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发展和升华,这一理念落实到学校就是和谐校园。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课题。文章在探讨创业教育与和谐校园的内涵、加强创业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业教育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彭书武(1970- ),男,湖南零陵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副处长,讲师、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教管理。(湖南 永州 42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6CZC05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035-0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发展和升华,这一理念落实到学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创业教育与和谐校园的内涵
创业是指创立基业或创办事业,也就是自主地开拓和创造业绩与成就。创业教育,英文为enterprise education,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通俗地讲,是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态度教育、创业技能教育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的一种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也就是说,和谐校园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
二、加强创业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1.加强创业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新的需要。加强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十分沉重。大学生首当其冲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另外,也是大学生自身求发展的需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2006年底到2007年初,在全国六省市对近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占25.93%,有过想创业意愿的占53.02%,两者占78.95%。可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把“创业”看做与“就业”和“出国”两大出路并行的第三条出路。
2.加强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就业现状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加强创业教育已成重要措施。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8年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550万,另外,中国每年还有约近6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新增劳动力需要实现就业,全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潜在因素。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求职就业越来越困难,使毕业生心浮气躁,容易就某些小事起哄、发泄,形成事端。加上人事工作中存在的个别腐败现象导致学风滑坡、学生无心念书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安宁的潜在因素。就业是学生最大的事。如果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而让毕业生在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遭受打击,不但容易引起他们对学校、社会的敌视,还有可能诱发他们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隐患,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必须开展和加强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变传统的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使更多学生成为创业者。另外,加强创业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办好高等教育、培育合格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品牌、水平、质量和声誉的象征和体现。而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业、生存能力,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带动就业,缓解就业的压力。所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已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1.树立明确的创业教育指导思想。树立明确的创业教育指导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认识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1)开展创业教育是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必要措施。近时期就业问题是大问题。我国已有上百万大学毕业生还没有找到现成的工作岗位,再加上下岗工人、农民进城、新增岗位有限等。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国家的稳定、学校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既然现有岗位有限,那就决定了扩大就业必须另辟新路,必须倡导创业。而倡导创业,就必须实行创业教育。要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成为未来社会的强者和创造者。(2)开展创业教育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待开发的领域和无穷的就业创业机会,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把“创业”看做与“就业”和“出国”两大出路并行的“第三条出路”。这“第三条出路”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路。高校应当适应这种新形势、新要求,把创业教育摆在学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开拓教育新局面。
2.建立强有力的创业教育组织领导体系。(1)组建得力的创业教育领导机构。这是能否实施强有力的创业教育领导的组织保证。学校办工厂、党政主要负责人应亲自挂帅,招生、教务、学生管理、系(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都应参加。可下设一个由若干专职人员组成的办事机构。(2)明确创业教育领导机构的职责。这是创业教育领导机构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一环。必须给各相应机构部门规定合理的创业教育工作职责。例如,招生部门承担收集市场需求信息、教务部门承担改进教学模式、学生管理部门承担开展学生创业活动等职责。(3)认真检查督促、考核评估创业教育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督促与考核评估应在学院领导下进行,重点放在各有关职能部门是否真正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收到实效上。通过这样的检查、考核与评估,逐步形成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的新风。
3.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办学模式。(1)制定创业教育目标。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促进大学生健康创业心理的形成,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2)设置创业教育专业。创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当紧密围绕国家与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创业教育的特点,以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创业。如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注重把握好“三个定位”:一是服务面向定位于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基础理论适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三是办学特色定位于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即实行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3)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休学制、转学制等弹性学制,有利于学生探索创业新路。在规定的基本学制年限内按要求对提前修满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准予提前毕业;对不能修满相应学分的学生,可以推迟毕业(一般不超过3年)。实行工学交替,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如黑龙江大学实行3~8年的弹性修业年限;设立创新学分、创业学分,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取得显著成绩者还可允许破格毕业。(4)制定考试考核办法。创业教育的考试考核办法应当既考理论又考实践,积极推行“双证制”,学生只有同时取得毕业证和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才能毕业。
4.改革创新就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创业教育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和基本环节。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就要开设创业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这个基本环节,可以把创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
5.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大课题。没有具有创业思想的教师,就没有良好的创业教育。为此,要努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如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聘请的10位知名企业家为“创业导师”,其中7人为北航的往届毕业生。“创业导师”们的创业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宝贵财富,对在校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创业导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业提供技能和经验方面的支持。
6.建设足够的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创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社会实践性。就是受教育者除接受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创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实训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行产教结合,只有将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创业教育的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实在的效果。如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产教结合,一年级农科类学生以“大田”生产为主开始接触专业,熟悉生产过程,进行生产技能训练;二年级时则以丰产栽培为主,以实践为中心,从种到收,分田管理,搞好系统观察记载和总结;到了三年级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3~4人为一组,组成小公司,定任务、定产量、定成本、定奖罚,与学校的创业基地或生产单位签订经济合同,承包生产项目,参与生产成本核算和产品销售全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公司顾问身份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及时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做好“监督员”,保证公司健康发展。
7.营造浓郁的创业教育校园氛围。要通过宣传与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创业观念。如宣传严峻的就业形势;新生入校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他们做好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还可邀请企业家,尤其是本校优秀毕业生来校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创业、立业的经验与教训。此外,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积极建设学生社团和开展校园活动,也是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的一种有效办法。另外,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打工教育活动。这不仅可以解决贫困生经费困难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可以为其树立市场意识和创业的意识,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高校应该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为其实现人生价值、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学兰,成长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2]李耀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5).
[3]唐骏,蒋爱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3(13).
[4]周永新.高等职业院校应大力开展创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3(6).
[关键词]创业教育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彭书武(1970- ),男,湖南零陵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副处长,讲师、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教管理。(湖南 永州 42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6CZC05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035-0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发展和升华,这一理念落实到学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创业教育与和谐校园的内涵
创业是指创立基业或创办事业,也就是自主地开拓和创造业绩与成就。创业教育,英文为enterprise education,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通俗地讲,是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态度教育、创业技能教育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的一种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也就是说,和谐校园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
二、加强创业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1.加强创业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新的需要。加强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十分沉重。大学生首当其冲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另外,也是大学生自身求发展的需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2006年底到2007年初,在全国六省市对近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占25.93%,有过想创业意愿的占53.02%,两者占78.95%。可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把“创业”看做与“就业”和“出国”两大出路并行的第三条出路。
2.加强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就业现状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加强创业教育已成重要措施。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8年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550万,另外,中国每年还有约近6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新增劳动力需要实现就业,全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潜在因素。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求职就业越来越困难,使毕业生心浮气躁,容易就某些小事起哄、发泄,形成事端。加上人事工作中存在的个别腐败现象导致学风滑坡、学生无心念书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安宁的潜在因素。就业是学生最大的事。如果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而让毕业生在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遭受打击,不但容易引起他们对学校、社会的敌视,还有可能诱发他们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隐患,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必须开展和加强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变传统的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使更多学生成为创业者。另外,加强创业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办好高等教育、培育合格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品牌、水平、质量和声誉的象征和体现。而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业、生存能力,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带动就业,缓解就业的压力。所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已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创业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1.树立明确的创业教育指导思想。树立明确的创业教育指导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认识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1)开展创业教育是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必要措施。近时期就业问题是大问题。我国已有上百万大学毕业生还没有找到现成的工作岗位,再加上下岗工人、农民进城、新增岗位有限等。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国家的稳定、学校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既然现有岗位有限,那就决定了扩大就业必须另辟新路,必须倡导创业。而倡导创业,就必须实行创业教育。要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成为未来社会的强者和创造者。(2)开展创业教育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待开发的领域和无穷的就业创业机会,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把“创业”看做与“就业”和“出国”两大出路并行的“第三条出路”。这“第三条出路”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路。高校应当适应这种新形势、新要求,把创业教育摆在学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开拓教育新局面。
2.建立强有力的创业教育组织领导体系。(1)组建得力的创业教育领导机构。这是能否实施强有力的创业教育领导的组织保证。学校办工厂、党政主要负责人应亲自挂帅,招生、教务、学生管理、系(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都应参加。可下设一个由若干专职人员组成的办事机构。(2)明确创业教育领导机构的职责。这是创业教育领导机构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一环。必须给各相应机构部门规定合理的创业教育工作职责。例如,招生部门承担收集市场需求信息、教务部门承担改进教学模式、学生管理部门承担开展学生创业活动等职责。(3)认真检查督促、考核评估创业教育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督促与考核评估应在学院领导下进行,重点放在各有关职能部门是否真正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收到实效上。通过这样的检查、考核与评估,逐步形成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的新风。
3.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办学模式。(1)制定创业教育目标。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促进大学生健康创业心理的形成,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2)设置创业教育专业。创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当紧密围绕国家与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创业教育的特点,以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创业。如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注重把握好“三个定位”:一是服务面向定位于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基础理论适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三是办学特色定位于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即实行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3)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休学制、转学制等弹性学制,有利于学生探索创业新路。在规定的基本学制年限内按要求对提前修满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准予提前毕业;对不能修满相应学分的学生,可以推迟毕业(一般不超过3年)。实行工学交替,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如黑龙江大学实行3~8年的弹性修业年限;设立创新学分、创业学分,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取得显著成绩者还可允许破格毕业。(4)制定考试考核办法。创业教育的考试考核办法应当既考理论又考实践,积极推行“双证制”,学生只有同时取得毕业证和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才能毕业。
4.改革创新就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创业教育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和基本环节。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就要开设创业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这个基本环节,可以把创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
5.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大课题。没有具有创业思想的教师,就没有良好的创业教育。为此,要努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如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聘请的10位知名企业家为“创业导师”,其中7人为北航的往届毕业生。“创业导师”们的创业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宝贵财富,对在校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创业导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业提供技能和经验方面的支持。
6.建设足够的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创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社会实践性。就是受教育者除接受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创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实训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行产教结合,只有将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创业教育的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实在的效果。如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产教结合,一年级农科类学生以“大田”生产为主开始接触专业,熟悉生产过程,进行生产技能训练;二年级时则以丰产栽培为主,以实践为中心,从种到收,分田管理,搞好系统观察记载和总结;到了三年级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3~4人为一组,组成小公司,定任务、定产量、定成本、定奖罚,与学校的创业基地或生产单位签订经济合同,承包生产项目,参与生产成本核算和产品销售全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公司顾问身份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及时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做好“监督员”,保证公司健康发展。
7.营造浓郁的创业教育校园氛围。要通过宣传与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创业观念。如宣传严峻的就业形势;新生入校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他们做好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还可邀请企业家,尤其是本校优秀毕业生来校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创业、立业的经验与教训。此外,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积极建设学生社团和开展校园活动,也是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的一种有效办法。另外,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打工教育活动。这不仅可以解决贫困生经费困难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可以为其树立市场意识和创业的意识,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高校应该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为其实现人生价值、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学兰,成长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2]李耀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5).
[3]唐骏,蒋爱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3(13).
[4]周永新.高等职业院校应大力开展创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