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唱歌的基本技能包括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吐字四个方面,姿势方面要求精神饱满、身体端正,口型正确、自然而不紧张,呼吸方面要求平稳、自然,呼吸练习一般可与发声练习结合进行,发声方面要求圆润、甜美,咬字吐字方面要求正确、清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课堂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帮助学生实现音乐教学目的与音乐学习的现实意义,正确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使学生们的音乐艺术涵养得到真正的提升,使学生的音乐情操和自身灵魂音乐艺术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达到高校教育学生的目的。本文就着重阐述了高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策略,旨在以更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使学生热爱声乐。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兴趣;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18-01
引言
现代教育理念是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养成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高校音乐教学策略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努力,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公平的教育教学环境。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和学习勤奋程度不同,总会出现所谓音乐天才,但是,学校为了自身高校名誉着想,会有不同的教育培养计划,这些所谓的得意门生的个别突出人才的培养情况,在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中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音乐教育教学环境中,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环境,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健康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一、当前我国高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现状
音乐是有情感的,也是有生命的,科学的声乐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技能,还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实践,使音乐教学成为一种沉闷的传授,割裂了学习和审美陶冶的协调性;考试内容老套呆板,通常给学生限定表演方式,这样的考试只能够抑制学生能力的发挥;重视技巧忽视体验,在音乐教学中,高校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音乐技巧和声乐的练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在音乐中不能设身处地体验和参与,缺乏情感互动,这使得学生只能在枯燥的声乐理论和练习中缺乏主动性,扼杀创造力。高校音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兴趣,同时掌握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来提高声乐、器乐演奏及作品和指挥的能力进一步表现和感受音乐美的过程,开发了学生的用音乐表达的形象思维,提高其艺术修养的教学活动。为此,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在音乐技巧和知识学习同时更加注重音乐的情感陶冶,达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目的。
二、高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策略
1.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动之以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的听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从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发。当教师走下讲台,穿行于学生之间,并随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辅之以得体的动作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教师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实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立足于以情感人,使学生在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借用教室多媒体信息科技,有效调动学生们的感觉器官的积极性。
高校音乐艺术课堂应该设法创造和其他科目课堂不一样的氛围,通过有效调动学生们的感觉器官的积极性,将学生在音乐艺术课堂上对音乐美的享受推至高潮,这样有助于给学生制造适合的课堂气氛,集中学生们的关注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们的思维状态保持活跃的姿态。在讲授音乐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借用教室多媒体信息科技,通过运用声色结合的多媒体手段使教学过程趣闻无穷、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教师既可以直接在多媒体里演示、播放、讲解各类相关的音乐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自己制作的有关的多媒体音乐教学软件,有意识、有方向、有目标、有组织的安排整个音乐教学课堂,灵活地将学生们的欣赏体验和精神享受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里美好的意蕴和丰富的内涵,并获取对音乐艺术美好的享受,激发学生深厚的探索求知欲望,增加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开拓学生们对音乐文化艺术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音乐文化艺术有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3.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和乐趣,养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音乐学习不仅需要天分,更需要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和练习声乐技巧。理论知识和声乐练习是相当枯燥乏味的,这时学生自身要培养自己的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保持愉悦心情,对音乐真正产生感情,把自己放入音乐中,增强音乐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同时,要刻苦练习,多加实践。表演对与错、水平高与低等都要大胆练习,不要怕别人嘲笑。这样,音乐的学习才可以培养丰富的情感,追求精神审美。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高低和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音乐素养有着潜移默化影响。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传授,也有利于学生激起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应在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三、结束语
总之,为了营造绿色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音乐文化艺术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个性化、丰富化的艺术教育要求,感受音乐文化艺术的魅力。在进行高校音乐唱歌教学时应动之以情,运用多媒体,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薛佳伟,董静.论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音乐大观,2013(05).
[2] 趙玲.音乐教学中教学策略探微[J].艺术教育,2008(01).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兴趣;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18-01
引言
现代教育理念是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养成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高校音乐教学策略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努力,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公平的教育教学环境。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和学习勤奋程度不同,总会出现所谓音乐天才,但是,学校为了自身高校名誉着想,会有不同的教育培养计划,这些所谓的得意门生的个别突出人才的培养情况,在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中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音乐教育教学环境中,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环境,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健康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一、当前我国高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现状
音乐是有情感的,也是有生命的,科学的声乐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技能,还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实践,使音乐教学成为一种沉闷的传授,割裂了学习和审美陶冶的协调性;考试内容老套呆板,通常给学生限定表演方式,这样的考试只能够抑制学生能力的发挥;重视技巧忽视体验,在音乐教学中,高校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音乐技巧和声乐的练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在音乐中不能设身处地体验和参与,缺乏情感互动,这使得学生只能在枯燥的声乐理论和练习中缺乏主动性,扼杀创造力。高校音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兴趣,同时掌握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来提高声乐、器乐演奏及作品和指挥的能力进一步表现和感受音乐美的过程,开发了学生的用音乐表达的形象思维,提高其艺术修养的教学活动。为此,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在音乐技巧和知识学习同时更加注重音乐的情感陶冶,达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目的。
二、高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策略
1.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动之以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的听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从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发。当教师走下讲台,穿行于学生之间,并随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辅之以得体的动作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教师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实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立足于以情感人,使学生在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借用教室多媒体信息科技,有效调动学生们的感觉器官的积极性。
高校音乐艺术课堂应该设法创造和其他科目课堂不一样的氛围,通过有效调动学生们的感觉器官的积极性,将学生在音乐艺术课堂上对音乐美的享受推至高潮,这样有助于给学生制造适合的课堂气氛,集中学生们的关注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们的思维状态保持活跃的姿态。在讲授音乐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借用教室多媒体信息科技,通过运用声色结合的多媒体手段使教学过程趣闻无穷、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教师既可以直接在多媒体里演示、播放、讲解各类相关的音乐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自己制作的有关的多媒体音乐教学软件,有意识、有方向、有目标、有组织的安排整个音乐教学课堂,灵活地将学生们的欣赏体验和精神享受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里美好的意蕴和丰富的内涵,并获取对音乐艺术美好的享受,激发学生深厚的探索求知欲望,增加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开拓学生们对音乐文化艺术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音乐文化艺术有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3.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和乐趣,养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音乐学习不仅需要天分,更需要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和练习声乐技巧。理论知识和声乐练习是相当枯燥乏味的,这时学生自身要培养自己的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保持愉悦心情,对音乐真正产生感情,把自己放入音乐中,增强音乐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同时,要刻苦练习,多加实践。表演对与错、水平高与低等都要大胆练习,不要怕别人嘲笑。这样,音乐的学习才可以培养丰富的情感,追求精神审美。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高低和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音乐素养有着潜移默化影响。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内容的传授,也有利于学生激起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应在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三、结束语
总之,为了营造绿色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音乐文化艺术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个性化、丰富化的艺术教育要求,感受音乐文化艺术的魅力。在进行高校音乐唱歌教学时应动之以情,运用多媒体,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薛佳伟,董静.论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音乐大观,2013(05).
[2] 趙玲.音乐教学中教学策略探微[J].艺术教育,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