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径路治疗蝶窦病变21例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g1ksmh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蝶窦炎症性疾病及占位性病变的认识,合理选择术式.方法对单纯蝶窦炎症性疾病采用Wigand术式;对伴有筛窦病变者,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对范围较大的占位性病变,采用扩大鼻侧切开径路.结果除1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术后2年死亡,1例视力下降好转外,余19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至3年,无复发.结论 CT与MRI检查对蝶窦病变诊断和治疗有很大价值,病变范围、性质、大小是选择手术方法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脑血管病(CVD)患者抑郁情绪的差别.方法应用量表对CVD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特征进行量化对照分析.将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A组40~49岁,B组50~59岁,C组≥60岁.结果 A组"不满"等6项因子均分高于B组(P<0.05),活动抑制、性欲减退均分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抑郁程度重,"抑郁"等12项因子均分高于C组(P<0.05),而活动抑制与性欲减退均分显著低于C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探讨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时,不同途径应用不同剂量的恩丹西酮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12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ASAI~II级,以随机双盲法分为6组,分别或联合经静脉、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中给予恩丹西酮4 mg、8 mg,观察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对其恶心、呕吐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应用恩丹西酮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剂量达8 mg时效果满意.经静脉、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