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中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场地及设备不足、实践资源缺乏合理整合利用、实践指导教师专业性不强、实践教学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合理设置实践整合课程,保证实践环节在时间上全程贯通;拓宽实践基地投入渠道,多途径建设实践资源共享平台;丰富实训内容和实践方式,全面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培养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开发适宜的实践指导教材;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与建设。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7-0046-03
近年来,随着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而开展实践教学依靠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可以说,实践教学资源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以梧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的现状进行整体考察,分析该专业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路径。
一、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
目前梧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已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学时分布不均
为积极贯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针要求,梧州学院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增加了见实习的学时,同时调整了各门专业课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重,整体提高了实践教学总学时分。但是,实践教学课程的学时分布不够均匀,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第1~4学期和第7~8学期;在内容上主要为艺术类技能的练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的实践教学学时都比较少,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安排,随意性比较大。
(二)实践教学场地及设备不足,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不少校内实践教学场地由于面积不够大,导致一些实训室形同虚设,没有办法真正投入使用;而某些实验实训室的设备器械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师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需求,使得学生日常的技能训练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在校外实践基地方面,除了每学年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和课程见习,很少安排其他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基地利用率很低。校内专任教师和幼儿园一线教师沟通交流甚少,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没有真正实现“校—园”合作育人的目标。
(三)实践教学形式大于内容,实践资源缺乏合理整合利用
近年来,学校虽然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艺术类课程技能训练能保证按计划开展,其他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常常无法保证,容易流于形式。一方面,受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不足的限制,教师不能按计划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理念问题和经验不足,缺乏整合利用资源的意识。
(四)实践指导教师专业性不强,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材
实践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而实践指导教师的水平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调研发现,实践指导教师主要由专任教师担任,然而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实践教学执行不力,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小,而且部分教师的“双师型”方向还存在不对口的问题。
另外,学校没有统一要求教师使用指定的实践性教材,也没有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有针对性和实操性较强的实践指导教材。很多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基本上是根据教学计划和自身教学水平、根据自己对实践教学的理解来进行,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五)实践教学缺乏激励机制,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一体化设计
学前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然而该专业大多理论课程的教师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学校尽管强调要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保障,导致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而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没有进行统筹安排和设计,许多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是由专任教师自行安排,导致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
经过几年的探索,梧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主要路径如下。
(一)合理設置实践整合课程,保证实践环节在时间上全程贯通
“全实践”,就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贯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应包括所有必修、选修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如各项教师技能训练、课程见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
一般而言,很多专业的实践环节安排在中后期。而“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环节则要求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一直到毕业,每个学期、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应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动脑、动手、动嘴,不断地接触幼儿园工作实际,经过反复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增长实践性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大学四年每个学期的学习生活。
(二)拓宽实践基地投入渠道,多途径建设实践资源共享平台
第一,拓宽基地建设渠道。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专项基金;另一方面,依托专业的市场优势,争取开展各种师资培训,在服务地方的同时为实践基地的建设增加收入。通过加大投入、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增加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丰富实践教学资源,保证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真正投入使用,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第二,加大校内二级学院和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共建,合力共建资源共享平台。梧州学院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专业壁垒,按照优势互补原则,对实验实训室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比如学前教育专业除利用本专业的实验实训室,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学院音乐学专业、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实训室资源和师资资源。
第三,加强学校和行业(包括幼儿园、教育集团等)的合作,合力共建资源共享平台。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各有其资源优势,通过集聚校外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减少资源建设的投入,同时弥补自身教学场地和设备不足的缺陷,保证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四,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建设网络资源平台。由于受到资金和场地的局限,学校要建设很多的实验室实训室、配备很丰富的实践资源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线上教学平台,建构实践教学资源库,一方面能有效地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充分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价值。
(三)丰富实训内容和实践方式,全面合理整合利用资源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内容主要是艺术类(弹唱说跳画)技能训练、五大领域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和模拟教学、幼儿园各类活动观摩、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演练等;在实践方式上,主要是在校内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幼儿园。不管是实训内容还是实践方式,都略显单一。
依据“全实践”理念,应该在内容上全面整合,在空间上全方位拓展。因此,要想方设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全面、合理地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
首先,合理整合和利用学校资源。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合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资源,具体包括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体育馆等;二是合理整合和利用师资资源,包括校内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实验管理员等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基地幼儿园一线教师、园长、专家等;三是学生资源。
其次,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这里的社会资源指的是从空间的角度划分,除了学校和幼儿园,在其他场所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生家庭资源和广阔的社会资源,如学生的家乡、少年宫、博物馆、戏剧剧院等。
最后,合理开发和建设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通过利用图片、视频、课件等媒介,创设形象直观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培养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开发适宜的实践指导教材
高素质的师资是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应加大校内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专任教师“走出去”,比如到幼儿园或早教机构挂职跟班学习;另一方面,加大专业对口且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欢迎校外教师“走进来”,比如外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优秀的骨干教师执教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或者到学校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讲座及入职技能培训。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需要依托实践性较强的教材资源。实践指导教材是指用于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材料。梧州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多方力量,组建研究团队,开发符合本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需求的指导性教材。实践指导教材的内容以各项技能训练为主,全面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五)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与建设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实践教学效果不佳还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由于缺乏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实践教学激励制度,教师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执行力度不佳;二是实践教学资源缺乏规划性和良好的管理,重硬件设施设备资源建设,忽略教学设计方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及管理制度等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欠缺系统的设计,导致教学资源较为零散,利用率不高。
因此,应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出台专业实践教学激励制度,同时规范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统筹规划一切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所有实践教学资源的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2]杜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1).
[3]柳国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视域[J].教育探索,2016(1).
注: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7JGB393);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行业学院背景下学前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15JGA355);2019年梧州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学前教育网络公开课程制作团队的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为例”(Wyjg2019A024)
【作者简介】黎 雪(1987— ),女,广西玉林人,梧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原理、幼儿园课程。
(责编 卢 雯)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7-0046-03
近年来,随着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而开展实践教学依靠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可以说,实践教学资源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以梧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的现状进行整体考察,分析该专业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路径。
一、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
目前梧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已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学时分布不均
为积极贯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针要求,梧州学院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增加了见实习的学时,同时调整了各门专业课中实践教学学时的比重,整体提高了实践教学总学时分。但是,实践教学课程的学时分布不够均匀,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第1~4学期和第7~8学期;在内容上主要为艺术类技能的练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的实践教学学时都比较少,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安排,随意性比较大。
(二)实践教学场地及设备不足,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不少校内实践教学场地由于面积不够大,导致一些实训室形同虚设,没有办法真正投入使用;而某些实验实训室的设备器械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师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需求,使得学生日常的技能训练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在校外实践基地方面,除了每学年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和课程见习,很少安排其他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基地利用率很低。校内专任教师和幼儿园一线教师沟通交流甚少,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没有真正实现“校—园”合作育人的目标。
(三)实践教学形式大于内容,实践资源缺乏合理整合利用
近年来,学校虽然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艺术类课程技能训练能保证按计划开展,其他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常常无法保证,容易流于形式。一方面,受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不足的限制,教师不能按计划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理念问题和经验不足,缺乏整合利用资源的意识。
(四)实践指导教师专业性不强,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材
实践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而实践指导教师的水平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调研发现,实践指导教师主要由专任教师担任,然而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实践教学执行不力,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小,而且部分教师的“双师型”方向还存在不对口的问题。
另外,学校没有统一要求教师使用指定的实践性教材,也没有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有针对性和实操性较强的实践指导教材。很多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基本上是根据教学计划和自身教学水平、根据自己对实践教学的理解来进行,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五)实践教学缺乏激励机制,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一体化设计
学前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然而该专业大多理论课程的教师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学校尽管强调要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保障,导致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而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没有进行统筹安排和设计,许多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是由专任教师自行安排,导致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
经过几年的探索,梧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主要路径如下。
(一)合理設置实践整合课程,保证实践环节在时间上全程贯通
“全实践”,就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贯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应包括所有必修、选修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如各项教师技能训练、课程见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
一般而言,很多专业的实践环节安排在中后期。而“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环节则要求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一直到毕业,每个学期、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应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动脑、动手、动嘴,不断地接触幼儿园工作实际,经过反复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增长实践性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大学四年每个学期的学习生活。
(二)拓宽实践基地投入渠道,多途径建设实践资源共享平台
第一,拓宽基地建设渠道。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专项基金;另一方面,依托专业的市场优势,争取开展各种师资培训,在服务地方的同时为实践基地的建设增加收入。通过加大投入、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增加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丰富实践教学资源,保证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真正投入使用,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第二,加大校内二级学院和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共建,合力共建资源共享平台。梧州学院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专业壁垒,按照优势互补原则,对实验实训室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比如学前教育专业除利用本专业的实验实训室,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学院音乐学专业、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实训室资源和师资资源。
第三,加强学校和行业(包括幼儿园、教育集团等)的合作,合力共建资源共享平台。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各有其资源优势,通过集聚校外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减少资源建设的投入,同时弥补自身教学场地和设备不足的缺陷,保证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四,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建设网络资源平台。由于受到资金和场地的局限,学校要建设很多的实验室实训室、配备很丰富的实践资源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线上教学平台,建构实践教学资源库,一方面能有效地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充分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价值。
(三)丰富实训内容和实践方式,全面合理整合利用资源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内容主要是艺术类(弹唱说跳画)技能训练、五大领域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和模拟教学、幼儿园各类活动观摩、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演练等;在实践方式上,主要是在校内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幼儿园。不管是实训内容还是实践方式,都略显单一。
依据“全实践”理念,应该在内容上全面整合,在空间上全方位拓展。因此,要想方设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全面、合理地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
首先,合理整合和利用学校资源。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合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资源,具体包括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体育馆等;二是合理整合和利用师资资源,包括校内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实验管理员等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基地幼儿园一线教师、园长、专家等;三是学生资源。
其次,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这里的社会资源指的是从空间的角度划分,除了学校和幼儿园,在其他场所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生家庭资源和广阔的社会资源,如学生的家乡、少年宫、博物馆、戏剧剧院等。
最后,合理开发和建设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通过利用图片、视频、课件等媒介,创设形象直观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培养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开发适宜的实践指导教材
高素质的师资是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应加大校内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专任教师“走出去”,比如到幼儿园或早教机构挂职跟班学习;另一方面,加大专业对口且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欢迎校外教师“走进来”,比如外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优秀的骨干教师执教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或者到学校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讲座及入职技能培训。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需要依托实践性较强的教材资源。实践指导教材是指用于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材料。梧州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多方力量,组建研究团队,开发符合本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需求的指导性教材。实践指导教材的内容以各项技能训练为主,全面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五)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规范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与建设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实践教学效果不佳还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由于缺乏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实践教学激励制度,教师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执行力度不佳;二是实践教学资源缺乏规划性和良好的管理,重硬件设施设备资源建设,忽略教学设计方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及管理制度等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欠缺系统的设计,导致教学资源较为零散,利用率不高。
因此,应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出台专业实践教学激励制度,同时规范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统筹规划一切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所有实践教学资源的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2]杜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1).
[3]柳国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视域[J].教育探索,2016(1).
注: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7JGB393);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行业学院背景下学前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15JGA355);2019年梧州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学前教育网络公开课程制作团队的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为例”(Wyjg2019A024)
【作者简介】黎 雪(1987— ),女,广西玉林人,梧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原理、幼儿园课程。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