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笑声有我狂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y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声一直是属于男人的领域,这仿佛已经成了一种定论。就连身为女性的作家池莉也在文章中说过这样的话:“女人一般是不能干男人所干的事情的。说相声经常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们做做,开心、潇洒,是一种风度,女人做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个了。”
  这些话听起来虽然觉得对女性有些不公平,可似乎也有些道理,代表了很多人的心理。然而,一个女孩的出现,却让人完全改变了这种看法。
  这个女孩,就是——酷口相声演员贾玲!
  在2010年春晚,贾玲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新星。尽管是在零点后出场,作品被压缩,但这位春晚舞台上第一位女相声演员仍然获得了热烈的追捧。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和搭档创作的相声获得了青年人的喜爱,为相声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把这种相声命名为——酷口相声。
  他们的《大话捧逗》一举拿下了2010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三等奖。
  “喜欢我们的观众,你让我们更有信心往前冲;谢谢不喜欢我们的观众,你让我们不得不往前冲,好让你们喜欢我们。”贾玲在元宵晚会领奖时的一番获奖感言,让人们体会到这个年轻相声演员骨子里那种倔强和执著。
  其实,相声并不是贾玲最初的梦想,她考中戏考了两年。第一年没通过,第二年为了保险起见,她报了两个专业,一个表演,一个相声。没想到两个专业都考上了,由于那时自己还没手机,学校把电话直接打到家里,让贾玲妈妈帮女儿选一个专业,结果贾玲妈妈把“相声表演”理解成了“喜剧表演”,觉得女儿平时说话特逗、挺有喜感的,便帮贾玲选了“相声班”。后来贾玲还在姐姐的带领下,哭丧着脸到学校改专业,但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将错就错”学起了相声。
  歪打正着进了相声班,冯巩是贾玲的班主任。
  女孩学说相声,当时贾玲也觉得挺没面子的,在同学面前都不好意思提自己的专业。家里人也认为她有个学历就行,然后去干别的工作。临近毕业,贾玲的姐姐曾打电话让贾玲回老家做公务员,一直很看好贾玲的冯巩一听急了,接过电话说:“你妹妹是好苗子,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在北京,出不来我管着!”就是这句话,让贾玲过上了“北漂”生活,冯巩也就成了她的师傅。
  贾玲很感谢师傅冯巩,除了教她新的相声理念外,是他的帮助才支撑她能够留在这个圈子里。刚毕业的时候,她租的是一个十平方米不到的地下室。她讲到:“有一次和师傅去演出,我忘带演出服了。师傅他们和我一起去家里拿,第一次看到我租的地下室,出来后,师傅就对我说:‘我不保证别的,但至少要让你把这一年的房租钱挣到。’后来,师傅就领着我到处表演,真的解决了我的生活问题。”
  女孩说相声最大的难度是很难确立自己的身份,既要保持女孩的优美,又要发扬相声的幽默。在男人插科打诨的世界里,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辛。中戏从2001年至今只招收过两届相声表演班,当初贾玲班上有十个女同学,现在其他人都转行了,只剩她一个。都说相声圈里的女人就像错进了男人澡堂,当与人初次见面,介绍她是说相声的,别人看她的目光都很怪异。可即使是这么委屈,贾玲还是坚持了下来。
  相声给女孩的发展空间很小,这让贾玲很沮丧。本来一直捧哏,很少出彩,但有一次她无意识的一个动作突然逗得满场观众哄堂大笑,场面十分火暴。那次经历让她获得了一种惊喜:原来相声还可以这么说!后来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了“酷口相声”的表演风格。贾玲认为,相声要发展,就要结合时代,与时代同步。如今的时代是信息化、多元化的,观众的欣赏口味也在不断提高,相声的创作和表演也需要革命性的思维,让相声表演的手段更加丰富,让舞台表现的空间更加拓展。酷口相声的提出和出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贾玲说:“我慢慢发现自己爱上了相声。它与电视剧、电影、话剧不同,我用肢体、语言、表情各种方式表现剧情,目的只为把观众逗乐。对我来说,每场表演都是一场挑战,当看到观众脸上的笑容,我的内心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现在的贾玲,不仅找到了说相声的乐趣,而且表示一辈子也不会离开相声了。她还创办了“新笑声客栈”相声表演俱乐部,将酷口相声传播开来。继《大话捧逗》荣登去年央视春晚后,贾玲和搭档白凯南合作的相声《芝麻开门》又登上了2011年央视春晚。她忙着、累着,但更快乐着。
  朋友们说她笑得都飞起来了,贾玲开心地回应:“当然啦,谁的笑声有我狂啊!”
  “他人笑我太搞笑,我笑他人想不到。”这是她的“新笑声客栈”俱乐部的宣传语。贾玲,正在用青春飞扬的酷口相声播撒着笑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更多的魅力和更多的快乐。
  编辑 刘炳龙
其他文献
“当你把少女之吻无数次地献给书本,骄傲的蜜蜂蝴蝶顿时自惭形秽,而尘封五千年的书香,喜获终极注解,一道闸门开启,天池纯水汩汩流淌,来吧,鸿蒙中所有的文字,列队前来受洗,洗去铅尘,洗去铜臭,污浊统统洗去后,或能复活,一册干净的灵魂。”  这是一位诗人写给90后香港女孩曾芷君的诗,因为她的“吻”有着无穷的魔力。  小时候,刚刚出生几个月的曾芷君突然因神经萎缩双目失明,只能感觉到光和影,被界定为“完全失明
育者准确到位,听者必然心悦诚服;言者幽默诙谐,听者自然兴高采烈。孟非就是这样一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亦庄亦谐、庄谐并举的善言者。  说自己——冷静谦逊,诙谐洒脱  在很多观众心目中,孟非早已成为了《非诚勿扰》不可或缺的亮点,而孟非自己卻谦虚地说:“我的节目就是说说,‘请看下一条短片’,‘清谁谁发青’,主持人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主持人就像个好厨子,我能保证我十年如一日菜品的水平不变,但你能保证顾客的口
1散落一地  2如此乐谱  3绝技  4恶作剧  5奇怪的造型  6傻瓜乐谱  7吹泡泡表演  8滥竽充数
我听人们说过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人有个好心情,只是对如何放下心中的烦恼感到有些茫然。为了得到指点,我给加州大学的罗伯特·艾蒙斯教授打了电话,他一直在研究积极思维对人的益处。艾蒙斯教授引用了一些新研究发现告诉我,即使是勉强地对他人表示感谢,也会提升自己身体中与快乐和满足有关的化学物质——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他对我说,像遇到了幸运之事一样生活,好运不久就会真的降临到你身上。  他建议我坚持一个星期或
北宋嘉祐二年(1057),翰林学士欧阳修受命礼部贡举事,以主考官的身份主持当年的会试,结果有一张试卷吸引了欧阳修的注意。  文章写得好没有问题,问题是,文中的一个典故,让大主考欧阳修颇为困惑。这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古代尧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叫皋陶的执法官,三次要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的原则都赦免了这个死刑犯。”欧阳修是饱读诗书之人,他曾自负地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可现在他绞尽脑
在沈从文诗意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透雕花窗。那是一个精细编织的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随着一幅幅或浓或淡的画面从眼前时幻时真,在你整个的身心都得到彻底的舒展之后——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如小牛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姑娘的情人出走了,“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善良天真的翠翠,在挣不脱的命运中再一次面临着母亲的悲剧,那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溪
一  那天去久违的小店买豆皮。又见这对80后的小夫妻娴熟、淡定地忙碌着;桌还是质朴、温暖的原木桌,整整齐齐地靠墙摆了两排。每张桌上,简单的花瓶里照旧插着花。排队的时候,我大致算了一下。至少一年没来这里了。可是,无论那时还是现在,早上来这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排队买豆皮。永远都是一种风景。  武汉人性子急。早上急着吃早点的,不是上班,就是上学的。插队的事情也就随处可见。然而。在这家豆皮店里,却看不到插
她是一位90后大学生。爸爸在北京开一家大公司,妈妈是全职太太。她就是那种想要啥就能有啥的“富二代”。不过,她为人低调,平时生活很俭朴,学校很少有人知道她爸爸就是身家上亿的大老板。在同学们的眼里。她除了特别好玩儿之外,几乎与其他同学没有什么两样。  她的好玩儿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凡是她觉得好玩儿的事,刺激的事,她都要玩玩儿。在大学的第一个圣诞节,班级搞联欢,给她安排了一个歌唱的节目。可是,轮到她上场的
他拘谨地站在我的面前,脸上带着憨憨的讨好的笑,不停地搓着双手,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我犹疑地看看朋友,朋友看出了我眼中的困惑,拍拍他的肩膀。对我说:他是我工地上最好的水电师傅,漏水那点小事,保准他手到擒来。  家里卫生间滴滴答答漏水,已经很久了。找过物业,找过家政,都没找到症结。朋友听说后,向我推荐了一名水电师傅,夸他手艺如何如何好。可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样子看起来就木木讷讷,老实得连话都说不利索
宋高宗赵构无生育能力,不得已,他便在赵匡胤的子孙中海选太子。挑来挑去,最后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孩子。赵构喜欢胖小子伯玖。但他也不亏待伯琮,賞给他三百两白银。伯琮拖不动装银的袋子,就请周围的人帮忙。赵构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就在此时,一只猫跑到了伯玖脚边,伯玖很厌恶它,就抬起脚把它踢得很远。高宗脸色立马变了,他觉得,这孩子没有一点仁爱之心,对猫都这样,对老百姓不就更狠毒吗?于是,他决定立伯琮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