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主要具备动态性、创新性、复杂性三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动态生成的特点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将根据动态生成性教学理念,将动态生成性教学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学习信心,以及促进学生建构知识能力的形成。关键词:动态生成性教学;英语课堂;学生;知识能力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最近出现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这些新教学模式的出现是实现教学与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的最好切入点,它们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每节“微课”需要花10分钟左右,这也是人们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它是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着重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资源组织方式,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催生了以“微课”为单位的“慕课”学习环境。
“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大型网络开放课程”,它是最近继“微课”之后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并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模式。“慕课”主要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是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而“翻转课堂”,又可以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首先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做实践性联系,并用知识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随堂进行指导(Lage,Platt,Treglia 2000:30-43)。翻转课堂并不完全等同于在线视频,因为它还包括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时间,视频并没有完全取代教师。
因此,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课堂前的知识传递效果,影响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Resnick 1987);“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多用于基础教育阶段,更加侧重于中学课堂上教学模式的翻转,它的实质是对传统教学课堂模式的颠覆,将课上教师的讲授变为了学生知识的内化,课下学生作业的完成变为了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而“慕课”的实质是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运用到课程的结果。
然而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出现是教学模式的又一大亮点。动态生成性课堂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主张通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以对话的方式,或者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缪永宏2008:35-36)。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课堂大多数表现为教师遵循教案进行教学任务,很少从多方面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一些新问题没有做好准备,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产生的不同学习主体,动态生成性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两者相互合作并探索为辅的新型学习方式非常有必要。
2.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理论基础
2.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核心观点是“学生是教学的中心”。通过一定的情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教师或者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杨天志2010:70-72)。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特点,他们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去获取知识,由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学生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去获取知识,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结合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对课堂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巩固。
2.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究发现,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完善内心精神世界的过程(朱志平2006)。生成性课堂中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发展和个人潜能的极大发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和学习资源。
2.3后现代主义理论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多尔2000)。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主要侧重于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础性,其关注的焦点在于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所学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所学课程对他们所处的社会现实提出疑问和问题,是共同开发创造和共同建构的结果,即从确定的知识观转为发现问题的知识观。
3.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基本特点
如图1所示,动态生成性课堂是基于学生的一个开放式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思考,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形成各自新的认识;其次,通过不断地收集学生对开放式问题的不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发现、捕捉、判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同时教师对已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转化与利用,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顺序和组织形式;最后,教师在收集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比较,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产生一个新的主题。
3.1动态性 动态生成性课堂中的“动态”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事物运动发展的状态,强调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中的课堂在动态中不断得到发展变化。动态性的具体表现在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时,教师通过多样化和综合性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以及教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各种非预设性问题,需要教师凭借自己内在的教学智慧和多年曰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对生成性资源做出合理的判断、选择和处理,这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焕发课堂新的生命力(叶澜1997:13-15)。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利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
案例1在高中英语人教版1A,Unitl Friendship这个板块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Get the students to make a list of some qualities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学生们争先恐后用自己知道的词汇回答,“clever,honest,hard-working,friendly,open-minded”这些正能量的词在老师耳边响起……听着学生们流利的回答,老师非常高兴学生可以用这么多词去描述好朋友的品质。但是,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突然说了一个“sclfish”这个单词,听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回答,其他同学开始嘲笑这个差生,一般情况下,这个差生很少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听到这个答案也表示很吃惊。自私是个负面的词语,不能够用来形容一个好朋友应该具有的品质。但是老师并没有责怪这位同学的答案,而是很快地与这位学生交流起来:“OK,well done.I am so gladto see thatyou putup your hands in the class.”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关于形容好朋友应该具有的品质,例如“A good friend should bcresponsible,caring,easy-going,selfless,generous and helpful,etc.”然后再向学生解释为什么“selfish”不能用于这个句子中,并且向学生列举关于“bad friend”的一些词汇,最终这名学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用老师所教的知识说出:“A good friend should be selfless;a bad friend will bc selfish.”,看到这名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用课堂中学到的句型,老师非常开心。在老师的鼓舞下,全班同学都把掌声给予了这名学生,这名学生害羞地低下了头,接着,借着氛围,老师指着全班同学说道:“Agoodfriendshould be like au of you.”。在整节英语课上,所有的学生都比以前更加认真。
根据案例1可知,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无法预知的。但是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进行作出合理的判断并给予学生合理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3.2创造性
动态生成性课堂注重教学过程的流动,强调发展和创造,关注教学过程的变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强的不可预计性,教师很难准确地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提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问题探讨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与教师或者周围的同学进行互动时,往往是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最大发挥的时候。在案例1中,学生突然说出“selfish”这个单词,确实令老师吃惊,但是教师并没有去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认为学生的答案只是不符合当时提出的问题,换一种提问方法,这位学生的答案也许就正确了。
3.3复杂性
由于教师在年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再加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的不同,不同教师对教学的感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和教师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灵活地处理,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针对案例1中学生的错误回答,刚开始有的同学嘲笑该生,但是教师并没有去责怪发出笑声的学生,而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层层递进,通过全班同学的掌声对该生给予鼓励,从而帮助他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4.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构造
4.1充分重视对课程资源的预设
充分的预设是构建生成性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动态生成的基础,因此,不可否认充分的课前预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葛炳芳2007:50-53)。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提前进行预习,列举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动态生成性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海洋。在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应该提前把握一定程度的教学资源,以便应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
课前,教师应该仔细研读课程的相关标准,不仅要深层次地领会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而且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把教材中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能够调动课堂气氛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效率地设计每一堂英语课。根据教学实际,教师应该灵活而机智地应对,捕捉生成资源,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动态生成。
4.2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优势
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了能力发挥的平台,这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所在。动态生成性课堂应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努力融入课堂互动过程当中。同时学生对教师所教的知识能够主动吸收,并且对新知识进行联想,发挥创造力,在课堂中敢于提出不同问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沈倩2006:68-72)。在动态生成性课堂中,不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生成知识(刘美贞2010:103-106)。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离不开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整个过程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不断产生相互影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二者的共同参与,以及学生之间的多方面参与,这种互动将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分享双方英语知识的经验和认识,交流双方对英语的情感和体验,拓展双方对某一个英语知识点的眼界和视野,形成一个多角度的互动图,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发生。因此,学生发挥主体优势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
4.3倡导师生共同启发的意识
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共同作用,只有二者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效率最大化。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没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非预测性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后对某个问题进行解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对课堂中涉及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大大提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这句话说明了问题是随着课堂产生的,教师引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从某一个角度来讲,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
面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探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达到最后的钻研结果令学生和教师都满意,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完全忽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与教师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教学课堂是缺乏生命力的,缺乏学生体验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学的过程可以说是师生平等探宄,享受最后成果的完美体验,是师生共同进行有效合理沟通的平台。
5.结语
生成性课堂思维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课堂强调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探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文化知识。所以,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从而达到实现动态化的教学过程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足够的教学变化性,尤其是教学智慧,对课堂中出现的动态生成资源进行预设,正确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特性。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最近出现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这些新教学模式的出现是实现教学与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的最好切入点,它们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每节“微课”需要花10分钟左右,这也是人们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它是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着重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资源组织方式,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催生了以“微课”为单位的“慕课”学习环境。
“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大型网络开放课程”,它是最近继“微课”之后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并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模式。“慕课”主要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是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而“翻转课堂”,又可以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首先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做实践性联系,并用知识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随堂进行指导(Lage,Platt,Treglia 2000:30-43)。翻转课堂并不完全等同于在线视频,因为它还包括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时间,视频并没有完全取代教师。
因此,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课堂前的知识传递效果,影响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Resnick 1987);“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多用于基础教育阶段,更加侧重于中学课堂上教学模式的翻转,它的实质是对传统教学课堂模式的颠覆,将课上教师的讲授变为了学生知识的内化,课下学生作业的完成变为了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而“慕课”的实质是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运用到课程的结果。
然而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出现是教学模式的又一大亮点。动态生成性课堂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主张通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以对话的方式,或者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缪永宏2008:35-36)。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课堂大多数表现为教师遵循教案进行教学任务,很少从多方面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一些新问题没有做好准备,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产生的不同学习主体,动态生成性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两者相互合作并探索为辅的新型学习方式非常有必要。
2.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理论基础
2.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核心观点是“学生是教学的中心”。通过一定的情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教师或者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杨天志2010:70-72)。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特点,他们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去获取知识,由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学生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去获取知识,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结合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对课堂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巩固。
2.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究发现,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完善内心精神世界的过程(朱志平2006)。生成性课堂中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发展和个人潜能的极大发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和学习资源。
2.3后现代主义理论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多尔2000)。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主要侧重于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础性,其关注的焦点在于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所学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所学课程对他们所处的社会现实提出疑问和问题,是共同开发创造和共同建构的结果,即从确定的知识观转为发现问题的知识观。
3.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基本特点
如图1所示,动态生成性课堂是基于学生的一个开放式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思考,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形成各自新的认识;其次,通过不断地收集学生对开放式问题的不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发现、捕捉、判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同时教师对已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转化与利用,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顺序和组织形式;最后,教师在收集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比较,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产生一个新的主题。
3.1动态性 动态生成性课堂中的“动态”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事物运动发展的状态,强调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中的课堂在动态中不断得到发展变化。动态性的具体表现在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时,教师通过多样化和综合性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以及教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各种非预设性问题,需要教师凭借自己内在的教学智慧和多年曰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对生成性资源做出合理的判断、选择和处理,这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焕发课堂新的生命力(叶澜1997:13-15)。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利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
案例1在高中英语人教版1A,Unitl Friendship这个板块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Get the students to make a list of some qualities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学生们争先恐后用自己知道的词汇回答,“clever,honest,hard-working,friendly,open-minded”这些正能量的词在老师耳边响起……听着学生们流利的回答,老师非常高兴学生可以用这么多词去描述好朋友的品质。但是,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突然说了一个“sclfish”这个单词,听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回答,其他同学开始嘲笑这个差生,一般情况下,这个差生很少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听到这个答案也表示很吃惊。自私是个负面的词语,不能够用来形容一个好朋友应该具有的品质。但是老师并没有责怪这位同学的答案,而是很快地与这位学生交流起来:“OK,well done.I am so gladto see thatyou putup your hands in the class.”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关于形容好朋友应该具有的品质,例如“A good friend should bcresponsible,caring,easy-going,selfless,generous and helpful,etc.”然后再向学生解释为什么“selfish”不能用于这个句子中,并且向学生列举关于“bad friend”的一些词汇,最终这名学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用老师所教的知识说出:“A good friend should be selfless;a bad friend will bc selfish.”,看到这名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用课堂中学到的句型,老师非常开心。在老师的鼓舞下,全班同学都把掌声给予了这名学生,这名学生害羞地低下了头,接着,借着氛围,老师指着全班同学说道:“Agoodfriendshould be like au of you.”。在整节英语课上,所有的学生都比以前更加认真。
根据案例1可知,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无法预知的。但是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进行作出合理的判断并给予学生合理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3.2创造性
动态生成性课堂注重教学过程的流动,强调发展和创造,关注教学过程的变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强的不可预计性,教师很难准确地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提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问题探讨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与教师或者周围的同学进行互动时,往往是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最大发挥的时候。在案例1中,学生突然说出“selfish”这个单词,确实令老师吃惊,但是教师并没有去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认为学生的答案只是不符合当时提出的问题,换一种提问方法,这位学生的答案也许就正确了。
3.3复杂性
由于教师在年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再加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的不同,不同教师对教学的感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和教师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灵活地处理,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针对案例1中学生的错误回答,刚开始有的同学嘲笑该生,但是教师并没有去责怪发出笑声的学生,而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层层递进,通过全班同学的掌声对该生给予鼓励,从而帮助他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4.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构造
4.1充分重视对课程资源的预设
充分的预设是构建生成性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动态生成的基础,因此,不可否认充分的课前预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葛炳芳2007:50-53)。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提前进行预习,列举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动态生成性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海洋。在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应该提前把握一定程度的教学资源,以便应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
课前,教师应该仔细研读课程的相关标准,不仅要深层次地领会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而且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把教材中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能够调动课堂气氛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效率地设计每一堂英语课。根据教学实际,教师应该灵活而机智地应对,捕捉生成资源,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动态生成。
4.2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优势
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了能力发挥的平台,这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所在。动态生成性课堂应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努力融入课堂互动过程当中。同时学生对教师所教的知识能够主动吸收,并且对新知识进行联想,发挥创造力,在课堂中敢于提出不同问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沈倩2006:68-72)。在动态生成性课堂中,不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生成知识(刘美贞2010:103-106)。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离不开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整个过程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不断产生相互影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二者的共同参与,以及学生之间的多方面参与,这种互动将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分享双方英语知识的经验和认识,交流双方对英语的情感和体验,拓展双方对某一个英语知识点的眼界和视野,形成一个多角度的互动图,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发生。因此,学生发挥主体优势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
4.3倡导师生共同启发的意识
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共同作用,只有二者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效率最大化。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没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非预测性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后对某个问题进行解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对课堂中涉及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大大提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这句话说明了问题是随着课堂产生的,教师引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从某一个角度来讲,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
面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探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达到最后的钻研结果令学生和教师都满意,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完全忽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与教师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教学课堂是缺乏生命力的,缺乏学生体验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学的过程可以说是师生平等探宄,享受最后成果的完美体验,是师生共同进行有效合理沟通的平台。
5.结语
生成性课堂思维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课堂强调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探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文化知识。所以,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从而达到实现动态化的教学过程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足够的教学变化性,尤其是教学智慧,对课堂中出现的动态生成资源进行预设,正确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