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是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受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所影响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本文对当前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的偏差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纠正这些偏差的对策。
关键词:领导干部;政绩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30-01
近期,《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继出台,为全面从严治党立德立规,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也明确了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明大德、守公德。但当今一些干部政绩观却出现了偏差,工于设计自我、精心设计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借助媒体做表面文章,只求虚不求实现象大有存在。
一、当今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的主要表现形式
现实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说到底就是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问题和偏差,患上“政绩饥渴症”。其突出表现:
一是重“显”轻“潜”。因“显绩”看得见、摸得着,能充分展示在任的业绩;“潜绩”则是正在做尚未完成的业绩,不能短期体现政绩,所以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却漠不关心。
二是重近轻远。熱衷于“短、平、快”项目,时间短、出力小、见效快,是速成政绩,能快速显示官员成绩,还能成为乌纱帽晋升的筹码,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从不愿去做去干。
三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眼睛盯着朝上看、拍脑袋乱决策、搞轰烈烈大运动,在任期内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甚至寅吃卯粮、债台高筑,把好事办坏。
总之,对容易看得见的政绩“大干快上”,对打基础的艰苦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政绩饥渴症”导致形式主义滋生和蔓延,“面子工程”不仅劳民伤财,更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思想根源上看,是没有树立科学持续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而从制度上反思,则往往是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干部任用制度还不健全,导致政绩考核与民生关系不大,甚至负相关。
二、纠正当今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的对策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立足检察机关工作实际,就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干部政绩与民生福祉相一致,引导干部将短期行为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浅谈如下看法:
(一)要把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基础。
古人云,“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讲得就是准确识人的重要性。要增强选拔使用干部的准确性和公开性,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是要把干部考评全程化、考评现实表现与一贯表现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干部考评全面化、看工作实绩与发展潜力结合起来。衡量干部工作实绩和发展潜力的大小,应做到“五个分清楚”:即要把原有基础与新的发展分清楚;要把集体成绩与个人贡献分清楚;要把眼前功效与长远效益分清楚;要把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分清楚;要把显能与潜能分清楚;三是要使干部考评定量化、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四是干部考评民主化,把组织考与群众评结合起来。
(二)要把严格按原则和程序办事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保证。
一要始终坚持按德才兼备的标准用人,不降格以求。二要始终坚持按岗位职责的条件用人,不搞“拉郎配”。三要始终坚持按“五湖四海”的原则用人,不搞远近亲疏的“裙带关系”。四要始终坚持按年轻化的要求用人,不搞论资排辈。五要始终坚持按干部的程序用人,不搞形有实无。
(三)要把依靠政策制度加强管理监督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环节。
一要发挥政策制度的规范化,把干部队伍管好。二要维护政策制度的严肃性,把干部队伍管住。三要增强政策制度的科学性,把干部队伍管活。
要改革和完善干部的考核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是要改革过于集中的用人制度,改变单纯由上级领导或者一把手决定人事的做法,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用人制度。在重视行政考核的前提下,发展民主考核,统计调查考核,完善平时考核。通过多方面考核,来纠正考核指标单一所导致的政绩观偏向的问题。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会在思想和行动上把向上与向下、短期与长期、政绩与民生统一起来,树立符合科学发展、顺应民心民意的正确政绩观。
作者简介:马光禹,河南省长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关键词:领导干部;政绩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30-01
近期,《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继出台,为全面从严治党立德立规,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也明确了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明大德、守公德。但当今一些干部政绩观却出现了偏差,工于设计自我、精心设计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借助媒体做表面文章,只求虚不求实现象大有存在。
一、当今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的主要表现形式
现实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说到底就是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问题和偏差,患上“政绩饥渴症”。其突出表现:
一是重“显”轻“潜”。因“显绩”看得见、摸得着,能充分展示在任的业绩;“潜绩”则是正在做尚未完成的业绩,不能短期体现政绩,所以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却漠不关心。
二是重近轻远。熱衷于“短、平、快”项目,时间短、出力小、见效快,是速成政绩,能快速显示官员成绩,还能成为乌纱帽晋升的筹码,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从不愿去做去干。
三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眼睛盯着朝上看、拍脑袋乱决策、搞轰烈烈大运动,在任期内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甚至寅吃卯粮、债台高筑,把好事办坏。
总之,对容易看得见的政绩“大干快上”,对打基础的艰苦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政绩饥渴症”导致形式主义滋生和蔓延,“面子工程”不仅劳民伤财,更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思想根源上看,是没有树立科学持续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而从制度上反思,则往往是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干部任用制度还不健全,导致政绩考核与民生关系不大,甚至负相关。
二、纠正当今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的对策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立足检察机关工作实际,就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干部政绩与民生福祉相一致,引导干部将短期行为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浅谈如下看法:
(一)要把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基础。
古人云,“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讲得就是准确识人的重要性。要增强选拔使用干部的准确性和公开性,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是要把干部考评全程化、考评现实表现与一贯表现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干部考评全面化、看工作实绩与发展潜力结合起来。衡量干部工作实绩和发展潜力的大小,应做到“五个分清楚”:即要把原有基础与新的发展分清楚;要把集体成绩与个人贡献分清楚;要把眼前功效与长远效益分清楚;要把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分清楚;要把显能与潜能分清楚;三是要使干部考评定量化、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四是干部考评民主化,把组织考与群众评结合起来。
(二)要把严格按原则和程序办事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保证。
一要始终坚持按德才兼备的标准用人,不降格以求。二要始终坚持按岗位职责的条件用人,不搞“拉郎配”。三要始终坚持按“五湖四海”的原则用人,不搞远近亲疏的“裙带关系”。四要始终坚持按年轻化的要求用人,不搞论资排辈。五要始终坚持按干部的程序用人,不搞形有实无。
(三)要把依靠政策制度加强管理监督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环节。
一要发挥政策制度的规范化,把干部队伍管好。二要维护政策制度的严肃性,把干部队伍管住。三要增强政策制度的科学性,把干部队伍管活。
要改革和完善干部的考核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是要改革过于集中的用人制度,改变单纯由上级领导或者一把手决定人事的做法,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用人制度。在重视行政考核的前提下,发展民主考核,统计调查考核,完善平时考核。通过多方面考核,来纠正考核指标单一所导致的政绩观偏向的问题。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会在思想和行动上把向上与向下、短期与长期、政绩与民生统一起来,树立符合科学发展、顺应民心民意的正确政绩观。
作者简介:马光禹,河南省长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