现国外的大作家往往有几部长篇,有诗,还有很多理论文章。而我们的鲁迅更多的是杂文,顶多有一个中篇和一些短篇。
  鲁迅是不怕“墙”的人。生活当中,一般来说人遇到了矛盾会绕着走,因为中国有一句古语,“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可是鲁迅只要看到了生活中的不平和丑恶,一定要发言。所以也就结下了很多恩怨。他于是立下了无数人生的“大墙”,这还怎么走路?看看先生的文集可以知道,当年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发表了一篇很糟糕的谬论,他也会认真地给予反驳和批评。
  现在的人越来越聪明,打仗还要看对手,一个大人物怎么可能跟一个小人物去过招。有时候会认为得不偿失,溅一身脏东西。可是鲁迅不会这样精明,他对事不对人,真正能够平等地对待生命,对待问题。他是自然而然地纠缠到矛盾里去的。这样一路走下来,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气和魄力。这种生命的韧性与强度,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了。我们一般的人如果这样纠缠于现实的矛盾中,那会一辈子都不得安生。所以鲁迅的消耗和付出是多么巨大。他只活了五十岁左右,留下了大量打笔仗的文字。
  今天将这所有文字看一遍,会受到震撼。它的分量,它的价值,何止是一两部长篇所能换取。各种各样的故事,各种各样的思想,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都尽含其中了。鲁迅以近身搏杀的文字,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一部精神编年史、哲学史和百科全书。
  但是由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过多地谈了鲁迅,比如“文革”时期别的书不要读,却可以读鲁迅,以至于树为伟大的精神导师,所以到后来难免有一点物极必反。许多人心里有了一种排斥——在这种情形之下鲁迅要经受多么严苛的挑剔和鉴别。但是唯有鲁迅经得起,他的文字仍然保持了固有的颜色。今天的人只要放平了心去读鲁迅,有一种清晰的思辨力、不妥协不苟且的人生态度,就会深深地被感动。
  不仅是鲁迅,我们忽略的现代作家也许还有其他,比如胡适。把胡适和鲁迅结合起来读也许是美妙无比的事情。两个同时期的作家、思想家,却是那样地不同。他们都是杰出的、不可替代的。
  谈到中国当代作家,大家会觉得尤其熟悉——我们从刊物报纸和网络上不断地读到他们。也许是这样。当代作家的创作将积累成一部漫长的文学史——再遥远的文学史都要由眼前开始生长,一点一点构筑起来。所以无论一个多么杰出的古典作家,也无法完全取代一个当代作家。因为他跟读者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消化着相同的事物,呼吸着同样的空气,面临着同样复杂和纠缠的一些问题。当代人之间的各种参照和启发、带来的想象、造成的刺激,将是格外切近而深刻的——可是我们真的看到了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当代作家吗?他们在哪里?他们近在眼前吗?我们许多时候并不知道,我们真的还不敢肯定。
  鉴别力是非同小可的,它往往在最深沉的时刻才会出现。我们误解当代的情形总是最多,也就是说,能够寻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杰出作家并不容易。但他们一定存在——十几亿人口,随便一个省的人口就超过了欧洲的几个国家,那么多不安的生命,自然会有杰出者——只因为离得太近了,没有陌生感距离感,所以才让人无法鉴别。
  我们自己的一颗心是最值得期待的,也是巨大的力量来源。我们从自己的内心寻找,感受一种饱满的力量,从而拥有特殊的关怀力。这种力量就是包容的力量,感悟的力量,特别是——敬畏的力量。当有了这样的一种生命觉悟时,就会与深长无边的能量之源接通,就会持久地走下去,直到走得很远很远。
  没有对头顶那片星空的仰望,其他的也就谈不上了。
  据作者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演讲整理
  (张炜,山东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其他文献
近期,柴静的《看见》引发热议。与其他名人图书不尽相同,《看见》不只是知名电视节目衍生的副产品,也不只是把名气做为卖点吸引粉丝,或鼓吹“成功”样板而已,它是让人以阅读的方式突破直观的“看”——视觉元素,和平面化的“见”——即时性理解,从而向更深处开掘。从电视新闻时评到文学性自叙,思考它提供的种种现象,可以深化人们对消费文化环境中社会事件和自身处境的理解。面对现象,我们不能止步于西哲的现成观点,例如技
期刊
生态困境是人类工业化历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内涵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肌理,具备随现时代的需要和特征发展自己的理论特质,并将随着代表时代主流的生态科学与观念更新自身,并在发展中坚持。当前,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最新成就,成为自然的最高价值和人类的最高价值所在,人类第一次能够跳出生态之外
期刊
回想起来,我也算是自幼喜欢文学。自小学高年级,以至于整个中学阶段,课余时间有相当多都沉浸在文学阅读中。不过,阅读的主要是中西方经典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崇拜的作家主要有李商隐、姜夔、曹雪芹等,印象很深的是一度很迷恋类似《花月痕》这样的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当然,阅读片片段段,很不系统,记得当时还用压岁钱订了最喜欢的杂志《文史知识》和《名作欣赏》。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虽说也读一些,但总是从内心里有点瞧不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和亿万农民离开中国传统乡村奔赴城市的历史进程中,近年来一股新崛起的乡土诗浪潮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雷平阳和田禾是其中的两个代表诗人。与雷平阳对故乡云南昭通的固执的爱相比,田禾对湖北黄冈和江汉平原的爱也是细致感人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令人启发地谈到历史地理对作家性格和创作的影响,实际上,湖北的文学地理也有鲜明的特点。从黄冈丘陵山区到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基本能囊括这个省份的地理特征。而孝感
期刊
刘纲纪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其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以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上的建树和影响,学界比较熟悉。而刘先生在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上用力甚多并取得过很多学术成就,就是在美学界,清楚地人也不是很多,原因这里就不做分析了。笔者想说的是,就我所接触到的书画理论界的情况看,对刘先生书画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重视是不够的,这从刘先生的一些书画著作的引用率可以大致有所反映,这是不是与其研究水平有关呢?不是的
期刊
汉剧是我国古老的声腔剧种之一,也是湖北地方戏曲中最具影响力的剧种。汉剧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剧目,涌现出众多著名的戏曲艺术大师,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对京剧的形成产生过独特而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2006年6月,古老的汉剧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六年过去了,客观分析申遗成功后的汉剧生存现状,理性评价近年
期刊
仅就著述数量而言,刘复生君似乎不能算作丰厚:两部专著(《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海南当代新诗史稿》)、两部论文集(《思想的余烬》、《文学的历史能动性》)——放在今日“批评家”们动辄著作等身的时代,这实在只能说是差强人意。然而即便如此,本文也不打算对复生君的批评工作做全面、系统的评述,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能力所限——比如对于诗歌,尤其是当代诗歌的无知;但另一方面,对于那种面面俱到
期刊
王又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中两个基本的主题是一定要研究透的,一个是中国农村的主题,一个是中国革命的叙事。不管你先锋到什么程度,我们看格非与韩少功先生的创作,最后都要应答这两个基本问题,它们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现在请高晓晖先生发言。  高晓晖(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写作中心副主任):今天我主要谈谈文学资源的问题。“革命”呢,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的问卷考察报
期刊
刚刚玩微博不久,就碰到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我差不多整夜都在微博上关注事态进程,那些最新也可能是最真的消息都得自微博。当时我觉得微博不仅改变了新闻的发布方式、传播方式、接受方式,甚至预想微博可能改变我们的交往方式、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很快便写了一篇《谈微博》,对微博这种新文体表达了由衷的喜爱和热情的赞美。这篇随笔简直就是对微博的一首“抒情诗”。  现在,我已度过了与微博的“蜜月期”。  有些美人
期刊
少不得李冰  武汉方言贺岁喜剧,从2003年《搭白算数》到2013年的《海底捞月》,在武汉话剧院与武汉说唱团轮番上演,从国营剧团,演到有限责任公司,从不值一提的“鬼闹窑”,演成一道城市风景线。若要对武汉方言喜剧论功行赏,我们仍可以笑眯眯地说“一个都不能少”,但最后必须得老老实实地说:少谁也不能少李冰。  李冰,1963年出生在山东沂蒙老区蒙阴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专工戏剧创作专业。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