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向大家汇报《家乡的发展变化》一课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本课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发展中的家乡中的《家乡的发展变化》一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的家乡(社区)”的内容标准第2条“感受建国六十周年以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编写。与前面的“我爱我家”“家乡哺育了我”及后面的“我的国家和我的民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它着眼于儿童生活,在儿童认识范围内并随着儿童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循序渐进地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来说一说。
一、说教材
我认为本课应着眼于“变化”二字,不能误读为“我的家乡”爱家乡,这原本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应着力于“体验”,而这一切的变化,并不是我呈现或直接告诉他,而是引导他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的,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情感,才是有效的情感。本着活用教材的原则,我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先对文本研读领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有准备的,我也是有准备的,才能给他以启迪。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分析和理解,结合对儿童发展状况的了解,对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本人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家乡的概念,知道了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在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建国六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
(二)方法与过程方面
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从家乡的巨变中,从调查、访问、参观的活动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的责任感。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引领学生进行课内交流感悟。根据遵循儿童社会生活等一系列原则,让学生在主体的参与中通过多种手段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活动为主线,自主、合作、探究。课程标准要求:“思品课教学力求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统一。”因此,我用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在自主的活动、在彼此的合作中探究,以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活动,能否形成协同的教学局面,都与教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第一板块:音乐渲染 导入新课
缺乏情感是現行德育的一种机能性缺陷,因此,我觉得必须高度重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价值,《龙川情》又是一首富含江都乡土气息的歌曲,既为教学环节的展开创设情境,又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好了准备。
第二板块:交流互动 激发共鸣
小组用图片、照片、录音、录象等多种形式汇报调查了解家乡变化情况,对于家乡的变化,学生多数是从身边事感受到的,当学生交流时,我不置身事外,及时补充。我认为课堂绝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将这些交流、探索不断引向深入,不停留于表面的对比,而是要触动他心灵深处的琴弦,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在学生对家乡的变化有了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大家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可喜的变化呢?正是由于每个家乡人的努力,促使家乡的经济发展与腾飞;正是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促使整个国家经济的腾飞。在经过充分的交流互动之后,我充满激情地说:这就是我们历史悠久的家乡!这就是我们人杰地灵的家乡!这就是我们日新月异的家乡!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设计一句广告语来赞美家乡。
这一部分的设计理念是: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努力形成师与生,生与生的多边互动,构建高效、立体的信息传输渠道,放大教学流程和效益。
第三板块:辩论交锋 升华认识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让学生进行辩论。引导他们明白这些只是家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美中不足”,说不足是为了增强小主人翁责任感。在这里,我与学生达成共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科学、和谐的发展。
第四板块:链接生活、课外延续
我们在看到家乡变化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一番唇枪舌战后,静下心来想一想:怎么对待那些“美中不足”呢?对于家乡今后的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创意呢?
生活化已成为21世纪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之一。我认为本课的教学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领学生的现实生活,回答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困惑和挑战,为学生展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以达到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本课教学的尾声,不是划一个圆圆的句号,而是给出一个开放式的省略号,为学生创建种种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唤醒”“解放”和“引领”的功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一、说教材
我认为本课应着眼于“变化”二字,不能误读为“我的家乡”爱家乡,这原本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应着力于“体验”,而这一切的变化,并不是我呈现或直接告诉他,而是引导他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的,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情感,才是有效的情感。本着活用教材的原则,我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先对文本研读领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有准备的,我也是有准备的,才能给他以启迪。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分析和理解,结合对儿童发展状况的了解,对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本人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家乡的概念,知道了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在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建国六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
(二)方法与过程方面
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从家乡的巨变中,从调查、访问、参观的活动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的责任感。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引领学生进行课内交流感悟。根据遵循儿童社会生活等一系列原则,让学生在主体的参与中通过多种手段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活动为主线,自主、合作、探究。课程标准要求:“思品课教学力求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统一。”因此,我用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在自主的活动、在彼此的合作中探究,以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活动,能否形成协同的教学局面,都与教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第一板块:音乐渲染 导入新课
缺乏情感是現行德育的一种机能性缺陷,因此,我觉得必须高度重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价值,《龙川情》又是一首富含江都乡土气息的歌曲,既为教学环节的展开创设情境,又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好了准备。
第二板块:交流互动 激发共鸣
小组用图片、照片、录音、录象等多种形式汇报调查了解家乡变化情况,对于家乡的变化,学生多数是从身边事感受到的,当学生交流时,我不置身事外,及时补充。我认为课堂绝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将这些交流、探索不断引向深入,不停留于表面的对比,而是要触动他心灵深处的琴弦,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在学生对家乡的变化有了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大家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可喜的变化呢?正是由于每个家乡人的努力,促使家乡的经济发展与腾飞;正是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促使整个国家经济的腾飞。在经过充分的交流互动之后,我充满激情地说:这就是我们历史悠久的家乡!这就是我们人杰地灵的家乡!这就是我们日新月异的家乡!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设计一句广告语来赞美家乡。
这一部分的设计理念是: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努力形成师与生,生与生的多边互动,构建高效、立体的信息传输渠道,放大教学流程和效益。
第三板块:辩论交锋 升华认识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让学生进行辩论。引导他们明白这些只是家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美中不足”,说不足是为了增强小主人翁责任感。在这里,我与学生达成共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科学、和谐的发展。
第四板块:链接生活、课外延续
我们在看到家乡变化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一番唇枪舌战后,静下心来想一想:怎么对待那些“美中不足”呢?对于家乡今后的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创意呢?
生活化已成为21世纪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之一。我认为本课的教学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领学生的现实生活,回答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困惑和挑战,为学生展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以达到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本课教学的尾声,不是划一个圆圆的句号,而是给出一个开放式的省略号,为学生创建种种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唤醒”“解放”和“引领”的功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