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世纪后期出现了多元智能理论,这是一项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其主要是现代教育快速发展以及高度关注健全学生人格的产物。本文主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分析了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希望每位学生能够有所发展,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
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就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以及作业等四个环节,不管学生的智能特征怎样,都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显得机械化、模式化,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效率不高。多元智能理论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一套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 嘉德勒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这种新型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在《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中非常详细的介绍了这个理论的知识和内容。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能主要可以划分为视觉-空间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以及自省智能等八种智能,而每个人身上的智能表现都会存在很大差异,也是因为智能组合类型有很大差异,才会使得每个人的智能类型、学习类型非常独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析表明,假如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及科学、合理的教育,每个人的8项智能水平都可以达到较高水平,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但是每个人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都有所区别,适合不同学生的方法也会有很大区别,假如每个人可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探讨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
1.个性化预习方法。不同的学科,应该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只有结合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采取针对性、有重点的预习才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析得知,学生数学课堂听课效率和学生的“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数学智能”水平、学生之前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之前拥有的发展水平、智能特点以及知识结构等都存在一些差异,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差异的话,可能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那么承认了这种差异,就应该在正式上课前尽可能减少这种差异,假如采用相同标准的预习方法,之前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学生预习效果比较好,但是那些之前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预习效果往往相对比较差,这样只会进一步加大课前差异。在课堂上,那些原本语言智能水平、逻辑—数学智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听讲,为此教师不用要求这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鼓励学生们积极自主、创新。而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应该由教师给予适当的预习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2.个性化的课堂学习方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学生经过数学学习以后最后会使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每个人的智能发展并非平衡,学习类型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想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个人的逻辑-数学智能水平,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佳的学习切入点。比如,学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相关内容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将学生随机划分为几个小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中应该包括各种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而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应该选择具有较强人际关系智能的学生担任。刚开始在作图阶段,传统教学中主要采用细绳画椭圆的方法,并未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作图,这样就可以选择每个小组中身体-运动智能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亲自动手画出椭圆,然后组织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并且要求可以结合作图过程写出具体的作法,接着再总结出椭圆的定义。最后,应该小组应该选择一名具有较强语言智能的学生代表整个小组发言,总结出椭圆的数学定义,在这个定义中有一个非常容易被遗漏的条件——“2a<|F1F2|”,对比教师提出一个问题,“2a=|F1F2|是什么图形,2a>|F1F2|又是什么图形?”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辩论,最后再统一给予完整的定义,写出椭圆定义的数学表达式。这种课堂学习方式便于使每种不同类型学生都可以找到最合理的学习切入点,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将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
3.个性化复习方法分析。学生智能类型不同的话,在理解、记忆不同形式内容方面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水平比较高,可能对于简捷的数学表达方式比较敏感,常常会通过符号语言表达各种数学问题。而学生如果“语言智能”水平比较强的话,对于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形态的敏感度会比较高,学习数学内容的过程中往往是先记忆,然后再理解。如果学生“空间智能”水平比较高的话,对于图形的感知能力较好,一旦见过一些数学图形就可以牢记在脑海中,这些智能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比如,复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内容时,学生首先就需要熟记椭圆的数学定义,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记忆,也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形进行记忆,如果学生“语言智能”比较强,可以先文字表述定义;学生“逻辑-数学智能”水平比较强的话,可以先极记忆定义公式表达式,然后再按照表达式文字表述或者画出图形。如果“空间智能”比较强,可以先以图形方式记忆定义。
4.作业个性化方法。根据多元智能化理论分析,虽然传统的分层作业形式考虑到了每个学生的个差异,然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智能水平。而且这种分层作业将学生成绩划分为几个等级,这种划分方法非常不科学,很容易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个性化作用实际是也就是一种自主性的作业模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智能特征等各方面情况提供几种不同的作业形式。比如,讲解《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的相关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椭圆以及相关概念,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以下几个作业题:①列出一个椭圆方程,并且要求求出椭圆的焦点,以描点法绘出图形,最后通过定义对图形的准确性进行验证。②根据椭圆的基本数学定义利用电脑软件中的《几何画板》画出椭圆,而且应该讲解画图的基本依据。③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椭圆的物体或者截面,如何通过定义验证这个图形是椭圆。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结合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远毅.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思考[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逯昌林.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
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就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以及作业等四个环节,不管学生的智能特征怎样,都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显得机械化、模式化,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效率不高。多元智能理论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一套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 嘉德勒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这种新型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在《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中非常详细的介绍了这个理论的知识和内容。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能主要可以划分为视觉-空间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以及自省智能等八种智能,而每个人身上的智能表现都会存在很大差异,也是因为智能组合类型有很大差异,才会使得每个人的智能类型、学习类型非常独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析表明,假如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及科学、合理的教育,每个人的8项智能水平都可以达到较高水平,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但是每个人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都有所区别,适合不同学生的方法也会有很大区别,假如每个人可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探讨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
1.个性化预习方法。不同的学科,应该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只有结合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采取针对性、有重点的预习才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析得知,学生数学课堂听课效率和学生的“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数学智能”水平、学生之前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之前拥有的发展水平、智能特点以及知识结构等都存在一些差异,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差异的话,可能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那么承认了这种差异,就应该在正式上课前尽可能减少这种差异,假如采用相同标准的预习方法,之前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学生预习效果比较好,但是那些之前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预习效果往往相对比较差,这样只会进一步加大课前差异。在课堂上,那些原本语言智能水平、逻辑—数学智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听讲,为此教师不用要求这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鼓励学生们积极自主、创新。而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应该由教师给予适当的预习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2.个性化的课堂学习方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学生经过数学学习以后最后会使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每个人的智能发展并非平衡,学习类型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想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个人的逻辑-数学智能水平,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佳的学习切入点。比如,学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相关内容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将学生随机划分为几个小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中应该包括各种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而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应该选择具有较强人际关系智能的学生担任。刚开始在作图阶段,传统教学中主要采用细绳画椭圆的方法,并未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作图,这样就可以选择每个小组中身体-运动智能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亲自动手画出椭圆,然后组织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并且要求可以结合作图过程写出具体的作法,接着再总结出椭圆的定义。最后,应该小组应该选择一名具有较强语言智能的学生代表整个小组发言,总结出椭圆的数学定义,在这个定义中有一个非常容易被遗漏的条件——“2a<|F1F2|”,对比教师提出一个问题,“2a=|F1F2|是什么图形,2a>|F1F2|又是什么图形?”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辩论,最后再统一给予完整的定义,写出椭圆定义的数学表达式。这种课堂学习方式便于使每种不同类型学生都可以找到最合理的学习切入点,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将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
3.个性化复习方法分析。学生智能类型不同的话,在理解、记忆不同形式内容方面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水平比较高,可能对于简捷的数学表达方式比较敏感,常常会通过符号语言表达各种数学问题。而学生如果“语言智能”水平比较强的话,对于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形态的敏感度会比较高,学习数学内容的过程中往往是先记忆,然后再理解。如果学生“空间智能”水平比较高的话,对于图形的感知能力较好,一旦见过一些数学图形就可以牢记在脑海中,这些智能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比如,复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内容时,学生首先就需要熟记椭圆的数学定义,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记忆,也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形进行记忆,如果学生“语言智能”比较强,可以先文字表述定义;学生“逻辑-数学智能”水平比较强的话,可以先极记忆定义公式表达式,然后再按照表达式文字表述或者画出图形。如果“空间智能”比较强,可以先以图形方式记忆定义。
4.作业个性化方法。根据多元智能化理论分析,虽然传统的分层作业形式考虑到了每个学生的个差异,然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智能水平。而且这种分层作业将学生成绩划分为几个等级,这种划分方法非常不科学,很容易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个性化作用实际是也就是一种自主性的作业模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智能特征等各方面情况提供几种不同的作业形式。比如,讲解《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的相关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椭圆以及相关概念,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以下几个作业题:①列出一个椭圆方程,并且要求求出椭圆的焦点,以描点法绘出图形,最后通过定义对图形的准确性进行验证。②根据椭圆的基本数学定义利用电脑软件中的《几何画板》画出椭圆,而且应该讲解画图的基本依据。③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椭圆的物体或者截面,如何通过定义验证这个图形是椭圆。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结合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远毅.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思考[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逯昌林.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