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状元卷,这不是民间能见到的东西。在明清时期,选拔人才考试过后,写过的试卷都被列为重要档案,与朝廷的秘密档案锁在一起。就算王朝覆灭,这些试卷也会随着王朝覆灭而毁掉,就算侥幸有部分流传出来,也会很快下落不明。而这张状元卷怎么能流传下来?它又经历了什么呢?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中期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有着1300年的历史,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有案可查者620余名,包括唐朝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楊慎,清代的翁同龢等,但由于种种原因,流传至今的状元墨迹试卷,在大陆地区却只有一份,那就是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明朝赵秉忠殿试状元卷。
这份状元卷,长3.3米,宽38厘米。全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约长70厘米,是填写考生姓名、机关、年龄等,上溯三代的基本情况;中间部分2米多长是正卷,为馆阁体小楷书写,朱笔断读,句末画有红圈,是典型的八股文。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顶天朱批6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最后面的一部分约长55厘米,列有9位读卷官的职务、姓名。9位读卷官中有3位是吏部、户部、刑部尚书,均从六部九卿中选派出来。状元卷2460个字,写得极其端正漂亮。
这张神秘传奇的状元卷是怎么流落到民间又流传下来的呢?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个故事就要从一个小村落说起了。
神秘的状元卷,空穴来风还是却有实物?
上世纪80年代,当时山东有个村子颇为知名,它叫郑母村,位于山东青州。表面上平淡无奇,可谁能想到,曾经这里培养了不少有才之士。他们走出村子后,都在朝廷内任职做官,上至状元尚书,下至县令侍郎,可谓风光无限。
因此,这里常常会吸引一些文物收藏者前来淘宝。尤其在建国后,前来求购文物者更是络绎不绝。1983年4月,时任青州文物管理所所长的魏振圣到访郑母村,此次他前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文物。
第一次到这个村,魏振圣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有用的东西。这时前方有一个坐地歇息的老汉,他便主动走了上去。那老汉看到来人直接开口:“你是来收古董的吧,村西头的赵焕彬手里就有个古董,听前些天来看的那几个人说,这古董很值钱,你可以去瞧瞧。”魏振圣就问:“能不能跟我说下这是个什么古董?”老汉很随意道:“状元卷!”
“状元卷?”魏振圣眉头微皱,口中默念一声,而后脸色猛然一变。这也不怪魏振圣吃惊,毕竟,这东西他以前也只是听闻而没有当面见过。再说,状元卷这不是民间能见到的东西。在明清时期,选拔人才考试过后,写过的试卷都被列为重要档案,与朝廷秘档锁在一起,从没见过流落到民间的实物。所以,普通殿试试卷都难以寻到,更别说最为珍贵的状元卷了。当时也就台湾省保存着几张状元卷,大陆可是一张都没有。
在老汉的带领下,魏振圣来到了赵焕彬的家中。见面之后,魏振兴便直截了当问道:“请问你手里的古董是否便是状元卷?”那赵焕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我祖上确实有人中过状元,但是,我手上根本没有卷子。再说,这状元卷为朝廷重要保存物品,又怎么可能到我手里。你可不要听轻信他人妄言。”
跑断腿,说破嘴,终归拿出来了
魏振圣听完难免有些失望,但他不愿就此放弃,好不容易来到这里,自然要多获取一些线索。就在魏振圣想开口时,赵焕彬却是直接转身离开。魏振圣看着这一幕,自然明白对方下了逐客令。这次只能作罢,回到青州文物管理所。
回去后,慢慢沉静下来的魏振圣,总觉得赵焕彬白天的表现有些奇怪,而且那个目不识丁的老汉也没有必要编谎话骗他,所以他断定状元卷的事一定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有实物。经过一夜的反复思索,魏振圣决定第二天一早再去郑母村一趟。
凌晨天刚亮,魏振圣便踏上路程,赶往郑母村。到了村子,他先是走访了整个村子的人,从村民口中得到了一致的说法,那就是赵焕彬家里有状元卷!魏振圣到了赵焕彬家中,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希望他能无偿捐献给国家。
赵焕彬听完后脸色一变,便说:“我家之前确实有个宝贝,但破四旧时,家中发生了一次大火,将宝贝给烧没了。”相比于昨日的否认,今天赵焕彬突然改口,更引起了魏振圣的注意,此刻他更加断定,状元卷一定就在赵焕彬家中。只不过,目前赵焕彬不愿意交出,那他只能先回去再想办法。
于是,在那一年,魏振圣先后二十多次到赵焕彬家里进行劝说,然而,每次都是无功而返。直到第二十四次,锲而不舍的魏振圣再次到访赵焕彬家中,劝他将状元卷捐给国家。
魏振圣说:“老哥啊,我来这么多次了,也不是贪图你的宝贝,而是想说这状元卷意义非凡,全中国也就只有台湾省有,大陆地区一张都没有。况且在你手中,这状元卷也没有太大作用,你捐献出来,不仅可以获得国家奖励,还能留个美名。全国人民日后在博物馆看到参观这状元卷时,肯定忘不了老哥的好。”
或许是魏振圣的苦口婆心打动了赵焕彬,他轻叹一声,颇为无奈道:“魏所长,你说的很对,这状元卷对于国家确实很重要。罢了,在我手中也是糟蹋,我就送给国家了。”说完,他转身走进屋内,从墙角一个米袋子内,掏出了一个折子,打开后正是一张明朝殿试的考卷。
卷纸正面内容是由小楷书写,约有两千四百字。在正上区域,还有当朝万历皇帝的亲自批文“第一甲第一名”,毫无疑问,这很极有可能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状元卷。赵焕彬小心翼翼收好折子,犹豫了一会才将它交到魏振圣手上。嘱托道:“魏所长,你可要好好保护它啊,这状元卷伴随了我几十年,不想它到时候受到损伤。”看得出来,赵焕彬与状元卷是有感情的,虽然是恋恋不舍,但国家需要他就当趁此做贡献了。
得到状元卷的魏振圣欣喜万分,与赵焕彬告别后,他便急忙赶回青州市。找到相关方面的专家检查一下这状元卷的真伪,毕竟,历史上民间流传的仿制状元卷并不在少数。很快,多位专家经过仔细核验,最终确认,郑母村的状元卷为真实考卷,这下魏振圣彻底放心了。
状元卷怎么流落民间的呢?
状元卷的事终于告一段落,虽然是好事多磨,但终归是收归了国家。但专家们纷纷不解的是,这状元卷向来都是宫内秘档,基本很难流落民间。那么,这份状元卷又是如何回到郑母村的呢?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状元卷的主人为明朝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当时,其父子在朝内礼部为官。而明朝礼部正是存放考试试卷的地方,历史学家推断,状元卷可能是赵秉忠利用职务之便偷出来的。其目的应该就是想传给子孙后代,以便光宗耀祖。最后,就传到了赵焕彬手中,他正是赵秉忠的第十三代孙。
确认了状元卷的真实性,魏振圣经过上报后,将状元卷放置与青州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供百姓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